[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上师考验弟子,要弟子做一些违反戒律的事情,如何应对?
 
{返回 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59

问:如果一位证悟的上师在考验弟子,要弟子做一些违反戒律的事情,例如杀生、偷盗,该如何应对?

答:一个证悟的、一流的大师,他的弟子应该也是一流的。所以当他考验弟子时,弟子无论上师如何考验他,他都会以非常虔诚的信心,对上师唯命是从;其实,这也必须是虔诚心绝对不退转的弟子才做得到。假设一个证悟上师的弟子是二、三流的修行者,他绝对不会让弟子去做这类事情。因为如果上师要弟子违反戒律,比如像杀生、偷盗,他必须有能力让被杀的众生死而复生,让被偷的东西能物归原地;而这些被调伏的弟子,在被人指责偷窃而被惨打后,对上师的信心也丝毫无所退失。所以在古代高僧大德考验弟子的事迹中,上师们在弟子来求见之前,就已经清楚弟子是属于这样的容器。在浊世,不太可能有这种上师出现,因为已经没有会绝对服从上师命令的弟子。

但是在虔诚的国度,像西藏,还是有可能的。以我们为例,上师如果要我们去跳河,我们一定会毫无犹豫的冲向河流,到河边泡泡脚,然后回来,这是真的。但是我想如果是你们的话,马上就会发脾气,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由此可知,西藏人的信心,比起你们坚固一些,但是比起古时候上师要他们跳就跳的弟子来说,虔诚心还是薄弱多了,当然,我们得到的成就也就相差甚远。

所以如果没有这等不畏任何恐惧,而且虔诚心也永远不退转的殊胜弟子,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上师。古代的故事里,有的弟子虽然达不到上师的考验,还是会怀着虔诚离开,虽然已经失望,却完全没有瞋恨。所以失望之后,会再度因为虔诚心而又回到上师身边。可是在这里的弟子不同。不要说像古时候那样要弟子去杀生、偷窃,只要骂一骂,第一次离开的是少数,第二次就走了大半,第三次绝对没有人留下来了。因为弟子已经不是那种容器了,所以也就不要希望会有这样的上师出现。


{返回 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语言和区域不同,发言也不同,会造成学佛的障碍吗?
下一篇:为什么慈悲是证得空性最重要的原因?
 九节佛风,每天做几次?什么时候做?
 怎样的修行是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应该怎样做到适度的修行?
 依止上师后,如果还观察上师的过失,要如何转变此种心念?如何与上师保持良..
 观察到自己正处于烦恼或是沮丧时,应该如何对治?
 无论以什么语言念诵经文,无形的众生是否都听得懂?是否收得到?
 上师考验弟子,要弟子做一些违反戒律的事情,如何应对?
 为什么要皈依上师?皈依上师在藏传佛教是不是很重要?
 象普贤十大愿里面“随顺众生”,我们用什么办法随顺众生?起了瞋心怎么办?..
 佛教徒是内教徒,是向内观察,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功德?
 学密需要有很大的福报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上大宝恩师能海老法师德行实纪[栏目:格鲁派大德传记]
 昌茂禅师[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千百年来碗里?,怨声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细心体会佛法 2[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比丘资格的取得——《受戒缘集篇》解读 第一章 具缘成受 第三节 发心乞戒[栏目:比丘资格的取得]
 以香比喻念佛功德——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栏目:传统香道]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思想元素[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禅宗西行——禅VS现代西方思潮[栏目:佛教与文化]
 德高望自重[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