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昌茂禅师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3
  昌茂禅师

  清代有位昌茂禅师,字在经,绍兴人。年二十五,出家普陀积善堂。受戒后,诣鄮山舍利塔前,然指供佛。于是,行脚四方,遍参名山大善知识。晚年,住苏州松云庵,终身供奉阿弥陀佛,及地藏菩萨。见人不讲深奥教义,辄谈因果报应,示以念佛,劝修净土,归依者盈千。生平不放焰口,虽有信众慕其道而恭请,师以自无德行宛辞。受人供仪,随受随施。尝刊佛经多种流通。又铸大钟三具,发愿度拔地狱众生。

  道光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夜,胃疾复发。自知将终,于是礼佛诵经,益加严密。命归依弟子,轮班念佛,以助正思。时夜将半,势欲命终,侍者诣前,劝待天明。师曰:‘诸菩萨至,吾定四更时去矣。’口中念佛不绝,令沐浴更衣。

  是时,一群弟子,全体念佛。果至四更,于念佛声中,危坐而逝。年八十三。阇维后,检得青白色舍利十余粒,芬郁甚浓,无不叹为稀有也。

  按:初学佛法者,不可不亲近大善知识。效法前人,远涉千山万水,孤身行脚,志在访道寻师,祗为了生脱死。善知识者,有使学人戒定慧解脱,知见日渐增长。经上比之如空中月,月从初一至十五日,渐渐增长。善知识亦复如是,令诸学人,渐远恶法,增长善法。
  然而,参访善知识,应具何种态度?兹以《华严经》上文殊菩萨开示善财童子说:‘如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今之学人,多无求大善知识及行脚之精神,所以后继之善知识,亦即日见其少矣。

  据闻当代律宗泰斗弘一律师,初出家时,犹特诣净宗祖师印光大师处,七日学其语默动静。我人能不虚怀,参访善知识乎?凡善知识者,虽深通教义,见人往往不谈玄说妙,必使人人皆知而能行,闻者悉皆当下受益。如印光大师,见有请示者,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必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实事实理,谆谆启迪。一部正续文钞,皆宣扬净土,阐明因果,受感化而归依者,不下数十万众。

  至于放焰口一事,贵在三业相应。如手结密印,口诵真言,意专观想,身与口协,口与意符,意与身合,如是精研熟练,方能自利利他,两增福业。不然,但图敷衍了事,则罹咎不少矣。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牛云求聪
下一篇:方便度人
 河神受戒
 一喜一忧
 身安道隆
 法音集(一) 序 自序 编印缘起
 优劣之分
 安贫乐道
 死不可避
 疑生暗鬼
 一念得失
 愿行成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的解脱[栏目:乐崇辉居士]
 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住[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二 答法海 即心即佛[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信仰是回归精神[栏目:仁焕法师]
 纪恩师昌明千字文[栏目:见忍法师]
 退步原来是向前[栏目:觉醒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66[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流转的因缘,是变化的母亲[栏目:雪漠]
 无门直指 第四十四节 行解相应[栏目:程叔彪居士]
 生命的座标[栏目:普献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