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单纯心看世界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0
单纯心看世界
 
  智慧能分辨是非、肯定自己,如此的自信,自然能够累积丰富的收获。我们要学得以单纯、清明的心看待万象,亲近善知识,展现光明、自在的人生。
 
  佛家有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也就是说,有坚定的信念,以智慧选择人事物,一门深入实践,方能有所成就。
 
  有一则故事——有位盲者清早要去寺院礼拜,离家很远,所以他提早出门,天未亮就抵达寺院;寺院里的僧人问:“清早就来,怎么没提灯?”
 
  他说:“我看不见,提不提灯都一样。”
 
  僧人又问:“你难道不怕掉到水沟,或是发生意外?”
 
  他说:“虽然是第一次清早出门来参加寺院的早课,但是平时就来过几次,能熟悉道路的方向与状况。”
 
  这位盲者在寺院里听经、请教问题,不知觉已到黄昏,准备起身回家,对僧人说:“能不能借我一盏灯?”
 
  僧人说:“提灯对你有用吗?大清早都能来了,为何现在需要提灯回去?”
 
  盲者说:“清早时刻,我相信路上没有行人,不会被人撞到;现在夜幕低垂,路上行人又多,提灯是怕别人看不到,会撞到我。”这就是他相信自己,却不敢肯定别人。
 
  人生不也是如此?要相信自己又肯定别人,需要有很高的智慧。人与人之间总是互疑猜忌,因此心念混乱,明明眼前是一条康庄大道,却自我障碍设限。
 
  现代人有许多种疑心,一是“自疑”,有些人外在条件不如意,或是教育程度稍低,心生自卑,不敢与人合群;别人无意间看他一眼,或者正好在说话,就疑心他人轻视、议论自己。
 
  对自己没信心,内心就会“暗钝”,以致自我封闭,无法开启智慧;慢慢地心起烦恼,产生不正确的观念,进而搬弄是非、颠倒道理,就会引发诸多的错误行为。
 
  另一种是“疑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才能重道;既然用智慧选择明师,就要尊重、敬爱。若是对师承的道理,或是对师长的人格、教法,有所怀疑,如何习得真理,成就自我的慧命?
 
  所以时时要自我警惕,不要自疑也不要疑他,有了这念疑心,无法学习到道理真正的内涵。古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论遇到善知识或恶知识,都是现相教育,不要将人事当作是非;一旦是非生起,要当作是磨练自我的教育。
 
  智慧能分辨是非、肯定自己,如此的自信,自然能够累积丰富的收获。我们要学得以单纯、清明的心看待万象,亲近善知识,展现光明、自在的人生。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欢喜的骆驼
下一篇:贫富二法
 贪欲的可怕
 心灵的资粮
 希望工程
 抢救灵魂
 真正的财富
 去瞋心得喜乐
 亲善离恶
 成功的原动力
 人间最大福
 同舟共济不迷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奇珍异品,令人行妨[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第二册[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十二届夏令营 明海大和尚坐禅开示[栏目:明海法师]
 法苑谈丛 第八章 漫谈变文的起源[栏目:法苑谈丛]
 禅定之种类[栏目:如吉法师]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跋记[栏目:谛闲法师]
 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栏目:大乘佛教理论]
 广行布施绕财富[栏目:传喜法师]
 21 一指禅[栏目:大机大用]
 相应3经 长寿优婆塞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