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忏悔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0

忏悔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经常忏悔的人很难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要改正自己的错误就得深深忏悔,即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孔子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天下完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看见过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了。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能够看到别人尽是不是,却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错,也因顾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绝承认错误,更谈不上从内心去责备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错误,不去认真检查自己,反而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

  忏悔是成仁的最佳良方,这个词来自佛教,系梵汉并举之词,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的意思。忏,为梵语(忏摩)之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希望达灭罪之目的。

  据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之注,忏与悔具有不同之意义,忏,是请求原谅(轻微);悔,是梵语(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之译,即自申罪状(说罪)之义(严重)。

  原始佛教教团中,当比丘犯罪时,释尊为令其行忏悔或悔过,定期每半月行布萨(十五日与廿九日或三十日集僧说戒经),并定夏安居之最终日为自恣日。戒律条文中亦举有波逸提(忏悔罪)、提舍尼(悔过罪),由此可见忏悔在佛教教团中之重要性。

  《禅门日诵》有忏悔文,是禅师以及一切禅修者必做的功课,其中曰:“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论语禅: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亡。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众生平等
下一篇:菩萨的志向
 鲁国君子与瑚琏
 平常心是“道”
 无相功德
 一念之间
 士志于“道”
 好人得病
 悟“道”
 事亲并非只是顺从
 敬畏之心
 忏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行讲记 第一百三十二讲 普贤上师言教-因果不虚-所断之不善业-语恶业-离间语[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14 -TheBuddha (Dh.179-196) 十四、佛陀品[栏目:法句经·中英对照]
 俗世生活中如何培养出离心?世俗生活与修行如何抉择?[栏目: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无死的金刚心 第1章 咒力与违缘[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栏目:文珠法师]
 07-005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药师法门」使我附身的业障病好啦[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