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0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93

《广论奢摩他40》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9-05

思惟、目的是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所能获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就得到佛果方面而言,方法应当是纯正的佛法,这个纯正的法应该是完整的、没有错误的,而且次第应当是没有错乱的,具足这些条件的就是道次第,如此对道次第来进行闻思,产生这个动机来听闻教法。

首先,心要能够专一安放在所缘对境上,此时要齐备二种特色,在齐备二种特色的情况下,心完全安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面,已经安放在所缘的对象上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沉掉会产生,过一段时间之后昏沉和掉举会出现。

沉掉如果产生,首先要去认识它,这个要由正知分析把它辨明清楚,如果要透过正知去分析辨明清楚,那事先前面就要先了解沉的性相是什么?掉举的性相是什么?这些要先了解清楚,然后才能够运用正知,如同自己所了解的性相一样去分析,沉有没有出现?掉举有没有出现?如果分析清楚了,发现它出现了之后,才能进行排除的活动,把它排除掉,把这个顺序了解后就知道大纲要分成二项。

心已经安放在所缘的对境之上,后面要做什么事情?后面要做的事情就是二项,即当沉和掉举产生的时候,应当要做什么事情?沉和掉举已经离开了(没有了)应当要做什么事情?就分成这二项。

如果沉和掉举产生的时候,当然要进行排除的工作,把沉掉排除掉。假设沉和掉举没有产生,就不能再进行排除的工作,因此要分成这二项。首先第一项,如果不能认明清楚沉和掉举,应当要怎么做?再过来是已经认明清楚了,可是我不努力把它排除掉的话,这也不对啊!应当对治的方式是什么?这个要先了解。

前面谈到沉和掉产生的时候,当然我要进行对付的工作,把它排除掉,假设我不对付它,那就不对了。但是沉和掉已经没有了,我又进行对付的工作那也不对,这个时候不要用对付的工作。

首先第一项沉和掉产生的时候,我应该怎么作?这里要先分成二项,就是产生的时候,当然我要先用正知把它界定、辨明清楚,已经辨明清楚后,当然我要用对治的方式把它排除掉,所以这里就要先讲沉和掉的性相是什么?先作一个抉择。

之后就谈到,在禅修的时候能够了知沉掉有没有产生的正知,要怎样产生呢?现在就谈到第二项。P367倒数第二行,正知云何生耶。要去检查分析沉和掉有没有产生,当然要靠正知,而正知怎么产生呢?现在谈到这个段落。

P367L6于正修时生觉沉掉正知之方便者,一直到倒数第二行,正知云何生耶的前面,这整个段落算是一个衔接的段落,这个段落要讨论的是一定要产生正知,正知非常重要,一定要有,原因何在呢?这个段落都要说明原因,为什么一定要产生正知,这是说明原因的。为什么当作一个衔接的段落呢?因为实际上这整个段落正式要讲的内容是正知如何产生?用什么方法可以产生正知?这是这个段落要讨论的主题。可是先要说明为什么要产生正知?它为什么重要?原因何在?用这个段落来作说明。说明之后马上就想到原来正知这么重要,非要产生不可,但是怎么产生它呢?实际上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是用什么方法来产生正知。但是先用这段落来衔接说明它非常重要是、有原因,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做了说明之后马上想到,那有什么方法来产生正知呢?接下来就衔接到倒数第二行,正知云何生耶,怎么产生正知呢?因此前面这一段当作是一个衔接的段落。

正知云何生耶?接下来就讨论这个问题,正知产生的方法要靠什么?方法有二个,p367倒数第二行修正知重要一因,那表示还有其他的原因,这只是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这是第一个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来产生正知,现在讲的是第一项。再过来还有第二个原因,p368L2余一因者,是正知不共修法。产生正知的原因要讲二项,现在要讲第一项,前修念法,即修正知重要一因。这里开始要讲第一项,一直讲到p368L2余一因者的前面为止,这是第一个原因。即修正知重要一因,以若能生相续忆念,由此开始要讲方法,重要的因素要怎么做,讲了之后还要用《入菩萨行论》《辨中边论释》来作支持的根据。

首先解释重要的原因,p367倒数第二行,前面修忆念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修正知重要的一个原因,因此这里要从忆念和正知因果关系来作说明,以若能生持续忆念,即能破除忘境流散,如果内心忆念的力量很强大的话,那把观修的所缘对境忘掉了,心思散乱而离开了,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所以就能破除掉。因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能够破除掉之故,因此昏沉和掉举已经产生了很久仍然混然不知,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亦能遮止沉掉生已久而不觉,所以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因此之故,当新产生沉和掉的时候马上很容易察觉了、就能够知道了。这个意思是指沉和掉一来的时候很容易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平常不是这样子,所以现在如果沉和掉出现会成为一种新的情况,因此内心立刻就可以察觉它,很容易去了知它。

譬如假设二十四小时内心都在沉和掉之中,现在如果沉掉出现了,如何去察知它呢?没有办法,不可能知道嘛!因为大概不是一个新的情况,不会有一个新的感受,因为始终都在沉掉里面,所以现在要去认识它、察知它,实在是很困难。因为二十四小时都在昏沉和掉举之中,所以沉掉有没有产生,没办法知道,因为都在里面,因此没办法知道。

现在假设忆念的力量非常强大,因此二十四小时差不多都不在沉和掉里面,因为都有忆念的力量很强大,维系在所缘上面,如果这样偶尔沉掉才出现,那会变成内心一个新的情况,这个新的情况一出现,当然马上会有新的感受,很容易察觉得到。所以假设忆念的力量很强大,念力很强大的话,当然要去察觉沉掉就很容易了。

这个部分自己切身的经验也很容易了解的,就自己禅修的经验看一看,假设在念力不存在的情况下,沉和掉会持续很久,但是在念力齐备的情况之下,沉掉就算产生也非常短暂,这个自己切身经验观察一下就很容易了解了,真的是这个样子(确实是这个样子)。

底下又谈到,又觉失念之沉掉,与觉未失念之沉掉,二时延促观心极显。觉失去忆念的沉掉以及觉未失忆念的沉掉,这二种段落时间短或长很明显,自己观察自己的内心切身的经验就会知道。在没有念力的情况之下,沉掉都要很久,有念力的情况下很容易察觉,一下子就结束了。就表示念力存在的情况下,正知很容易产生。因此沉掉就算出现,也不会太长,时间延和促(长和短)就很容易知道了,这个是切身经验就可以知道了。

《入行论》密意说云:「住念护意门,尔时生正知。」入行论考虑到前面的内容故如此开示。前面的情况就是p367倒数第一行,故生沉掉极易觉了,前面谈到很多原因,不过结论就是这个样子。前面倒数第二行,若能生持续忆念…,故生沉掉极易觉了。中间的段落我们就跳过去,中间段落有一个因果关系存在,即如果有持续的忆念,忆念的力量强大的话,那忘掉对境、心思流散不会发生,因为这个事情不会发生之故,因此沉掉产生很久也不会察觉,这种情况也不会发生。所以只要新的情况(沉掉)出现,马上就容易觉了,所以这其实只有「若能生持续忆念,故生沉掉极易觉了」这样就可以明白了解。

考虑到这个情况,故《入菩萨行论》针对这一点作了这个开示,「住念护意门,尔时生正知。」如果安住在忆念之中,守护自己内心的时候,正知很容易产生,就是前面的句子,p367倒数第二行,如果内心有持续的忆念,故生沉掉极易觉了,极易觉了就是正知,产生沉掉的时候很容易察觉,察觉的力量当然就是正知,所以有持续忆念,如果忆念的力量强大,正知就很容易产生了,这个刚好就是《入菩萨行论》所谈到,住念护意门,尔时生正知。正知就很容易出现了,可见忆念的力量很重要,如果忆念持续存在的话,正知就很容易产生了,这是从《入菩萨行论》作一个支持的根据。

《辨中边论释》(世亲所写),里面是引用无着的句子。《辨中边论释》云「言(即引用别的书的内容)正知者由念记言,觉沉掉者,谓安住念始有正知,是故说云(指别的经文有这样谈到)由念记言。」所谓的正知是指忆念不忘失,如果忆念不忘失就很容易了知沉掉,这是引用别的经文。所以安住在忆念之中,很容易就具足正知,有的经文就谈到,如果不忘失忆念的话,就很容易产生正知,就引用这么一个经文来谈到。

再来是余一因者(又另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正知不共修法,前面谈到产生正知ㄧ个重要的原因是靠忆念,经由念力本身就容易产生正知,已经讲完了。再过来是纯粹就正知自己来讲,怎样产生正知,从正知自己的角度来考虑,不共的修法是指这个意思。

即令心缘佛像等所取之相,或缘能取明了等相,次如前说于修念中,行相要嘛是所取对境的行相,要嘛就是能取内心的行相。次如前说于修念中,是指忆念的力量也存在,就前面谈到的方式,修忆念的时候念力已经存在了,在念力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再去观察内心,于其它的对境已经散乱开了还是没有散乱开,这样去维持住这个心,这是修正知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

关于这一点是根据《入菩萨行论》云「数数审观察身心诸分位,总彼彼即是守护正知相。」前面有谈到一个部份要稍微了解一下,即令心缘佛像等所取之相,或缘能取(执)明了等相,这里谈到二个所取和能执,通常「所取」指的是对境,这是缘取对境的一个行相。或者「能执」是指有境本身。所以经常用取和执这二项,唯识宗最常用此,唯识宗的空性是指取执、它质为空之空性,「取」就是指所取的对境,「执」就是心识本身,它质是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质料,这是空的、没有的。这是指就所取的对境和能执的内心本身,他们是本质完全不相同,是无关系的其他者,这种情况是空的、是没有的,不是这个样子的,这就是唯识宗讨论到的空性。

这里讲的取是对境(对象),执是心识本身。在安止的段落谈到,要缘取一个所缘对象来观修,可以缘取佛像,因此这里谈到佛像,譬如缘取释迦摩尼佛像来当作我要观修的对象,这个也可以,这种情况就是所取。缘取一个对境来当作对象,但是有时候可以缘取自己内心明晰的部份当作所缘的对象来观修,这个也可以,所以内心明晰的部份也是可以缘取的,这里谈到或缘能取明了等相,缘取内心明白了解,那个「明」是指明晰,「了」是了解,缘取内心明白了解(明晰了解)这个部份,来当作对象,这个也可以。

假设缘取内心明晰的部份,那是配合密咒乘的禅修方式,如果缘取佛像是缘取所取的对境,这纯粹只是显教乘门禅修的方式。不过如果缘取内心明晰的部份,就又有二种情况,一个是内心世俗谛的方面,一个是内心胜义谛的方面。

如果就内心胜义谛的方面来讲,是指内心自性本身它是空性的,空性的部分去讨论的的话,就是内心胜义谛的部份。其次如果内心世俗谛的部份来讲,首先内心本身是一个神识,因此神识它有一个明白了解的能力存在,这个部分并没有讨论到内心空性的部份,就心本身而言它是一个心识,它有一个明白了解的能力,它能够认识清楚,这是内心一个特色,所以缘取内心这个特色,内心本身是一个神识,它有一个明晰了解的能力,专注在这个特性上,这是就内心世俗谛方面来缘取的,这跟空性的意义没有关系。

这里讨论的是内心缘取明白了解等相,是指内心世俗谛这个部份的特性,不是指胜义谛这个部分的特性。内心无论如何它是一个心识,神识它有一个明白了解的能力,这个部份可以当作显宗禅修的方式,但是假设内心明白了解的能力更加细分,到了最微细内心的时候,那又是属于密咒乘门的实修方式。

前面已经讲了正知的产生,要靠二个原因,由此能生沉掉将生了知正知,因此之故前面已经谈过二项,之后「由此」是指第二项,就是不共的修法,由此能生沉掉将生了知正知,用第二种方式会产生正知,是讲沉掉即将要产生的时候,就能够察觉的正知,靠着第二种方式就可以产生的。

由修念法」是指前面那种方式,第一种正因,透过强有力的念力,会产生正知,所以修念法是指前面那种方式(第一种正因),是遮散后所起忘念(是遮除已经涣散之后所起的忘念),这二种情况应善辨别,要区分清楚。

这样应该可以了解,至尊仁波切做了一个清楚明白的区分,就是正知之所以产生要靠二个原因,一种靠着忆念的力量来引发正知,这是第一种原因,第二种是作为察觉沉掉(侦查力量)的正知,它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方式是什么?明白把它区分清楚,如此做了一个开示。把二种情况做了详细说明之后,最后至尊仁波切就说,应善辨别。就是要好好的、明白的把它区分清楚,意思就是不能把它混为一谈,引发正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把这二个全部混在一起,或是没有次第关系,或是全部混杂在一起,或是忘了一项、不齐备等等,不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已经讲了正知产生要二个原因,而且二个原因也都把它明白讲解区分清楚,所以要能应善辨别。

不能妥善把它区分清楚而作实修,就会有不好的效果。前面谈到正知产生的二个原因,一个是作为侦查的力量的正知如何产生,一个是依靠念力的力量而产生的正知又是怎么来做。这二种原因要详细说明,把它区分开来。如果把二者都混杂在一起,意思是指这是一个原因如此来产生正知,这是一个不共原因来产生正知,这是由念力而生出来的,这是作为侦查用的正知,这些都不了解,只知道正知,把这二种原因全部混杂在一起,不能够区分清楚的话,现在作实修者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的。

若不尔者,「尔」是指前面应善辨别,如果不能够妥善的辨别清楚,辨别生正知的二种原因,杂一切心全无分别,把这二个原因全部混杂在一起,不能够区分清楚,如今后人修习而修,就像现在很多人都这样来作禅修,全部把它混杂在一起,不能够区分清楚、也不了解,因此就这样来作禅修,如果这样禅修,由混乱因,三摩地果恐亦如是。就是因的部份含含混混,果的部份也是含含混混,因为禅修的时候,二种正因的内容不能区分清楚,所以含含混混,这样去作实修,以后生出的等持也是含含混混的,不是很纯净的,也仅仅只是这个样子呢!这个就是不能够把它分辨清楚,它的毛病弊端就会这个样子。

「故」就是结论、所以,就表示应善辨别很重要,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故应顺大论细慧观察修验抉择,应当自己要作实修的时候,实修的方式、实修的内容一定要根据大论详细所作的开示内容,好好的进行抉择,这是极为重要的,要靠大论所开示的内容,把要禅修的内容好好的谨慎作抉择、明白清楚,然后再进行实修。不应唯恃耐劳,只靠着自己精进努力,对于所要修的内容怎么作,这些都没有作抉择,也没有经由大论做详细的分析,就靠自己精进努力埋头苦干就实修了。

如果这样就如摄波罗蜜多论云「独修精进自苦边,慧伴将护成大利。」如果单独只是靠精进来作实修,最后只会有很多的劳累痛苦而已,如果有胜慧陪伴一起的话,这个实修才会有很大的成效。

正知的产生靠二种方法(二因),第一个原因是靠着念力而引发的正知,其次是作为侦查方式的正知,这是讲正知怎么产生靠什么原因?这里还谈到它的功效,作为侦查方式的正知有何功效呢?沉掉还没有产生之前能够分辨明白清楚,沉掉还没有来之前,就能够了解清楚,这是作为侦查方式的正知。

由念力产生的正知,是指沉掉出现的时候,马上就能够抓到它,马上就能够察觉(知道)呢!可见它的功效各自各自不同,因此要把它区分清楚,这前面也谈到过,把它区分清楚非常重要呢!

作为由念力产生的正知,沉掉出现马上就能够察觉,而且由忘失所缘对境形成的散乱,这种毛病也不会产生。这个就谈到作为侦查方式的正知,它的用处、功效在哪里?由念力产生的正知,它的功效、用处在哪里?所以各自各自不同的。

在实修的时候,这个区分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能够把它区分清楚的话,禅修的时候,就能够观察现在到底缺少哪一个能力?这个能力不足的部分应该怎么去加强它?用什么方式可以使它产生?这些才能够知道嘛!才能够去看看自己的实修是怎么样子的调整更加进步。

现在所谈的这些内容完全都不知道,变成实修的时候是含含混混的,因为实修的次第也不知道,数量也不知道,二种正因的功效、利益是什么也不知道?如果这样去作实修的话,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后果,就是劳而无获,故言独修精进自苦边,亦即实修到最后非常劳累不堪,但是没有任何成效,劳而无获。

我们现在的实修,大概非常肯定都是这样作实修的,含含混混作实修,没有办法把它区分清楚。这样做的话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今天实修或是实修一周、持续一个月、持续一年,含含混混之故,常常都是劳而无获,这里谈到不可以这个样子。因为如果这个样子,只会自己吃亏,发了很大的心血劳力,不过到最后没有什么成效,所以是劳而无获。

忆念和正知的讨论,不是只有在安止的段落才需要的,实际上在广论道次第的学习也都非常重要的,即一定要有大论作为根据,对于论典里词句的意义要没有颠倒,正确了解它的意义,了解了之后才能够作实修,实修才不会错误。

对于广论的讲说者、学习者,也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解释说明的时候,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不是根据对论典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了解,然后把所了解的内容说出来。如果这样作可能会使别人我爱执更加严重、烦恼更加严重,可能有这种危险。

自己学的时候是看广论,禅修也应该是禅修里面的内容,应该是这个样子。可是等到讲说的时候,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各种各类随便乱讲、脱口而出,如果是这种样子的话,就二边不一样了,这可能会发生一个危险,即把对方引导进入颠倒的道路,使他的内心我爱执还要更加严重,烦恼还要更加严重,因此这里为什么谈到,即使是讲说无论如何一定要根据大论的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已经讲完第一个大纲,即如果不能认明沉和掉,要靠什么来对治?这个分成二项,首先要抉择沉和掉的性相,以及在观修的时候能够察知沉和掉是要靠正知,正知如何产生?这二个都讲完了。即不能够认明清楚沉和掉,对治的方式是什么?这个讲完之后要讲第二项,即已经认明清楚沉和掉,认明清楚之后,应当是要发力气,把沉和掉排除掉。假设不发力气把它排除掉的话,那怎么办呢?还要做一个讨论,还有一个对治的方式。

P368L9第二修习知已为断彼故对治不勤功用,修习正念正知之法,若如前说善修习已,前面都已经讨论过啦!按照那个方式妥善的去禅修,妥善的产生忆念和正知之后,生起有力的忆念和正知,靠前面的方式可以产生,有威力的正知就算是极细的沉和掉皆能觉了,必无不知沉掉之过。所以不能察觉沉和掉的过失根本就不会产生。

然彼生已,忍受不修破除功用。问题是沉和掉已经产生之后,应当用对治把它排除掉,可是现在不运用对治把它排除,就会形成等持(三摩地)最大的一个过失,因为若心成习,如果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远离沉掉的等持就不能产生。这个意思是指一定要依止对治,把沉和掉排除掉,前面说由正知故已经察觉了,察觉了之后一定要用对治的力量把沉和掉排除,假设不能运用对治排除沉和掉就会有这些毛病了。

一样的道理,平常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应当把所学习到法的内容,立刻付诸行动而作实践,把所了知的法放在内心上,把这个法跟自己的内心结合在一起,运用这个法来作实修、来作实践,这样去改变自己的内心,应该是要这样子作,立刻付诸实践。

就像这里谈到的,由正知察觉沉和掉之后,当然立刻把它排除,但是现在不作,让沉掉继续下去,就会非常严重,会形成一个恶劣的习惯。假设学习佛法之后,佛法内容已经了解了,但是不把所了解的内容运用在内心去作实修,就不能发挥功效了。

这种情况就是只了解佛法的内容,但是不重视将佛法运用在内心上而作实修,这样会变成一个坏习惯。就像现在谈到沉掉已经产生了,但是不重视把沉掉排除掉,就是跟这个情况相类似的,这里谈到若心成习,就是指成为一个恶劣的习惯。成为一个坏的习惯就是指前面谈的毛病不知道,透过方法学习忆念和正知之后,已经知道毛病,但是就算毛病已经知道了,可是又不把毛病排除掉,继续处于毛病之中,所以会变成一个恶劣的习惯。

知道佛法,是要用佛法的内容来改变自己的内心,把心和法结合在一起而作实修,但现在不作,即佛法学习了也知道了,可是又不去作,这样会变成一个坏的习惯,就像这里谈到的,如果坏的习惯养成之后远离沉和掉的等持不可能产生,因为不排除沉和掉,所以西藏口语有此说法,装油的皮口袋,油就不可能再使它柔软了,一般来讲皮革涂上油会变成很柔软了,但是假设皮做成一个袋子,里面是装油的,如果已经变成很僵硬了,之后在涂油会柔软吗?它不会柔软了,因为它常常装油,它已经变成僵硬再涂油没有效果了。

如果一个人了解佛法之后,可是不运用佛法来实修,调伏自己的内心,内心变得非常的顽劣,然后为了调伏内心的顽劣,告诉他你要学习这个佛法、学习那个佛法,对他能不能发挥效果呢?不能发挥效果。因为当你跟他说你要学这个法、要学那个法的时候,他懂的佛法比你还多呢!因为他已经听很多了,可是听过这个法,他不重视把法跟自己的内心配合在一起,调伏自己的内心,不这样作。

虽然知道了,但是不去作,这就称为法棍。即佛法他了解很多,但不重视用佛法来调伏自己的内心,这种情况之下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调伏他的内心,为什么?因为调伏内心的方式只有佛法,可是佛法又不能来调伏内心的时候,就没有任何其他的方式可以调伏内心了,就会形成这个毛病,这个就是一个恶劣的毛病,这时候没办法再改变了。

这种例子很多,譬如有一个人生了某种病,这种病只有一种药可以治疗的话,但是他的体质对这种药过敏,会便成毒,那就无药可救啦!,因为这个药就是要治这个病,可是药又变成毒,当然就无药可救了。佛法是调伏自己的内心,可是对这个人而言学习佛法之后,佛法使他的内心变得更加顽劣,那就无药可救了,因为佛法对他已经没有用处了,就变成法棍。跟这个情况相类似,意思即指这个恶劣的习惯不能养成,现在沉掉的产生都已经察觉了,可是又放任它根本不把它排除掉,如果这样养成一个坏的习惯,将来远离沉掉纯真的等持当然不可能产生。

到目前为止谈的是不运用对治的话,会产生什么毛病,所以运用对治实在是非常有必要,必要的原因何在?就前面谈的如果不作会有这些毛病,即远离沉掉的等持就不能够产生了,此即不运用对治就会有此过失,这些已经了解了。

了解之后就知道要运用对治,所以「故」就是一个结论,故生沉掉为断彼故。如果产生沉和掉为断彼故,对治不行应修作行功用之思。为了把沉和掉断除之故,所以不排除沉掉这个毛病应该怎样去对付它呢?即对治的方式?对治什么呢?对治不行即不进行对治(不进行排除的工作),这个毛病要去除掉,应修作行功用,所以不作行的对治就是修作行。作行指的是什么?就是思。我们内心去思惟对境,就称为思,用思这种方式来把不作行去除掉。

应修作行功用之思,思是指思心所,即去思惟对象的思,通常谈到业和思心所是同义词,在十二缘起分支的第二项就称为行,即此作行,作行就是能引业。行是第二个分支,常常讲行为,就是作某一件事情,也就是业,所以能引业就是这个作行。

举个例子而言什么叫做作行呢?经常举的例子即思心所,这里也谈到应修作行,功用就是发力气的,即此思心所,观于这部份讨论要分成二项,首先要界定清楚什么称为思,心所里的思是什么意思?要先界定清楚,「明」是界定清楚,已经界定清楚之后,要说明如何运用心所的思去把沉和掉灭掉,这是一项。再过来要说明清楚沉和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因此摄类学和心类学应当要学一些些,因为这里谈到思的时候是思心所,心所里面的一个部份,所以要了解心所,到底有哪些心所?思心所的特色是什么?心所分成那么多个,也会把它分成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类型中思这个心所是属于什么类型?把心所分成不同的类型,就表示它们有不同的作用,这个思心所是属于什么作用,这些学习过心类学就容易明白了解。假设没有学习过,都曾经跟大家谈过了,心类学、摄类学多多少少要学一些,否则的话这些内容不太容易了解的,如果这些内容不太容易了解的话,要说明什么是思心所的话,可能是自己猜测,天马行空随便讲一讲。除此之外,对于思心所的内容要准确了解非常困难,除非把摄类学、心类学学一学,不然的话要了解思心所是有点困难。

同样的道理,这里谈到作行,作行是业,就是十二缘起的第二个分支行,在业力因果的理论就会讲到业,业又分成有漏的业、无漏的业。业有的是能引的业,有的是圆满的业,有的是定受报的业,有的是不定受报的业,业又分成好多种,所以心类学,俱舍论里业力因果理论,这些都有必要好好学一学。

假设这些都有学,有基础的话,学习下士道的内容,谈到业力因果的部份,可能就比较容易了解了,假设这些都没有学过,去学习广论仅仅单独学习广论,学习到下士道,想要把下士道的内容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其实非常困难,所以无论如何大家要把摄类学、心类学这些其他的论典,对广论的学习有帮助的其他论典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因为在学习广论上都很有帮助、很有功效、很有用处的。

此中分二:(一)正明其思灭沉掉法,(二)明能生沉掉之因。第一项如集论云「云何为思」这要界定什么是思,要说明思心所的性质、作用是什么?因为思心所,有如此作用之故,我是不是可以运用它来灭除沉掉?怎么去运用它呢?又进一步来说明。

正明其思灭沉掉法,如集论云「云何为思」这是第一项。灭沉掉法,是为断沉掉发动心已。这是第二个大纲,就是灭沉掉法,其中界定思心所那个部份,如《集论》第一行至第三行,这里面还要分成二项。

如集论云「云何为思」这是一般来谈思心所是什么意思?它的性质作用是什么?再过来第二行,此中是说,这是个别来讲思心所,所以界定思心所的部分又可以分成二段,前面那一段是指一般来讲思心所是什么样子的内容,这个讲完了。特别就现在这个灭除沉掉的部分来讲,这个部分的思心所又是什么内容?分成二段来谈。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1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9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己把握自己[栏目:仁焕法师]
 正慈方丈水陆法会的开示之一[栏目:正慈法师]
 楞伽经白话解卷三 一切佛语心品第三 第五章 离言入义识转智之一[栏目:楞伽经白话解]
 盛夏时节概说养生[栏目:印良法师]
 般若学六家七宗述论[栏目:潘桂明教授]
 吾有大患 为吾有身[栏目:慧光法师]
 默摈是什么意思?[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良价~过水偈[栏目:禅诗三百首]
 要乐道安贫[栏目:佛网文摘]
 苦谛[栏目:正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