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4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1

《广论奢摩他54》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12-12

闻法意乐

我们现在对于安止的教法进行闻思,未来逐渐逐渐的能够把内心入于妄念导致的涣散、散乱,逐渐逐渐的减少,内心的胜慧增长增广,慢慢的证悟空性的意义,之后就能够形成对于谛执的对治,靠着去对治谛执之故,对我内心所存在的我爱执跟我执来进行战争,把它们消灭掉之后,能够到达不住于有寂二边。将内心的我执消灭掉之后,就能够脱离三有边,将内心的我爱执消灭掉之后,就能够不住在寂灭边,所以远离二边,之后迅速成就佛陀的果位。思惟这个内容,调整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正讲

我们进行到的段落,在376页第三行,「. 续住者.」续住里面《庄严经论》有谈到,对于《庄严经论》的经文,至尊仁波切就做了一个解释,(「谓初所系心令不散乱,」)谓最初所系的心,让这个心持续而不散乱掉,(「即于所缘相续而住.)「如云:」《庄严经论》里面谈到(『其流令不散。』」)安住的流续,令它不要散掉,这个流是指续流,心专住在对境的续流,让它不要散乱掉,继续安住的意思。所以第二个是续住。

在前面谈到第一个住心,内住的时候,本来内心完全放射到外面去了,现在已经向内收摄回来,能够专住在内在的一个对象上面,内心已经能够专住了,可是现在要稍微练习,稍微努力一下,让它能够继续延长,时间能够延长久一点,这个部分把它称之为续住。在六种力量里面谈到,377页倒数第二行,由思惟力能够达成续住的心。平常我们运用到思惟,思慧的部分,恐怕很少,大部分我们都只有运用到闻慧的力量,这一个项目而已。如果说要能够完整运用思慧的力量,那就能够达成续住,所以「由思惟力成续住心。」那这里有谈到了。所以运用思慧的时候,对于对境完整的运用思慧,不仅仅是最初专住在对境上而已,而且时间还要再延长久一点点。那就是说,对于对境已经有时间可以去思惟了,就是再三思惟、再三思惟它的意义,那就变成说时间要久一点了。因为听闻的时候是最初了解,最初知道了,这称之为闻慧的阶段,称之为听闻嘛!谈到思慧的意思就是指呢,那要再三想一下、再三想一下,是不是表示说要有比较长的时间?他才有办法去再三想一下,所以就又变成了续住。所以说由思慧的力量,可以去成就续住,那表示靠着思慧的力量,可以让这个专注,再稍微延长一点点,久一点点,可以做一个思惟,那时间就长一点点了,所以才说用思慧的力量去成就续住,这是由六力来配合的情况。

之后在四种作意里面呢,没有谈到。就只有我们上次所谈到的,380页第二行「此说初二心时,须勤策励,故有力励运转作意」这是第一个作意,第一个住心跟第二个住心,都在力励运转作意之中,励运转作意里面,就是内住跟续住,都还在力励运转作意呢!只有这个地方有谈到了。初二心,在听闻跟思惟的阶段里面,都是运用闻慧跟思慧,还不能运用到修慧的力量。如果在闻慧跟思慧的段落,那显然要花许多的力气,要稍微花一点点的力气。当觉受已经引发出来的时候,那不必花力气了,就不必花很大的力气了,那时候是自然而然的,变成个性的一部分,变成内心习惯的一个部分,内心的习惯已经达成的时候,那显然就不必花很大的力气了。至于现在续住这个段落,还不是呢!还是在闻慧的力量,思慧的力量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还不是变成内心习惯的一个部分,这时候还要花大的力气呢!

我们要了解的一件事情,闻思修有次第存在,不过到了观修的那个段落,前面对于闻慧跟思慧的运用,就还要更加完整,威力还要更加强大呢!譬如说在做听闻的时候,更加进步,到观修的时候,这个闻慧部分的力量那会更加强大。修慧的阶段,思惟的阶段而言,进入观修的时候,当然能够把闻慧运用的还更加强大呢!譬如说在第一住心跟第二住心,这个当然是要当做是观修的时候,这已经是在进行观修了,因为从前面无过失的等持,已经开始了嘛!无过失的等持都已经过掉了,已经到达第一住心,到第二住心了,所以观修的修止早就已经在进行了。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呢,第一住心的时候,闻慧的力量已经到达很大,到达圆满完整了。到了第二住心的时候,思慧的力量到达完整,到达圆满了。可见闻思修三个阶段,它不是互相排斥的,它是互相相辅相成的,这一点要了解。

《声闻地》也开示六力,《声闻地》也谈到九住心,《声闻地》也开示了四种作意。这个九住心,六力,四种作意的内容,《声闻地》都有开示过。但是到观修的那个时候,观修的那个段落里面,还是运用闻慧,运用思慧。运用闻慧,运用思慧的威力都还更加强大呢!所以闻思修三者,它不是说互相违背离开,你排斥我,我排斥你,不是的!它是相辅相成的。不仅相辅相成,到达更高阶段的时候,下层阶段的那个威力,还要发挥的更加强大,更加完整,这个意义要了解的。

第三住心称之为安住,(「.安住者,谓由妄念向外散时,速知散已,还复安置前所缘境。」)安住者,谓由妄念向外散乱之时,马上就知道已经散乱掉了,又回来安住在以前那个所缘的对境上面,这是根据《庄严经论》里面所谈到的,(「如云:『散乱速觉了,还安住所缘。』」)对内心已经散乱掉的话,马上察觉之后,又回来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不过这第三个,如果你们看藏文的话,第三个翻成安住,好像是有一点点奇怪,是不是这个样子?有没有?注意看那个藏文字,那个是打一个补丁的意思,对不对?补充的意思,就又再补充一次,再补充一次安住住上面的意思。就是前面已经谈到运用闻慧的力量,思慧的力量。已经运用了闻慧的力量,思慧的力量之后,已经放在对境上面。举例而言,譬如说内心放在对境上面,已经过了半个小时,已经能够安住半个小时,安住半个小时之后,再补充一次,又补一次,就是又再安住第二个半个小时,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半个小时,又多了一个,所以再补一次,再补了一个。如果翻做补住的话,可能就跟字面比较符合了。又打补丁,又打了一个嘛!譬如说布破了一个洞,再给它打一个补丁,给它补上去,那它是不是很完整?所以要补充,补了一个东西,给它补充上去。这样子可能跟藏文字呢,会比较符合在一起的。

这个是讲心安住在对境上面的时候,闻慧思慧使我们内心放在对境上面,它内心的力量,心力而言呢,有一个它的时间,这个时间的长度用完了,没有了,那心就跑掉了。内心放在对境上面的力量已经用完了,没有了,没关系,再补充一次,好像贴了一个补丁一样,再补洞一次,所以这个是第三住心。所以第三住心如果翻做补住的话,就完全跟字面会互相符合的。前面闻慧思慧的力量已经结束了,已经用完了,就是透过闻慧思慧,心放在对境上面,因为力量已经用完之故,心没有办法放在对境上面,这个时候忘失产生,因此心会涣散掉。所以「谓由妄念向外散乱」就表示闻慧思慧的力气用完了,心放在对境的力气已经用完了,因此受到忘失的影响故,心就会散乱到别的外境去,内心就形成散乱了。不过没有关系,形成散乱的时候,「速知散已」这个时候用正知察觉,怎么样再补充一次呢?「还复安置前所缘境」这个就是生起忆念的力量,透过忆念再打一个补丁,再补一次。为什么能够让心抓回来呢?由速知已,马上察觉之后,为什么能够让让心能够再回来呢?这个要靠忆念的力量。

第三住心的时候,重点就放在生出忆念的力量,已经察觉之后,内心生出忆念的力量。因为生出忆念的力量之故,心又忆念到以前的所缘对境,所以心再度的放到所缘的对境上面,好像打一个补丁,又再补充一次,继续安住、继续安住。所以心散乱掉,跑掉的时候,马上生出忆念的力量,想到以前安住的所缘对境,散乱掉心又抓回来,又再安住一次,是这个意思的。

在六力里面,我们看一下六力的段落,377页倒数第一行「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近住二心,」由忆念力会成办安住跟近住二心。第一住心由听闻力形成,第二住心由思惟力形成,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安住跟近住二心,要由忆念的力量来形成的。不过这两者有所差别,在第三住心是忆念的力量刚产生,到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忆念的力量已经很完整,发挥到最大功效,已经完整、圆满了。所以透过忆念,首先使内心向外乱的时候,马上又抓回来(补住),到近住的时候,忆念的力量已经非常完整,很强大了。在377页谈到「谓从所缘向外散时,忆先所缘于内摄录,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从所缘境不令散故。」「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从所缘境不令散故」是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这里面谈到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的差别,首先内心散乱了,忘失掉所缘的对境,跑掉了之后,由忆念的力量把这个心抓回来,从新收摄回来,排除掉散乱,把心收摄回来,这是第三住心,从新再住一次嘛!这是靠忆念的力量,把心抓回来从新安住。但是假设忆念的力量已经到完整,力量发挥到最大,这时候心根本不会散掉,根本就不会跑掉,心不会跑掉的原因,就是因为忆念的力量已经很强大了。可见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有所差别,第三住心的时候是忆念的力量刚产生,透过生出忆念的力量之故,所以能够把散乱的心抓回来,继续的再补一次,继续又安住在所缘境上面。但是假设忆念的力量发挥到很大,很完整的话,那这个心本身就不会跑掉了,它一直专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那个时候就变成第四住心了,所以这二者有所差别。

四种作意里面,380第二行谈到「次五心时,」次五心就是第一住心第二住心结束了,后面的第三住心、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住心,这五个住心。五个住心的时候「由昏沉掉举故,中有间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间缺运转作意。」现在谈到的是九个心里面的第三安住,这个时候是有间缺运转作意,表示都有昏沉跟掉举,沉掉都会产生,安住的时间不能够维持的很久,中间沉掉产生又再抓回来,沉掉产生又再抓回来,是这样一个段落,所以这个时候是「有间缺运转作意」。

第四个住心「近住」,376页倒数第七行「.近住者.」近住在藏文里面「近」这个字就是很好的意思,好的意思,譬如说近止息,极端的止息,「近」就是好的意思了。近止息的意思就是指止息,已经到达好的情况,好的状态。近住就是这个安住,已经到达一个好的状态,所以称之为近安住。那近安住是什么意思呢?前面住心的时候,念力才刚产生,这个念力产生还没有到达很好的状态,念力的威力还没有发挥得非常完整,念力才刚产生嘛,所以当然还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可是到了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这个念力已经产生了,不仅产生,而且产生了之后,念力已经完整了,已经圆满了,所以这时候状态很好,已经到达一个好的状态,所以把它称之为近住,是指这个意思了。

前面有讲过,第三住心,第四住心有所差别。在第三住心的时候,念力才刚产生,念力产生之后,才刚把心收摄回来,因为第二住心之后,时间又不能维持很久,心就散乱掉了,跑到别的对境去了,跑到别的对境去之后,把心抓回来,怎么抓回来?靠念力嘛!因为念力想到以前那个所缘对境,心就抓回来了。所以这念力才生出来,那这个念力就还不到威力很强大,才刚把心收回来,只是这个样子而已。到了第四住心的时候,这个念力就力量很大了,已经很完整了。念力已经力量强大,很完整很圆满的时候,它发挥的功效是什么呢?让这个心根本不会跑到别的对境去,心根本就不会散乱掉,所以不会有忘失发生。第四个近住的时候,第四住心的时候,念力的力量就很大了,很完整了,让这个心本身根本就不会散乱掉,就有这个功效。有这个功效之故,第四住心就把它称之为近住,就是这个安住本身,已经做到好了,已经很好了,心根本就不会散乱到别的地方去,为什么?因为念力的力量很强大,很完整,所以不会跑到别的对境去,这个安住已经很好了,把它称之为近住。就引用了两本书的内容,没有引引文,但是把内容谈到了,「《修次第初编》」有谈到「说:前安住心是知散断除,」前面第三住心的时候,称之为安住也好,称之为补住也好,在那个第三住心的段落,散乱当然要发生,但是散乱就算发生,心也可以把它收回来,所以可以把散乱排除掉,具有这个威力。

第三住心的时候,散乱出现是会出现,第三住心还会出现,但是会察觉得到,而且可以把散乱排除掉,心能够收摄回来,继续安住在以前那个所缘对境上面,可以达到这个力量,达到这个程度,这是第三住心的阶段。但是「此近住心是散乱断已,」可是到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根本不会发生散乱,因为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忆念的力量很完整,所以能够使心一直安住在所缘对境上面,这时候力量力气已经很大了。第三住心的时候,忆念才刚产生,它的力量不会这么大,到第四住心的时候,忆念的力量就强大了,就能够使内心不会跑掉,能够一直安住在所缘境上面。

不过呢「励力令心住前所缘。」但是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就是心要安住在所缘对境上面的时候,这时候散乱是不会产生,可是心要放在所缘境上面,要花力气,还要花大力气呢!所以「励力」要花很多的力气,令心住在以前的那个所缘对境上面。所以这个时候是不会散乱到别的地方去,因为念力已经很完整了,使内心不会跑掉,可是要放到所缘境上面还是要花力气,还要花大力气呢!这是第四住心–近住的时候。

四种作意里面,前面是《修次初编》谈到的,「《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也谈到,「说从广大境数摄其心,令性渐细上上而住。」这是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的口诀,直接讲第四住心。「从广大境数摄其心,令性渐细上上而住」直接讲的就是第四住心–近住。「如云」,《修次初编》也好,《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也好,它们的根据,当然都是根据《庄严经论》,所以《庄严经论》里面谈到「具慧上上转,于内摄其心。」这讲的是第四住心的情况。《声闻地》也谈到「说:先应念住,不令其心于外散动。』」这个有前后关系,「先应念住」是先,然后才「不令其心于外散动」。(「谓起念力,令不妄念于外散动」)所以「先应念住」意思指的是第三住心,心呢因为忆念的力量之故,先靠着忆念的力量之故,心能够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之上面,所以能够再抓回来,然后念力很强大了,就「不令其心于外散动」,心根本就不会散乱跑到别的地方去,这讲的是第四住心。

总而言之,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的差别在什么地方?第三住心的时候,忆念的力量产生,它的反面是由忘失导致离开了所缘境,散乱到其它的对境还会产生,为了把这种散乱排除掉之故,会生出念力,透过所生出的念力,把内心抓回来,这还在第三住心的阶段。到了第四住心的阶段,念力的反面–散乱到它境,这个根本就不会产生了。不过念力就算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可是它的威力还没有发挥到最大,还没有最为圆满,这时候还要花力气,还要勤快,花力气去做,所以就算不会散乱到别的对境去,但是不忘失在所缘对境上面,持续久住,这个时候的念力本身,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进行。这是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的差别。

六力的部分(377页)我们前面有谈到过了,由忆念的力量成办安住跟近住。谈到近住的时候,六力的部分前面都已经解释过了,前面解释「谓从所缘向外散」乱的时候,「忆先所缘于内摄录,」(第三个)。又从最初生忆念的力量,「从所缘境不令散乱之故」,这是第四个–近住。所以第三住心的时候,散乱还要产生,不过散乱产生之后,就是从所缘向外散乱的时候,「忆先所缘于内摄录」,散乱掉之后,产生忆念的力量,因此把心又收回来到以前的所缘对境上面,这是第三住心的阶段,之后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不过呢,第四住心就不是这个样子了,第四住心一开始的时候,它的念力就已经有了,已经伴随着念力,而且所伴随的念力,还使内心不会散乱到其它的对境去呢,从所缘境不令散乱之故,一直专住在所缘对境,不会散乱到别的对境去,这是第四住心的时候。所以从第四住心一开始,忆念的力量就能够使它不会发生散乱。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就有所差别了。

其次是四种作意,四种作意前面就谈到了,(380页)次五心的时候,「次五心时,由昏沉掉举故,」中间都有间缺不能久修,因此之故,都是「有间缺运转作意」,这前面有谈到过了。就有这么一个问题了,如果五个心都是有间缺运转作意,那有什么差别吗?五个心都专住在对境上面的时候,沉没跟掉举都要产生,都还是会有的,所以这里谈到呢,五个心的时候,昏沉跟掉举都要产生,所以叫做有间缺运转作意。可是到了第四住心的时候,粗分的掉举就没有了,当然细分的掉举也还有,所以这里谈到「由昏沉掉举故」嘛!就算是粗分的掉举没有的话,细分的掉举也还有,粗分的沉没也还有,细分的沉没也还有,所以彼此之间还是有差别。所以五个心都列在「有间缺运转作意」,因为彼此之间都还是有差别的。

第三住心第四住心的时候,最主要是产生念力,之后要使念力逐渐到达圆满。这个方面去努力的时候,要花大的力气,主要是靠忆念的力量,因此这个时候都在运用忆念的力量。因为在运用忆念的力量,使我的内心去缘取对境,当内心缘取对境的时候,要透过忆念的力量,使我的内心去缘取对境。运用忆念的时候要花很大的力气,因此我的心才能够一直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因为要花大的力气之故,就自然的、不得不呢,就会产生细的沉没。所以在第三第四住心的时候,心在这个所缘境上面,「住」是安住了,但是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够安住,要出一些力气,因为要出力气,很紧绷之故,所以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细的沉没。

这细的沉没已形成了,那要用什么方法把它排除掉呢?首先要用正知去察觉细的沉没出现了,为了把它消灭掉之故,要做什么呢?先用正知察觉之后,接下来就要对付它,但怎么去对付细的沉没?要振奋内心,振奋内心的话就要去思惟等持有什么功德,有什么好处,好好的思惟一下,马上内心就会很振奋,内心振奋的话,就能够排除掉细的沉没。细的沉没是这个意思,在我们前面也解释过了,心专一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也不是没有安住,住还是住在所缘境上面,不是没有安住,但是住之后又睡着了,好像人睡着了一样,昏睡或睡着了,这个没有发生,也没有!所以没有安住这部分也没有了,睡着了这部分也没有了,可是心虽然是在思惟对境,有抓到这个对境,但是抓住的力道不够,那这时候称之为细的沉没。

安住是安住在对境上,可是抓的力道不够,力量不够,执取的力量不够,所以这个时候要怎么样让执取的力量强大呢?心思本身要变得非常的灵敏,很清明,心思很清明的话,那抓的力道就够了,可是怎么样让这个心思变得很清明,很灵敏?那就要让内心很振奋,怎么使内心很振奋呢?那就要思惟等持的功德,有什么好处,思惟一下,内心就会变得很清明,清明灵敏的时候,抓住的力道当然就很足够了。

这是第五项,「调伏者,谓由思惟正定功德」思惟等持的功德,前面谈到了,使内心振奋,执取对境的力道就够了,这是第五项「.调伏者,谓由思惟正定功德令于正定心生欣悦。」谓由思惟正定的功德之故,令内心对于正定,对于这个等持,内心产生欣喜。之后《庄严经论》就谈到,「如云:『次见功德故,于定心调伏。』」就是指调伏,第五住心调伏就是指,前面做的解释,内心不可避免产生细的昏沉的时候,思惟一下等持的功德之故,内心很振奋、很欣喜,因此之故「于正定心生欣悦」,就像《庄严经论》谈到「次见功德故,于定心调伏」,所以对等持,内心就调伏在其中,抓住的力道就够了,指这个意思。

后面用了一个引文,引用的是《声闻地》所说,至尊仁波切也引用在这里,可是这个解释跟前面的解释不太一样,所以要做一个解释也非常困难,「《声闻地》(里面谈到)说,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随一之相,令心散动,」散乱掉了,这个时候「先应于彼取其过患,」要思惟一下它的毛病过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思惟之后,心就不会散乱掉,不会由这些行相让心散乱掉。是有这么一个经文引用在这里了,但是要做解释就不好解释了。不过这里至尊仁波切也谈到,看藏文的部分,有没有看到?藏文的部分说这个经文里面谈到,530页倒数第四行,「…」多了一个“哩”这个字,表示说《声闻地》是有这样子谈到,至尊仁波切引用在这里。《声闻地》是有这样子谈到,但是要用这个来做解释「调伏」大概也困难,大概也不能够这样做解释。在藏文里面也谈到,至尊仁波切这里引用《声闻地》,里面是不是看到都有引用《声闻地》怎么说说,《声闻地》怎么说,对不对?可是在376页倒数第三行那个「声闻地说」,在藏文里却不一样的,前面倒数第五行又有一个「声闻地说」,有没有?中文翻出来都是一样。不过在倒数第三行的「声闻地说」,在藏文里面不一样,它多了一个“哩”这个字,“哩”这个字就是我们中文的“呢”,有没有?譬如说白话,我们的口语来讲呢,“他呢”是一个出家人,那意思就是指别人都不是出家人,现场的只有他一个是出家人。或者说,“他呢”是一个在家人,那就是现场里面只有他一个在家人,其他都是出家人。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那个“哩”一个肯定语气呢,大概就有这么一个意思了。

所以在倒数第三行中文的「声闻地说」这个地方,在藏文里就多了“哩”那个字,就表示说虽然《声闻地》有这么讲,但是要做解释恐怕不太能够配合「调伏」来做解释。

《声闻地》的这个经文所谈到的内容,注意看一下,指的是应该是把掉举息灭掉,不是把沉没息灭掉。《声闻地》的引文里面谈到,最后谈到「莫由十相令心流散」掉,心流散到别的对境去,这个是掉举,讲的是掉举。这是应当要把掉举消灭掉,谈到把掉举消灭掉的一个方式。可是「调伏」这个段落谈到的,《庄严经论》里面谈的是「次见功德故」次见等持的功德之故,因此心能够在等持之中,内心能够达到调伏,这个讲的是灭掉沉没,把内心的沉没灭掉。所以一个是把掉举灭掉,一个是把沉没灭掉,可见两个是不相同的。

在六力里面,第378页,由正知力成办调伏–第五住心,还有寂静–第六住心,所以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都是由正知的力量去达成的,跟前面一样,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是由忆念的力量去形成的,第三住心的时候,忆念才刚产生,第四住心的时候,忆念要发挥到完整。现在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也是这样来区别的,第五住心的时候,正知的力量才刚产生,第六住心,正知的威力已经完成,已经圆满了。所以第五住心第六住心,由正知的力量去成就、去成办出这两种心。

解释里面谈到「谓由正知」由正知的力量「谓由正知了知诸相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流散过患,令于彼等不流散故。」这个地方「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要解释成细的沉没,细分的恶寻思讲的是细的沉没,及细分的随烦恼讲的是细的掉举,等等流散的过患「令于彼等不流散」让它们不会产生,这是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恶的寻思就是恶的念头,恶的妄念,这个不一定是指掉举,即使是这个名词,有时候也是在谈沉没,这里是谈沉没,所以后面那个「随烦恼」讲的是掉举。这一个名词,用在谈沉没方面,以前也出现过,在366页「集论亦说随烦恼散乱之时说其沉没」有没有?那个散乱就是沉的意思,随烦恼里面的散乱,那个散乱就是沉,就是妄念的散乱。所以有时候把它称之为散乱,有时候把它称之为分别心,妄念的散乱,这个是沉没。

这个地方讨论到的就是昏跟沉的差别,差别就在于昏呢,它一定是一个烦恼。沉也有烦恼的时候,也有不是烦恼的时候;不是烦恼的时候,也有散的。所以昏一定是烦恼,沉也有烦恼,也有散的时候。在散的那个时候,也有不是烦恼的,就把它称之为散乱,或者是妄念,用这个名词。所以散乱这个字不一定在讲掉举,在沉没的时候也用这个字,那我们现在谈到的这个段落,就是这个样子。378页「诸恶寻思」指的就是那个散乱,就是指细的沉。

总而言之,第五住心的时候,细沉会产生,正知察觉细沉之后把它消灭掉。然后第六住心的时候,细的掉举又产生了,由正知的力量去察觉细的掉举之后又把它消灭掉,这是在第六住心的时候。

四种作意里面,还是一样的,虽然是有间缺运转作意,不过第五住心的时候是细的沉,第六住心的时候还有细的掉举,因为还有干扰之故,都是有间缺运转作意。

粗细的沉没,粗细的掉举,这个要有一个区别,大家了解了。首先沉没而言,粗分跟细分,粗分的沉没是指心缘取所缘对境之后,心是安住在上面,住是安住了,住分有了,但是明分不够,没有明分了。住分有,但是没有明分,这个是粗的沉没。细的沉没是指住分也有了,明分也有了,力道不够,没有力气,这个是细的沉没。粗细的沉没是这样子去差别的。掉举呢,粗的掉举跟细的掉举,粗的掉举是心应该要缘取对境,安住在对境上面,对不对?现在早就离开了,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已经离开了,离开了所缘对境,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个是粗的掉举。细的掉举是心专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问说心有没有安住在上面?有啊!是有安住在上面,问题是在安住对境的时候,安住的情况之下,心也有想到别的地方,所以是有安住,但是心的一部分又在想别的地方,又想别的地方去了。离开是没有离开,但是又想到别的地方去,这种情况就称之为细的掉举。据说冰以下水还在流动,表面上看起来是冰,其实底下还有水在流动的,不是没有的,所以外表看心是安住了,但其实底下它已经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说没有安住吗,不是,有安住,但是又跑到别的地方去,这就是细的掉举。

第六住心寂静,「.寂静者,谓于散乱观其过失,于三摩地止息不喜。」这一个散乱呢,解释成细的掉举,「于三摩地止息掉不喜悦」,这一个是于三摩地止息掉,这个是“止息掉于三摩地不喜悦”,是不是这样讲?「谓于散乱观其过失」这个散乱把它解释成细的掉举。对于三摩地的不喜悦,就把它止息掉。是不是这个意思?于三摩地不喜悦把它止息掉。“于三摩地不喜悦”这个三摩地,解释成没有伴随细的掉举的等持(没有细掉举的等持)。这个部分呢,我们不太喜欢,因为现在喜欢的,就是在修禅定的时候,一边安住在对境上面,心的一部分呢,胡思乱想,这时候觉得很高兴,所以很喜悦。那个时候呢,对于没有伴随细掉举的,没有胡思乱想的,没有伴随细掉举的这个三摩地不太喜欢。所以在这个时候呢,把细的掉举的过失好好想一想,连这个部分也把它消灭掉。对于三摩地没有细的掉举,这种三摩地的不喜欢,也把它消灭掉,就是把细的掉举也消灭掉的意思。这个是第六个住心寂静。

寂静是把细的掉举也灭掉了,那为什么讨论到细的掉举?是这个原因的,第五住心的时候,对于细的沉没,要花力气去把它消灭掉,因为花太大力气之故,又形成另外一个危险,就掉举又产生了呢!细的掉举又产生了呢!在前面第五住心的时候,因为有细的沉没产生嘛!当然要把它排除掉,所以就加油、加油,花力气,花了很大的力气,因为花很大的力气,把细的沉没排除掉之故,又招来了一个危险,就是掉举产生了,细的掉举产生了,所以又要把这个毛病排除掉,怎么样子把这个毛病排除掉呢?就有第六住心的修持了。第六住心的修持,是用正知的力量去察觉到细的掉举,所以去「观其过失」观细的掉举–散乱,散乱指细的掉举,是用正知的力量去察知掉举已经产生了,之后知道掉举的毛病,把细的掉举也消灭掉。

这个掉举,是细的掉举,第五住心第六住心,都没有粗分的掉举,因为粗分的部分,在第四住心就灭除掉了,从第五住心开始,粗分的都没有了,只有剩下细分的沉,细分的掉举,都只有细分的而已,粗分的部分都已经没有了。第五住心的时候,所要对付的是细分的沉,那细分的沉我们前面讲过了,心专住在所缘对境上面,住分也有了,明分也有了,欠缺什么呢?欠缺力道,执取对境的力道,抓住的力道不够,这个时候就形成了细分的沉没,在第五住心的时候,抓的力道不够,那就要加油嘛,加力气嘛,所以就加油花力气再使出力道、使出力道,让这个执取的力道加强,因为一直在使出力道,加油、花力气之故,执取的力道就变成太大了,执取的力道就变得太大,就变成一个细的掉举,就发生这个毛病了,没有粗的掉举,但是细的掉举有啊!粗的掉举,粗分的部分,前面第三住心第四住心,念力产生的那个时候,就会把粗糙的毛病灭除掉的,但是细的部分有哦,细的沉,细的掉举都有,到了第六住心的时候,细的掉举产生,也要靠第六住心的修持,把这个细的掉举消灭掉。

于三摩地内心不喜,这个毛病也止息掉了。于三摩地内心不喜,仁波切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弟子来问了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所开示的内容,这个弟子都把它打在电脑里,花了很大的力气,可是呢,他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他喜欢一边听歌一边打字,如果不听歌,他大概没办法工作,他就一边要听一些美妙的音乐,才可以做打字的工作,不然打字的工作做起来非常无聊,没有什么意思,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问说那我可不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来打字,这样会不会对经文有什么不恭敬?会不会这个样子?就问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谈到的,当心安住在对境的时候,心又有一个掉举,想到别的地方去,这个时候他会觉得比较快乐一点点,所以心完全专住在对境上,连细的掉举都没有,这种等持呢,不太喜欢,很无聊,好像没有什么意思,说我要一边听音乐,一边来打字,这个比较高兴,好像比较有意思,就是这里谈到的,对于这个三摩地内心不喜欢。所以把这种对于等持不喜欢的这个情况,把它止息掉,于细的掉举这个散乱,好好观察到它的过失,之后对于三摩地不喜欢这个部分也把它排除掉。

所以所修的等持,伴随着细的掉举,把这个当作比较好,比较喜欢;不伴随着掉举的等持呢,比较不喜欢。这个时候怎么做呢?那就是要了解等持伴随着细的掉举,这个才是不好的,这个是有毛病,这个是不好的,这个才要丢掉呢!原来的对于没有伴随细掉举,这种比较好的等持,不知道,不喜欢,把这个不喜欢也排除掉了。所以于三摩地止息不喜欢。

后面「如云:『观散乱过故,止息不欣喜。』」这讲的是寂静了。这是《庄严经论》的偈子,之后《声闻地》说,也是跟前面一样的,倒数第三行跟倒数第一行是一样的,「声闻地则说,」如果加一个则,可能比较好一点点。《声闻地》则说都一样,藏文都是加了一个哩,就是《声闻地》里面呢,又这样子谈到,这个意思都是指,《声闻地》所谈到的内容,不太容易接受,不太容易承认的,声闻地(里面谈到)由欲寻思等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诸随烦恼能扰乱心,先应于彼取其过患,于诸寻思及随烦恼不令流散。」这个看起来讲的应该不是粗分的掉举,是细分的掉举。这个地方要灭掉的是指灭掉细分的掉举,所以谈到这个内容就比较不容易被接受了。

六力,六种力量里面,前面有解释过了,378页「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谓由正知了知诸相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流散过患」这里面的那个「诸恶寻思」讲的是细的沉,之后「随烦恼」的相,「了知诸相诸恶寻思」,这个「相」是指「随烦恼」,随烦恼的行相。随烦恼的行相了解之后,让我们内心散乱流散过患,这些要了解,了解恶的寻思让我的内心流散的过患,了解随烦恼的行相让我内心散乱的这个过患,之后「令于彼等不流散」,了解之后让我的内心不会散乱掉。前面那个「诸恶寻思」讲的是细的沉,后面那个「随烦恼」的行相讲的就是细的掉举,就是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这个行相讲的是比较靠近的意思,那个「诸相」相讲的是比较靠近的意思,就是粗的掉举已经灭掉之后,就算粗的掉举灭掉,但是又有一些比较靠近,很类似它的部分,靠近的部分,心思散乱的部分,又靠近它的部分,那就是细的掉举,所以这个讲的就是讲诸相随烦恼流散的过患,这讲的是掉举。之后在四种作意里面,前面讲过了,这是第二个,就是有间缺运转作意都还在这个段落,因为有沉没掉举,都还在有间缺运转作意。

然后我们就讲到第六住心,对不对?还有第七第八第九住心,我们下一次再做讲解,今天讲述到此。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5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4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相应2经 善行经[栏目:相应部 31.干达婆众相应]
 普贤事赞佛功德[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最新诗作[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初转*轮与摩诃菩提[栏目:太虚法师]
 禅荷一味(刘墨海)[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南传大般涅槃经 第二章[栏目:南传大般涅槃经]
 七十一世 南庵大依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佛法的灭尽是否指在人间的灭尽?如果天人还知道佛法,为什么他们不到人间说法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Jhanas - Question and Answer[栏目:Bhante U Vimalaramsi]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