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师五十颂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开示日期:96年9月8日
地点:文殊院二楼
《事师五十颂》是马鸣菩萨所造,收编于大藏经第三十二册,编号1687。今晚所谈的《事师五十颂》,是根据民初汤居士的译本。
虽然这个译本与原文有些出入,但我个人将它与宋朝的译本做比较,相差并不多。一时尚未取得藏文原文,所以无法依照原文来做通解。历代已经有许多译师将《事师五十颂》作出各种不同的译文,虽有出入,但我个人以为,我们应当尊重前人的翻译,不能因为自己发现所译有出入,来挑前人的毛病,增长自己的傲慢,这是不对的。
造论缘起
马鸣菩萨是印度人,从小天资聪颖,依止许多善知识,据说三岁能作诗,五岁能写经。出家之后,特别精通于显密论典,成为当时一位伟大的堪布班智达,但是未曾被国王所重用,心中极度不满,所以离开了常住的寺院,到东方去朝拜一处闻名的自生度母圣像,这尊圣像是从岩石之中自然生出的。
途中经过大海,在海上被龙王、非人等等兴起大风浪,遭遇许多障碍,他被挟持到非人的居住处。所谓的挟持,有可能是大风浪把船打破了,漂流到一处没有人的地方。
马鸣菩萨在那里心中非常苦恼,天天向度母祈祷,希望早日离开这无人之岛。有一天,他梦见了度母显现,告诉他:「你只要晚上头朝向想去的地方,就能离开这里,到达彼处。」马鸣菩萨恒加向度母祈祷,并且每晚将头朝向想去的地方。果然,有一天他醒过来之后,回到了印度。
此时已经事隔多年了,人事皆非。他回到自己原来的寺院,发现与他同期的班智达、堪布大都往生不在了。新的堪布、班智达向马鸣菩萨就教许多论典,但是马鸣菩萨提出他个人的见解之后,并没有受到这些新辈所认同,于是郁郁寡欢。
得不到相对的尊重,他便将这种苦闷,转为慎恨这些海中的非人对自己所作的障碍,因此他秘密学修了许多咒术,最后,令害他的那些非人所居住的岛屿没入海中,以为泄恨。
后来,度母在梦中告诉他:「如此行为是不对的,业障极重,你所受的一切戒律,大乘、小乘、金刚乘的戒律都破了,因为你杀生。你必须好好忏悔,否则将堕入无间地狱。」
马鸣菩萨久闻中国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威德,于是想到五台山朝圣,以为忏悔。度母再次显现在他的梦中,告诉他:「这样做无法完全清净你的业障。」马鸣菩萨问:「我如何才能清净业障?」度母说:「唯有你造一部有关于初学者,特别是密续的行者,如何依止上师的方法,让初学密续的弟子有所依循。如此,造论的功德便能清净你破戒的业障。」
于是马鸣菩萨在第二天天亮之际,开始写下了《事师五十偈》这部论的根本文。
经律论开篇各有不同
凡是讲授经论,未进入本文之前,一定要先顶礼传承诸祖师,尔后顶礼文殊师利菩萨。
根据藏王赤松德贞的规定,凡是由梵文译成藏文的经典论著,属于经藏者,开篇必须加上「敬礼一切诸佛菩萨」;若属于律藏,应加上「敬礼一切遍知佛」;若属论藏,则加上「敬礼文殊师利童子」,以示区别。文殊师利童子也称为妙音菩萨。
《事师五十偈》总共分为三个部份。首先是顶礼及造论缘起,其次是本文,最末为回向。
第一偈
得具贵胜金刚萨埵上位因,
上师莲足如实恭敬为作礼。
清净续说依止彼,今总集说其敬听。
第一偈所说是顶礼。
上师与法师是不同的。上师的藏文发音是「喇嘛」,意思是众生的母亲,汉译为「上师」。「喇」是最高、无上,「嘛」是妈妈的意思,所以「喇嘛」意指众生的母亲;法师则是可以为人诵经、为人解经的行者,两者有别。
何谓众生的母亲?严格来说,众生的母亲必须是登地以上的菩萨,登地以上的菩萨才具有解救、保护众生的功德和威力,未登地的菩萨虽然亦有此心,但不具此威德,所以无法真正保护众生。
上师是已经获得了最珍贵、超凡入圣的法报化三身之根本因,在如是殊胜的上师莲座之下,将上师的双足顶戴于自己头上,以示最高敬意。
因为没有藏文可以对照,所以我只能依翻译以及释本来为大家说明。
「贵胜」指无二的智慧。
「金刚」与「萨埵」分开来解释。「金刚」指法身智慧。不被摧灭的称为法身,本来具足的也称为法身,坚固不可坏的也称为法身,法身只有我们密续才提到。
「萨埵」的本意是众生,但这里的「萨埵」是指由法身之中示现出来的报身。报身唯有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看见,凡夫六道众生不具有天眼,以及与登地菩萨相应的功德,所以无法见到报身。一切报身都具有菩萨十三种严饰,文殊院有八大菩萨,诸位仔细前去瞻仰,即可了解一二。
报身是诸佛由法身之中示现,为登地以上菩萨说法而显现,一般凡夫众生无法见到诸佛报身,所以诸佛的慈悲显现,由报身再示现化身,具有人一样的粗重色身,令六道众生也能亲见,譬如释迦牟尼佛即是化身佛。
法报化三身,总归来说,就是诸佛的功德。欲获得如是功德,唯有从上师的加持方能,因此作者马鸣菩萨在这里写道:此虔诚恭敬地先予以顶礼。
「金刚」是诸佛法身,「萨埵」是诸佛报身以及化身,若是将「金刚」、「萨埵」合起来,「金刚萨埵」是为密乘弟子转化修行障碍而显现的本尊,所以金刚萨埵与大日如来并无分别。
什么是「金刚萨埵」?由字义上来传译,金刚萨埵也可译为「金刚勇识」,具有勇猛的金刚心,这也称为金刚萨埵。梵文及藏文对金刚萨埵有许多许多的解释,各位不是学文义学,不需要了解那么多,只要知道金刚萨埵是个本尊,非常重要的本尊,谈到金刚萨埵时,你懂得念百字明咒,可以了。
接着本文上说:「清净续说依止彼,今总集说其敬听。」这两偈是造论的缘起,也就是造这篇颂文的依据,以及必要性。
佛陀曾在各处说法,各种因缘之下,教导世人如何尊敬上师,但并没有特别有那一部经说到应该如何服侍上师。马鸣菩萨造这部论不是个人的想法,不是自创。各位别忘了,他是个神童,饱读经书,不仅是佛法,连外道的他都非常精通。他将佛在各经典所提到,有关如何服侍上师、如何追随上师的方法,将之集结,写下了这五十偈,谈到超过百种以上服侍上师的方法。
《事师五十偈》不是马鸣菩萨自创,而是集结,根据一切清净的密续经典,当然也有根据显教的经典,所以不是以个人的妄念创造出来的。
凡是依马鸣菩萨《事师五十颂》而行的人,必定能获得终极解脱,所以请大家恭敬的听闻,并且接受。同时,自己学好之后,也可以为他人宣说。造论的缘起以及必要性所依,在这两句讲得很清楚了。
第二偈
应该恭敬上师之所依,亦即,恭敬上师的理由为何?
偈文说:
已能获得胜灌顶,如是金刚轨范师,
十方所住诸如来,三时现前为作礼。
这一偈提到了金刚轨范师,我想这是当时对金刚上师的称呼。事实上,我们很少讲上师,而是称金刚上师。「金刚上师」是从「多杰洛本」翻译而来,「多杰洛本」即是所谓的轨范师,教导仪轨、教导戒律。寺庙的住持都称为金刚上师多杰洛本,可是多杰洛本也分好几种,在此不做详述。
这一偈告诉我们,已经授与我们清净灌顶,并且能显现本具的智慧,一切行谊皆符合威仪,非造作,而是自然流露,流露出慈悲、智慧、大方,并且能够以金刚法要来显示一切行为的金刚上师,这是对金刚上师的定义。
什么是金刚上师?也就是,他自己获得真正传承的灌顶,智慧已经开显,所做一切都符合利益众生、弘扬佛法。对如是的金刚上师,十方诸佛每天早、中、晚三个时候,都会前来他的面前恭敬顶礼。十方诸佛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这般凡夫弟子?
灌顶的种类
灌顶有三种,绝对不只是拿个宝瓶放在你头上,也不是拿个东西在你头上敲一下。我想,很难跟大家解释灌顶真正的意义,但是大家对灌顶的基本认知要建立。
(1) 成熟弟子种性的灌顶
第一种是成熟弟子种性的灌顶。譬如,欲学修金刚萨埵,祈求上师给予金刚萨埵的灌顶,此灌顶称为「成熟种性的灌顶」。
什么是种性?就是佛性,犹如种子需要灌溉一样。以现代话来说,如是灌顶也称为「允许修该本尊法的灌顶」。
并非接受一种灌顶之后,就可以学习一切法,不是的!要学金刚萨埵,需获得金刚萨埵的灌顶;要学药师佛,需获得药师佛的灌顶;要学绿度母,需获得绿度母的灌顶。想学任何一尊本尊,都必须先获得该本尊的灌顶。灌顶也可说是学习本尊的许可,获得灌顶之后,才可以学习该本尊法。
(2) 解脱道的灌顶
第二种称为解脱道的灌顶,在解脱道上的灌顶。譬如,在修法之中观想上师的身口意放出三道光芒,融入自己的身口意,而获得灌顶,此灌顶称为解脱道的灌顶。在上师相应法之中,有如是的观想。
(3) 解脱果的灌顶
第三种称为解脱果的灌顶,解脱果位的灌顶。这种灌顶是指,自己的心性已经成熟了,佛性已经开显了,也获得上师放光加持了,最后获得十方诸佛为十地菩萨放光灌顶,如是灌顶,称为解脱果的灌顶。
简单的说,灌顶也分为根、道、果的灌顶。偈文所说是根的灌顶,成熟种性的灌顶。
忏悔发露真保护
也许大家传统的观念只拜菩萨、拜佛,所认知的菩萨和佛是木雕、泥塑、铜铸,摆在那里不会说话的,只愿意跪那个、拜那个而已,要忏悔都去跟那个不会说话的忏悔。为什么?因为怕人家听到,绝对不敢跟上师说。就算跟上师说,也会去头去尾。「我跟你讲我的缺点,通通让你知道了,哪一天你讲出去了怎么办?」有人私底下说:「我跟你说,你去跟仁波切忏悔要小心哦!不要讲真话。你讲真话,仁波切绝对会在大众之中把你曝光,他嘴巴很大啊!」
是如此啊!你忏悔不就表示你做错了?做错了要有什么约束力,让你不会再犯?那就是摊在阳光下,让众人都知道,让这些知道你会犯这个错的人,在你快要犯错的时候提醒你,这是保护你啊!在我的见解,这是保护你,藏在阴暗处只会发霉,只有把它曝在阳光下,才能杀菌。
有个人跟我说:「我想出家。」我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啊!你只是想而已,永远不可能成办。」他说:「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为真的?」我说:「去跟你所认识的人宣布:我要出家,而且今年一定要剃度。」他说:「万一我没有剃度呢?」「你会被笑死啊!」强迫自己做,不是吗?当你去讲的时候,所有人看到你就会对你很客气,跟你双手合十,还会跟你「阿弥陀佛」,你非得出家不可啊!
忏悔是什么?要发露,把自己的丑行、过失显露出来。有人来跟我忏悔,两腿一跪,说:「仁波切我跟你忏悔。」我问:「要忏悔什么?」他说:「我也不知道。」你都不知道你要忏悔什么,那么到底要怎么跟我忏悔?他说:「我不用讲,你都知道啦!」我说:「我知道是我知道,跟你自己讲不一样哦!」连讲的勇气都没有,表示根本没有忏悔的诚意。做错事不可怕,可悲的是一错再错,而且硬拗,只要辩得过。做错事了,就承认,跟上师说我不会再犯错嘛!
但是,有一个小朋友说:「不行!仁波切,你这样说我不同意。」我说:「为什么?」「我们全班通通犯错,只有我听你的话,承认我错,结果只有我被打。」这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这样的教育真是可悲啊!教导我们的下一代要说谎,不任意信任别人,所以孩子的心中充满不确定感和不信任。原本和谐纯真的风气,现在已经消失了,这是我们的共业,最后只剩下宗教、佛法可以保护我们的心。
方便话不求自利
我们每天戴着假面具,面对混浊的社会,不得不说一些方便话。什么是方便话?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谎话。谎话就谎话,为什么叫做方便话?因为谎话有两种,一种是不伤害人的,一种是会伤害人的。我们所谓的方便语,是指那种不会伤害人的谎话。例如,有个人明明快死了,你不能跟他说:「你快死了。」这会让他意志更消沈,应该鼓励他:「没关系,上师会加持你。」这算不算谎话?这是谎话,但这是善意的保护他,出发点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那么这种方便话也会有罪的。总之,少讲话,多持真言。
如来顶礼金刚上师
有关十方如来每天早、中、晚三时皆来顶礼金刚上师,对显教和一般人来说,这是天方夜谭,不可能的事情!哪有佛祖早上来拜他,下午也来拜他,晚上还来拜他?我想许多人不肯相信,这是凡夫。
有关十方如来承事、礼敬金刚上师的教证,见于各种密续经文及注疏。譬如《密集金刚》仪轨之中说到,十方如来于三时前去供养金刚上师,回归各自佛土后,又以金刚语赞叹:此师为我等一切如来之父、之母、之导师等等。
月称菩萨也在《密集金刚疏》中说到,帝洛巴、那洛巴、无垢友等众多智者,各自在《大幻化网疏》之中,也就诸佛顶礼金刚上师做了非常直接的论述。
佛陀曾经在《宝蕴经》中告诉阿难:「若诸菩萨乘车,受用五妙欲供而无人驾车时,如来也会前来驾车。」这句话是说,如果有金刚上师坐在马车上面,正在享受色、声、香、味、触五种妙欲,而无法驾车的时候,如来也会亲自来为金刚上师驾车。
我想以后那些自称为金刚上师的人要小心了,会有车祸!如果他相信:「我现在不用驾车了,到后座去做我的享受,如来会来帮我驾车。」我想那会有车祸。而那个没有车祸的,我想是真的金刚上师。
坚信上师如佛
如果你是密续的弟子,你必须坚信。唯有坚信上师如佛,自己才能获得如佛的加持。但这样的坚信,外道及一般人会认为你已经走火入魔了。
密续修行是超越世俗观念的。譬如观想本尊,明明自己就只有两只手而已,硬是要观想成四只手。真的让你多长两只手出来,我想你马上会去截肢,那不是妖怪是什么?但四臂观音是我们心目中的观世音,慈悲的化现者。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习密续,尤其在这个时代,密法被当做法术操弄的时候,密法就是毒药。曾经有人跟我说:「我学了十年的密法,愈学信心愈退转,我干脆回去念佛好了。」我说:「很好!你本来就是念佛的材料,你应该回去念佛,谁叫你来学密法?」
如果出发点不对,学到的密法等于是饮毒药,那是很可怕的。所以,一位弟子要进入密续的道,首先必须熟读《事师五十颂》,从这五十条偈语之中,了解如何当一位如法的弟子。如果自己做不到,那就不应该、也不被允许来学修密续。
第三偈
如何恭敬上师?分为两点来说明:第一是恭敬、承事、服侍上师的方法,第二是特殊的开许处。
偈文说:
以最胜信日三时,献花中围而合掌,
头顶接足为作礼,开演上师当敬事。
「中围」是指坛城。意思是,每天应三时地向金刚上师面前的坛城献花,以清净、广大的信心双手合十,行顶礼。「头面礼足」,意思是以自己的额头来顶礼上师的莲足,额头轻轻的碰到上师的双足。过去曾经教导大家,双手合十不要实掌,要如同捧摩尼宝。
我们每天都应该亲近上师、向上师顶礼,不应空手而来,因为空手而来代表资粮缺乏,至少要带一朵花,将花献于坛城。除了花之外,其他美好的东西当然也可以。
第四偈
师或在家新出家,为避世间讥毁故,
以持禁戒心作礼,面前所置正法等。
这个是特别开许,为什么有这一偈?因为金刚上师不一定全都是受比丘戒的出家人。有些密续传承转世而来的祖古被允许结婚,称为在家菩萨,但他确确实实是转世的。大家不要误会,以为所有仁波切都可以结婚,不是的!转世仁波切有在家,也有出家。
如果自己已经出家,但是所依止的上师是一位在家居士;或者自己已经先受了比丘戒,而上师虽然出家,但还未受比丘戒;或是上师的戒腊(出家的年资)比弟子还短,这该如何?
为了避免形式上的顶礼与小乘戒律有所冲突,也为了避免世人讥评毁谤,同时兼顾对上师的诚意和尊敬,所以应该在上师面前放置法本或经书、佛像等,以自己的身体向经书、佛像、上师行顶礼。
显教有一种顶礼方法,在顶礼上师时拜向别的方向。我第一次看到时,觉得很奇怪,纠正说:「你要拜我,怎么拜那里?」他们的说法是:「我们只拜佛,拜人的话怕你会承受不起。」这是自己认为的,可是我想那是傲慢的一种,不对!
有一年,我跟天噶仁波切和几位仁波切,在老乌金祖古仁波切的座前领受一个教授,密法的灌顶。天噶仁波切是一位守戒非常清净的比丘,乌金祖古仁波切是一位在家居士。当我们要顶礼乌金祖古的时候,他一直说:「不用!不用!」于法、于礼,我们都应该顶礼,我也一样拜,可是天噶仁波切拜他自己的法座。
上师的法座在前面,我们要顶礼上师,但是上师跟天噶仁波切说话,大概就是不用、不需要的意思,所以天噶仁波切转过来,拜自己的宝座。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我心想:「奇怪?这是什么意思啊?」后来读到《事师五十颂》,我才了解。天噶仁波切是个比丘,老乌金祖古是个菩萨,为了不失礼,天噶仁波切顶礼自己的宝座时,观想乌金祖古坐在宝座上面,这是对的!
如果你自己所皈依的上师有上述情形,当你向他顶礼时,旁边若没有人,需不需要搬一尊佛像放在他面前,或是拿一本法本放在他面前,然后才拜?不需要!会如此顶礼,是为了避免小乘或一般凡夫讥笑:「你是比丘,怎么拜一个在家居士?」为了避免他们造口业,顶礼时才故意放一本经书或一尊佛像,他们讥笑时,就说:「前面有经书、有佛像啊,我在拜经书、拜佛像。」如果没有外人在的时候,当然就是拜自己的上师。
即使传承是允许结婚的,身为上师至少也都受了居士戒和菩萨戒,但这不意味着一般居士也可以传法,这一点大家要厘清。
第五偈
若献座位若起立,作事业等诸敬事,
有禁戒者普应作,唯离拜及非妙业
这一偈提到,上述礼拜以及洗足等等应该回避,以免外人、不了解的人产生非议,除此之外,其他譬如献座、上师起立、行供养的时候,毋须避讳外人,应该如实照常。
上乐金刚释本、时轮金刚无垢光的释本等,对于如何献宝座给上师,以及上师起立时,弟子应立即起立,如何供养等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论述。
小乘弟子质疑说:「《毗奈耶经》云:所顶礼之处,只有佛及学年较高者。」小乘坚持只顶礼佛陀与长老之外,不顶礼其他,如此密乘不是与小乘违背了吗?这个问题圣天菩萨在《思择焰》之中进行论证,特别指出:出家人也可以顶礼在家菩萨。所以出家比丘、比丘尼也可以顶礼在家上师。
时轮金刚的释本提到:「从律部的观点来说,为了让正法长久住世,首先必须获得信仰者的尊重。」因此,如果有比丘形相的金刚上师出现,那么就不应再依止在家的金刚上师,可是仍然可以从在家的金刚上师祈求灌顶。
宁玛巴大部份都是在家菩萨,这些大菩萨持有他们自己所属的传承,如果想要学修该传承,唯有从他那里获得灌顶、允许,才能够修学。
第六偈
上师及与其弟子,同等失坏于誓句,
勤勇轨范及弟子,最初应互相观察。
这一偈说到了上师跟弟子之间要互相观察,不要太冲动就皈依,皈依完了就离开。这就像鸟在鸟巢之中,羽翼尚未丰满就学飞,直接一跳,就摔下来了。
成为密乘的师徒关系之前,如果未曾审慎的相互观察,那么将来上师与弟子都非常可能违背了彼此的三昧耶戒。上师要观察弟子是否与密乘相应,堪为密乘的法器;弟子要观察上师是否具备传承、具有德相。
师徒之间相互观察,不是看对眼而已,必须有所依据。「狮子的乳汁不可放在土制的容器中,否则容器极容易破裂。」这是西藏的一句谚语。狮子的奶水譬如金刚上师的甘露,泥土做的碗譬如非法器。将珍贵的甘露倒在非法器之中,土碗不但不能承受,还会破掉。土碗破掉,甘露焉可存在?
如果上师传法给非法器的弟子,非法器的弟子不但不能持有这个法,反而会坏了三昧耶戒,令该法坏失,对上师、对弟子来说,只有伤害,没有益处。
依照正式的规矩,上师观察弟子需六年,弟子若不是法器,便无法持守戒律。同样的,弟子破戒的时候,上师也犯了泄密的过失。
第七偈
具慧弟子不应从,无有悲愍而忿毒,
贡高贪着不守护,自矜而伐为上师。
这一偈谈到何者应舍,何者应取。什么样的上师不应依止呢?当从七点来观察,只要有其中一项,便不堪做为上师。
第一,无有悲悯,不具有大慈大悲的心,不愿意度化众生。譬如有金刚上师不愿意帮助众生、不愿意传法给众生,自己一个人跑到深山去闭关,这不具有慈悲心。
第二,具有忿怒的心,瞋恨心特别强,稍不如意就瞋恨,而且瞋恨之中存在着报复。瞋恨与生气不同,上师苛责弟子不称为慎恨。
许多显教经典记载,某弟子做了不如法的事,被另一个弟子看到,向佛陀举发。佛陀把犯错的弟子找来,问:「你是不是犯错了?有没有?」弟子自己发露:「有!我做错了什么。」佛陀就予以苛责、斥责,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做。」尔后制订戒律,从今而后,所有人都不许做这件事,这便是戒律的由来。
戒律是累积好几十年而成的,不是一天就颁布了250条戒。但是现代人被训练成不想当「抓耙子」,看到有人犯错,不愿意来跟上师举报。更可恶的是,犯错的人竟然威胁新进的人:「我告诉你,在这里看到的一切事情,都不可以去跟上师说!」只要有人来跟上师举报,举报者马上被围剿、排斥,这种人是准备下地狱!
据说,第一层地狱距离度母院下面只有十公里。所谓度母院,任何一个供奉绿度母的地方,皆称为度母院。在度母院地下十公里处,就是第一层地狱。有些人不但明知自己犯错,还恐吓别人不得举发,这种人会深堕地狱,不是不报,时间还没到哦!很快!地上会裂一个缝,你会掉下去。知情不举报的人会被缝夹住,只有头露出地上,听到下面的每一声哀嚎,这是共犯。明明知道,却不举发,这可能是我们所受的教育。
为了令佛教长久住世,当我们成为佛教徒的那一刻开始,就有责任令佛教团体清净,令佛法长存。如果彼此相互掩饰、包容,一篓橘子会因为一颗发烂,到最后全篓橘子没有一颗是完整的。集体包庇的力量是很可怕的,你可以不相信,但我认为相信比较好,因为相信对自己有帮助。
过去犯错那就过去了,不要给我写十次、百次悔过书,都说弟子无明,做了很多忤逆上师的事。那我就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跟我交代清楚啊!」我听到很多,每次写、每次忏悔、每次哭都是说:「我做了很多不如法的事情,我也不愿意这样子做啊!求求你赦免我啊!」问题是你连写出犯错事实的勇气都没有。小心啊!我不会惩罚你,但是业报会自己惩罚自己。
第三,毒。什么称之为「毒」?喜欢用肢体及语言来让别人苦恼,譬如嘲讽、给他人取绰号,或是锱铢必较,对别人的怨气久久不能释怀。
第四,贡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极为我慢,超级的我慢。
第五,贪着,就是贪财,为了自利而贪财。曾经有人问我:「有人传言洛本仁波切非常爱钱,这是不是真的?」我说:「对啊!我非常爱钱,你怎么到现在才知道?如果我不爱钱的话,如何建寺利生?我怎么能不爱钱?我若不爱钱,许多艺术创作就无法进行。我不是非常爱钱,是超级爱的!可是我爱钱有目地啊,我要建寺、造佛像、印经典、要利生啊!」他说:「嗯,我欣赏!」我说:「好!谢谢啊!」
第六、不守护,也就是身语意不持戒。持戒不是只有身体表相持戒,包括内心的思维也要持戒。
十五世噶mb法王有个哥哥,是一位瑜珈士,在祖普寺非常有名,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神经病。怎么神经?有一天,他跟他妈妈说:「爸爸已经死很久了,我非常想做那件事,我们两个做一次好不好?」他妈妈说:「不可以,傻孩子!你是我儿子,怎么可以做这个事?不可以!」他一直央求一直吵,后来他妈妈说:「好啦!可是你不可以出去讲哦!」闻后,他马上跑到祖普寺,大声说:「我妈妈答应跟我做爱。」他妈妈羞得不敢出门,可是羞愧到濒临爆炸的时候,开悟了。
诸位不要听到这席话,就叫你儿子说:「来啊!来啊!」小心啊!你不是瑜珈母,当今也没有那个噶mb的哥哥瑜珈士。如是说给一般人听,是没有人可以接受的,可是确确实实曾经发生过,但她为什么开悟?无人能知答案!
噶mb非常喜欢他这个哥哥,当他去不丹的时候,带哥哥同行。噶mb出门一定有两顶轿子,前面一顶轿子放黑宝冠,噶mb坐后面那一顶,去不丹也是一样。他的哥哥走在两顶轿子后面。
噶mb到不丹的时候,有天发现一群喇嘛在打他哥哥。他下轿说:「你们不要打他啊,你们为了什么事打他?」他们说:「这个神经病在这里大放厥词,说噶mb已经破戒了。」噶mb说:「拜托!拜托!请你们不要打他,我刚刚真的有破戒。」所有人通通吓一跳,说:「你刚刚不是坐在轿子里面吗?你怎么破戒?」他说:「我从轿子的门缝、窗棂,看到外面有位小姐非常漂亮,我心里有动念,所以我破戒了,被我哥哥知道,所以你们不要打他。」
这表示什么?这位哥哥是一个成就者,已经洞悉一切,连圣者心的变化,他都了若指掌啊!可是这样的瑜珈士,行为自如自在,却是完全颠倒世俗的规范。以世俗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密续成就者,这些人全是疯子。我还没有疯,所以我不是!
第七,自矜而伐。没错,这位上师是有一些功德,譬如有一些神通,但是却把自己吹捧成万佛之佛了。当你观察一位上师的时候,如果这位上师跟你大吹法螺,说他多厉害、几岁就吃素、几岁就会怎样,修得多好多好,你大概可以每听到讲一个好就打一个叉,讲十个好就打十个叉。
今天有个弟子打电话给我,有人邀请他去参加一个法会,叫无遮法会。我说:「什么无遮?明天会下雨哩,还不赶快搭布棚。」我问是哪个仁波切?他说:「那个仁波切是台湾人,叫做严仁波切,姓氏的严。」我说:「如果是仁波切就一定有法号,怎么会用俗家的姓?他是做什么的?」他说:「以前是做生意的,卖佛教文物流通。」我说:「骗子啦!不用去!」太多了!
有这七点让大家检视,大家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了解,什么是一位合格的上师。但是,这只是从表面,其实他心里想什么,你看不出来。我的意思是,不要随意相信,但也不应该随便批评。你可以不用相信,但也不要批评,因为批评对自己没有帮助。
为什么现在假的上师那么多?这是供需的问题,因为有市场!如果学佛的人对佛法稍有常识,那就不会被宗教骗子所骗,他怎么不来骗我?一定是你去求他嘛!你制造了机会受骗。所以不要一味去怪罪神棍,本来没有神棍的,神就神,哪来还有一个棍?是自己的取舍。
我有一个弟子,初次来结缘的时候,跟我说她跟她先生非常恩爱,她的先生就是她的仁波切。数年之后,她开车要撞她先生,我说:「你先生是你的仁波切,你怎么可以开车撞他?」她说:「他现在是魔鬼。」我说:「怎么了?」「我发现他这几年来一直都骗我,他在外面有小老婆。」我说:「他有小老婆又不是今天的事,是他还没有跟你结婚就有的啊!只是妳不知道而已。你不知道的时候,他是仁波切,现在知道了,他变成恶魔,那我觉得你还是不知道比较好。」人不要活在这种自我催眠、吹嘘之中,谨记!
今天所听闻的,如果对大家有一些帮助的话,希望大家牢记在内心之中。世上没有假的上师,只有不当的动机,招惹恶业相应现前。因为自己的动机不正确,所以恶业现前,才会跟所谓的假上师相应。相信佛法,源自正确的学佛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