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佛的信愿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深信切愿?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54

居士: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种种牵挂的影响下,我们这些为生活“穷忙活”的人,念佛的信愿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深信切愿?请慈悲开示。

法师:深信切愿达到什么程度,它不是一个量化的问题,是你的心理上感觉的问题。

你刚才提到忙碌的生活,是个“穷忙活的人”。你知道自己“穷忙活”,这就有点厌离的萌芽了。

三界火宅,是苦海,是牢狱,是茅坑,不容一刻的停留。感受到了世间的种种苦,进而真切地认同这五欲的世间无可贪恋,那么这世间的苦难就成就了你的厌离心。厌离心生起了,欣求心就恳切了。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一恳切下来,这就是你的切愿了,而这个切愿,是以你的深信作为依托的。你的深信切愿一生起,就会自然努力精进地念佛。深信、切愿、持名,往生的资粮就具足了。所以娑婆世间众生以八苦为师,以逆境为师,藉烦恼为菩提,成就信愿行。

所有的烦恼,我们只要用智慧观照它,用正确的观念去领纳、接受它,它都是我们修行的财富。就好像污泥浊水,用好了,正好是滋长莲花的养料。越是污泥浊水,它的养分越大,莲花开得越好。所以有人说,水涨船高,冰大水大。你的烦恼重,那你的菩提觉性也会高;世间越苦难,我们求解脱的渴望也会越恳切,这些都是非常辩证的。

所以我们要常常观照世间的种种苦,生起深切的厌离心;观想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生起恳切的欣求心。深信、切愿、持名,就能脱离苦海,往生极乐。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弟子受了菩萨戒,但上班后,没持过午不食,持斋日也没有,是不是犯戒?
下一篇:四弘誓愿该怎么理解?自性本来清净,为什么还有自性烦恼要断呢?
 请问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如何在生活中破除四相?
 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师或居士他们还会有病?..
 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感兴趣,对净土法门漠然,这..
 怎么专一念佛?
 一种观点,认为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如何理解?
 在家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呢?..
 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柔和的感觉,这是不是一瞬间感受到的佛性?..
 修苦行和往生有直接关系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Elephant Who Saved a Kingdom[栏目:Jataka Tales of the Buddha]
 关于戒律、戒体及破戒的问题[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对现实感到苦闷...想解脱...[栏目:格西索南]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一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二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无我与涅槃[栏目:向智尊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六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一封普遍答复的信(一函遍复 语译)[栏目:净土宗文集]
 增支部1集38经[栏目:增支部1集]
 越来越多的灾难...您有什么证据证明,是人类自身的行为导致了这些灾难?[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