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谈唯识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43

谈唯识

太虚

  治唯识学,应明本识。本识名阿赖耶,译言藏,具能藏、所藏、执藏、三义。亦名阿陀那,译言持,谓能持种及根身器界。就能藏及持种义边,名一切种,乃极微妙虚灵均等周遍之恒行流动,即藏识之等流现行。就所藏及持身界义边,名异熟识,所谓异类而熟、异时而熟、变异而熟者,即藏识之异熟现行。此异熟识即一期之总报主,有各各差别可言,诸有情依此故非一;彼一切种对异熟识及余识心心所法四分为一切种,而在自则非种非现,但是极微均之恒行流动,诸有情依此故非异。一切种可略分识种、业种。识种、属名言习气,如微尘模型等;属我执习气,如人工业。业种、属有支习气,如依人工微尘等,由水成为泥团;但有泥团,尚未成器,故仅谓之种耳。至前六识,对此名异熟生,谓由异熟识而生者。但末那四分仅通识种,从无始来,恒执第八见分为我,属我执习气,如模型然。第六四分通识种,亦通业种,有我执、名言、有支、等习气,其我执习气如工宰,名言习气如微尘。前五四分亦通业种、识种,然以无执故无我执习气,仅有名言、有支习气,如匠工依第六之工宰,照第七之模型,将名言识种之微尘造作器具。但第七执第八见分为我,不过一种空洞之计画,实无可执,如造楼阁者先作一图,后以第六之运筹,驱役前五之工匠,造成第八之真异熟及前六之异熟生。由是以观,第七虽执第八,若无前六之运造,则虽执不成业果。前六虽有运造之能,若无第七之空执,则不能有所依据而造成异熟。第八之异熟虽为前七所造,亦含藏前七一切种子。如是展转依持,乃成缘生因果之理。一切种中漏无漏种法尔具足,一一有情展转增上,漏无漏法,亦互相熏。起信论将无漏说在真如,故有真如熏无明,无明熏真如之说。诸有疑漏无漏种不互相熏者,一、由太认种为有形碍之实物,如世谷麦等种;二、由不明展转增上即是熏义。盖一切种,但是识上差别功能,当未现行时,毫无形碍,如人手有习书画等功能,尚未书画时,手中书之功能与画之功能有何形碍?又、识种、业种,皆通有漏、无漏,有漏只是有执,无漏即是无执。诸有但以遣执空理名真如者,以是别说有为无漏。若知真如有空、不空义,空即妙观、平等二智相应之遣执空理,而不空即大圆镜等四智相应之执尽实相。合此空不空,谓之一真法界,亦即真如,则诸无漏皆为真如。彼偏执无漏无为是真如,乃仅就择灭涅槃言,但知其空,不知不空。不唯于真如义不全,即于无为义亦不全,以诸漏永尽,非漏任运现行,不假功用,无暂停息,亦即无为义也。唯识究竟位颂所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岂同二乘灰身灭智耶?若但知空相、空性、空理等遣执之共相道理谓之真如,因而固执真如不可说相用,遂以非难起信论真如无明相熏之义,何不观于欧阳居士唯识抉择谈云:‘虽则涅槃而是无住,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尽未来际,作诸功德’。然作功德乃名无住,而相寂然仍名涅槃,涅槃即是无为,无为即是真如,圆诠了义,讵可不一致思耶?(唐大圆记)(见海刊四卷六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与人之研究
下一篇:唯识观大纲
 缵日宗
 潮音草舍诗存外集(二)
 阅“相见别种辨”
 法性空慧学概论
 与康寄遥居士书(十九通)
 为欲由上海往峨嵋者告
 评精神不灭论
 法华经讲演录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佛教两大要素
 中佛会实有健全组织之必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教育和当代佛教的发展[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法食[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人生的归属方向—何去何从(下)[栏目:学诚法师]
 有些僧人不持金钱戒,却非要用持金钱戒的标准去要求,好像不太合适吧?[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略论性具与性起(胡晓光)[栏目:天台宗文集]
 生命诚可贵( 高月明简介)[栏目:高月明居士]
 华雨集第五册 三0、『万古千秋一圣僧』序[栏目:印顺法师]
 佛教的丧葬仪式[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什么是“五浊”?[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学会分担[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