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闲名在世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57
闲名在世
  
  洞山良价圆寂前对弟子们说:「我有闲名在世,谁能为我除掉它?」有一位沙弥站出来说:「请问老和尚的法号是什么?」洞山说:「我的闲名已除。」
  
  这则公案讲的是人对自己名字的执着,必须放下。从主观的立场看,自己的名字就等同于自己全体的价值,凡是跟你自己相关的,都跟你的名字连在一起,这就构成了自我中心的膨胀。从客观的立场看,名字界定了你这个人的存在,代表你这个人的立场。
  
  然而,名字是假的,在未生之前固然没有,在世之时名字也并不等于你自己,像是临时标贴的一个符号,因此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以上的名字,也有许多不同的人却用着相同的名字,在死之后,你的人已不在,纵然名字还在,早已不是你了,那不过是一个符号。可见你的名字跟你这个人并无一定的连带关系,故称「闲名」。也可称做虚名、浮名、假名,不论出名不出名,恶名或美名,都不是真实的你。
  
  有人主张,「名誉是第二生命」,从对于一个人的客观影响而言,是不错的,若就一个人的主观价值而言,那又未必是真理了。
  
  洞山活着的时候,他的法号「良价」这个名字,已不能具体代表他这个人,他去世之后,名字已不能代替他说法度众生,却还会有人把他的名字当做在世时的「良价」禅师,念过来念过去。因此,他临终之前提醒弟子们:不要把他的「闲名」当做住世时的他啦!一般人不仅在世时争名夺利,还在乎去世后于青史留名,因此而沽名钓誉,追求虚名,结果反被盛名所累。老子说:「为善毋近名。」似乎也对。
  
  照理,对于一位得道的高僧,实至名归或有名无名,都不会介意,然而,洞山欲除闲名,是否也算执着呢?不,他是为了后人除执着,而非他自己有执着。
  
  这时有位高明的沙弥站出来诘问他:「你的法号是什么?」这个沙弥明知他叫良价,还要戳他一下,意思是说,老和尚,你还在意有闲名留在世界上吗?如果放它不下,那就除不掉啦!他被这么一问,知道已达目的,便说:「我的闲名已除。」
  
  就洞山内心而言,他没有名字,他唯有人人都有的道法,可是世人看不到道法,却把他的名字当成他的道法,可谓认错对象了。洞山用心良苦,临终之际,还叮嘱世人,不要贪闲名,不要执闲名,应当求道、求法,开发各自心中的宝藏。真是暮鼓晨钟,发人省思。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主沙弥
下一篇:一得一失
 礼佛无所求
 吃粥洗钵
 空中一片云
 法堂倒了
 不饥不饱
 一得一失
 公案100 前言
 说似一物即不中
 一时埋却
 非干我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五九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忏悔化解怨结是超度关键——客堂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佛陀的爱[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大乘空义[栏目:印顺法师]
 To study Buddhism, we must cultivate Precepts, Sam..[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六七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第八 阿那律相应[栏目:大篇]
 学显宗的,能按照达真堪布所教授的金刚萨垛除障法仪轨修持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入世修比较好,还是清修比较好?[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禅七探究[栏目:永本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