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九节 各宗互融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5
第九节 各宗互融
 
明代的佛教,虽然如上所举,构成好多的社会问题,但在僧侣之中,也拥有不少俊杰之士。以明初道衍为首,知名之辈,则有全室宗泐(西元一三一八─一三八一年)、法舟道斋(西元一四八七─一五六○年)、玉芝法聚(西元?─一五六三年)、云谷法会(西元?─一五六七年)、象先真清(西元一五三二─一五八八年)等人。又有重兴天童山的密云圆悟(西元一五六六─一六四二年),和在磬山创建大剎的天隐圆修(西元?─一六三五年)等人,特别是临济宗下,人才辈出。当然,在此时的佛教界,并没有强烈的宗派意识。宋以后的寺院,分为禅、教、律的三类,明代则分为如下的三类:
 
(一)
禅:修行坐禅公案的禅宗寺院。
 
(二)
讲:天台、华严、法相唯识等,讲说经典的各宗派。
 
(三)
教:由以前的律寺变相,而成为明代佛教之特色的,执行法事仪式的瑜伽教寺之类。
 
由此分类之故,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西元一三八二年),即规定了各类僧侣所用的不同服色:禅僧着用茶褐色衣及红条玉色袈裟,讲僧着用玉色衣及红条浅红袈裟,教僧则用白色衣及黑条浅红袈裟。根据袾宏的《竹窗随笔》所说,禅、讲、律,乃为三宗学者所居之寺,当他出家之际所见者,禅者褐色,讲者蓝色,律者黑色的三种衣色,到他撰写此文之时,均变成黑色,禅律各寺亦均成了讲寺。
 
可见诸宗融合之势,已从服色的区别,走上统一的局面。再说,代表着明代佛教的禅与净土《竹窗随笔》中说,不唯念佛不碍参禅,而且有益于参禅。以禅净一致为主轴的各宗互融,构成了明代佛教的特色。这一倾向,可从几乎是出现于同一时代中弘布佛教的所谓四大师:袾宏、真可、德清、智旭的共通见解中,得到消息。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节 四大师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八节 明代的喇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二节 法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三节 教团的实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二节 雕刻与绘画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七节 房山石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二节 补刻房山石经
 中国佛教史概说 参考文献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九节 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二节 喇嘛教与八思巴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六节 三阶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三节 佛教的渗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破恶 怖魔 乞士[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三月三日,弟子不慎将腰扭伤……[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三宝加持得无量福[栏目:传喜法师]
 论天台止观的修证[栏目:了法法师]
 菩提心灯 自性庄严[栏目:传喜法师]
 Understanding Vinaya[栏目:Ajahn Chah]
 修行的重要性[栏目:宣化上人]
 达赖喇嘛·丹增嘉措[栏目:藏传佛教人物]
 藏密历史.教派与金刚乘简介[栏目:历史源流]
 佛法 Aspects of Dharma[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