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九节 各宗互融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7
第九节 各宗互融
 
明代的佛教,虽然如上所举,构成好多的社会问题,但在僧侣之中,也拥有不少俊杰之士。以明初道衍为首,知名之辈,则有全室宗泐(西元一三一八─一三八一年)、法舟道斋(西元一四八七─一五六○年)、玉芝法聚(西元?─一五六三年)、云谷法会(西元?─一五六七年)、象先真清(西元一五三二─一五八八年)等人。又有重兴天童山的密云圆悟(西元一五六六─一六四二年),和在磬山创建大剎的天隐圆修(西元?─一六三五年)等人,特别是临济宗下,人才辈出。当然,在此时的佛教界,并没有强烈的宗派意识。宋以后的寺院,分为禅、教、律的三类,明代则分为如下的三类:
 
(一)
禅:修行坐禅公案的禅宗寺院。
 
(二)
讲:天台、华严、法相唯识等,讲说经典的各宗派。
 
(三)
教:由以前的律寺变相,而成为明代佛教之特色的,执行法事仪式的瑜伽教寺之类。
 
由此分类之故,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西元一三八二年),即规定了各类僧侣所用的不同服色:禅僧着用茶褐色衣及红条玉色袈裟,讲僧着用玉色衣及红条浅红袈裟,教僧则用白色衣及黑条浅红袈裟。根据袾宏的《竹窗随笔》所说,禅、讲、律,乃为三宗学者所居之寺,当他出家之际所见者,禅者褐色,讲者蓝色,律者黑色的三种衣色,到他撰写此文之时,均变成黑色,禅律各寺亦均成了讲寺。
 
可见诸宗融合之势,已从服色的区别,走上统一的局面。再说,代表着明代佛教的禅与净土《竹窗随笔》中说,不唯念佛不碍参禅,而且有益于参禅。以禅净一致为主轴的各宗互融,构成了明代佛教的特色。这一倾向,可从几乎是出现于同一时代中弘布佛教的所谓四大师:袾宏、真可、德清、智旭的共通见解中,得到消息。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节 四大师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八节 明代的喇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三节 佛教的渗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三节 华严之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六节 鸠摩罗什..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三节 明代的佛教典籍..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一节 法..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五节 居士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三节 《契丹大藏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一节 辽之帝室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七..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三节 天台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类文明之源[栏目:传喜法师]
 生起坚定不疑的信心[栏目: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15. 盲者——挖掉万人双眼,受累世皆瞎报[栏目:藏传百业经故事集]
 当官酷虐 罪业无边[栏目:大安法师]
 恒河大手印 (第十六讲)[栏目:元音老人]
 独守一盏青灯,甘受一份寂寞[栏目:活在当下·静心修行]
 如何辨别打着佛教旗号,诈骗钱财的邪门歪道?[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简要卷之二(李贽)[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三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第二十七 巴多穆开巴品[栏目:譬喻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