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二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7
证果实相(二)
 
初心的菩萨所修的止观,首先是修体真止、从假入空观,开发慧眼,断见思惑,证得一切智。
 
若行人在修止观时,能够明白世间一切现象,皆由心生;因缘所生的诸法,没有常住不变的实体,也没有自主性、主宰性,所以是空性;有因有缘则生,因缘散则灭,虚假不实,故空。以知道万法皆空,所以不会在名字、外相上执着,是名修体真止。
 
「一切法皆由心生」,是佛教修行的根本立场。由此生心,可以成凡成圣、由迷转悟、由愚入智;十法界的四圣六凡,无非也是由此心所造作。天台宗讲介尔一心,包含三千诸法。华严经说:「三界所由,唯是一心作。」又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唯识宗亦言:「万法唯心识所变现。」
 
而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彼此相依相待,有因缘则生,无因缘则灭,所以是空。譬如:有修就有证,没有修就不会有体悟;对人情、名利、权位、、有所执着,就会有取舍,有取舍造作,就会有烦恼。人因为有过去善恶业的行为,才有今生的果报身;由现今的身心,再向外尘攀缘执取,当然来世只有继续轮回了。
 
行人若能随心所念的一切诸法,了知是因缘所生,没有自性,故心不执取,心不执取,妄念自然止息,是名体真止。若能进一步观名字相不可得,以平等心看一切法,即方便随缘止。若能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空不二的实相,即是息二边分别止。当修一止时,就能具足三止,即是此意。
 
当行人修体真止时,因见到诸法空相,故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叫二谛观,也可称为慧眼或得一切智。
 
所谓「诸法空相」:是现前的世间现象,都是因缘假合所生,无有自性。连吾人现前一念,也是身心的和合才有,本来无相,念即无念,假名为念。故无所观的心,亦无所观的境,境智一如,有何妄念可起?同时,也不见佛念可生。此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无佛道可成、无众生可度。即如古人云:「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会中,不见自他之形相。」{74}                                                                     2004.07.13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三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一
 天台小止观 什么是止?什么是观?
 天台小止观 正修止观的基本心态
 天台小止观 禅病发相 四、业报得病
 禅七探究
 天台小止观 二十五方便
 天台小止观 对治多障碍的念佛观
 天台小止观 对治心沈浮病修止观
 天台小止观 习禅的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天台小止观 五欲与习禅的关系
 天台小止观 了知实相的正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初级佛学教本 第六课 佛法[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原始佛教的特质 六、实践修行论[栏目:水野弘元]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经耳闻持品 6[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相应55经 产生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生命因素的研究[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禅[栏目:放下就是快乐]
 法与非法之差别,以何为量?[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十二卷[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