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随念止念的「制心止」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74
随念止念的「制心止」
 
初学止观的人要对治粗乱动荡的心,第二种方法是「制心止」,即是随心所起的念头,如贪、瞋、痴、慢、疑等,都要把它放下,使心念专注一处、不散乱。经中说: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意根(心)为主,所以面对外境时,易起贪瞋痴、造杀、盗、淫、恶口、两舌、妄言等恶业,莫不从心识而起。坐禅的人应当守住心念,不让五根攀缘外境。
 
《杂阿含经》中,佛陀告知比丘们:「过去世时,有只乌龟住在河中的草丛里。有一天,一只野狼外出觅食时,老远就望见这只乌龟,于是赶快奔过去,打算将它捕捉。乌龟看见野狼奔来,赶紧把头、尾和四只脚缩进硬壳中。野狼在旁等待,窥视乌龟头脚出入的位置,打算吃它。等了很长时间,乌龟的头却始终不肯伸出来。野狼感到又累又饿,带着愤怒的心情走开。」
 
野狼,就是我们心念的一些烦恼念头,如同魔王波旬常常在窥视我们,希望我们的眼睛,瞧见美丽的颜色、耳朵听见动听的声音、鼻子嗅闻香气、舌头品尝美味、肌肤感触柔软、内心有所思虑,魔王想叫我们一出生就接触这六种外境,产生染污、执着的心而不得解脱。
 
所以,佛陀希望我们修道的人,眼根应该坚守律仪,不要乱看,魔王波旬就不会乘虚而入,只得远离而去;耳、鼻、舌、身、意在接触外界事物时,也应该像眼根一样坚守戒律、仪则。只要守住六根门户,魔王就不得乘虚而入,就像乌龟始终把头尾和四脚缩入壳内,野狼不得乘虚而入一样。
 
我们习禅的人,当心念起贪时,要了知起贪念而制止它;当心念起瞋时,要了知起瞋心而制止它;当心念起嫉妒时,要了知起嫉妒心而制止它;当心念昏沉时,要了知起昏沉而制止它;当心念散乱时,要了知起散乱心而制止它,让我们的心念,时时回到所缘境上专注。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凡夫的心,都喜欢住在五欲、六尘之中;所以心是散乱的,如猿猴难控制。制心止,主要也是让我们的心,能安住一境。{22}
2004.04.30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了知实相的「体真止」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系住一缘的守境止
 天台小止观 了知实相的「体真止」
 天台小止观 历缘对境修止观
 天台小止观 对治瞋恚的慈悲观
 天台小止观 习禅的人应该如何调身?
 天台小止观 禅病发相 一、四大增损病相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二 用十二息治病
 天台小止观 了知实相的正观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时的根本定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 二、不净观善根发相
 禅七探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圆瑛大师的劝修念佛法门[栏目:净土宗文集]
 元珪禅师[栏目:正法眼藏]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00[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 第十一讲[栏目:明安法师]
 学佛应先解决三个问题[栏目:太虚法师]
 弘扬药师法门速离人生痛苦(释净心)[栏目:药师佛·文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四三)[栏目:杂阿含经]
 《释氏疑年录》拾遗[栏目:宗舜法师]
 修行人的人生[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The Teachings Of Great Master Yin Guang[栏目:Ven. Master Chin Kung]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