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五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4
证果实相(五)
 
假使菩萨修从空出假观,就住着假观的境,则智多定少,虽然能见佛性,但容易停滞在于空假二边,不能了了见于佛性,此时应再续修中道正观。
 
前面所说的从假入空观、从空出假观,因为是方便观,故菩萨应入中道第一观,以成就佛道。修中道正观、息二边分别止,得佛眼、证一切种智,这才是初心菩萨的正观。
 
什么是中道正观?若能体悟现前一念心性,非真非假、止息缘真缘假的心,是名为正。非真,即非真空(不是完全没有);非假,即非妙有(存在的现象也非实在)。我们能如此谛观心性,不执着空有两边,又能明了通达,即是中道正观。
所谓「息二边分别止」者:二边,即指一切世间对待法而说的。如:空与有、常与无常、我与无我、大小、高下、长短、亲疏等,凡有对待的法皆是。菩萨当知世间的对待法,皆是假合而有,体性本空,无有真实,大小、高下、长短等,皆由比较而生,大非真大、小非真小,故对一切境不起分别,是名为息。菩萨因不着空有两边,不偏一法,不厌生死,不欣涅槃,无二边可止,是名修息二边分别止。
 
佛眼,于诸法中皆见实相。法眼虽能知一切众生各个方便门,令得智慧,但不能遍度一切众生,以是故求佛眼。佛眼,无事不闻,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为难,无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有句偈说:「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就是在说明佛眼,虽遍照十方法界差别相,相虽有差别、体性是无差别的。此空(体性)假(差别相)不二,即佛眼也。
 
一切种智,不但有二乘人了真空的一切智,也具足菩萨度化众生的方便智(道种智),是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乃至诸法行为、类别、相貌、名字,佛皆能如实了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
 
中观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唯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如来所说的三藏十二部义理,无不含摄在此四句中。因缘所生的一切世间现象,无一不是假合而有,生灭变异,无一真实,故皆是空性。但假合而有的世间现象,虽是假名施设,却能广作一切佛事,若能如实了知两者的关系、意义、作用、内涵,即是中道义。能知此义、修此观,能具佛眼,成就一切种智。初发心的菩萨,若住此观,则定慧等持,了了见佛性,安住大乘法中,很快就能成就佛道。{77}
2004.07.16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六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四
 天台小止观 对治贪欲的不净观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 一、息道善根发相 (数息善根 随息善根 观息善..
 天台小止观 后记
 天台小止观 习禅的人如何调心?
 天台小止观 习禅的人如何调和食、眠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六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三
 天台小止观 习禅的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七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 五、念佛善根发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打坐时杂念很多怎么办?[栏目:学禅者FAQ]
 二 精勤经[栏目:经集 三 大品]
 《普贤行愿品》有什么功德?为什么修法仪轨的后行部分要念《普贤行愿品》发愿、做回向?[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贪业未除 终归堕落 (民国 继祖)[栏目:释门法戒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三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请问有一种人人先天体质特别,台湾称作通灵,或这个叫鸞,大众叫马仙,叫出马仙,这样的体质是过去世怎样的..[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钱可通神—切勿错因果[栏目:宣化上人]
 因果的真相 第十二章(五)掌控、计较的左脑代表着自我最明显的得失心[栏目:因果的真相]
 272.问曰:若众生福德因缘故海生珍宝,何以不近众生处生,而乃在大海难得之处?[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三 过斋亦修行[栏目:妙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