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观总义 第十一课 破有无生因及破四句生因
 
{返回 中观总义讲解·圆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9049

《中观总义》第十一课

益西彭措堪布造  圆春法师讲授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二、能破的中观正理

(一)应成派和自续派共同的五大因

2、别说五大因

(2)破有无生因(39页开始)

为渡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在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今天一起共同来珍惜暇满人生,学习益西彭措堪布讲授的《中观总义》。

现在我们在学习能破中观正理的内容,这里面我们学习别说五大因,别说五大因当中对于第一个金刚屑因,上一堂已经学习。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堂课,破有无生因。

不管有无生因还是金刚屑因,还是破四具生因,这些其实就像前面我们所说的,它的威力是无比的,是永不落后的正法的武器,通过这种正法的武器我们会攻破众生难以放下、难以看破的实执。所以,学这一个教法,是我们成就智慧人生,使暇满人身真正拥有根本上意义的一个教法,我们应该珍惜它,反复的去串修它,这样会使这种力量展现在我们的见闻觉知当中,使一切万象依靠这种正理的抉择,在内心当中融化为一个大空离戏的法界。所以,我们学这个理,要反复地去思维它、串修它,尤其在一些实际的,我们所见到的显现法上面去一个一个的用这种理论的武器去把它碎为微尘,把它分析得透透彻彻,将这个宇宙人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很重要。

我们看论文当中说:“破有无生因及观察果的理论。”这一个理论它是站在果的上面去观察,这个果是有的,它能不能够出生呢?如果是有的,它不能出生!那这个果是无的,它能不能出生呢?是无的也不能出生!这样子就会把我们通常认为:“哇!这个法绝对是有它的因的!”就会通过观察果我们看出没有一个生,实际上我们平常的认识是错的,我们平常实执的众生,觉得有一个因生果,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因生果这个看法,这个认知欺骗了我们,使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很真实,活在现实当中。实际上我们由于看错了、想错了,我们从来都没有活在现实当中,而是被一个虚妄的现实愚弄了。我觉得有这种生,观察果以后,我们就看到,我们以前的一切认识都是被愚弄的,愚蠢的迷茫状态,迷惑状态,现在我们要过一个智慧的人生,来看透这个世界上面其实根本没那回事。这个教法,它的出现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震撼!这个教法的出处,即说他在哪儿出现的呢?诸多经论中都说到这一因,譬如:

《中论》中云:“有法不因生,无亦不能生。”

有法是站在果的角度上面看的,无也是站在果的角度上面看的,有的法,也就是如果是这一个果是有的法,这个果就不应当生,因为已有之故,然后无的法也不能出生,因为无的法它是无的体性的缘故。所以,不管是有的法还是无的法都不应当生,都不能生。这是《中论》当中给我们列出来的。

十二门论云:“先有则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

已经有的则不会出生,先前没有的也不能出生,有和无的法都不能出生,那谁会有出生呢?世间除了有的和没有的,还有其它的情况吗?没有的!在这两种情况,而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出生。具体的我们会在后面去看道理上的原因,

我们大概地说一下,也就是说先前有的,它不会出生,因为已经有的缘故。出生的话毫无意义,然后先前没有的话,那么也不能出生,因为它是无的体性。无的体性的一个法,你不能够通过出生,让它成为有。

它是一个实的有和实有的无,实有的有和实有的无,是不能够改变自身的体性的,它的真实有,已经决定,它要么是有,要么是无,前面已经决定是有的,那就不能再出生,因为已有之故。前面已决定它的体性是无的,它就永远成为无,因为它是实有的无。实有的无必须永远保持它这种实有无的体性。所以先有者不生,先无亦不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在,根本没一个所谓的生。

《四百论·第十一品》云:“若执果先有,造宫舍严俱,柱等则唐捐,果先无亦尔。”括号里面解释说:“如果执著果法先已存在,则建造宫舍、房舍、庄严柱子等,都成了徒劳无义。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想去建造宫舍,而宫舍早就存在了,你去建造它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房舍已有了,我们又去修它,这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已经存在了,还有我们觉得这个柱子不好看,又把它庄严一下,而实际上呢,这个庄严的结果早已经有了,你所做的过程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先有之果,先存在的就不能够使它出生。如果执著果法先前无有,也是如此。比如说,先前没有的你去做也是毫无意义。你永远不能让它成为有,所以假如永远都是一个实有的无的宫殿,这个宫殿、房舍、或者是柱子的庄严,这些以前是一个真实无的一个法。真实无,它的真实当中就永远成为无,这样子,你去修是不会出现的。你去庄严它也不会出现的,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让它出现,一切都成了徒劳无益。

《入智者门》云:“有果无需任何因,无者已因不可生,二俱非二亦无有,是故观察不成生。”最后下的结论就是说,所以通过观察以后,就不能成立生,这一个是故观察不成生是很重要的。

我们在不观察的时候觉得有生,这是我们仅仅不观察时候的虚假现象。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面都会说出生了小孩子啊,或者是出生了外在的一个法,都一个“出生”。是不是真有这个出生呢?我们站在名言世间当中不观察的立场上,可以认为是有出生,但假如说你站在观察的立场上去说的时候,观察的结果没生,所以我们所认为的生是不存在的,不能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了果就不需要任何因了,因有了还需要什么因呢?就不需要任何因。无的,它的因也不可生,因为它永远都是无,就像我们通常世间人讲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无在果上面已经定了,已经定死了之后,它就只能保持这种本性。

有些人会说:“ 那不可能啊!前面是没有的,应该后面这个因使它出生的,所以是先无后有,这是我们大家能够承认的。但是,这是不经观察的一个说法。如果你用胜义理论去观察的时候,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就是说一个真实有的法,它的体性是确定的,定性为有的,它就是决定永远都是有。定性为无的,它的本性难改,就是要确定它永远都是这个本性,否则你就等于把它的本性改变,就不是它了。先前无的法,它就是无,你让他成为有,就不是它了。它的本性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它就永远保持无,永远也保持无的话,你用什么样的因都不能够让它成为有。所以,已因不可生。那有的也不需要因,无的已因不可以生,那么二俱,也就是一有一无,二俱的这种情况在《中论》当中说:“是二不同处,如明暗不俱。”也就是有和无这两者,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法上面存在,这就像光明和黑暗不能够同时存在一样。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有和无是互相遮除的。有就不是无,无就不是有,就是直接相违的,那么一有一无这种法是不可能出现的。

那么“非有非无”是怎么回事呢?也就“非二”,非有非无,在《中论》当中就说过:“作有无成者,非有非无成。”如果说一有一无能够成立的话,那么非有非无才能成立,因为“非有非无”其实回过来其实又等于“亦有亦无”。如果非有就是无,非无就是有,其实你要建立“非有非无”,就等同要建立有无。而我们前面讲有和就像光明和黑暗不能够共处一样的,那么这三和四是不可能,这一个是通过观察的结果,观察的结果有无、二俱和非二都不能够出生。那么,不可能有一个生的成立。

何为“有无生”?果已有而生和先有后而生,称为:“有无生”。

这里面首先标题当中有一个破有无生因,先不看破,也不看因,我们看所破的有无生,这里当中的理论所破是有无生,能破就是因,那么我们看这个所破,所破的有无生是什么意思呢?果已有而生和先无后生称为有无生,这个有和无就是果的情况,果的体性,果的体性是已有的呢?还是先无的?先前无的,就是无的体性的果,先前有的,就是有的体性的果,这两个体性只要一确定,那么我们去观察,它能不能出生?是先有而生,还是先无而生?这就是有无生,我们通常世间人就认为。但是有些宗派他会这样认为:先已经有的它才能生,所以这两种生就包含一切世间所认为出生的这种情况。

对此一一遮破的正理称为:“破有无生因”。

对“此”,“此”就是有无生,对有无生,就是一个一个的把它彻底遮破,这样子的正理就称为因。那么所破的是有无生,能破的是因,这样的正理就称为是“破有无生因”。这个因它是落到理上面,所以我们学是在能破的理上面来学。对这个所破的有无生要进行分析一下,分析以后用我们能破的正理把它打破。这就是“破有无生因”。

无垢光尊者在他的《如意宝藏论自释》中说:“此种种有事显现“是有法,”“无实有”是所立,“远离自性有无生故”这是能立的根据。

在这个能立根据上面我们看到,有一个自性的有无生,自性就是我们讲的实有,法是有自性的,它才是实有,自性的有就是实有的有,自性的无就是实有的无,而我们观察之后,是远离实有和实无的出生的缘故,所以一切显现的法都是无实有的。因为无法出生这样子的法,我们是站在果上面去观察,把它当成是真实有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是很当真的,把它当作真实有的。我们任何一个显现在面前的法拿出来,哦!这个法是真实有的,能不能出现呢?我们去观察它是不能出现的。拿在你手里面的一本书,它是有的法,有的法能不能出现呢?不能出现,假如它是有的,就永远保持它这种有的体性,谁让它出现呢?没办法让它出现。因为它已经有了,所以没有了生,没办法出生。然后无的法能不能够让它出生呢?没办法生。所以虽然我们看到一个有的法,是一个无生的法,没有出生的法,那你拿到手里面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有问题!这个问题,世间人会不把它当成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为我们的生命负责的人,你一定要去看一看,我觉得它存在的东西有没有问题啊?它根子上面难道就真的没问题吗?如果它真没问题我们就踏实了。但是,我们观察的结果实际是很不踏实的。比如说,它根本就不可能出生啊!不可能出生它为什么会有呢?不可能出生又有的法,绝对是有问题啊!这个问题可大啦!不是个小小的问题,你为什么不深入去观察一下是什么问题呢?

所以中观,它解决的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一看我们整个宇宙人生当中有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就用“有无生因”去看,实际上我们所有认为的这些法,它都本来无生,没一个出生。

我们觉得自己是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那我们有没有出生呢?我们身边的人他有没有出生呢?我们自己看到自己所在的房屋,它有没有出生呢?地板有没有出生呢?哇!这个问题如果去分析的时候,说:“远离自性,有无生故。”它是一个无实有的!这个结论是要去仔细思维:完全把我否定了,说否定我们现前存在,是不存的,不真实的,是有问题的,你现在已经出问题了,你还不知道吗?我告诉你为什么出问题,有的不可能出生,无的也不可能出生,都没出生过,没出生过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显现呢?

那你就应该知道是:无而现,是虚妄的、无实有的显现。这个我们要去反复地去思维,这个在结论上面就已经够震撼了,为什么出现这个结论呢?它的原因也是一个锐利的武器让我们清清楚楚看到绝对是如此,这个学习,就要深入到这样的一个透彻。

以下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去具体分析一下:

虽然有事宗和世间凡夫都承许果由因生,但如果以胜义理论善加观察,则会了知“生不成立”,其根据如下:

如果以胜义理论善加的观察,善是指好好的、善妙的、仔仔细细去观察,而不要去蒙混,或者是说把它粗粗略略的放到眼睛里面看一下就划过去了,千万不要这样,要善加观察。这个世间是没有经过观察过就这样生活下去,而且踏踏实实的生活下去的人,就像睡在圈里面,一天只知道吃得胖胖的、肥肥的、一吃完就在那儿“轰轰轰”地,很欢喜的那种生命差不多,所以我们是和这样子的猪八戒是不一样的,和这样的生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做有智慧的人,就要用胜义理论去善加观察,观察一下才我发现:哇!我吃的东西、我穿的东西、我用的东西、我看的东西,这一切都是生不成立。没有一个出生,从来都没有出生过,没有出现过,没有一个真实的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出现,我们世间凡夫者,还执著一个实有的宗派,就像小乘,看这些法都是实有的,生的,实际上这个世间是生不成立,因为它的这种出生是不成立的。这个结论是非常惊人的,它将会把所有的世间人都惊呆,把所有的有事宗,就像小乘的这些经部宗、有部宗都会吓坏的。

以前阿底陕尊者就是给两位比丘,给他们刚开始讲一些名言谛的法的时候,他们非常欢喜,要持戒啊这些的,他们就很高兴。但一讲到胜义空性的时候,两个人就吓得把耳朵捂起来,不敢听!所以我们道友们要么就是全部已经了达了,所以听起来不害怕。要么就是一点都不懂、一点都不关心,所以不害怕。真正的这个害怕的人呢,就是似懂非懂的人。那么我们要做一个真正懂的,而无畏惧受持妙法的智慧生命,而不要去把它放到一边,这个道理没有什么震撼,这个道理是很震撼的,因为生不成立,那么根据是什么呢?

一个果法最初有而生,或者从无者而生,若是果已有而生,如遮破自生时所说,不能成立;如果果前无而后生,比如认为“现在除了种子没有其它,到秋季时会长出过去没有的庄稼,”这一想法也不成立。

我们来看一看这里面讲的,其中第一句话给我们讲的果法的最初状态,不外乎就两种情况,最初是有的和最初是无的,这两种情况能不能够出生呢?后面观察是不能出生,因为不能成立它的生,为什么呢?第一个侧面比较好了解,因为我们在破金刚屑因的时候已经破过自生,第一点我们大家容易理解,自生也就是说先前已经有的,先前已经有的一个法,它出来还是它自己,出生来就等于他自己就等于没有出生,那么就等于无义生,没有意义。假如这样子的法还要出生,他的因就是他自身,因永远都是俱足无缺的,没有任何障碍,所以它永远都是在生、都在生、不断地在出生,因为因已经圆满了,没有障碍,所以这样子自然会出生,控制不住,随时都是这个因都已经集聚,所以永远都在无穷生。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无穷生的法吗?没有!假如有一个无穷生的法,那就是有问题的一个法,永远都在生,生生生……不停,哪怕一秒钟也没办法停,为什么一分一秒都无法停呢?无法中断呢?就是因为它的因是圆满的、俱足的、没有障碍,它中间不可能有一个间歇,暂时停一下不出生的,所以这种情况是不能成立的,果已有的是不能出生,是在遮破自生时已经宣说,金刚屑因已经宣说过。

如果果前面是无的,后面出生,这种情况打个比喻就像大家都认为现在除了种子,手里面拿着个种子,哦!这个种子拿在我手里面的时候,我想要让它种出很多的庄稼,而这个庄稼是在秋季的时候收成,现在是在春天,我拿着这个种子呢,我想,它以后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我就在想种一个种子能够成办很多,所以我就种很多种子,最后会种一得百、得千、得万的丰收我的庄稼,这个想法我们觉得是成立的,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要以因产生果,必定要对果作一种作意,如果对果什么也没做,以因生果的名称和意义都不可能存在,因对果作意,只有因果同时和因先果后两种情况。

因为:就是要以因产生果,必定要对果作一种作业,也就是要对它起一种功用,如果对果什么事情都没做,那说以因来生果,这个因得因的名字,果产生对于因的观待的果的意义,因和果的意义和名称都不可能存在。

因为这个对它从来都没做过任何事情,就说是对它的因,这个怎么可以存在呢?所以这个果是不能乱得的,在古人所说的,果不能乱得。这因呢,它必须要做事情,才有果,果必须这样子出生的,就像我们修行,假如你不修行,就得不到结果,如果你要想成就,必须要修行,你要产生修行对于成就有一个作用,它才会出生成就的这些圣道的功德。不可能随便的,你什么事情都没做,在你身上直接出现一个成就,这就是因为你没有对果去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不可能有这种成就出现的。必须要做一点事情,必须要产生这种作业。

那么我们后面就看,这种作业的话别无选择,就有两种情况,因果同时的或因先果后的,这两种情况我们看因对果能不能够做事情呢?以下分别破斥,也就看到这是不可能的。

一、       因果同时不合理

因为:没成立果的期间,因也不成立,故没有任何作能生的作者;而因成立之时,果也已经成立,不必要对果作任何产的作业。

因为这里面分了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就是果成立和没有成立两种情况,果假如没有成立的期间,因也没有成立,因为因果是同时的,果没有的时候因也没有,果没有、因没有,那这样子的话因对它没有任何作用,假如说果已经有了,因这个时候跟他是同时的,所以你的因存在的时候,果已经有了,那么这个已经有的果,何必要你因对它做什么事情呢?它的出现不需要你再对它做什么努力了,所以不必要对果做产生的任何一种作业,假如说果没有成立,也不可能出现因,假如说出现了因,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果,也不必要因,就是这两种情况一看,因果同时,这是不可能的。

二、       因先果后不合理

在因具有自性时,果尚未成立的缘故,何处也没有,对这样的无者,因也作不到能生的作业,因为“无”的法不会成为任何利益和损害的依处,“因”、“果”彼此也没有接触,毕竟只是无关系而已。

这一个分析很多人不一定了解,但是这个意义却是一个很真实的意义。我们要去仔细的思考它,也许我们觉得中观怎么会是这样子来说呢?难道我们平常是这样想吗?你会不相信,但实际上是中观讲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平常想的事情的真相,只是我们平常觉得有什么东西出生的时候,我们就茫然地接受这个结论了。

你仔细观察,实际上,因先果后是不合理的。我们平常会说,哦!前因后果。这是大家共许的,这个共许只是站在名言假立上面我们允许你共许。假如不是名言假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那我们大家必须要观察能不能成立呢?不可能成立!为什么不能成立呢?因为:在这里面讲的说,因具有自性时,也就是说因它是有的,这个时候果还没有成立的缘故,那有些人想,哦!果没有成立,因要正式对他成立出生的作用啊!但是我们要去站在实有的立场上面去,你要站在真实有,站在胜义理论观察的这个立场上去看,这个果尚未成立的缘故,所以它什么地方都不可以有,都是无的一个法,也就是说对这样一个无者,也是一个无的法,对这样一个无的法,那么你不可能以因做到能生的作业。

为什么呢?后面就讲根据,因为无的法不可能成为任何利益和损坏之处,就像有一个人,他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你想帮助他,没办法帮助,你想去损害他,也无法损害他。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存在,你怎么去杀害他呢?你怎么去安抚他、利益他呢?都没办法,因为他是一个本身不存在的一个东西,我们在前面讲这个道理的时候就讲到过,是无的就是真实无,而且他的体性决定了是无的法,无的法谁也不会帮助他,我们说因对果产生了作用,就是因帮助了果,那么你因要帮助果,必须果是有,有这个对境你才帮助得了他,但是你那个对境不存在,不在这个世界,你怎么帮助他呢?所以,果如果是无的话,怎么也不能帮助他,也无法毁灭他,说帮助他或毁灭他都是一些戏论,都是一些不可能的。这样子由于因和果之间彼此没有接触,他是任何关系都连不上的。我们自己和一个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是面出现的,现在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的一个人,你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那有些人说,现在没有,但是他以后会有啊!以后有就不叫做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这个果法啊!那是另外一个法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这个果法是一个无的体性的法,后来我们说有一个果出现了,那是另外的一个法,因为那个法已经叫做有了,不叫做无了,而你假如说一个东西是实有的,它要么是有,要么是无,就体性只能在有无当中去选择,你选定了无,就不能成为有,因为它的体性就是这样,就像这个人,你已经决定了他就是谁谁谁,他再不能变另外一个人了,变了另外一个人这绝对是一个变化,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个幻化的人,不是一个真人,哪会有这种变化呢?所以我们就会要在分析的过程当中,发现到我们通常所认为到的一些错误,我们觉得是一个无的法,通过我们的努力,最后会让它出生,所以现在他的种子是因,他的庄稼是果,但实际上呢,后面的庄稼现在有没有呢?现在根本没有啊,现在根本没有就是一个无的法,无的法我们怎么去帮助它呢?没办法去帮助它。那让它出现,后来有没有呢?后来假如说时间慢慢变化,到了未来,真有一个叫庄稼出现的话,那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惟是假名,亦惟增道业,”那都是因缘生法的缘起生,不叫做自性生啦?自性生必须是一个有自性生的法生出一个有自性的,你自性的一个因生出的是自性的无或者自性的有,但是你出生的却一个可以改变的、转变的、无自性的一个法,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因生果实际上它只是假名安立而已,实际当中去观察是不可能前因后果。

如是善加观察,虽然因对果没做到任何作业,但有如是因的显现就出现如是因的显现,除了这一点之外,以其他根据再怎么观察已不可得,只是对此安立一个缘起生的名字而已。

我们所认为生没有自性生,只能叫做缘起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自性的法产生。我们前面分析了,自性的法它自己的体性要么是有,要么是无,确定是无的,是无法产生的,确定是有的,也是没办法产生的。所以观察之后,我们就回观这个世界,我们想一想,因和果确实通过观察不可能有任何的作业,也就是说因对果不可能有什么作用啊!那么,我们现在又有这样子的因出现了,最后它又会生起这样一个果的显现,因的显现、果的显现,最后会通过因生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有一个唯是显现,我们唯是看到了因的现显,唯是看到果的显现,唯是看到因生起果的显现,那么就只是显现,只叫做显现,没有自性,你根本看不到自性,只是显现。那么,这里除了显现本身作为根据以外,你再没有其他自性实有来做根据。因为怎么观察也不可得它的一个自性。既然只是一个因生果,唯一是一个显现,只是显现而无自性,那么这种显现我们对此安立一个缘起生,把这个名字安立给它,也就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惟是假名”。空就是说无自性,亦惟是假名。也就是说一个名字而已。

我们这个世界上面有没有一个法出现呢?是一个缘起出现的,而这种缘起上面的显现它真是有吗?没有,它实际上只是一个缘起生,只是一个假名,我们世界上面都只是一个名字,这个世界上面出生了果,这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只有这个名字,没有这个意义。然后有一个孩子出生了,只有这样一个说法而已,实际上没有一个真实实有一个出生,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名言世俗当中的一个假立。但是这个假立如果站在胜义当中一看,哦,缘起生就是无生啊!就是空无自性,在这里面连因和果的相都没有啊,连这些显现像都不会存在,因为观察的结果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当中哪会有什么显不显现啊?但是站在名言当中,我们讲是缘起生的显现,所以这一段就是给我们解释名言显现。名言显现呢,就只是一种缘起生的显现,而无自性。

另外,《四百论》云:“有不生有法,有不生无法,无不生有法,无不生无法,有不成有法,有不成无法,无不成有法,无不成无法。”

其实这里面的意思就是和上面我们讲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就是讲有无生因,首先是一个有的本体的一个法,它不会生出一个有的本体的一个法,有法不会出生有法,有法也不可以出生无法,因为无的法不可能出生。然后呢,无不生有法,无不生无法,这里其实就是在“有无生”上去配属,在因和果上面去配。那么,因和果一配,因和果都有有无,最后,不可能有一个实有的。

但是呢,这两个颂词是站的角度有所不同。第一个颂词它是站在对方他觉得有一种生的作用的缘故,所以,它就有这种自性产生。他说生是有自性的,因为它有能生的作用,而这作用是有自性的缘故,有的法它会出生无的法,或者无的法会出生有的法,这是因为有出生的这个作用,能够出生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去观察,已经成就了的芽,它是一个有体的法,也就是说它有它的本体。

现在我们拿着一个芽,它是一个已经有的果法,它不会从种子的有的法而出生的。也就是有的一个法,这个芽也是有的,种子也是有的,它就不能够变坏,它就不能变成无,但是一个种子它要变成芽,它就要毁坏它自身,让它自己成就果法,也就是说它献身给果,我们说因要献身给果,这个时候才能成为一种因果关系,你没有献身,奉献你自己,就不可能出生它。所以种子生芽的时候种子是坏了,然后才出生芽的,但是种子假如不坏的话,还是那个种子,它怎么会变成芽呢?所以种子必须要变坏才能变成这个芽。

但是,有体的种子,它一直是自性有,自性有就不能够成为无,它一直要存在,就一直没坏,没坏的话,它就不会出生这个果法的芽,并且芽已经是一个有体的法了,它已经生起了,所以再出生它是没有任何的作用的,就成为一个自生的过失,也就是一个“无义生”的这个过失。

其实这一个有体的不能生出有体的,最主要有两个过失,一个过失是:种子它是有体的法,它不可能变坏而出生这个芽。第二过失是:芽已经存在了,种子再生它,是毫无意义的。它已经出现了,你为什么要再让它出现呢?所以有这两个过失。然后再看,芽是一个有本体的法,它也不从种子的这个无体法而出生,因为无体的法无有生果的功能的缘故,也就是种子先前是没有的,没有的法它怎么会有生果的这种作用呢?一个无的法,就像我们说一个人他是有的,然后他的母亲是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他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他怎么会出生呢?他母亲没有一个生的能力啊!他母亲都是一个像虚空一样根本没有出现的东西。所以“有不生无法”,有体的法不会从无体的法而出生的,无体的果法不从无体的因法出生,这就像烧焦的种子不会出生烧焦的芽一样,种子已经是一个坏的,没有本体了,它的本体是坏的,果也是一个坏的,没有本体,它的本体已经坏了,那就是说无体的因法不会出生无体的果法,这两个都是无的,还有无体的果法不从有体的因法而出生,因为有体的因法它就不能够变坏,这和第一个是一样,也就是说芽,首先是一个有体法,它是一个有体的法,它就一直有,它就没有变坏过,它就没有失去它的本体过,不变坏的话,它就永远也不会出生,它不会奉献它自己,所以也不会有。这样子去看的话,无有有自性的生,它的出生的因缘都是一个说法而已。而实际上,了无实义。这就是第一个颂词里面所讲的。

第二个颂词里面讲的:“有不成有法,有不成无法;无不成有法,无不成无法。”对方他说,生啊、灭啊、这些都是有体性的,或者呢,是无体性的法,也就是说生灭,就觉得生和灭要么是有它的本体,要么是无的它的本体,但这两种情况都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已经生起的一个有体的法,不能成为再生的有体法,它再出生就无有任何的意义了,第一个是有体的生,第一个“有”是生,落到生上面;后面的“生”落到法上面,有本体的生它不成立在有体的法上面,有体的法没有出生,因为它再出生就是毫无意义,所以它再没有生了。有体的生也不成立无体的法,无体的法它也无有生,就像前面我们说,一个母亲她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她怎么会有生的这个作用呢?所以它上面也没有生。然后无体的生,也不成立于有体的法,无体的生,本来就是一个没有的法,没有的事情怎么再叫做在有体的法上面呢?然后说,无体的生也不成立于无体的法,就像石女儿不会出生再下面的一个石女儿一样的。石女的女儿不可能存在这个世界,她不存在难道还会再出现一个石女的儿子吗?石女的女儿,再出现一个石女的儿子,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样子是不可能有这种生的,那么与此相同,我们认为现在没有果,但未来会产生有事,或者成为有事,实际这是不可能成立的。

前面《四百颂》所讲的这些颂文,其实是把情况跟我们分得更细,就是要让我们认识,我们认为现在没有果,但未来产生一个法,或者让它成为一个有的一个法,这实际上呢,不可能成立的,现在是无的不能把它变成有,因为一个无者,无论你任何因缘也不成为作业的对境,
    如同《入行论》所说:“纵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

《入行论》说纵然你已(积聚)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因缘,你想用这些因把一个无的果变成有,是没办法把它变成有的。为什么没有办法把它变成有的呢?因为它就一个无的体性,我们前面讲到,这当中的有无生大家一定要把它放到一个实有上面去观察,真实有上面。真实有的一个法它是一个无的体性,它的体性就是无,体性是一个无的法,你永远帮不了它。一个没有的法,无事法就不能把它变成有事法。因为你不能够成为一个对境,什么因缘都不能够把它当成一种对境来帮助它,或者毁坏它,就不可能让它出生,不能出生的话它就不能变成有。所以,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无”的一个法不会变成一个“有”的法。

下面说:“果不是已有而生,也不是前有而新生。”那么这些明明显现的果法是如何出生的呢?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结果是由什么让它出现的呢?下面解释:《宝蔓论》云:“譬如幻化象,无来亦无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世间如幻化,无来亦无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

人们都承认幻化的象、马完全是虚妄,这是根据什么说的呢?幻化的象、马最初没有从任何地方产生,根本不见来处。

一个象、马出现的时候,我们觉得“哇,很大的一头大象,哇,奔跑的很快的一匹骏马”。骏马和大象都出现了。我们去观察,咦,它们从哪儿来的呢?哦,原来幻化师在幻化,然而既然是幻化的,就没有一个来的地方。它从哪里来呢?假如是真的一匹马或者真的一头象,就有从什么地方走过来的,但是幻化的象、马是没有一个地方走过来的,只要幻化的因缘一具足,当下就出现,根本不需要来处,就是“无来而来”。最终也没去任何地方,不见有去处。假如幻化师最后不再戏弄我们了,不再演戏了,他一停下咒术的时候,哎,这些大象、这些马就不见去处了,不知道哪儿去了,你还能不能找回它们呢?找不回,因为他们没有去处。假如有去处,你就能找回它们。但是由于它没有去处,你不可能找回它。所以也是“无去而去”。而现在也是除了一堆石头木块和念的咒语外,也没有其他法,现在也没有象和马住在这个地方,因为现在没有这些显现,其实只有石头、木块这些念咒的因缘。

古代的幻化师比现在的魔术师厉害惊人,以前做杂技做幻化的这些幻化师,他们只要用一些木块、石块,然后再念一些咒语,在把念过咒的药涂抹在你的眼睛上面,你当时看整个世界都变了,前面有马,有象,有人文,有美女呀,有山河大地呀,这些景象都会出现,“哎,我以前怎么没有看到这些呢,”你就会觉得是这样子。这实际上是你的眼睛被这些咒药涂抹以后,已经出乱子了!念咒加持过的石块木块就变成了这样子了。变的时候你就看到景象全变了。所以比现在的魔术厉害。现在的魔术你只是在戏台上,看到一会儿变这样一会儿变那样,而古代幻化师能把整个情景全部彻底变了样。那么这些彻底变样的这些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是假的!是你出问题了。就是上面说的“唯心愚痴耳。”唯一只是内心产生了愚痴啊。我们看到这些象、马的时候,唯一只是我们眼睛产生了迷惑,是我们看错了,看花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些幻化出来的象、马,只有石块木块。这些象、马看似住在这里,实际根们没有住,所以是“无住而住”。

“对芽果来说,生住灭等相也是如此”,

对芽和果来说,就像演戏法一样的,一会儿发芽了,这种出生实际上是无生;生出来的芽还在那个地方还没有坏,还是住在那里,但实际上也是“无住而住”,根本没有这种幻相;最后这个芽果坏灭了,其实也没有一个去处,它灭到哪儿去了呢?没有去处,是“无灭而灭”。这些生住灭的相,唯一是幻化般的显现而已,无始以来以无明而不认识这一点,也只是自己不认识而已。事实上,芽果和幻事没有什么不同,这一句话给我们点出了要害,点出了我们的现实。这是我们所有做生命的真现实。最真实的东西就是这句话,里面讲到我们众生无始劫以来,依靠无明而不认识这一点,也就是我们有无明,看不到真相,“明”就是明鉴真实,我们的无明没有明鉴真实的智慧,所以我们没有认识的能力。由于我们自身的无能,首先是无明,无明使我们无能,我们自身的无能,使我们对宇宙人生失去明鉴的真实能力,我们看不透着一点,其实只是我们自己不认识而已。

不认识并不等于这个世界就听我们的,我们觉得它现实,它就是现实的,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些芽果代表了宇宙万物的任何的显现,这些结果和幻化的事物是没有丝毫区别的。我们就是看着幻化的世界,看着幻化的人,看着幻化的电脑,看着幻化的大地,看着幻化的房屋,我们穿的衣服是幻化的,连我们自己人本身都是幻化的,幻化的人穿着幻化的衣服,坐在幻化的地方,听着幻化的课,我们在这么个幻化的世界,觉得在学一个幻化的佛法。就是这样一个幻化的事情。所以,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幻化,只要对此深入思维,就能对无生和缘起义生起定解。我们要多去想一想,多去思维,深入思维“噢,确实是幻化的啊”。不要随便想一下就不去想了,要去反复反复地思维。反复思维以后,才能对无生的空性产生决定的信解,也才能对显现的缘起产生决定的信解。对于无生的空性和缘起的显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在内心产生定解。

这就如《入中论》说:“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是故以此缘起理,能破一切恶见王。”我们其实就是对缘起生不了知,我们就用这种分别、那种分别建立了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建立了很多的生。而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自性生,只有无生。那这个世界上出现的是什么呢?这些不是我们邪分别所能够思维的,它就是一个缘起的法理而已。依靠这样的了达,生起定解以后,我们就能够破除一切有无是非的、恶见的网,把这些迷网全部打破。这就要求我们去思维,而且要深深地思维,才能够破除邪见,而生起对无生缘起的定解。这是需要下功夫的,比如在有无生上面去分析,会不会出生呢?哦,不可能出生,那为什么有这些生呢?这些生都是缘起生,没有一种自性生。

反复思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你就会越来越有体会,越来越有感觉。既然是缘起生就不会是自性生,没有自性生你就不会当真,就会把它看成是幻化的世界。一切都是幻化,一切幻化的本质就是无生,最后观无生而入它的胜义本体,最后把一切幻化全部泯灭,寂灭到法界无生的本体当中。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深深的思维来度过中观的学习,把这种思维带到日常生活当中,带到你身边的任何事任何法,用这种观察最后你就看到,生住灭的现象都是幻化。这个道理推广到林林总总的内外显现法上,无一不是如此。我们观察这个道理,一个法上它是如此的,换一个法还是如此,换了所有的法,不管是内心的法还是外在的法,不管是有情界还是器世界,这些显现法,没有哪个法不是这样子的,没有哪个法是离开幻化般的无生缘起。这是我们学法当中遇到了佛法,或者说遇到了一切所知中的精华。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能够推广到林林总总一切万法上面的真实,这个终极的真实是贯通一切万法的。你把这一法认识了,你就把所有法的本性都认识了,把无生、缘起、性空都认识了,所有诸法的本性你一下子就了达了。

所以这是佛法中一个很殊胜的正见,是上根者或者有福报的人才会碰到的,因为这种宇宙人生中的精华的义理,一般人是没有福份的。因为一般人看到显现法,不会把它看成是幻化的、缘起的,只会看成是实有的,看成实有的生,实有的显现,我们无始劫以来受着无明的欺骗,诱惑,我们太当真这些林林总总的内外显现法了,所以没有生起无生缘起的机会。我们一直活在邪见当中,甚至现在道友们还不深入去学习的话,只要不通达法义,自心当中还会有自性实有的邪见,就会落到“常”“断”“有”“无”当中去,过着虚妄的生活。一个假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一点意义都没有。而我们就是活在假的中间,以假为真。所以这就看出,你只要把这个法义认识透,贯通万法的时候,才能活到真实中去,活在真实里面的人,才是一个有意义的人,才是有意义的生命。“

换言之,乃至存在能取所取分别习气之间,将会显现种种的有事,这一切有事,最初产生时并没有从任何地方新地产生,现在显现时也只是以习气力显现,故没有任何自性存在。最终消尽能所二取的习气而不再显现时,也没有到任何地方去,仅仅是在远离二取的无分别智的境界中,不显现而已。

所以说,一切法皆如幻化。为什么?因为这一切法的显现都是观待能取所取的分别习气,只要有这个习气它就会出现,习气成熟的时候,一切显现法就出现了。就是靠我们的二取习气,它并不需要从任何地方产生出来,我们内心有无明二取,它就自然会显现。所以菩萨证悟,从入灭定境界中后出定,由于他二取的种子习气没有断,出定时自然会让他看见种种二取的显现,菩萨知道这是由于无明习气所显现的,不会当真,他知道:噢,这是我的无明习气幻化的。虽然他活在真实的认知当中,没有我们众生实有的邪见。

而我们却不把它当成一个幻化,以为有一个真实的生,由于不知道是无明习气导致显现的缘故。刚开始出生的一个法是无明习气让它出生的,出生以后无明习气的力量让它维持,就一直在显现,这个显现“现而无”的,因为是无中生有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但是只要你有这个习气,它就会出现。这个世界即使是一个大虚空,但是只要你内心有习气,马上什么事件都能出现,完全是二取习气幻化出来的。当能所二取的习气种子不再出现了,也不会有这些显现了。就像我们面前的山河大地,一旦我们把二取的种子习气全部断尽以后,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连虚空都不存在,那还有什么大地呢?所以一切万法完全是观待于二取的习气幻化的,假如远离二取的无分别智的境界出现的话,这一切显现当时就荡荡无有一法存在,一道清虚,这就是证悟的境界。

这个世界上,我们依靠自己的业力习气投生到某个地方以后,我们总以为这个地方是真的,我们的身体是真的,我们所受用的一切是真的,而实际上所有这一切出生的法,显现的法,痛苦的法——很痛苦啊,有些人离异啦,有些人钱丢啦东西丢啦……这些是不是有一个真正的失落呢?没有任何失落,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它的去处也没有。都是无有生,无有住,无有灭,唯有幻化,这样子的一个无实有的显现。我们要把生住灭的、是是非非的、宇宙世界的一切万法看成幻化。我们今天学了这个法义以后,应当知道,我唯一是一个幻化的世界,唯一是一个幻化的人生。

“摄义:种种有事显现无实有,远离自性有无生故。”

我们觉得有的种种的这些事物的显现,实际上没有一个真实有。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远离自性有无生的缘故。自性的有,自性的无,它的生都是没办法的。一个自性有的法,是无法出生的;一个自性无的法,也是无法出生的,所以这个世界是一个无法出生的世界,它不是幻化、不是无实有,又能是什么呢?我们就要去用这句话:这个世界上面所有的东西都不可能出生,但它为什么显现呢?这就是一个无明习气的幻化。没有出生的法却出现了,就是无生而生。无生而生就是没有生。没有生的法,从来没有的一个存在,却显现生住灭。就像从来没有的一个人,他却做了很多事情,那怎么可能呢?就是以无明愚痴力所见的这一切二取显现,所以应当知道这就是幻化的。我们再看幻化的事情,我们的幻化师是谁?就是我们自己的无明二取的习气。

 

(大家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都普遍感觉比较困难,有些道友因为是最初接触中观,所以听得一头雾水,或者有些道友没有接触过这样细致的理论观察,所以感觉很生疏,也很费力。这些都没关系的。我们前面讲过,学中观最初会感觉困难,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在学院学习的时候,刚开始听上师们讲,也是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讲那么多?讲这么多究竟是要做什么?做了这些以后究竟对我修行有什么帮助?或者这些连听都听不懂,那我这辈子是不是没希望学习它了?没办法学习它还有办法用起它么?好像就觉得没办法。而实际上,中观一方面来说,是最难学的,一方面,又是最好学的。而且学好中观以后,对于所有的学科,所有的佛法都会形成一个根本上的意义。你把最难攻破的攻破以后,而它又是从最根本上攻破,并抓到了佛法的根本以后,再回观一些教法的时候,学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一个人学过中观,经过中观的思辨,再去学因明、俱舍等,你就会觉得太轻松了!你一下子就会觉得:“我面对的那些法是小事一桩。”都只是一些名相上面需要稍微确定的问题,而中观是需要去思维、思辨的过程。养成了思辨能力以后,不管学什么,都会产生一些殊胜的智慧的力量。刚开始不熟,慢慢的就会越来越熟,熟了以后思维就越来越深,就会越来越找到感觉。越来越体会到“哇,我以前想错了,这个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你出现这句话,这个感叹的时候,就预示着我们早就应该解决这个事情!我们作为一个生命,活在糊里糊涂当中,从来也没有睁开眼睛看一下这个世界的真相,那你为什么不睁开眼睛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呢?即使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你也要用一点力气,这个力气很值得。中观这个理讲的时候很枯燥,第一次接触不一定很容易懂,所以我在讲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只能粗浅地跟大家交流。交流过程中,有些道友如果听不懂的话,可以反复地听录音。下载下来反复听。以前我们也是反复地听上师的录音,反复地去学,反复地辨,有时候与身边的道友一起辨析,看看为什么是这样子宣说的。这样下功夫是值得的,慢慢地你就会其乐无穷了。这里面充满着法喜。学中观的人应该更充满法喜,因为这是一个面对的是最根本最本质的大事情,解决生命当中最大的事情。

《中观四百论》说:“对下根者,给他讲布施;对中根者,对他讲持戒;而对上根者,就要对他讲一切万法皆空的空性般若。我们唯一要寻求的是上上的智慧,而下下的布施、持戒、安忍这些,在往上就是要修无我,再往上就是修一切万法皆空,我们都是要往上上的智慧去寻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就是要在智慧上越来越高,而不是在烦恼、我慢上面越来越高,一定要在佛法智慧上去高。就像有些道友感叹的,现在的人不求智慧啊。确实我们很多人不求智慧,就觉得这些智慧拿来干啥?而实际上佛法就是智慧,离开智慧就没有佛法。闭着眼睛的无明那会出来这么智慧的佛法呢。所以要求智慧,而且要求上上的智慧,要做一个愿求智慧的人生。道友们如果上课没有听懂,下课一定要反复听录音,有些道友听录音连听10遍,之后走到哪儿都能把音声感觉出来,好像任何时候都有法义在心相续中回荡。所以当时没听懂,就下载下来听录音。)

3,破四句生因。是同时观察因与果的理论,

把因和果配起来看:多因配多果,多因配一果;一因配多果;一因配一果。配下来以后观察,有没有这四种能生的情况呢?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破四句生因”要做的事情。

出处:智藏论师的《二谛论》,(是自续派的论师。)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入智者门》中都运用了这一理论。

这是应成派和自续派共同的理论,智藏论师的《二谛论》中主要以自续的方式来运用,而应成派的论师主要以应成的方式来运用。运用的方式不一样,产生的见地,一则是自续的,一则是应成的,这两种不同的见地,依靠它运用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但是这个因,从因的角度也可以把它归摄在金刚屑因中去,侧重在因的角度可以这样归摄。

下面看释词:何谓四句生?以实有因产生实有果的方式,只有多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多因生多果,一因生一果四种,所以叫四句生。逐一遮破的正理称为破四句生因。

“四句”,就是多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多因生多果,一因生一果。因上面有多因和一因两种,然后每个因上面看果是多果还是一果,只有两种,两两成四,就是四句生。这四种情况是否真的能生呢?逐一去用正理观察的时候,就能遮破它,也就是无法出生,无法有自性生。就叫做破四句生因。前面讲过,“因”就是正理的意思,所破就是“四句生”,能破是正理,以这种正理打破四句生,而显示无生。

以下按照《入智者门》具体解释:

①设若多因生一果,应成一异体无因。

具体来分析一下每一个生,假如第一种情况,多因生一果,能否成立呢?是不能成立的,应成为一体的果无有因,异体的果也无有因了。为什么呢?后面分析就知道,确实这样一出来,就会产生无因生的过失。怎么会无因生呢,就因为这种情况无法出生一体的果和异体的果,一体和异体就包含了一切万法的认定。

首先看敌宗的观点:可以有多因生一果,比如由所缘色法、眼根、作意心所(心所法之一)、光明(眼见色法的助缘)等,产生一个眼识,

眼识只是一个果,这个果却有很多的因,包括所缘色法、眼根、作意心所(心所法之一)、光明(眼见色法的助缘)等,这当中有因有缘,都归入因里面去。这当中因是很多个法,而果只有一个法。

我们会觉得这是很对的,就是这样子的。我们生起眼识的时候,就要看到有色法、有眼根、有作意心所,还要有光明,这些聚合以后,自然有眼识生起来。我们觉得会有这样子的情况出现。但是这是经不起观察的,假如你在胜义中真实中还向承认它,就会遭到破斥。

下面我们看破斥:异体的因也能产生非异体的一果之故,应成非异体的一果无因。

为什么呢?我们举一个比喻:不可能两个妈同时生一个儿子,每一个妈只能生她自己的儿子,不可能两个妈作为因,生出一个儿子。所以说,异体的因,就是两个或多个别别不同的因,也能产生一体的也就是同一个的果,这样就应成为非一体的因,一果无因,因为不可能出现。如果非要承认异体的因能生非异体的果的话,怎么也不能让三个妈生一个孩子。三个妈都同时在生,结果生出来同一个孩子,这个事情在这个世界上能出现的话,会是很奇怪的。这样一看,这个孩子只能是无因的。因为一个妈的作用,她只能生她自己的一个法,每个妈都只能生她自己的儿子,每个出来的儿子都不一样,这同一个孩子是生不出来的。如果必须要求3个妈同时生同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无法出生的。这样,非异体的一果就没有因了。找不到他的因。具体在意义上去分析,就是说,每一个因的作用是不同的。因为这一个法的异体的因是实有的因,实有的因,每一个因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它的作用就是在于它的自身上面。由于它在自身上有不同的因,就有不同的作用。而不同作用对于果的影响方面也就不同。所以果的各个侧面也就不同。合起来被称做一个果的话,其实是多方面和合的一个情形。并非是真实的一个果。

就像这个眼识,如果仔细去分析,如果眼识是由色法所出生的,那应该是色法有色法的果,眼根有眼根的果,做意心所有做意心所的果,光明也有光明的果,他们每一个都会出生他们自己的果。如果真能生出一个果的话,就绝对是一个和合体,不可能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个果。实际上眼识是名言当中不经过观察的一个说法,其实不可能有这样的出生。

同样,以非异体的因,也不能产生非异体的果,

也就是说,必须要几个妈,才能出生同一个儿子。这样的话,就成了一个妈没有办法自己生孩子,必须和其他几个妈一起才能生孩子。按对方的观点,一个妈就全无生孩子的能力了。故同一个因,是一个非异体的,一个单独非异体的因,是不能产生果的。就像单独的因不能产生眼识一样,也等于是说,一体的果是无因的。异体的果是由很多一体的果组成的,故异体的果也是没办法有因的。

因此,异体和非异体都应成无因,多体的果和一体的果都没有办法成立有因。故有事不碍乎一体或多体。故一切有事都无因,要么恒有,要么恒无。

我们从因上去看的话,就像前面所说的,异体的因无法产生一个果,非异体的因也不能够产生一个果。一体的果它找不出来一个因,异体的果是由一体的果所组成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果都找不到因,所以零加零还是等于零。所以大家都没有因,一切有事都无因,一切有事,要么就是恒时有,无因的缘故。要么就是无中生有,或者自然就有,恒时有,不需要条件,无条件地有,就永远有。要么就是恒无,无条件地无,永远都是无。就只能是这样子的情况。这是第一种破的情况。

 

再看第二种情况,

②设若多因生多果,不能成立一体果。

敌宗:可以由多个因产生多个果,譬如:以作意心所无间产生自性之识,以眼根产生能取外境的眼识,缘色法的所境产生取种种相的眼识。

从第二个观点,对方的观点他就转过来,明白每个因都是实有的,实有的因都不是一个因,是异体的,不同的因。而不同的因产生的果,也应该不同。所以由因缘而生产的眼识,应该是很多个不同的眼识,眼识的每个侧面都不同,所以不是一个果,而是很多个果。故眼识应该有很多侧面,一个是实的自性,一个是眼的实的自性,然后又有能取种种相的自性,有这三个侧面。而这三个侧面是由什么来做为它的因呢?自性之识,是由这个做意心所让他产生的,所以做意心所是自性之识的因。取外境的眼识,是由眼根产生的。取境的识,是由做意心所产生的。这个识又是一个取境的眼识,这个差别是由眼根所决定的。眼根是这一方面的因。然后产生能取种种相的眼识,这个就是由色法的所境来决定。色法有种种相,所以它决定了眼识是取种种相的。眼识不同的结果,是由不同的因来决定的。因有很多,果也有很多,每一个因都对应不同的结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总体上的眼识。这个总体上的眼识就像形成一队人马一样的,这队人马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因。所以这一队的结果是由一连串的、很多的因一一决定,特定的决定。

会不会这样子呢,我们下面去摭破:啊,看起来一下子又变聪明了?不可能吧!下面一摭破的时候,就明白,这还是不聪明的。为什么说不聪明呢,下面说,

遮破:如果是由多个因产生多个果,则不是以这些因素产生一个眼识的果,因为以别别的因产生的是别别的差别分,所以总体的眼识应成无因。

我们每个人都说,啊,我生起了眼识。我们分析对方的观点,这个眼识是怎么出生的呢?就是很多个因产生很多个果。这些每一个因都决定了他各自的果。这些因素形成的所谓一个眼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眼识,只能有很多个果,没有这一个果。如果眼识只有一个,那只有一个果,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没有一个眼识,是因为别别的因产生别别的差别分,所以只会有很多果的情况,而没有一个单独的眼识,没有一个独一的眼识。也就是说,通常我们认为的,对方所说的总体的眼识,这就是独一的眼识,实际上这种总体的眼识,独一的眼识是不可能的,这样就成为了一体、或总体的眼识没有因。因为只出生了很多眼识,很多果,没有出现一个眼识的果,所以一个眼识的果是无因生,找不到因。

对方听到我们这样去破,就必须去维护这个一体的眼识了。否则的话,就没有谁能生起一个眼识。那他怎么维护呢?

敌宗:其实,这些差别分都只是一个识的不同反体,此外并没有和眼识他体的差别分。

他就说,不可能,眼识还是一个,只是它的反体不同,这些差别分只是在它的眼识的反体上有不同。反体是什么,反体就是侧面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侧面,那个侧面,有很多的侧面,这些差别分呢,就是这些差别的支分,每一个支分影响它不同的侧面。结果上面有很多很多的差别分。那么,这些差别分,是一个眼识果的不同的侧面,这个差别分不是在因上,是在果上。这个果上有很多差别分,那么这些差别分每个都是一个侧面,每一个侧面,它都是一个眼识的侧面,所以,这很多个侧面组成了这一个眼识。

就像一个杯子,有它的左面,有它的右面,有它的前面,有它的后面,有它的上面,有它的下面,这是侧面不同,侧面不同,差别分上面有一些侧面的差别分,但是眼识就是那么一个眼识,就像杯子就只是那一个杯子,所以一个杯子有它不同的侧面,就像一个眼识,有它不同的反体差别分一样的。

那么我们怎么去遮破呢?我们以为,你看他举得这个比喻这么厉害,那中观师这下子可惨了,哇,人家举得这个比喻是一个杯子有很多侧面,这样子的话就像一个眼识它有很多侧面,能够承认很多侧面,但是就是一个眼识,就像杯子有很多侧面,就只有一个杯子,哇,讲的太有道理了。会不会呢?中观师一看,你这个观点讲起来好像似乎有理,但是经不起观察,一经观察,这是个歪理,站不住脚。

下面遮破:那安立以多个因产生多个果,毫无意义,应当安立以多个因产生一个果,但这也是有上述的过失,

也就是说,那这样子,你就不要承认有多个果了,你就只承认多因产生一个果了,把多因产生一个果的话,就把你最初的所立给破了,最初的所立就是多因生多果。这个时候呢,你又承认了是多因生一果,那这样就把你最初的所立给破了。也就是你刚开始只成立的是多因生多果,而没有说多因生一果,所以就把你这样子的观点给打破了,应当这样安立的话就把你的宗派给打破了,所以这样也是有上面的第一种过失,也就是多因生一果的过失,会有多因生一果的过失,第一种已经被打破的过失。

敌宗一想,你这么一讲那我咋办呢?敌中又马上开始来维护他自己了,所以下面敌宗就觉得很聪明,

敌宗:觉得虽然本性是一体,但是就不同的反体,可以有假立的一体,因此没有过失,

他觉得现在观点可以天衣无缝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现在本性上面虽然是一体,但是它不同的反体,也就是说它不同的侧面,可以假立是一体,有异体的侧面,也有一体的侧面,果确实只有这么一个果,但是它有不同的它体的侧面,所以这个时候他又开始维护他的多体了,维护他的观点当中的多体,那么其实前面被打了一下,现在还要被打,怎么被挨打的呢,下面我们去看,中观师是让他怎么被挨打的,

遮破:以多个因仅仅对假立的法起作用之后,不可能生起自相实有的识,这样应成实有的识没有因,而且,果的本性是一体,又有很多差别分,应成法和有法是异体,法是指差别法,有法是指差别基,

第一句说,“以多个因对假立的法起作用,不可能生起自相实有的识”,为什么呢?你对假的法起作用,最后出来的只是假的,假的就不能是真实的。你对假立的法起作用,最后出生的是假立的果。这样就不能出生实有的果。自相实有的果,就不是假立的果,所以不可能生起自相实有的识。这样应成实有的识就没有因,只有假立的果有因。假果有因,真果没因,实有的果没有因。

对方说,你看我的观点该多巧妙呀,我是从不同的反体而可以有假立的一体,假立的一体是在果上面安立的,而这个假立的果,如果对他起作用的话,那最多只能出一个假立的果。你看,这一点中观师多么巧妙呀,多么厉害呀!把他建立的所谓一体异体,前面把一体给打了一下,现在又把异体给打了一下,最后,他觉得这下子不可能被打了,哪知道还是被挨打,觉得说是,我的自性实有的识是一体的,但是它有不同的侧面是假立的,所以的话这是天衣无缝的,但是的话,你的果是有不同的假立的侧面,这些果是由不同的侧面组成的,就像杯子就是由各个侧面组成,每个侧面都是假的,所以0+0=0,假+假=假,所有的假加起来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所以的话,对于每一个侧面,都是假的侧面,假的侧面起作用呈现的一个结果,只是一个假的结果。所以这样的话,你的实有的识,他的因在哪里呢?没有因了,因为你实有的识出生不了呀。

而且,我们去看,果的本性是一体的,它又有很多差别分,这个差别分,和这个本体形成的这个关系,是法和有法。也就是说差别基和差别法。也就像一个人,他是长得美,长得丑,这个人是一个差别基,这个人长得美长得丑,这就是他的差别法,这个人和他的美丑是一体的,不可能是它体。但是现在呢,对方的观点当中,这个法的本性是一体的,它有不同的侧面,这些侧面是具有差别的。这个法是具有差别的,有法是不具差别的,有法和法就形成了一体的。这个人是具有美丑的,这样才会形成这个人是差别基,美丑是差别法,因为他本身具有美丑。假如他没有美丑,就等于这个美丑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现在也是这样,一个有法是不具差别的,这个法呢,又是有差别的,无差别和有差别这是没办法放到一个法上面去的,所以就形成是异体的,这是第二个。你看,是第二环,中观师一环一环,多么善巧,中观师真的是让人享受,把对方的观点破得是一点都没办法成立,确实中观的这种智慧是非常殊胜。

③    设若一因生多果,不能成立异体果。

敌宗,可以由一个因产生多个果,比如以所缘境的蓝花,既可以产生后后的相续,又产生其他人的眼识等。

他想,哦,我们就在一个因上面可以产生很多果。为什么呢?就像所缘境是一朵兰花,一朵兰花可以让一个人看着这多兰花的时候,一直在看着产生同类的相续,也就是说这个眼识一直在不断不断地产生。然后不仅自己在看着这个兰花,看着这个兰花产生了眼识,而且的话,还能让别人看到这朵兰花的时候,也形成别人的眼识,很多个人来看一朵花,就会形成很多个眼识。就像我们所说的,一百个观众的心目当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你看一个因他就形成了很多结果,是不是这样子呢?

下面遮破。你不管出什么难题,中观师那里,都是轻而易举,一掀就翻了:

遮破:诸果是仅仅从一个因产生,还是和其他法相连而引生呢,

你看,中观宗只要提个问号呀,真的是让实有宗一下子胆战心惊,一问的时候说,这些果是很多个果,所以叫做诸果,很多个果,这些果仅仅是从一个因产生,还是和其他法相连?这里面什么意思呢?中观宗后面就露出来说,如果只是从一个因产生,异体的果应成无因,也就是假如说你出了很多果,这个果只是由一个因产生,那么就等于很多果是没有因的,没有因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个因,它特定的作用,只能形成它特定的结果,它的因和果是特定的。因为是一个实有的因,实有的因只能有它实有的果,它不可能有这样子的情况。

我们举个比喻,有些人说,一个妈是一个因,一个妈可以生多胞胎呀,你一个妈可以生一个,难道你就不能一个妈生双胞胎,甚至有些妈很厉害,成为伟大的母亲,能生他个七八个,同时生,那这样子伟大的妈是不是一因生多果呢?

我们去看,实际上,生出来的每一个子女的因都是各自不同的因,它的各自不同的因,就是每个受精卵,每个受精卵成为她每个孩子的因,每个因是特定执著她的果的。所以不能说,一个妈出生了那么多孩子,实际上那是不经观察的。真正观察,每个果都有它特定的因,不可能说一个因去变生很多的果,不可能的。所以,从一个因不可能产生很多个果,所以假如说只能由一个因产生很多果的话,你让这个因它咋办呢?这个因它就无法了,它就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那这些果就无法出生了,你死命地让这个因去出生,那它也无法出生了,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而且以一因也不能生一果,这个和第一个破法是一样的,这个一体和异体的果都应成没有能生之因,一因生一果在第一个当中已经破了,如上述一般,

这样的话,一体的果和异体的果,也就是一体和他体的果,一个果和他个果都没有它能生的因了,那敌宗一看,这三下两下又给我搞了,所以下面又想来救自己,所以,敌宗又说,

敌宗:所境的蓝色还要观待光明,眼根作意等才产生眼识,因此需要连同其他法来产生眼识,

前面中观宗打问号说,它仅仅是一个因产生的么?一个因产生的事被破了,然后说是不是还可以和其它法连起来生呢?那不聪明的人以为,中观宗在帮助自己说,啊,是是是,就是和其它法连起来的,和哪些呢?和光明,眼根,作意这些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产生眼识的作用。

中观宗确实很厉害,你说什么我都准你说,但你说什么,我一经观察你都是错,所以下面中观宗就遮破说,

这样所生的果不成为一体,因为具有己因的诸差别所产生的众多差别,

这样子就和第二个破法是一样的,第二个破法,就落到第二个破法,第二个破法就是说它以别别的因产生别别的差别分,所以的话,就有众多的果,众多的因产生众多的果,这样就不能成立一体的果了,一体的果没有的话,那怎么可能产生多体的果呢,所以不成立。

下面,④设若一因生一果,应成勿需聚因缘,

这里面就是讲一因一果的关系,我们想,哇,那上面都把这些情况破了,那是不是说一个因生一个果,特定的因生特定的果呢?其实那也是不观察的。不观察的时候,我们说,啊,有这样子的因,他的决定的侧面,有这样子,实际上会不会呢,不可能的。

敌宗说:可以以一个同类的因产生同类的一个果,

那下面遮破,以眼根为例,实际上只产生同类的一果,应成同类眼根之外,不生起眼识,这样一切众生都成了盲人等,有很多的过失。

他说,一个因要生同类的果,那么我们就以比喻来说,以眼根为例子,眼根只产生它的同类的一个果,那么它的同类是什么呢?同类就是眼根,所以眼根只能产生眼根,除了眼根以外,它不能产生眼识,因为因和果必须是同类的,同类的眼根不能产生不同类的眼识。这样子的话,人人都只能是有眼根,不能有眼识,那没有眼识,我们就没办法见东西,见色法,那这样子的话,一切众生都成为盲人了,因为无法生起眼识之故,有这样子的很多过失。所以,你以同一个因生同类的果的话,其实这样子就没办法了。

甚至还有像标题上所说的,这样子的话,“应成勿需聚因缘”,你眼根生眼识,那好的,它不需要因缘,不需要其它外缘。那为什么我们世间上的法,都说,现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它聚集了很多的事,万事都具备了,你看它聚集了很多因缘,而且,只要缺个因缘,这事情就办不了,所以它需要有多个法来成就。那么,如果按照这样看,一个因产生同类果的话,就有世间上面不需要去聚集因了,一个法直接有生果的的能力了,一个因就能生果的话,把一个种子放到虚空当中去,放到箱子里面去,不需要阳光土壤就能够生果,哪有这种东西呢?

下面讲另外的一种破法,这种破法最主要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破法。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论》中,他最主要是以离一多因来给我们观察,然后去把四句生因破掉。他是以离一多因作为前提的。

另外《入智者门》中说:“如果以多因生一果,则果不应有多体,应成独一,以理观察,并不成立无分的实有一体,

“以理”是以什么理呢?就是以离一多因这个理。通过正理来观察,没有一个不可分的实有的果,没有一个不可分的实有的一体的果那就找不到一个一体的果。那多因生一果,那就等于是一个废话,不可能有这种事情,所以,独一的果是找不到的,因为是可分的缘故,不会是独一

如果以多因生多果,则不成以多因生一果的作业,这样纵然集聚很多的因,以应成无意义。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多因只能生多果,那其实它就不能生一个果。不能生一果,你纵然拒绝很多的因,它连一个果都生不出来,它怎么会生出很多果呢?0+0=0,我们前面经常说这句话,也就是说你一个果都出生不了,又说能出生很多果,这不是一句空话么?不可能的,所以,多果是由一个一个的、很多个一果组成的,那你连一个果都出生不了,那怎么能出生很多个一果呢?所以是不可能。

如果以一因生多果,由不存在无分的一因,故不成立。而且不观待任何法的独一因素永远不可能生果。如果以一因生一果,也不成立,因为它和‘众缘俱合能生诸果’,直接相违。

首先看一因生多果,一因生多果当中说,由于不存在无分的一因,也就是和前面讲的,你是一个因,就不是多体的,而是独一的,独一的法能不能够找得到呢,我们用离一多因去观察,绝对是可分的,可分就不是独一,就不叫一因,所以不能成立。而且假如独一的一因能够生其它法的话,它不观待任何的一个法。以独一的因素可以去生果的话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因缘和合才能生果,那里会说独因生果呢?否则,这个种子它是个独因,独因随时都可以生,它就有恒时生,无穷生的过失。

下面就说最后一种,也就是说一因生一果,一因生一果也不成立,因为它和我们的现量相违,我们现量当中看到,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出生种种的结果的,所以不是一个因生一个果,这和现量直接相违,这是《入智者门论》当中破的,当中用了离一多因来作为前提,观察一体的果无法成立的缘故,第一个和第三个就是在这个离一多因来观察上面不成立,然后第四个是和现量上面相违,第二个就是从一个果上面无法产生,进而形成多果更无法产生的这个相违。

归纳:以无分的一体不存在,没有一体的因和果,故一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多因生一果都不成立,

这里面就是始终以离一多因作为前提,也就是说,这个不可分的一体的法不存在,所以,其他的都无法形成。只要是有个一因,或者一果,这都无法形成,因为没有一体的一个法的缘故。又由一体不成立,多体也不成立,故不成立多因生多果,一体都不成立的话,很多个一体组成的多体,更不成立,所以多因生多果也不成立。这就是归纳了把《入智者门论》当中破这四句生的时候,观察一体不成的你去周遍破,破除以后也就无法建立因果上的一多配属,来把四句生破掉了。

第⑤,其实这第五是从正面上来安立,是故因果之缘起,离实一故无异体,除一异体假立外,真实义中无有生。

因果是一个缘起法,在这缘起法中,离开实有的一体的话,你就没办法找到一个他体。,因为他体都是由每个一体互相之间不同,组成很多个异体,但是这样子一体没有的话,异体自然就没有了。一体和异体都没有,那他们是怎么存在呢,实际上只是一种假立。假立的话就是在真实意当中没有生,而在名言当中有个假立的生。

所以无论因或果,都没有实有堪忍的一体性,远离实有一体之故,也没有实有的多体,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意义。

实际上,只有对多体按同类的根据假立为一体;对一体法按它的差别分假立为多体。

我们为什么会把这个法说是一体呢,就是一个东西,一个杯子,虽然一个杯子是把很多东西把它当成一个杯子,你仔细观察呢,又有很多上面下面很多个,就像把它分析成了很多成分以后,这些每个成分都不一样,所以的话就是把很多的多体法把它混在一起的时候,把这个同类当成一体,就像我们说有地球村,实际上就是把每个国家这些组成,最后组成了一个地球村。然后这个地球呢,和其他的月亮又是他体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又把这个银河系,把很多个星球把它划到一个范围当中,我们又叫做一个银河系,所以这一个银河系实际上有很多个星球,但是呢,我们却假立说一个银河系,其实每个法都是按照这种方式来假立的,同样的,就像对于这种一体的法,就像一个银河系,一个银河系除了每个星球以外,哪有这一个银河系的法呢?那么其实,都是把它的差别分假立的。同样的,这些一体的法,就像一个银河系中有很多个星球,那很多个星球就是我们笼统的执著的银河系中分出来的,分出来后,这个一个地球上面,他是个笼统的一体法。然后我们又在这上面说这个国家,那个国家,每个国家都不一样。其实的话这些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星球呀,不同的杯子呀,这些不同的法都是假立的。你永远找不到一个真正不是假立的一个一体法。所以,一体和多体都是假立的,

名言当中,唯一是以这种方式安立因果法的,除了这假立的一体、异体,以胜义理论观察时,无论是“多因生多果”,“多因生一果”,“一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都不成立能生与所生的因和果,

这就是以胜义理论观察,它找不到实有的一体和异体,既然找不到实有的一体和异体,那就找不到实有的多因生多果,实有的多因生一果,实有的一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因为找不到真正的实有的一体和异体的缘故。

因此,诸法没有极微尘许的堪忍自体,如梦境般,虚妄不实。

所以,一切法都是梦呀。没有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尘的、可以观察、可以建立它实有本体的,都是虚妄无实的。我们面对这世界的时候,就要知道是一场梦。没有能够出生的缘故,用四句生去观察,都无法出生。

摄意:种种有事显现,作为有法,无实有作为所立,真实义中无四句生故,这是能立的根据,我们今天学到这儿。


{返回 中观总义讲解·圆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观总义 第十二课 离一多因
下一篇:中观总义 第十课 破斥不合理的诤辩 能破正理
 中观总义 第四课 自空中观与他空中观
 中观总义 第十五课 自续派与应成派运用五大因的差别
 中观总义 第十一课 破有无生因及破四句生因
 中观总义 第十二课 离一多因
 中观总义 第五课 内外中观及其他两种分类
 中观总义 第一课 中观总义
 中观总义 第七课 认定理所破
 中观总义 第十三课 大缘起因
 中观总义 第二课 中观源流
 中观总义 第三课 中观分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量寿经 第二十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摩诃止观卷第八上[栏目:智者大师]
 禅修要点[栏目:宗净法师]
 念《药师经》、放生,外婆奇迹般复活[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凡事要能虚怀若谷[栏目:看开]
 20、割十补百[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一生造恶多端,但临终真心忏悔念佛,仍可带业往生净土。是否与因果理论有矛盾之处?[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妙量法师河北辛集念佛堂佛七开示 八[栏目:妙量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十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入菩萨行论 第八讲(第4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