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8讲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7

海云和上《地藏经》(北美)

第8讲

主讲人:海云继梦和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好,大众请放掌。

再跟各位谈第九品《称佛名号品》。有几个前提性的东西先跟各位谈,菩萨名号是生命的性德,而且这个性德他是已经凸显出来。我们也都有这些生命因素,可是你都被盖着不用。你的生命因素现在是小麦、稻米那些了,那些种子都不发芽,就都没用。菩萨是经过类似《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这个因缘,他去碰撞,让他产生那个生命性德。

在第一个阶段里,他本身是不知道的。你说你要凸显什么性德啊?你根本不知道。你说“我要慈悲。”慈悲不是百货公司那个摆在架子上的东西拿了就走的瓷杯啊!我要智慧,也不是那个智慧啊。这没有办法,你一定要透过一番审慎的摸索,语言只能这样讲,而那个摸索你最少要用一辈子的时间。你不知道,我们常讲再来人,再来人就是前辈子已经奋斗过了,然后回到净土去了,现在因缘成熟了,召集令又把他调出来,他来为众生服务的,这个叫做再来人。

那我们希望各位的修行,在以《地藏经》来讲,他并没有说要你怎么去修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叫做圆融道的修法,我们华严行法常用的法门,让你去摸索,凸显你的生命性德。生命性德不是命定,就像发菩提心,不是说“我要发菩提心。”你那个“我要发菩提心”的菩提心不叫菩提心,那个叫做“菩提心”三个字,那个菩提心不是菩提心,这个语言就这么糟糕。我要讲的是菩提心的那个那个,不是三个字菩提心,那个谁也懂啊,那个不算,是“那个”,这个打结了。那个真的那个菩提心,那个才是啊。你三个字“菩提心”谁也会写,那没有用啊。要真发菩提心,那个不是你自己想说我要发就发的。

所以前面我们跟各位讲,你一定要健全的人格性,在真实的世界里,现在你讲现实的世界里,经过一番奋斗,真正地工作,然后你觉得人生好像这样不太对,那个叫出离心。过一段时间以后,你会觉得,人应该怎么活着才对?要去找那个真实的生命的,那个才叫菩提心,那个就是菩提心发起的时候了。所以你说我要发菩提心怎么发?你为了追求那真实的生命,而且很肯定那是你要的,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那个才叫发菩提心。嘴巴讲一讲,翻个身又睡着了,还是牛排好吃,那个不算。这个你要留意到,这是第一个。

菩提心有这样的情况,性德也是一样。尤其性德绝对跟菩提心紧连在一起,菩提心一发,你的性德就会起来。那在我们凡夫叫性格,人格的格,性格,你有那个性特别凸显的,一定会有。

所以我们告诉各位,第一个,你对地藏菩萨要具足绝对的信心。有事,受委屈怎么样,回过来跟地藏菩萨哭,不要紧,不能跟别人抱怨,只能够跟菩萨讲。有荣耀的事,跟菩萨分享;受委屈的事,那跟菩萨讲。然后明天早上又要算一算,我有哪些事要做,然后义无反顾很勇敢地再出去做,做完以后回来再检讨,有弄错的、遇到挫折的、失败的、不如意的向菩萨忏悔,然后再去做。而那件事情尽形寿做到底,无怨无悔,要这样一直做。

所以我们讲这就三个因素:一个理修、一个事修,事修一定要尽形寿,理修更不用讲,再来就归零功课。当你这一辈子这样完成以后啊,你一定到净土去。这个时候,你的性德就凸显出来了。是这样凸显出来,不是你要怎么凸显的问题。当你再来,你要干什么很清楚的时候,那就叫再来人了。知道吗?那这一个情况在这个法门里头有,他是这种圆融道的行法。

那么菩萨性德是这样子一个,这一个性德你可以一再地成长,一再地扩展到一百分。百分之百叫兑现,兑现出来,那么要他完全兑现的时候,你应该是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八地,八地这样才对,我弄错了,我一直以为这样七、这样八,这次在云南人家跟我说这个算七,这个才算八。(众笑)八地以上的菩萨,他会到达一百分。八、九、十、十一这个地方,让其他的生命因素去成长。那我们一般来讲是说到八地的时候,只算九十八分,到十地算九十九分,把其他通通带上来,到十一地算一百分,其他的通通到九十九分。等着成佛,通通一百分,是这样算的。

那这里面,佛的生命因素是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一百分;那么菩萨是有一个一百分,我们简单讲是这样,这是大菩萨,八地以上的菩萨。那我们一般的人呢没有啦。但是呢,有一个生命因素展现出来的时候,到达六十分以上的话,你就叫法身大士。那以这个标准算下来,各位现在几分呢?现在叫个位数,你不会零分了,因为你都有嘛,不会零分,但是个位数。不过有些人,我们这样看有些人,大概三四十分有,你不会很低呀,很低的不会坐在这边听啊。(众笑,鼓掌)大概五十五分以上的都快了,都是到初果、二果那边了,所以看看各位应该也有五十分以上。这个是指菩萨的性德跟佛的性德的差异是在这个地方。

假设我们的生命因素有一百个,菩萨一个,六十分以上,那我们呢,大概最少有一个是五十分以上。我们各位你不用担心了,你只是不把学佛跟生命改造这件事情当作人生的第一件大事这样而已。当你把它当作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每天都以这件事为主,其他不重要的时候,那你马上翻过来,你就很清楚发现你是什么了。因为你现在不是,现在是以其他事为主。儿子啦、先生啦、事业啦,你以这些为主,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烦恼为主的话,那你当然看不到了。这个就是,你用生命的时候,你就看得到。这是第一个,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这个地方。

第二个要跟各位谈的是,这个生命性德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不是直线成长的。我们温哥华,我看那个树都是直直的,很直,我看台湾的树都扭来扭去呀。生命成长比较像台湾的树,会扭来扭去。所以无相如来他要先做主命鬼王,所以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他有各种的形态,因为你的生命本身有这种状况。

所以我告诉各位,你假如真要修行的话,一个真正修行人在什么地方要特别留意?逆境的时候。逆境的时候你要注意,菩萨常在那个时候出现,你看不到。为什么?因为你遇到逆境啊,第一个现象是什么?泪眼汪汪。不一定流在眼睛,常常流在心里。那个时候会障住,障道,你看不到真实的东西。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你有什么问题,你跟菩萨讲、跟佛讲,向三宝倾诉。面对众生的时候,我们功夫还不够,可能会很凝重。但是你要去训练,因为这是你要超越的时候,因为菩萨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出现,而你看不到。尤其当我们那种心境在冲击的时候,我告诉你,你什么也没有看到啦,你看到只是气,因为那个冲击来,你只看到气,你不会看到什么。

所有的凡夫都希望人家用爱的教育。地藏菩萨是纯爱的教育,可是他也要告诉你,这个世界,娑婆世界就是那个样子。可你就很讨厌了,又有鬼王了,又有地狱,又有阎罗王率大军来,你会很讨厌呐。但是他就是因为绝对的慈悲,必须让你知道这个世间的状态,是因为你的色身就在这个地方嘛,假如你到极乐世界去他不会跟你讲啊。你看普贤菩萨从圣莲华世界来,听说娑娑婆世界有地狱呀,听说啦,因为他根本看不到。普贤菩萨就算到地狱去,地狱也很漂亮。你知道吗?我们不一样啊,我们给你到极乐世界,也跟地狱差不多啦。(众笑)因为你到了极乐世界你就会抱怨啦,“怎么他们过得这么好,我们那里怎么那么差?”你那个对立心一直存在。

当你对立心不除掉,你到极乐,极乐也地狱了;当你把对立心除掉,给你到地狱,地狱也是极乐啊。知道吗,就是那个心的问题啊。所以我们在这里你会看不到。(众鼓掌)就是当情境产生的时候,你要怎么超越?你要留意到。菩萨经常现主命鬼王相,那你要留意,你不要被骗就好。那个时候要谨慎,遇到那种情境自己要谨慎。谨慎不是叫你恐惧,谨慎不是叫你忽略他,防御跟恐惧是不一样,所以这个拿捏通通要自己来。

我们最怕的凡夫有一种:非零即一,你在两个极端是不对的。这当中他有一个中间的地方,答案往往在零跟一之间。不是零就是一的,这个是绝对错的。答案是在零跟一之间的哪个地方。那每一个人的性德不同,你所选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常常用二分法,那你大部分都错。这是第一个跟各位谈的这几个生命性德中的东西,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会有很多相出来。 

第二个要跟各位谈的是,佛名号里头,地藏菩萨举了二十个名号,事实上经文里头只有十九个。前面十个他有讲他的因缘,从无边身如来一直到大通山王如来,他有讲他的因缘跟功德。那么净月佛、山王佛、一直到月面佛,有九个。十九个,那就差一个。但是呢,他是二十个,另外一个就是本师释迦摩尼佛。这个我们常常手指头算就少一个,怎么少了一头羊?本师要算进去啊,对不对?那佛就在现场啊,你看我们常常会忘了。

这个为什么用二十个佛号,而且又刚好两套系统,一套一到十呢?他有介绍他的因缘,就是说有供养这个佛,那你有多少的福报,他有这种讲法,后面的九个跟本师都没有讲,他后面只讲到什么月面佛,这样念下来,下面就没有了。这个是说明,这就是语言模式。因为佛法,尤其大乘经典,他有一部叫三藏法数。为什么叫法数?用数字来做表达。

那么当中有几个数字是根本定义:用三个就是讲三法印;讲四个就是四摄法;讲五个是小数圆满;讲六就是六度;七就七菩提分;八是八正道;十是讲圆满;佛教很少用九,通常用九也是十的意思;十一也是十;十二就讲十二因缘;十六以上的数字通常都是讲单位数,这叫做单一数字。

那么二跟十并在一起,这个二十就不是二十。注意啊,二跟十并在一起,因为我们叫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文,一个二后面加一个零,他是指这个意思。一百,一后面两个零,都有意义的。十二、一百二,他这个时候会讲一百二十年,一千两百年,这种数字都跟十二有关。你要留意到啊,一般人不留意,因为你的大脑二十就二十,十二就十二,而在佛经里这些数字都有意义,尤其大乘经典。像这二十个当中,二是指正反两面,就是左右两边嘛,叫二。其实二是一个原始单位,左右两边嘛。后来进步了,五进位,二进位变五进位,五进位是这个来的,因为人有五个指头啊,所以五进位。后来才有十进位,因为两只手加起来,二五得十,所以十进位。

你要注意,到十进位之前的五进位它是标准数字,所以这个叫小数的圆满。到十呢,是大数的圆满。那么二十呢?他是二,有正反两面,人生大概不是顺境就是逆境,主要是讲这个,二十的二是指这个。十是指穷尽的意思,零是圆满嘛,穷尽。那一百呢?就是圆满又穷尽。一千呢?就变成重重无尽。你要留意到,这个就是他的用意啊,到一万的时候,他就无限扩张。

你去注意看,佛经,尤其大乘经典的理论里头,他经常出现这些数字,数字里头他在表达他的一种什么?内涵。所以用数字来表达这个叫语言模式;他的内涵是什么?那个叫思维模式,你必须要能够弄清楚这些。这个对每一个行者来讲,他是非常方便的事。那你假如是个经教行者的时候,那这个解读经典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不会啊,那你经典就常常讲不通了,你只能够照本宣科,销文解义。阿含藏跟数字比较没有关系,唯识跟数字也比较没有关系,所以他们的模式都很单纯,比较偏向于书本。可是大乘经典是经本,所以他都用这些数字来做表达,这个部分我提供给各位做参考。

那么讲名号,他事实上是直接讲的就是生命的性德,那这个地方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跟各位解释。这二十个如来,二十个佛,他的名号,每一个名号代表什么代表什么生命因素,我告诉你现在我没办法告诉你。这个在未来的两百年到五百年之间,是佛学的显学——生命因素的研究跟发展。人类假如物质文明继续这样发展,也就是小学继续再成长,大学都不成长的话,那我告诉你两百年后,这个地球将会毁灭。所以在未来的两百年,大学势必会非常成长,在成长的过程里,生命因素的研究会是一个显学,他非常重要。要不然你想想看,我们要讲大学,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那个大学,不是university那个大学呀。

这种对生命真理研究的学问,在新的时代里,生命因素是很重要的,未来的两百年到五百年之间,他一定是显学。未来这一百年还没有办法转到这里,未来的一百年到两百年,人类才会开始探讨生命因素。而那个探讨他热不起来,因为大家还抓不到方向。但是两百年后他会是显学,会有很多人去研究这个东西。那我们现在讲的,各位是第一场,当机众。(众鼓掌)你不要以为我是在吹牛的,这是真的。这是一个,名号品是这样讲。

另外一个就是经典里头,《法华经》跟《华严经》都有,叫《如来寿量品》,跟这个《称佛名号品》很像。但是他讲的是寿量,这边讲的是名号,他差别在哪里啊?他也是讲佛的名号,不过他会讲到他的寿命,佛的寿命多久多久。那个寿命呐不是寿命,福报。只要讲寿是福报,这一点你就会觉得奇怪。佛教讲光明是讲智慧;讲寿命是讲福报。所以呢,《法华经》上面的《如来寿量品》,或《华严经》的《如来寿量品》都一样,它讲佛的福报。《华严经》的寿量品是这样讲:释迦摩尼佛的娑婆世界一劫的福报,等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天一夜的福报;阿弥陀佛的世界一劫的福报,等于袈裟幢世界一天一夜的福报,要这样比较过去。

福报是什么?福报啊,他那边钱比较多。我们这里土石为地;极乐世界呢,黄金为地;可你知不知道,释迦摩尼佛的法身世界金刚为地呀,你知道吗?钻石的贵还是黄金贵我不知道,你去比比看啊。他不是比那个。福报是指因缘际会,你感受得到才有福报,你感受不到你没有福报。你在现实人生里有没有这种感觉?有人欣赏你,你就有福报了;没人欣赏你,你再厉害也没用,你只好放在博物馆里面了。要有人欣赏才有用,没人欣赏你那福报干嘛?所以福报是在因缘际会中。

同样的,就像跟各位讲,这个世间没有永恒,因为一切都无常。唯一的永恒它的名字叫无常。你知道吗?因为无常是永恒的,所以这个世间没有永恒了,都是无常了。你把它转过来看看。可是你要找永恒找得到吗?找得到。永恒在哪里呀?永恒在瞬间里。你能够进得了,掌握到瞬间,你就掌握到永恒。因为无常是一种作用,这个作用在瞬间你能够捕捉得到,你就进入永恒了。你一直要找那个“哦,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告诉你,都是无常。你只有在瞬间捕捉得住瞬间,你就可以进入永恒;你瞬间捕捉不住,永远没有永恒啊。但是,当你捕捉住瞬间的时候,你已经出三界了,你知道吗?你不要一直要去捕捉瞬间,那你会变成魔术师啊。不是,那是要透过训练来的。

所以这一个地方告诉我们,如来寿量跟如来名号他是有很大的不同,讲名号是讲生命因素,讲寿量是讲福报,福报就讲这世间运作的森罗万象。那我们的重点不要只执着在名号上面,因为名号是因素,这个因素一起作用,那就如来寿量了,森罗万象就展现了。所以他等一下现主命鬼王,等一下变无相如来。你从体来看他是无相如来,从相上、从用上来看,那他变化万千。

你留意到,这么一品经,那么地藏菩萨为什么要提出来?这是一个问题啊。前面讲到地狱的状况,讲到众生的业缘、业感,然后呢,又讲到把你心灵的这种伤害如何疗愈。那么怎么样给你一个最方便的方法?这个东西都讲完了,现在要告诉你的就是,生命的真正的积极面的状况讲出来了。那么在前面所讲的都是娑婆世界的状况,你用识性的状况;这个地方讲这里,不用识性了,用识性的话你看不到佛,你只有感受才看得到佛。

所以我记得昨天跟各位讲,你有一个很重要的功德,要教人家去感受生命的存在,感受生命的美。你要经常跟人家讲,不管他听不听,“哇!好美啊。”他看一眼,“哪里美?”不要紧,他就在成长了。“这水果好美哦!”“丑八怪,有怎么好美的?”他只要瞪一下,他就开始去感受了,他那种感受生命存在的能力啊,他就开始成长了。那我告诉各位,他心灵的伤痕啊,就开始在进行疗愈的工作。

现在的人,你注意看看,那个识性越发达、脑筋越厉害的人呐,他的生命越枯竭。枯竭知道吗?涩涩的。你假如有玩玉,你就知道,玉要漂亮就要有润色,水头,他们专业术语叫水头,要有,色要满,对不对?他的生命枯枯干干的那就没有用了。识性发达的人通常他倾向于冷漠,生命没有热情、没有火花。你一跟他讲话,他说“等一下,你讲了十六秒,到底你讲什么?”我讲十六秒,到底要讲什么?你十六秒记得那么清楚,我讲什么为什么不仔细听啊?那就是生命枯涩,不够润。为什么不够润?因为他不会欣赏。所以我们跟各位讲,聆听、欣赏、接纳非常需要。

你要欣赏,听人家讲话可能受不了,要比较长一点的时间训练。但是欣赏大地、欣赏自然的美,应该吧?女孩子头发飘起来很漂亮,有没有看到?“有什么好看?昨天不知道有没有洗头。”当你都是那种意识形态在分析的时候,那叫人吗?所以人一定要有一个弹性跟空间。所以你看,花为什么插得好,这个花最简单、最有效的插法就是标准化,你知道吗?都一样长,两边一样对称,那我放在那里你一定会说,那是不是塑胶花?它就是不规则,它才叫生命嘛。

所以你去留意看看,每一棵树的叶子都一样,假如不一样就不同种了,对不对?但是每一片叶子都不一样。你注意听啊,每一棵树的叶子都一样,但是每一片叶子绝对都不一样。生命就存在这个问题。这一棵树的叶子一定都一样嘛,可是那只是约略的一样,你仔细去比较,两片绝对不一样,不会有两片完全重叠的。假如你找到两片完全一样的,一定塑胶花。你知道吗?大自然的东西他就不会一样。

这就是生命存在的感觉啊,那你要能够欣赏啊,你要不能够欣赏这种东西,那没有美感,那个生命是枯燥的。这种人,假如真的有这种人,他大概快要自杀了,因为他这样活着没意义呀,他不是看到人,他都看到机器跟数据呀。所以人在生活中他会有一些矛盾,会有一些弹性跟空间。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不要造神,你跟哪个师父相处,他是人,他不是神,你不要一直把他看成圣人。圣人是模子做的,知道吗?人不是模子做的。你说“你昨天怎么样,今天怎么样。”昨天跟今天不一样。你不能说每天都二十四小时,你应该一样啊。不一样,因为人他一定有一个弹性跟空间存在。所以你要从这个地方看,这是我们在看生命因素的时候,非常重要的地方。我简单地跟各位谈到这个部分。要再谈这个领域还是相当多的。

那么数字的这个部分,刚才也跟各位提到了,讲那个《校量布施功德品》的时候,有提到十跟十二个,为什么他刚好?你看他就是刚好那个样子了,没有为什么。经文好像很喜欢用这个十为圆满的数字,可是他就会凑到十二个,他有他的意义,这个以后我们有机会遇到,我们再一个一个跟各位谈。

现在看要跟各位谈的是第十品,刚才是第九品《称佛名号品》,第十品是《校量布施功德品》。刚才谈的那个部分是第六、七品,是《利益存亡品》跟那个《如来赞叹品》,那是矫正的工作。现在呢,校量布施,他是举了十个例子,那我们来看看,我们在这个地方,现在,刚才前面讲了那个结缘矫正,那个前行工作以后,生命因素提出来,你看他这部经就只有这样而已,再来就是校量布施。

校量布施你看十个,第一到五,他举国王做例子,第六到十就是善男子、善女人。我上面是随便列一下,把善女人给省了,不是不尊重。以男代女,两个是平等平等,所以一个就好。因为佛陀是善男子嘛,假如佛陀是善女人,我们就写善女人,不写善男子,这不是歧视啊。他又是两个五个,这里看起来是十个,其实用佛教的语言叫两个五个。两个用对举,就国王跟善男子、善女人对举。他要用两类,但每一个都举五个,五个不是刚刚好五个,他指这一类。

所以他讲国王布施,他第一个是讲施给最下贫穷残障者。国王真心布施,那跟做秀叫人家来摄影做电视新闻报道那个不算,那个叫做秀。他是真心布施,即使为一个人真心布施,那个福报都很大,这是一个;第二个,布施塔寺佛像;第三个修塔庙经像;第四个布施老病或者产妇;第五个是如是布施,他讲这一类统称了。这五个的意思不是一二三四五的五,是指圆满,就是国王布施。国王就包括所有的宰官大臣、大富长者这些布施的,那么真心布施那有如是功德。那经典上面讲的,我就不跟各位谈了。

第二个呢,他讲的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你注意到他布施讲了,我跟各位谈的是,他有布施最下贫穷残障者,那有布施塔庙、经像,这两个是平等的。我们当然讲说布施给寺院的功德比较大,当然出家人要这样讲,不然大家都不布施给塔庙嘛。但是你真的有那个缘,你就做那个事,一样。换句话说,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救济。

布施给道场,为什么功德比较大呢?因为他在教育人才,在这个地方。古代没有学校,所以你看经典里头都没有讲到学校。今天你要是布施给学校教育人才,那功德是跟布施给寺院一样。一样吗?告诉你一样是一样,不一样。因为寺院里面培养的人才是生命的老师,学校里面培养的人才是知识的老师,不一样,你因地就不同了,果地当然不一样。你认为布施给生命的老师,功德来得大,或者知识的老师,功德来得大,由你判断,因为经典没比较,你自己判断。我是跟你讲,不同的因有不同的果。

那么善男子、善女人里头他讲到也五个,与佛法中种少善根,那功德很大;布施供养佛像功德很大;闻经赞叹功德很大;对塔寺,新经的这种印刷或者旧经的整理,功德很大;与佛法中所种善根。这个是指一般人,我们一般人那佛法中的善根是殊胜的。

这里面有两层意义,为什么都讲佛法中的呢?因为你生命的这个灵性如何启发,是最重要的。世间的事你已经会做了,那就不用讲了嘛。那知识如何运作的事,你一定是让它达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目标嘛,那种抉择就不用再讲了。所以呢,反过来要讲,真正要讲的是生命跟灵性的东西,所以他鼓励在这个地方。所以布施是在培养生命跟你的灵性,关键是在这里。

其他的一般的社会救济啊,告诉各位这是你本分内应该要做的事。有人快饿死了,你说“去找社会救济。”结果他饿死了,我告诉你罪过无量。因为那是你本来应该做的本分事。你假如认为说,“我救你一个人,你又没有出家,也没有信佛,我看那一个比较好,那一个有在念阿弥陀佛。”你把他饿死,你就罪过无量,因为那是你本分事要做的。这个不是比较,知道吗?大脑所及该做的事,都是你责任内应该要做的,不可以回避。你硬是要用意识形态去把它做区别而回避的话,那个罪过不可思议啊。因为经典他没有跟你比较那些,那你就认为那个没有,这个不对。

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你就积极要去进行的,那就是饶益众生的事了。那饶益众生的事情当中呢,与那个贫病、饥寒交迫,老弱妇孺,尤其是产妇,这个功德对一个生活过得去的人来讲——就是小国王嘛——他是跟布施塔庙的功德一样。那一般人来讲,那你正常该做的是一样,但是呢,还是以生命灵性的导师培养功德来得大,他是指这样的情况。那本分事该做的,我们这里不谈,没有时间详细地跟各位谈这个部分,这是第十品的部分。

第十一品是讲《地神护法品》,地神护法里头有坚牢地神跟常分地神。坚牢地神那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土地公。你讲的土地公大部分都是常分地神,这个坚牢地神是大土地公。中国人的土地公是谁呀?中国人的土地公——我这样讲你听懂——就是姜太公。周公封神榜封了半天,他自己没封到位置,玉皇大帝说“那给你当土地公好,大地归你管。”所以那是他。那其他的都是常分地神。常分地神大致上都是那个村庄,村庄里面的世宿、长老。因为他对这个村庄的土地有贡献,所以死后呢他在保护他的土地。这个我们通常不太去留意。

那么现在讲的是这个坚牢地神。坚牢地神他提到,地藏菩萨跟这个大地有很深的因缘,所以他出来赞叹。他在佛前告诉我们,你住家的南方,现在你住的那种家,有没有南方很难讲,不过面向南方就可以,供地藏菩萨,那么有十种大利益。这个经文里头都有,那你看看,我是提供给各位看,第一个:“土地丰穰;家宅永安;先亡生天;现存益寿;所求遂意;无水火灾;虚耗辟除;杜绝恶梦;出入神护;多遇圣因。”这个部分。

那你自己设地藏菩萨,自己要经常地诵经、供养,要称名礼赞。称名就是念地藏菩萨,不要只有烧香的时候念几句,过了就没了,每天最少念一千八十遍。不要那么紧,抠得紧紧的,一千就一千,今天忘了念了一千零三遍,明天就念九百九十七遍,都加八十遍。假如你有所求的话,那就念到一万遍;无所求,念一千遍。念一千遍不会超过二十分钟,不要那么计较。因为念了都是你的了,我不会跟你分红,你放心。你就尽管念,念越多越好。假如你每天诵一部《地藏经》,又加念一千遍,连续三年,那这个基础就很稳固。连续三年呐,大概你有所求都会满愿。当然你想求当总统就另外,不算,那要另外的因缘。

那么地神来拥护,除了这个坚牢地神以外,梵释就是天龙八部、梵释四王都会拥护。所以各位不要瞧不起土地公啊,他威神也是很大的。你要是不好好地尊重,你走在地上,脚底都会痒痒的。这个是我们自己要懂得,在我们的生活周围里,跟各位讲,土地公那么厉害吗?不重要,他厉害不厉害跟我们没关系。但是呢,你脚踩着土地要有生命感,这一点跟你绝对有关系。

所以经典提到土地公出现的问题,是告诉我们,我们要懂得欣赏大地,知道吗?大乘经典的用意就在这里,不然跑出一个土地公来干嘛?又不是演连续剧,派他一个角色。不是,生命的启发。土地是我们最不在意的,对不对?你脚踩在他头上,你怎么会注意到他的存在?那这个地方就在这里,跟刚才为亡者荐福有七分之一功德的情况一样,连这个大家都不注意到的,你都要懂得欣赏。生命的存在,你不要只要黄金白玉你才会欣赏,那土地就不会欣赏了。你看看,《地藏经》的意义是在这里呀。不是说因为地藏,因为地嘛,所以跑出土地公来串一下角色。不是啊。这是一个我们在欣赏的时候,最根本的地方。

所以在经文里头对土地的这个形容,他有坚牢地神还有常分地神。我们看到经典是讲,他什么威德不可思议呀,那你要是真的认为威德不可思议的那一种意识形态来讲,你可能就是迷信了。但是他从你生命里,最重要而又最忽略的地方去提醒你,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谁对土地有感情啊?是农民对土地最有感情。那我们呢,常常忽略土地的存在。可是你每天都在跟土地公打交道,你吃的饭来自土地公,你穿的衣服来自土地公,不管你是化学品也是地上挖出来的,你是毛料也是地上来的,棉料也是地上来的,哪个不是来自地上的?可是我们就忽略了他。

所以从生命的立场来讲,是看你对于生命的存在你的感受力如何嘛。而这个感受力你真的感受到,你嘴巴不用讲感恩,感受到是最大的感恩。(众鼓掌)我们的问题就在感受不到。父母亲给子女的爱,子女感受不到。夫妻也常常这样,两个吵翻天的时候,决定要离婚了,另一个在哭:“我爱你,你都不知道。”那叫活该嘛,为什么你爱人家,爱到人家不知道?你没有让对方感受到嘛。但我们自己要培养那感受力嘛,你才能主动地去展现嘛,你感受力都没有,这个就很麻烦了。所以佛经真正要教导我们的,怎么成佛怎样,一个没有生命感的人,你想会不会成佛?

所以佛教从制度上来讲,他有很多制度都是要讲健全的人生观。出家,为什么要健全的人才能出家,不健全的人不能出家?健全的人才叫做训练呐,一个不健全的人他根本就不要训练了。但是不健全的人他会成佛吗?不可能的嘛,他一定要健全来训练才对呀。所以真正健全来训练,才能够让你的生命因素非常饱满地、充分地兑现出来嘛。那假如你不健全的话那怎么办?一定要先经过矫正。所以前面矫正,再来给你看实相,娑婆世界的业力,然后再转过来,你真的修行,这个修法就这么简单呐。他没有叫你一定置心一处,如如不动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他没有教你那些。就是这些,与佛法中种少善根,这大家都做得到,为什么呢?他是在触动你的生命感。

我们担心的就是我们的生命感无法启发,因为你太理性。理性不是不好,你的大脑那个识性在运作的时候,不是不好,你到底在识性运作的同时,你能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能够感受,那个识性对你绝对有加分作用。假如你的那个理性在运作,没有办法感受到生命的存在,那个理性的运作是灾难。我们不是叫你说把大脑割掉或者变成白痴,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跟各位讲说罗汉是百分之百用理性,凡夫是百分之百用感性,你知道吗?那你这一个菩萨来讲,就应该要百分之百的理性、百分之百的感性,要同时能运作,你要留意到这一点。但我们就是这里头有偏,当你纯感性的时候,你根本没有理法界,所以是凡夫嘛;那你开始在修行,你又偏一边,又百分之百的纯理性,那是阿罗汉了,你用不起来。所以两者要如何结合?所以佛是百分之百的理性又百分之百的感性,原因就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是希望大家真的从这个地方好好地来运用。

今天我想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因为明天我们两节课当中,要留一节课给各位发问,你有什么问题你先准备好。准备好才不会浪费时间在等着大家发言。有的一站起来,要讲个问题就讲个二十分钟,那就不要作答了,所以我是希望大家写起来,重点写出来,我们来作答这样子,这个希望我们能够有一点互动。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大家请合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阿弥陀佛!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9讲
下一篇: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7讲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七集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十集 (2011年元月)
 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玖 行者本色——完全承担!
 耳根圆通章 第十二集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七、真正成就的功德
 认真生活就是一部华严经 第一集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十三 从胎藏界看准提
 耳根圆通章 第一集
 海云继梦解华严 菩萨问明品讲记 - 第二章 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
 华严禅行法之《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二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5 不得不说[栏目:石头路滑]
 如何才能得大自在?[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真正的“顺其自然”[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如如不动,了了分明[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09.杂 品[栏目:第三卷]
 第三部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 第六章 与天神相遇[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心如明镜[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三次闭关纪实 三次闭关:超越三界[栏目:万行法师]
 生起慈悲同入光明[栏目:传喜法师]
 行者的跫音(二)[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