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莫“放纵”,真“自在”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3

莫“放纵”,真“自在”
文/见涌法师

  佛法浩瀚无边,诸佛慈悲化度,为的就是让人们能转化烦恼,而得解脱自在。经云:“刹那率尔心,堕境第一念”,正是告诫我们不要放纵这念心,要时时保持正念。这念心觉悟了,清净心就会现前,众生就能作主得自在。而《心经》中所说:“观自在菩萨”,即是让世人知道菩萨是因“观”而得“自在”,“观”就是觉照、就是反省,透过自心的观照,才能通达真正的“自在”。

  但是,有些人未能了达佛法大意、诸佛本怀,多在明暗、动静、善恶、美丑等相对的境界中,执着爱染,分别取舍。自认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自己过得好就是“自在”,于是过着“自扫门前雪”的日子。另外,世上还有些人认为行为不受拘束就是“自在”,于是没有节制地吃喝玩乐,一旦遇到压力无法纾解,就更加放纵自己的行为,甚至去做违法的事;如此背逆因果、造作恶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将来还要堕入三涂恶道受苦。由此可知,这不是“自在”,而是“放纵”。

  历史上,有则怵目惊心的公案,就是吕后杀戚姬的惨剧:吕后个性骄纵跋扈,为了让儿子刘盈做太子,想尽办法劝汉高祖刘邦放弃另立宠妃戚姬的儿子如意做太子的意图。待高祖驾崩后,刘盈继位为惠帝,吕后不仅毒死如意,又将戚姬斩断手足、挖去双眼、耳朵弄聋,并且逼她吃下毒药变成哑巴,再关至厕所里,成为“人彘”。事后,吕后叫皇帝儿子刘盈去看,刘盈看了震惊不已,因此病倒,他对吕后说:“这不是人做的行为,虽然我是您的儿子,恐怕也不能再担任皇帝治理天下了。”于是惠帝不再理会朝政,勉强在位七年就往生了,当时年仅二十岁。像吕后这样不识因果,放纵自己杀人害命,不但不得自在,还得自食苦果。

  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指君子自在的境界,也就是这念心不管遇到任何境界,都不逾越规矩、礼法,也不会迷失自己。再思佛法所说:“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指的是圣人绝对自在的境界——不但色身已得自在,这念心亦恒常于正念中,始终保持清楚明白,也就是“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对于诸法相状、是非善恶,都能清清楚楚,不做取舍,这念心始终风平浪静,犹如一潭止水。如此身口意三业清净,当下智慧心现前,不随烦恼妄想、外境迁流,这才是真正的“自在”。

  古德云:“骏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衔辔之御也;小人之强横,不敢纵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识之流浪,不敢攀缘者,觉照之力也。乌乎,学者无觉照,犹骏马无衔辔,小人无刑法,将何以绝贪欲,治妄想乎?”亦如《四十二章经》中,佛陀教诫弟子“意马莫纵”的道理——“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也就是教导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心,不但讲话要小心,所作所为也要注意,如儒家所言:“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此丝毫不“放纵”,这念心就能安住、不动,就能将相对转成绝对,将烦恼化成菩提。

  《诗经》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只要我们依循佛法的道理,并从生活中去落实观行,必能达到真正自在的境界。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出坡的殊胜功德
下一篇:如是善说
 慈悲喜舍盂兰盆˙满子孝心报亲恩
 心平气和 万事如意
 真佛住中台
 欢喜成长
 活在当下的意义
 梦中演讲讲不完 梦醒方知未曾言
 在法会中学习成长
 出家与在家
 万事如意
 两个朋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