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依师——修学佛法的铁门槛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8
依师——修学佛法的铁门槛
(5月25日) 
 
【法师引导】:依师是“铁门槛”,关键是什么?训练弟子相。
 
    1、自己有一点东西,反而变成障碍自己走上去的因缘。
    上一节我们听到师父谈到依师的误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佛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上,关键是什么?训练弟子相。第一步要从这入手。平等心现在很难做到,比如人家给我们一个糖果的时候,你心里就笑;人家骂你一句的时候,你的两个眼睛瞪得像两个小乒乓球似的,是不容易平等的。先训练弟子相是非常的重要。这里师父谈到依师的误区。向上仰望,对上面的人很有信心;然后对下面的人向下却不屑一顾;最后把自己吊在半空,自己孤军作战,非常辛苦。没有同行啊!比如说当干部的,往上的时候对法师、师父,哎呦!非常的承事,非常的努力,非常的殷勤。弟子相做得相当标准,很不错;对下的时候又是不屑一顾,就是看不上,不放在眼里。最后把自己吊在空中,没有同行。这就是修法修错了。师父在这里批的就是这种,就是当一个人有一点法的时候,面对师父、法师可能会认为“我不如你”,对于下同学时,“他学的太差劲了,根本不值得跟我交流”。最后把自己吊在半空,不上不下。这样子你永远是学不上去的。对上你只能是仰望的份;对下你也没有跟别人学习的心态。最后你啥都不是。用师父的话来说,自己有一点东西,反而变成障碍自己走上去的因缘。那对于事呢?不承担还好,承担的话,到最后师友都丢了。对上面的人亲近不着,又不愿同大家在一起,不愿跟同行交流,这也是走错啦!
 
2、远离跟“五欲八风”相应的恶知识。
    要有一些要好的法友,而不是心力低时互相“鼓励”世间法,这不叫法友。这样的同行尽量远离,越快越好。常师父在《广论》上讲,什么才是恶知识?恶知识不是天天拿着刀,杀人放火的那种,而是对你甜言蜜语,整天跟你在一起讲一些跟五欲八风相应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恶知识,这个毒远远超过拿刀杀人放火,这个毒“润物细无声”,一点一点的侵蚀你,就如同铁生锈一样,到最后发现已经来不及了,这其实是一个道理。这个依师是大学问,常师父临终时讲,依师是铁门槛,这个我们做好的话,我觉得在座的不管是谁,那进步是相当的快,非常的快!内心里是非常的欢喜,很不容易起恶念,这是一种境界。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达到,那就看我们彼此每一个人的善根,每一个人对这个法类的认知程度,就决定了我们走多快。
 
3、训练平常心。
    但是这个“依师”并不是说,给师父端洗脚水,给师父提鞋……不是!依师当从依僧起,依僧当从依友起。就在你身边的同行善友,当你把同行的境界训练好了,你对眼前的境界的领受会改变,你遇到的老师、同行会越来越高。我们的内心要是完全的清净,就会遇到像佛一样具量的师长。要完全清净了,你不找师长,他也会找你的。所以千万不要进入“依师就是给师父端洗脚水、提鞋”这个误区,进入这个误区就糟糕了,依师就依错了!有的人从事相上进入这个误区,有的人从法理上进入这个误区——依错了的不外乎这两种情况。师父讲,要有一种平常心,对事不对人,有平常心很多的问题就会解决。这个平常心可不是那么好训练的,这是一个果相,这需要许久努力的训练,这里面都包涵着诸多的内涵。师父说:依师的目的是什么?(同学回答:破我慢我执。)
 
【同学心得】:真正的朋友与敌人
    在这里,我想到了我的很多朋友。昔日里自己觉得好的人,都是一些在我失落的时候,帮助我串习他人的过失,让我获得暂时的欣慰,快乐的人。往往都是把那些直言相告,良言相劝的人化作我的敌人,并给他们贴一个标签。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是我开始决定:我要珍惜现在的一切……
 
【法师总结】:什么是真正的依师?
    对,这个一定要牢记,并且还要牢记:依师并不是非要看到师父才叫依师,或者跟在师父身体后面才叫依师。不是!就在生活当中破我慢、我执、法执,离不开生活。我执去一分,法执去一分,恭敬心增一分,快乐就多一分。然后自己承担做事、学习都会游刃有余,还会越做越欢喜。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在漂流的苦海中寻找另外一条路
下一篇:发愿——生命的格局与力量
 华严札记(五)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六讲 上篇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4
 认识人生之二 2
 怎样认识病相 3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五讲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四讲 上篇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4-1
 认识人生之三 2
 佛教是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依师行·暇身受法为众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堂课 环保,就是慈悲![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照见清净心—禅修入门指导[栏目:波卡仁波切]
 三世诸佛 杂阿含经[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第三节 三论师系与成论师系在二谛问题上的歧异[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因果的真相 第六章(二)“想要”是一个毒品,是生命真正的痛苦所在[栏目:因果的真相]
 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的结构、特征与现代意义(李利安)[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人间佛教与社会[栏目:人间佛教]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栏目:胡维铨居士]
 对他人最有意义的帮助[栏目:济群法师]
 生死智慧[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