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不同的修行 依教奉行胜于熟读经藏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3

不同的修行
依教奉行胜于熟读经藏

1~19
虽常诵经文
放逸不奉行
如替人牧牛
无清净法益

1~20
不常诵经文
能依教奉行
灭除贪瞋痴
善净解脱心
弃舍于世欲
得清净法益

佛陀居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两位僧人,他们两人都出身高贵家庭,而且友谊深厚。出家后一个热切精进,止观双修,努力而证得阿罗汉果,并且拥有神通。另一个精通佛学,熟练唱诵,到处讲述佛法,广受欢迎,成为十八个比丘僧团的导师。

有一天两人见面了,精通三藏的比丘认为他的这位朋友对经藏了解不多,所以轻视他,故意想盘问他几个经藏方面的问题。佛陀知道他这种不友善的居心,就亲自提出问题考问他们两人。佛陀问熟习经藏的比丘几个有关禅那和道果的问题。熟习经藏的比丘无法作答,因为他只教导别人而已,自己从不亲自实践修行。而另一位比丘虽然只能背诵一些经文,但确实明白其中精义并依法修行,他的内心清净,已经完全去除精神上的烦恼,今生来世都不会再有任何贪爱执著,已经真正获得修行的圣果,所以他能以亲身修行的实际经验,实际中肯而圆满地回答佛陀的问题。佛陀因此赞叹这位实修的阿罗汉比丘,而对熟习经藏的比丘却不加赞赏。

之后,佛陀对那些不明此事的比丘解释说:“熟习经藏但不知奉行的比丘,或许广泛地知道佛法,或许能背诵,但只限于文句而已,并不了解真正的意义,是无法达到圣者的境界的。他无法享受出家之果,这如同牧牛人,只看管他人的牛,只能得到微薄的工资,却无法享受牛产品,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而亲自奉行佛法的比丘,就像牛的主人一样,可以自己享受牛的各种产品,得到真正的受益。真正的学佛,不仅仅是念诵经典而已,而是要精勤地实践佛法,彻底了解幻化世间的一切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真理,用以消除内心的贪爱、瞋恚、愚痴,达到内心完全的清净自由。”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长者幼女苏摩那代葳 善行得喜悦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二品 不放逸品 王妃莎曼娣 精进修行免生死轮回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视身体如幻象的僧人 超魔界到无死涅槃界..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猎人可卡 伤害贤者自食恶果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体臭的提舍尊者 没有心识身躯无用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一品 老品 摩诃达那散尽家财 老大徒伤悲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波斯匿王节制饮食 四种最上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长寿的孩子 礼敬贤圣护四神利益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僧加罗士达尊者 调伏的心解脱系缚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新娘的爱恋 寂静涅槃最乐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龙王伊罗卡帕塔 珍惜人身修学佛法..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吝啬财主憍尸亚 圣者化缘如蜂采蜜不伤他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趣品《圆觉经》之十[栏目:超然法师]
 1976 西方合论(明 袁宏道撰)[栏目:净土宗人之著作]
 妙喜世界阿閦佛—大圆镜智[栏目:不动佛·文集]
 因事导人,无不受化[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三四三 谷禄鸟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第三册 进德修业的指南~2[栏目:佛光菜根谭]
 读梁漱溟君唯识学与佛学[栏目:太虚法师]
 我交往的对象没学佛,我很想出家,但对方又很可怜,业障重,该怎么办?[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生命需要什么[栏目:仁焕法师]
 东坡三章(林清玄)[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