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认识人生之二 3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8
认识人生之二(3/5)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
(10月27日下)
【要点导读】:
◎ 为什么我们闻思经论不能融会贯通?
◎ 为什么会修来修去,修不上去呢?
◎ 如何才能得到广大的智慧?
 
三、次第步骤修道要·三学得慧乐成满
1、佛法深广次第学·按部就班依教修
【对比认识】:
——我们常常听到一个新的名词——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不等于说所有的知识它都是有产权的,它就是一些有自己独特的研究的一些成果,并且是很有价值的,是不共别人的,它有产权,受到法律保护。
——而实际上大量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常识,大家都是可以共有的。
——那我们能够一生当中去认识世间方面哪些知识是有价值的,哪些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哪些知识是有产权的,哪些知识是没有产权的,都不是很容易弄得清楚。
——那么佛法更是如此了,它更深奥,更不容易懂,也不容易掌握。
——那么我们发心修行、学习佛法,不能着急了。那么,着急,反而会学不好。
——因为我们一着急的话,就不容易按部就班用心去体会,按照这样子的步骤去努力实践。
 
【审思慎行】:
——一部经也好,一部论也好,一份开示也好,我们听的时候觉得很简单很容易,但是我们要去实践起来就不是这么简单的。
——不论《弥陀经》也好,不论《法华经》也好,不论《广论》也好,我们怎么实践呢?
——我们怎么样子拿经本来对照自己的行为呢?我们的行为怎么样照这个经论去实践?
 
【破斥盲修】:
——一年365天,是不是说我今天就修第一页,明天修第二页?对不对,要不然(原稿:无论)怎么修,或者说(原稿:还就说)我这个月就修第一页,我这个月就修这个法类
——它很多都是很无常的,就是自己愿意修哪一个科目就修哪一个科目,自己愿意翻哪一页就翻哪一页,听哪一段就听哪一段。实际上是不容易按照这个科目来学修的。
[喻]:那我们在学校上面要做一个实验,要读书,次第、步骤、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你这个步骤没有过关,违越了次第,方法不得要领,最后肯定要返工。
——那么修行也是如此,我们这些步骤没有把握住,方法没有把握住,要领没有把握住,最后,修来修去,很难修得上去,很难修好。
2、心续调伏得正见·戒定生慧离恶作
【如理认识】:
——《瑜伽师地论》里头讲,“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
——“初善住根本”就是戒,我们七众弟子都是有戒,那么戒律就是对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佛教徒的身语意行为的具体的要求。
——就是我们应该要怎么作意,身体应该怎么做,说话应该怎么说,哪些能做的,哪些不能做的,哪些能够说的,哪些不能说,也做了规定。
——因为你只有照着这个规定去做,我们内心才能够寂静;如果不照这么去做,我们内心寂静不了。
——就是行为不能得到规范、得到约束。
——戒律的目的就是在调服我们的烦恼,让我们内心获得清凉,获得解脱。
 
【如理辨识】:
——那么只有内心寂静了,我们才能够认得清楚哪些是正见?哪些是恶见?我们到底是跟佛法的正见相应?还是我们的恶见在起现行?
——正见跟恶见都是见,五钝使、五利使。
——那么常常我们好多的见解是混合在一起的,佛法的正见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很多的恶见是非常猛烈的,非常强盛的。
 
【自识心相】:
——这样子的话,我们常常会有恶作。
——“恶作”在唯识里也谈,不定法,睡眠、恶作、寻思。恶作,用现在的话来讲——后悔。
——那后悔跟忏悔还不同。
——忏悔,我们做错了,我们要忏悔。无始以来的烦恼、业,把它忏悔干净,发露。
——那么后悔,他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就是好事做多了,他有时候也后悔;好事做少了,也后悔;坏事做多了,也后悔;做少了,也后悔;有做,也很后悔,没有做,也很后悔。
——就是他内心是一种不确定的因素。
[喻]:比如说,我们下课了,那么准备去哪里呢?准备下山?或者准备去爬山呢?或者准备去散步?那么因为你内心不寂静,你下山也好,爬山也好,你走路也好,你回来都会觉得,刚才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是在浪费了时间。
那我们做了好事怎么会后悔?你常常帮助别人,给他开示、引导、关心,但是到最后呢,他不领情,他觉得不需要你关心。那你就觉得,我刚才给你说了这么多,白说了,你会后悔。  
那么有时候,本来你不喜欢说话,别人硬要找你说,那你就又不好意思拒绝,你就陪着跟他一起那边谈天说地。说完了以后啊,自己又会后悔,刚才又浪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说了很多无益的话。那么你觉得,要陪别人说话也不是,不陪也不是。你不陪别人说话,你会觉得对方会不会对自己有意见?会不会伤感情,以后不好相处?
再小到我们过堂用斋的时候,我们究竟要吃多少饭呢?要吃一碗?还是要吃两碗?要不要吃馒头啊?他都是会后悔,(这)只是比较微细的。
 
【直指要害】:
——这说明,我们内心里面不决定。
——因为我们内心对于大事没有决定,所以他会在很多具体的小事上得到反应。
——总之,没有一件事情自己觉得是做的是满意的。
——如果有一件事情自己觉得是满意的,最后又成了自己的执着。就会觉得我们自己行,别人都不行,又会成了问题。
——那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远离的,所以《瑜伽师地论》里头谈到了“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
 
【三学要旨】:
[宗]:戒定慧,归根究底,我们要拥有一种慧力。
——如果我们没有智慧的能力,对任何事情都决定不了,决断不了。
——“慧力破诸暗”,很多的迷惑迷茫就是我们缺乏慧力。
——听经闻法,持戒修定,目的呢,也就是让我们增长智慧的能力。
 
『附录·思考题』:
1.为什么学佛法不能着急?着急会出现什么问题?
2.我们该怎样依照经论去实践呢?
3.戒律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的身心会有什么影响?
4.后悔与忏悔有什么不同?后悔是一种什么状态?我们为什么容易后悔?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人生之二 4
下一篇:认识人生之二 2
 舍利弗的功德 1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六)
 发菩提心——入大乘门的唯一标志(上篇)
 苦乐人生 5
 孝敬——在佛门里实践皈依的内涵
 从现实业果看,珍惜当下因缘 1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1
 认识人生之四 4
 华严札记(十六)
 舍利弗的功德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长阿含》(卷三)~E 梵志供养[栏目:界定法师]
 如何把自己修行与教孩子读经相结合?[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增支部1集382-393经[栏目:增支部1集]
 略说三主要道心要[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三主要道]
 信心不足时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在莲花的花苞中修行700年才能成佛?[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观所观心,所感受到的,就是心的作用?[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因明学理法(白云老禅师著)[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一条归家之路 A Way Home[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安居第四十三日(二):安居学习的原则[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