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居第四十三日(二):安居学习的原则
 
{返回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4

安居第四十三日(二):安居学习的原则

在休息中生活、工作、修行

安居时期的学习,我们本着一个原则——我们不是来做学问的积累,也不是来丰富我们某方面的认识,实际是让我们来消融无始以来的执著,使我们的身心回归到其最基本的状态,就是休息的状态,让我们把无始以来造作的习惯变成休息的习惯,使我们能生活在休息的从容中,休息的工作、生活、修行中。

休息,是佛法的一个根本理念。勤奋、工作没问题,最主要是它背后积累下来的困惑,或者说沉淀下来的疲惫,给许多人带来了迷茫、压力,或挣扎,有的人就难以抵抗这样的负重,甚至舍弃了自己有价值的生命,沉沦在自我伤害和逼迫的恶缘中。

我们的学习的主题,一开始就提示大家,希望学习能给大家带来愉快,带来轻松,带来休息。我们学会了轻松、愉快,学会了休息,再去修行、工作、生活,那就变得从容,变得健康,也变得愉快、有力,使我们把积累、执著、沉重、负担的陋习做一个彻底的改变,在工作、生活、修行的过程中充分地享受到觉悟的快乐、人生的快乐,顺性地生活在这个智慧的法界中,走出迷茫、混沌、割裂那样一个痛苦的世界。

这个学习的主题,希望大家至始至终地来运用它,这样我们就改变了常规的学习认知的意识,因为知识的积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劳作的积累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沉重,就是压力,就是很辛苦。有的人说自己的工作本身不辛苦,但是心理上很辛苦;有的人说自己的工作很辛苦,心理上也很辛苦;有的人说自己的工作很辛苦,心理不辛苦。但是大部分人在这个时代都很辛苦,这个辛苦来自于时代的多变性,来自于我们对多变适应的速度,近一百年比过去五千年的变化、物质的开发、知识的爆炸、区域的缩小都还要急剧。

佛教一定要解决现行问题

我们人类面对的东西太多,很多人我说要学习,但跟你有没有关系呢?往往我们的现行做的很多事跟我们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现行中潜在的烦恼,心结、疑虑、见思惑、纠结,这跟我们有关系,佛教一定要解决现行问题,一定要解决它,此处要下重手,否则你在这个无际的法界中、无穷的变化中捕捉什么呢?你会用大量的时间去积累新的烦恼的因素、素材。所以说解决现行的烦恼、心结、障碍,是我们学佛人特别重要的事情,因为解决了一个,你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来消化、认知,当然若是从顺性来解决,即从本质的问题上来解决,那你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象弥陀教法,是一个究竟的教法,是宝王剑,能斩杀世间的一切对待、消融一切是非,出离一切烦恼!不为一切世间所坏,实是不可思议啊!

但我们如果不“解决现行”,那就又开始在现行中积累,又开始沉淀、造作、虚伪,而不能如实地在现行中解决烦恼心结这些东西。所以如实面对自己的烦恼、心结,或者见思二惑的某一个角度,即我们烦恼偏重的地方,从此处下手,无疑是修行的一个最好的办法。过去善知识讲,很多人所谓的修行不是修行,实是造业,就是因为那个修行跟他原本没有关系。比如说有的人在修行持戒,结果他看不持戒的人会生极大的烦恼,说这个人破戒了,那个人不守戒……,原本他还没有这些烦恼,现在突然带了一个显微镜,结果促生了很多烦恼,原先眼粗,看不到,心也粗,也观照不到,不学佛时还挺好的,现在工具多了,显微镜、望远镜,随手拿着放大镜,都是照别人的,那一照烦恼可就大了,那就是不叫修行了。

所以佛教的许多教法中,就是反观、内照,中国的善知识说“自省”,自己反观自己,南传讲谛观、内观。但在极乐世界有一个殊胜——我们若是顺性地来观察,顺性地来反思,会远离讥嫌名、远离二乘。为什么呢?顺性,因为是平等观,会有清净观、智慧观、慈悲观的善巧。这一切如实的观察都来自于顺性的发心、用心、动念,是顺性而来的,顺着性德而相续,不背于性,即不背觉性,不背佛性,不背清净性,不背平等性,不背无染性,那么所有的观察是平等一如的。那就是如实的修行。

(岁次辛卯五月二十八2011年6月29日)


{返回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居第四十三日(三):值得庆慰的一生
下一篇:安居第四十三日(一):顺愿抉择
 安居第七十三日(一):净土易行要当行
 安居第六十四日(三):业无所属是正见的大旗
 安居第四十三日(一):顺愿抉择
 安居第七十二日(四):依愿修持
 安居第二十一日(二):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安居第五十五日(一):人生的五个层次与主题
 安居第四十五日(二):先完成往生大事
 安居第四十九日(二):身心的病都来自于需要
 安居第六十五日(二):你的亲教师是谁?
 安居第六十二日(二):意乐与誓愿菩提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十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佛教智慧对生命与生活的启示(刘长乐)[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认识存在、肯定存在[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引过婉谏,宣王勤政[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