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
艾兹拉·贝达
我们要怎么办?
这时标明念头已经派不上用场了,我们只能将痛苦的情绪反应吸进胸中。虽然最后我们还是得厘清那些跟情绪反应相关的信念,不过当下只需要面对心里的恐惧及羞辱感就够了。我们将那些波动不已的肉体觉受吸进胸中,让这个部位变成那些强烈情绪的容器。我们并不试图改变什么,而只是充分体验自己的情绪,为什么?因为充分体验自己的情绪,可以突破自我保护的重重甲胄,并且能觉醒我们的爱。充分而深入地体验我们的情绪,这么做既能净化道途,又能通往爱与慈悲的泉源。
在这些黑暗的时刻,当我们觉得被击垮时,特别容易苛责自己。我们可能对自己抱持着最负面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一个软弱无望的失败者。这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份爱、善意和柔软的态度。我们可以借由深呼吸及切断无情的自我批判来进行修持。这时如果将气吸入胸中,并穿透重重的甲胄,觉醒心中的爱,我们将学会以更仁慈的觉知面对自己及人类的困境。我们就像是在面对一个毫无自保能力而又充满着烦恼的孩子一般,开始和自己产生连结。这样的态度之中没有任何批判性,只有宽容、友爱及仁慈。愿意将负面情绪吸入心中,并且在这个部位多驻留一会儿,往往显示出愿意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及勇气。
一旦能面对经验的本质,我们就会明白每一件事都是有解的。此乃修行的关键之一。有时我们虽然很想安住于肉体的觉受,也很想标明念头和体证,但是都无法避免地失败了。偶尔我们会充满着启示和成果,接着却落入了迷惑不清或冷漠无感的状态。修行中的这些起起伏伏是无法避免的,但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很可能会执着于这些起起伏伏,不是将自己视为一名失败的修行人,便是将自己当成了超级巨星。最好的对策乃是不屈不挠地专注于下一次的呼吸,标明下一个念头,体证下一个觉受,将下一股情绪吸入心中。我们终将体认到每一件事都是有解的。也许今天做不到,但总有一天会做到。事实上,我们很可能得花上多年的时间,才能充分体悟这三个面向。
到目前为止,静坐的三个面向——安住在身体中、标明念头与体证,以及面对经验的本质——好像是各自独立的,但其实都有一个共通点:它们都要求我们体悟当下。我们的修持永远都得回到当下。不断地让觉知之光照亮当下的困惑与焦虑,便能突破恶性循环的制约,这就是解脱的缓慢转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