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百喻经 8 山羗偷官库衣喻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257

8山羗偷官库衣喻

译文

过去,有一个山羗族人,偷了国王库藏中的衣物,逃得远远的。当时国王派人四处推问追寻,捕捉到了那个山羗族人,将他带至国王面前,国王就责问他衣物是从那儿来的。山羗答道:「我这些衣物都是祖父辈留传下来的。」国王命他穿上这些衣裳。确实不是他原本所有,因而不知道怎样穿,应该套进手中的,却穿到脚上去了,应该系在腰间的,反却戴到头上去了。王见罢这番情景,便招集众臣共同商量此事,而后对那山羗族人说:「若是你的祖父辈以来就有的衣服,便应当懂得如何穿着,却为何会上下颠倒呢?这是不懂穿着的缘故,因此可断定你这些衣服必是偷得的,不是你旧时就有的。」

借这来譬喻:国王好比是佛,宝藏好比是佛法,愚痴的山羗人好比是外道,窃听了佛法,便把它放到自己的学说中去,当作是自己所有的,然而由于不懂佛法的缘故,使用佛法的时候,便迷乱了上下,不明了诸法的种种殊别之相。一如那位山羗人,偷得国王的宝衣,却不识穿戴的上下次第,颠倒而穿,外道也是如此。

原典

过去之世,有一山羗①,伦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羗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王遗着衣。实非山羗本所有故,不知着之,应在手者着于脚上,应在腰者返着头上。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衣者,应当解着,云何颠倒用上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旧物。」

借以为譬:王者如佛,宝藏如法,愚痴羗者犹如外道,窃听佛法②,着己法中,以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③。如彼山羗,得王宝衣,不识次第,颠倒而着,亦复如是。

注释

①山羗:西北古族名。

②法:此处指道、理、义、轨则。

③法相:诸法(宇宙万有)一性殊相,种种殊别之相,从外观即可见出,所以叫做法相。这儿是指外道不懂得佛理,无法借此来分析种种殊别之相,以见出那根本的一体的性来。

解说

各教各派的学说,相互之间有着吸纳、融合,自是不可免的,然而需以我为主,有条件地利用,否则便像机关木人一般,虽能有模有样地动作,而里面却没有自身的主意。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喻经 9 叹父德行喻
下一篇:百喻经 7 认人为兄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四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八)
 因明入正理论疏抄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九六)
 中部94经 苟德木柯经
 那先比丘经 第四十七问 智愚者作恶,何人得殃大?
 因明辩经课程介绍
 阿含经菁华节录·附录:印光大师开示
 解脱道论·分别戒品第二
 贤愚经白话 鸟闻比丘说法生天缘品第五十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方便道与究竟道[栏目:张慈田文集]
 自性大圆满支分决定三戒论释[栏目:戒律辑要]
 浅谈西藏宗教文化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章筱蕾)[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成就境界有大小浅深(耳根圆通章~1)[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相应11经 道经[栏目:相应部 43.无为相应]
 药师如来法门的救人济世(邓来送)[栏目:药师佛·文集]
 念佛是最好的消灾方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以唯识论的观点谈修行中的各种无明[栏目:唯识学研究]
 心圆烦恼消[栏目:禅林衲子心]
 当下关怀与心灵超越[栏目:雪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