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日禅的开示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0

一日禅的开示

慧光和尚开示

禅,就是我们的自性。

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成道,他所开示的法门,无非是要令我们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方法有很多,但佛经上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方法虽然众多,但是真正回到我们的自心本性,没有第二条路,这就是心地法门--「道」。学佛的人说要修「道」,然而「道」在哪里?何谓「道」?如果找不到这条路,找不到这个方法,表示我们还没有真正学习到佛法的精髓。

众生无始劫来,在生死轮回当中。众生为什么轮回生死?因为找不到道路--回家的道路。由于无明烦恼,所以造作种种的轮回业,执着外境为实有、执着身心为实有, 这就是我们的根本烦恼~我执、法执。

我们学习了佛法,亲近了善知识,要依着佛经中的开示来修行。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要我们了解一切外在的现象、身心的现象,都是如梦幻泡影一般,没有真实;虽然佛法这样开示,善知识也这样开导,但是众生依然还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为什么无法了解「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由于无始劫来,我们习惯执着这个身心和外在的境界为真实有,所以对这样的法义开示,丝毫不能了解和体会。当我们亲近了一位具德的善知识,他继续为我们开导: 「道离我们非远,就在当下的一念心,观照自心就是道。」但是众生平常对自心(也就是佛心、法性、如来,这念清净的心)毫不知觉。每天只是在虚妄的境界和身心上,忙碌不已,一天过一天,依着贪、瞋、痴等颠倒知见,继续造作轮回的业。

生死大海,茫茫无尽,何时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禅宗有一句法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关键。心是什么?这是我们在学佛,根本要去参究、用功的。我们每天为了这个身体在忙碌,每天为了外在的人事物在忙碌;但是这世间的一切法,佛说它们都是生灭法、是无常法、是苦法,到头来是一无所有,所以可以说是枉费工夫。我们依止的这个身体,有生老病死;我们依靠的外在人事物,也是无常变化。

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

是「心」带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众生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也是「心」在作我们的依靠,产生种种的知觉,种种的功能作用;离开了这个世界,还是「心」带着我们去到下一个生命。轮回是这一念「心」,解脱也是这一念「心」。因此「心」才是我们真正要观照的,是我们真正的依靠。

佛经上常说「法性身」或「法身」,何谓「法身」?法性所生、实相所生。我们的「心」就是「实相」,是「空性」的展现。就如同过去禅宗二祖神光惠可,由于心不安,而去寻找佛法的善知识开导,最后找到了菩提达摩大师,请求大师为他安心。达摩祖师为他开示道:「拿心来,我帮你安!」这句话是话头、是禅机。什么是心?神光惠可寻寻觅觅,找来找去,终于有所领悟,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当下,达摩祖师为他印可说:「善哉!善哉!我已经为你安心。」

「心」无实体,法性所生,虽然是空,但不是空无一物。起心动念、言行造作,无非皆是这一念心。虽空而又能产生种种的觉知,玄妙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参禅修道,无非是要参究这一念不可思议的心,我们所依止的心。当我们了悟它的实相,就能破除颠倒烦恼、超越生死的轮回,所以大家要提起正念,在这一天当中,精勤的用功,好好的参学。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善思惟
下一篇:慢慢走快快到,安全第一
 共修力量大
 别别解脱以戒庄严
 凡夫都是贪瞋痴一心不乱的专家
 如理皈依
 先觉觉后觉
 乐从心来
 众生众生者,非众生,是名众生
 随处作主 立处皆真
 生命没有时间与空间
 止行诫劝,总摄善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会爱自己,源于对幸福的珍重[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九、总明第三能变识相[栏目:韩镜清教授]
 《四念处修行法要》:行、住、坐、卧、吃饭的修行[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9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早晚课[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父母亲在养鸡,可以忙他忙用东西给它吃吗?厨余,算共业吗?受五戒的人还可以帮人家倒酒吗?算破戒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0264 添品妙法莲华经(隋.阇那崛多共笈多译)[栏目:天台宗 - 所依经典]
 第五章 现空双运 第三节 此心谁知[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大悲咒句解 12、南无 那啰谨墀[栏目:大悲咒句解]
 相应15经 有身的询问经[栏目:相应部 38.阎浮车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