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回向的意义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87
回向的意义
 
 
    回向,梵语parinama,是回转趣向的意思。在《大乘义章》中云:「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鸠摩罗什大师也曾在《注维摩诘经》中说:「回善向佛道,故言回向。」因此,「回向」可以说是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善根功德「回」转令其趣「向」佛道。
 
    菩萨常回向三处,以成就佛道及佛之三德。
 
    1、菩提回向-以大智上求佛道。
 
    菩萨发心成就佛道,乐修一切善行,并将所修之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无上菩提,成就佛之智德(智慧)。
 
    2、众生回向-以大悲下化众生。
 
    菩萨深念一切众生苦,为救护一切轮回的众生,将自己所成就的功德,尽回施一切众生,令其离苦得乐,成就佛之恩德(慈悲)。
 
    3、实际回向-离众生及菩提二相。
 
    《大般若经》云:「是菩萨摩诃萨既如实知一切法皆无所有,以随喜俱行福业事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无颠倒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思是说,菩萨既已了知一切万物皆无所有,无有真实体性,他能以随喜心将所成就的福业,回向佛道,这就称为正回向。
 
 
 
    在南梁普通元年(520年),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泛海来华。
 
    武帝见到达摩祖师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
 
    祖师答道:「并无功德。」
 
    武帝惊问:「何以并无功德?」
 
    祖师道:「此是人天的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
 
    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实功德?」
 
    祖师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
 
    武帝再问道:「何为圣谛第一义?」
 
    祖师道:「廓然无圣!」
 
    祖师的回答是要截断梁武帝在法相上的分别。
 
    但梁武帝错会祖师意,对于「廓然无圣」却作了人我的见解,所以他又再问:「面对朕者是谁?」
 
    尊者道:「不识!」
 
    由于梁武帝不悟玄旨,不知落处,所以他们彼此说话不投机,达摩尊者便离开江南,一苇渡江至魏,直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时人号为壁观婆罗门。
 
    从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知道像梁武帝这样虔诚的佛教徒,尚且不能了悟何谓「正回向」。他在每一项自己所成就的功德及世间的事相上,心中都有强烈的分别与执着,无法真正的断除烦恼,得到解脱自在。
 
    所以学佛者应当精进用功,对于佛所教导的正确法义,要如理思维,如法修持。心中无相的染着,放下一切妄想分别,以无所得心,修学一切善法,如是方能与佛法相应,趣向究竟圆满的涅槃。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忏悔功德──于真理面前,我们必需学习谦恭
下一篇:虔诚的信解 Earnest Faith
 吾有大患 为吾有身
 学习承担
 成佛的心要
 皈依问答篇
 苦,生命中最好的老师
 不懂没关系!
 忏悔非懊悔
 真理实相、如是如是
 世间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唯有福报才是自己的!
 众生有病、故我有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消除烦恼的理论与方法[栏目:索达吉堪布]
 人类应提倡优生[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二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慈心3-忏悔[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听说佛光山有一个佛教界也是台湾首座的黑花岗石碑墙,镌刻有百幅名家书法字画,当初为何会有这样的建筑构想..[栏目:问星云大师]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六拏具)[栏目:佛教的法器]
 从“梵式”到“汉式”[栏目:佛教与雕塑]
 要挽救世界的危机[栏目:宣化上人]
 超级发财之道[栏目:寂静法师·福慧灯]
 A Taste Of Freedom - Acknowledgments[栏目:Ajahn Chah]
 唯识与唯了别——一个“唯识学”基本问题的再诠释[栏目:唯识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