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7)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9

寅四、定心差别

又有四种心定心住:一、有寻有伺有喜心住,二、无寻无伺有喜心住,三、无寻无伺离喜心住,四、舍念清净超度一切苦乐心住。

这是第四大科,第四科里头分二科,第一科「结前正显」,第二科是「别广宣说」。「别广宣说」里面分三十九科,现在是第四科「定心差别」。

「又有四种心定心住」,前面说了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这是第四科就是说到色界四禅。「四种心定心住」,这「定」是对散乱说的,心能够得定就是不散乱了,没有得定的人,就是有欲的人都是心散乱的,现在是得了色界定的时候,心里不散乱了。这个「心住」,是说心内住一境,这个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不动,那么叫做「心住」。有四种「心定心住」,那四种呢?

「一、有寻有伺有喜心住」,这是第一种。这个「有寻有伺」,这个寻伺在前面曾经详细解释过,但是在这里,也应该明白一点说它的事情。寻伺有两种:一种是在欲界里面的众生,生存在欲界的有情,他有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这个染污的寻伺,欲、恚、害。现在想要得禅定,就要修学另外的三种清净的寻伺,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这个「有寻有伺」就是有这三种寻伺。出离寻伺是从欲里面出来了,在欲界的时候为欲所困,现在从欲的境界里面跳出来了,解脱了欲,但是这个不是自然解脱,要这样修行,修行这个出离欲的这种寻伺,就是修不净观了。

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现在有寻有伺就有这种寻伺,修成功了的时候,才算是有寻有伺,他有出离的寻伺,有无恚的寻伺,有无害的寻伺。他成功了的时候,这三种寻伺成功了,就是离欲了,把欲界的三种寻伺破去了,破去了就是得初禅了,所以有「喜」。离欲了以后,心里面很欢喜很庆悦,这个感觉到欲是苦恼的人,他还是为欲所困,的确是苦恼的,现在成功了,心里面大大的欢喜了,这是个喜就是这个意思。「有喜心住」,这样的心住,就是安住在初禅里面,当然里面还有一个乐,寻、伺、喜、乐,就是轻安乐,还有心一境性,那么这是有这五支,初禅有这五支。

「二、无寻无伺有喜心住」,这个「无寻无伺」,就是成就了有寻有伺有喜心住的这位修行人,久了的时候,他安住在初禅里面,初得的时候心里很欢喜,但是久了的时候又不高兴这个寻伺。这个寻伺是很有功劳很大的,这个寻伺,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因为这三种寻伺才破除去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而才成就初禅的定,它的功劳很大的。但是这时候又不高兴了,这位修行人又不高兴这个寻伺,要破除去这个寻伺,要把寻伺破掉它,他就喝斥这个寻伺的过失。因为你在禅定里面,这个寻伺就感觉它不寂静,常常的要去修这个不净观,他心里面也不欢喜,但是久成了习惯了。不修,你心里面说不修,但是习惯了还是要自然就这样想,所以他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才把这个寻伺停下来。

这个无寻唯伺,就是中间三摩地了,中间三摩地是在初禅、二禅之间的,现在超过了这个中间的三摩地,伺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就是得到了二禅。得到了二禅的时候有喜,现在还是有欢喜,但这个欢喜和前面那个欢喜不同,前面那个是离了欲心里欢喜,现在这个欢喜是离开了寻伺,破除去寻伺心里面欢喜,也有一个乐。这个乐还是轻安乐,当然比以前的初禅的乐是更微妙了,然后也有一个心住,就是心一境性。这个时候,这个无寻无伺就改名之为「内等净」。二禅是具足四个支: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初禅是五个: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二禅就是四个,就是把寻伺去掉了,成为内等净,内等净一个,喜、乐、心一境性。这个内等净这个话,在本论《瑜伽师地论》后面有解释,在《大毗婆沙论》里面也都有解释。

「内等净」,这个「内等」就是对那个寻伺说的,在初禅的寻伺是向外攀缘的境界,观察这个欲是不净,然后无恚、无害这样。现在这个无寻无伺内等净,心里面向内,向内所缘境安住不动,所以「内等」。这个「等」是定的意思,这个「净」,清净的净,净是信的意思,有信心的意思。这个信怎么讲呢?就是得初禅的时候他有一种信,就是感觉到在欲里面生活,无始劫来在欲里面生活的人,感觉到这个欲是不能够除掉的,不可以破坏的,所以想要把欲破坏了,没有这个信,这个信心不够。可是最后成功了,得到初禅了,有了信心了,虽然这个欲很重,还是可以破除的,他有了这个信心。

那么现在是得了初禅以后,有了这个寻伺的清净的正忆念,就是不净观,是不是也能破除去呢?没有这个信心。现在成就了二禅的时候,还是也是可以破,这个寻伺也是可以破,这是站在二禅的立场来说,这个寻伺是一种过患,是一种过失。在禅定里面安住寂静的时候,感觉这个寻伺它不寂静,不欢喜它。但是最初的时候依赖它而得初禅,久了的时候若说把它破掉了,能不能破呢?那时候没有信心,现在有信心还是可以破除的,所以叫做「净」,就是有这样清净的信心了,所以叫做「内等净」。这个二禅就是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这四个。

「三、无寻无伺离喜心住」,这个「无寻无伺」,不止二禅是无寻无伺,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无色界的四空定都是无寻无伺,虽然也是无寻无伺,但是比二禅更深刻了。它是无寻无伺,同时又是破出去二禅里面的喜,这个喜又不欢喜了,因为得到了禅以后心里面欢喜,我们通常说踊跃欢喜,这个喜也是浮动的,这个寻伺是浮动,喜也有浮动的这种个性。一浮动对禅这个寂静住也有一点影响,所以不欢喜这个喜了,不欢喜就来破除去这个喜。破出去的时候,这时候舍、念、正知,用这三个方法,舍、念、正知,用这三个方法破出去这个喜。

这个舍有几种意思,一个是把这个,就是这个修行人,他自己在入了这个二禅的时候,心里面有喜,他就自动的调伏这个喜,息灭这个喜,把这个喜排斥出去,我不要喜,叫做舍,舍弃这个喜,这样意思。这个还有一个意思,我们以前也讲过,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叫做舍。这个舍叫做行舍,就是色受想行识,那行里面的舍,这是一种殊胜的德行的境界,舍也有这个意思。念这个念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念就是把这个喜调伏了,排斥出去了,这个无喜的境界忆念不忘,忆念不忘实在是念。

但是以前这个喜,习惯了有喜,现在虽然说是明记不忘这个无喜的境界,明记不忘,但是忽然间又可能失掉了念,喜又出来了,就要正知,正知道又再把它取消,把它消出去,这个正知是这个意思。因为有正念正知,就使令这个无喜的境界,相续的明静而住,这样意思;这个时候就有舍的境界了,成功了的时候,就是平等、正直、无功用住。用这三个方法,消灭出去这个喜,所以叫做「离喜」。这样子有三个,这是三禅,是舍、念、正知,还有个乐,还有心一境性,所以这个三禅有这五个。这个时候,这个乐可不得了,因为这个时候这个心一境性,超过了初禅、二禅的心一境性,是更深刻的禅定的境界。那么这是第三「无寻无伺离喜心住」。

「四、舍念清净超度一切苦乐心住」,第四个是舍念清净。「舍念清净」这句话应该这么念,「舍」清净、「念」清净,就是这么说。这个舍清净、念清净,这个「舍」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第三襌这个乐,在生死凡夫里面的乐,它是最厉害最殊胜的,所以使令这个得到三禅的人,多数就是留在那里不求上进,在享受这个乐,而不肯上进了。但是修禅的当然知道吗?他知道还有一个第四禅,高过三禅的,所以自己的理智上要求自己要再进步,不可以爱着这个乐要舍,把这个乐舍掉,它也有平等、正直、无功用住的意思,「舍」。这个「念」,也还是保护自己舍掉了这个乐的境界忆念不忘,但是没有那个知。三禅的时候有个知,舍、念还有个正知。

四禅里面没有这个正知,没有这个,有舍、有念,还有个不苦不乐受、心一境性这四个。这时候因为把这个乐去掉了,这时候就是不苦不乐,这四襌这个人,成就四襌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是不苦不乐的这么一种感觉。但是为什么叫做「清净」,舍清净、念清静呢?因为到了第四禅的时候,这时候的这个修行人内心里面的境界,他消除了八种扰乱禅定的事情,八种事情都消除了。八种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苦、乐、忧、喜,都没有这四种受,苦、乐、忧、喜都没有;另外也没有入息,也没有出息,入出息没有了,还有无寻、无伺。这八种都是扰乱禅定的境界,使令他不寂静的,无寻、无伺,没有入息,也没有出息,没有苦、乐、忧、喜,这八种都没有,所以叫做「清净」。

另外这个初禅、二禅、三禅都有灾,初禅的时候有火灾,二禅有水灾。初禅天的修行人,他内心里面有寻伺,寻伺是内火,外边有火灾来破坏初禅。二禅的修行人心里面有喜,这个喜是内心里面的水,外面有水灾,有水灾来破坏二禅。三禅天里面,心里面有乐,乐是内里面的风,外面还有风灾。所以有水、火、风三灾,破坏初禅、二禅、三禅,到四禅的时候,这一切的灾患都没有了,所以叫做「清净」。舍清净、念清净,舍、念、不苦不乐受、心一境性,所以叫做「超度一切苦乐心住」。

这个「苦乐心住」,刚才说苦乐忧喜,这个初禅是破除去忧,破除去这个忧。这个忧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有欲的人都有忧,有欲的人就有忧,初禅的人把欲界的欲破了,这心里面不忧了,没有这个忧苦的事情。二禅是破除出去苦,二禅是本来是没有苦,但是苦的粗重性还在,还是在的,但二禅的时候把它破了,破了苦的粗重了,所以是二禅破出去这个苦。这个地方有一点差别,《大毗婆沙论》上说,初禅就破出去苦了,但是《瑜伽师地论》上,本论上特别的提到,初禅还没能破除苦。我们前面曾经说过,初禅的人也有这种苦,你要他站久了,他也受不了,很多的问题,还有很多苦受。这个到二禅没有这个问题,这是二禅破出去苦。

初禅破除忧,二禅破除苦,三禅破出去喜,四禅破出去乐;那么他也没有入出息,也没有寻伺,所以这八种扰乱的事情都破出去了。所以叫做「超度一切苦乐心住」,就是超越了一切的苦,一切乐心住的境界,四禅的时候是最好最寂静的地方。这是「四种心住」,就是四禅。这四禅我们通常说,这六波罗蜜里面的禅波罗蜜,就是这个禅,就指这个禅说的。其他的一切的禅、一切的定、一切的三昧,都是从四禅里面生出来的,所以这个禅叫做门,禅叫做门。

 

寅五、所知真实差别(分三科) 卯一、标真实

又有四种所知真实。

这底下是第五科「所知真实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这个「真实」。「又有四种所知真实」,四种所知的真实,所应该通达的真实的道理,就是四谛,苦集灭道的四谛。苦集灭道的四谛,谛就是真实的意思,它是不是虚伪的,苦真实是苦,集、灭、道都是真实不虚妄的,所以叫做「真实」。那么这是标,把它标出来。底下第二科「明建立」,是建立这四谛的情况。

 

卯二、明建立

染污、清净二品别故,建立四种。若能了知善了知者,能断见修所断一切烦恼。

「染污、清净二品别故」,这个四谛是怎么建立的呢?是「染污、清净二品别故」,染污有二品,清净也有二品,所以两个二加起来就是四个。那么苦、集是染污的二品,灭、道是清净的二品;苦、集是世间,灭、道是出世间。所以就是有了四谛,「染污、清净二品别故,建立四种」,建立这个四谛,四谛的不同。

「若能了知善了知者,能断见修所断一切烦恼」,这是说建立四谛的目的,建立四谛的希望,建立四谛的功德。「若能了知善了知者」,这个「了知」是闻思修。「若能了知」就是闻思,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你听说了,你听佛说苦集灭道这个法门,是闻所成慧,后专精思惟,就是思所成慧,这叫「能了知」。「善了知」,就是修慧了,修慧的时候要超过了闻慧、思慧,所以叫做「善」,它能够有断烦恼的力量,可以见到圣道了,可以见到苦集灭道四谛的真理了,那就是圣人了,所以叫做「善了知」。

这个佛说,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建立了这四种法门是苦集灭道。若是你通过闻思的智慧,能认识它是苦集灭道,又能够成就修慧的「善了知」,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观的话,就是「能断见修所断一切烦恼」。这个「见修所断」,见道所断的一切烦恼,修道所断的一切烦恼,这两种烦恼都能够消除了,所以叫做「能断」,「能断见修所断一切烦恼」。这个「见修」这二个字,说是见道是修道这样也可以,或者说见就是惑,见惑、修惑,那么说也可以。「能断见修所断一切烦恼」,见惑、修惑就是所断的一切烦恼,这么说也可以。那么能断见惑就是得了初果,能断修惑就得了二果、三果、四果,得无学道了。这是「建立」,底下第三科「出体性」。

 

  卯三、出体性

一、染污品果真实,二、彼品因真实,三、清净品果真实,四、彼品因真实。

「一、染污品果真实」,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他内心里面不清净,没得圣道的人都是不清净。那么他属于染污这一类的是什么呢?就是「果」,就是果报,欲界的果报,色界、无色界的这个果报。这个果报是「染污品」,是苦恼,是真实不虚的,真实是苦。这个真实是苦这句话,我们若是学习唯识的道理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认识,什么叫做苦?就是你的分别,就是你这一念心的分别,这就是苦;你若没有这个分别,就不苦了,一切法都是心。所以这是「染污品果真实」。

「二、彼品因真实」,彼染污品的因为什么有这样的果呢?因为有因,由因来的,因缘所生法,不是自然有的。这个因是真实的,佛说这个见烦恼、爱烦恼是苦恼的果报的因,这是真实不虚的。这个十二因缘里边行缘识,这二个字,这句话很妙,我这个心为什么会这样分别呢?就是业力,业力使令你就是要这样子想,这样分别,所以就是苦了。烦恼也是由心来的,业力也是由心来的,苦恼也是心的分别。「彼品因真实」,也是真不虚的。这个「真实」这句话,就是不虚妄的意思。佛说这是因,这个是一切苦恼的因,这句话说的非常的正确,这样意思。说这个我们这一念心,遇见一切境界的时候,会种种分别,这就是苦,这句也是真实不虚,是这样意思。

「三、清净品果真实」,这底下这二句都是属于清净,清净的品类。前面是染污品,现在说是清净品,就是出世间,出世间你得到那个灭谛,就诸法寂灭相那个灭,那是修学圣道所得的果,那真实是清净是安乐自在的,佛这样子开示我们是真实的,是真实不虚妄的。你能达到那个境界的时候,他真实是安乐自在的。我们凡夫的心情,要有一个,得到一件事,得到一件如意的事情,另外去攀缘一个如意的事情,成就了就感觉到欢喜,是这样子。但是说这个清净品,佛法里面说那个灭谛是离一切相,离一切相的事,不是去得到一件事,而现在是离一切事,心里面没有事,心里一点事也没有,这时候才是与寂灭相相应的时候。

说这个禅师,说无为闲道人,心里面一点事没有,那真是清净的境界,这就是「清净品果真实」。你常常静坐的时候,修奢摩他的时候,修奢摩他的时候心里面一点事也没有,色受想行识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什么事情也没有,的确是不容易,不容易,那么这叫做「清净品」。所以你读这个《大般若经》,色是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色不可得,声香味触法不可得,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不可得,的确是不与万法为伴侣了,的确是有这么一个事情。这个无所得,无所得即是得,就是成功了,这就是「清净品果真实」。

「四、彼品因真实」,这个清净品的果,这种理论虽然是现成的,这是无为法,无为法不是创造有的,是本有的。但是有等于没有,我们就是不行,就是拿不到。就像井里面有水,但是你这个取水的,这个绳子短,它就到不了那里,这水拿不到。所以非要是这个戒定慧,要有忍耐心,常常的修这个四念处,今天也修,明天也修,几时的使令这个心里面一点执着心没有了,就成功了,就相应了。所以「彼品因」,修学这个戒定慧的圣道,三十七道品的圣道,这个四念处的圣道,这个能为清净品的果做因,也是真实不虚的。你这样子修,就能得到那个清净品的果;说我不这样修,我自己另外有一个主张,那靠不住,那件事靠不住。那么这是四谛,这也就是《瑜伽师地论》用一,就说这一法来表达佛法的道理,用二法表达佛法的道理,用三法,多少个三,现在用多少个四,四来表达法的道理,这样意思。

 

寅六、由想为先戏论缚别

又有四种想为先戏论缚:一、于小欲中想为先戏论缚,二、于大色中想为先戏论缚,三、于无量空识无边处想为先戏论缚,四、于无所有处想为先戏论缚。

这个四谛应该是全面的佛法都包括在里面了。这底下单说「戏论缚」,这个「戏论」,当然是包括内心的思惟,但是因为有论的话,有内心的思惟就会发出来语言了,所以语言是戏论,你内心的思惟也是戏论。「戏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与圣道相应,那些思惟、语言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叫做戏论。这里说一共有四种,这四种戏论是以「想为先」的,就是心里面取像,取着种种像,心里面就会发出来种种的语言、种种的思惟、种种的语言,所以叫做戏论。这个戏论就是众生的一种系缚,你就执着你这个看法,你这样的思想发出来这样的业力,就得这种果报。这样的思想也系缚你,你成就了这个业力也系缚你,得了这个果报还是系缚你。但这里面说,一共是有四种。

「一、于小欲中想为先戏论缚」,第一个是「小」,这个「小」是什么意思?下面那个地方有个大,第二句那里有个大,是「大色中想为先戏论缚」,那么就是色界是「大」,我们欲界是「小」。那么这个小大怎么想?应该是从表面上看,欲界的人的身体是小,色界天人的身体是大,身体是大。这个欲界的人,我们地面上的人有欲,我们这个见闻觉知范围也是不大,生到欲界天上的人,他有多少神通,还是不够大。若是到了色界天,那有神通是更广大了,当然境界也是大,所知道的事情也特别大,而且寿命特别长。他有禅定的功夫,有禅定的功夫这堪能性特别强,就是能力特别强,所以他们所知道的事情都比我们欲界广大,所以叫做大。

而我们欲界这个「小」,小的「想为先戏论缚」,实在就是「欲」,实在来说就是欲。世界上的人,虽然说是各行业是很多的,但是我这么想,其实都是欲,就是这个生财之道不一样,我做医生,他做律师,以农为业去耕田。总而言之,取得了很多满意的事情,然后就享受,就是这么样,另外有什么事呢?另外没有什么事。所以都是欲,在这欲的境界里边有想,取种种相,主要就是这样子。「为先」就是为首要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就会滋长出来各式各样的戏论,不这样还不行,你不去这样子做,怎么生活呢?所以这是很难解脱的事情。

「二、于大色中想为先戏论缚」,这是色界天,他的身体是大,这心也大,心量也是大,他的智慧也大。那么在那里面的境界,他也是想,还是取着种种境界,以「想为先」发出来种种的戏论,还是这样子。但是那个是没有欲了,没有欲的事情。

「三、于无量空识无边处想为先戏论缚」,这里无色界天了,无色界天里边不是统一的说法,欲界里面统一名之为小想,色界天统一起来名之为大想,大色中想。现在说无色界天,把「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合为一类,「于无量」,于空无量、识无量,空无边、识无边,名之为「无量」想。这个「想为先戏论缚」,他也是一样,也还是想为先做种种戏论,也还是这样子。

「三、于无量空识无边处想为先戏论缚」,这个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空就是把色,色界天是把欲破坏了,破坏了欲界的欲,没有欲,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天,把色破坏了,他只有受想行识没有色。这个修行人就是以空无边为所缘境,那么他就有空的这样的想,想为先的戏论;识无边处天又放弃了空,专一的去观察识,过去的识、未来的识、现在的识,无量无边的这个心,很多很多的眼识、耳识乃至意识,也还是取像,取这个想为先做种种戏论缚,这二种合起来叫做无量想。

「四、于无所有处想为先戏论缚」,这个是无所有想,就是无所有处天,这「无所有」想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想这个无所有,就是这么回事。现在就是他把识无边处天,是以识为所缘境来取,以想为先的戏论缚,想这个识无量无边这样想,现在把识也放弃了。放弃了这时候还有什么做所缘境呢?以「无所有」为所缘境,也没有欲,也没有色,也不想这个空,也不想识,就是想这个无所有,以无所有为想。成功了的时候,就是无所有处定,这样意思。他是在这个境界里面「想为先戏论缚」,这样子。他也是有种种想,那么都是一种戏论,也就都是一种系缚,思想上的系缚,也就是根本的系缚,内心里面的系缚。

这一共是四种,这四种我们很容易就想出来,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非想非非想没有呢?前面标题是「四种想」,以这个想,这是个题目,非想非非想就和这个题目不合了,所以就不说了,因为它就是特别微细,就不说这件事了。这里面这是一个理由,没有说这个非想非想处。但另外一个想法,这个修行人,就是佛法的修行人,在这个色界四禅里面可以修四念处,可以得圣道。在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里面也可以修四念处,也可以得圣道;就是非想非非想这个定不可以,不可以在这里修圣道。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这个想,就是太微细了不明利,非想非非想天的那个人,那个禅定里面他那个想太微细了,不明利,修圣道不能够修,没有这个能力修圣道,所以也就不说了,也可以这么解释吧。

 

寅七、于恚害等能治差别

又有四法于诸有情,对治恚、害、不乐、欲贪,善修习时能生大福,能趣离欲。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在前面我们学习过,这是第七科「于恚害等能治差别」,就是能对治,能消除去这个恚害等这些烦恼,这些差别不同。

「又有四法于诸有情,对治恚、害、不乐、欲贪」,这个有四种法,这四种法是作什么用的呢?是于诸有情来对治恚、害,对治恚,对治害,对治这个不乐,对治这个欲贪的,对治这四种,能消除这四种烦恼,使令你心里面清净自在,这四种法。这样子这几句话,是先说这四种法的功德,这四种法的功德,实在来说就是两种,一种是「于诸有情」,你是凡修这四个法的这些有情,就能对治恚,对治害,对治这个不乐,对治这个欲贪;另外一个功德,「善修习时能生大福」,使令你的福德广大。《阿含经》里面也还赞叹这件事,修这个四无量心三昧,也赞叹这件事。「善修习时能生大福,能趣离欲」,能使令你从欲的境界里面向前进,进步到没有欲的境界里面去。这个「趣」就是向前进的意思。

这个「恚、害」,我们以前也是解释过,这个「恚」比较严重一点,「害」是轻微一点。「恚」有个什么意思?我对那个人的恨,想要杀死他才快乐,这就叫做恚。这个「害」不是这样,就是伤害他一下就好了,不必杀死他,这「害」较轻微一点。这个「不乐」是什么意思呢?「不乐」就是嫉妒,别人有殊胜荣耀的事情,我就不欢喜,那么叫不乐,就是嫉妒的意思。欲贪,前面恚、害都是瞋恨的意思,那么还有「欲贪」,这还是个烦恼,烦恼也对治它。对治它,这样子正好就是,恚就是慈悲心,「慈」来对治恚,「悲」就是对治害,「喜」就是对治不乐,「舍」就是对治这个欲贪,这样意思。这样子心就好了,心就清净了,能把这几种烦恼对治出去,还能得到「大福」,大自在、大安乐境界,「能趣离欲」。当然那也就是离开了欲界,到了色界天以上的境界了,发无上菩提心,那就是菩萨道了。

这个说四种法,那四法呢?「一、慈」,第一个就是慈,第二个就是「悲」,第三个就是「喜」,第四个就是「舍」,就是刚才说的。这个「慈」前面讲过,就对于你在禅定里面,你或者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无色界的前三个定,你都可以这样观想。观想那个没有苦也没有乐的众生,你能慈能与乐,能给他乐,对治自己内心的恚,我不要对他生恚,我不要这样,这样意思,这是慈。「悲」就是对有苦恼的众生,慈是说无苦无乐的众生,现在是有苦恼的众生,有苦恼的众生你发悲悯心,要除掉他的苦恼,那么这时候内心里面没有伤害他的,能除掉自己内心对他的伤害的心情,这是悲。

第三个是「喜」,喜就是对治自己的嫉妒心,「不乐」,别人有耀荣光荣的事情,我心里欢喜,我不要不高兴,不要不耐他荣,我不要这样,这样子训练自己生欢喜心,在禅定里面生欢喜心,这是「不乐」。「舍」,这个「舍」就是舍掉内心的贪心。前面慈、悲、喜,对治恚、害、不乐,但是心里面还有个欲贪,用舍把它弃舍了。但在前面解释的时候,意思有点不同。这个「舍」是什么?是对众生说的,众生若是有快乐的时候就生贪心,有苦恼的时候生瞋心,不苦不恼的时候就是愚痴。这个「舍」就是作如是观的这个修行人,在禅定里面思惟,开导这个生贪心的人,教他不要贪;生瞋心的人,不要生瞋心;愚痴的人,教他不要生愚痴,那叫作「舍」。这里就是完全在自己这一方面说,对众生有慈、悲、喜、舍;对自己来说,把自己内心的恚,自己内心的害,自己内心的不乐,自己内心的欲贪,把它弃舍了,对治了,这叫慈、悲、喜、舍。

从这么多的法门上看出来,就是我们佛教徒学习佛法用功修行,第一件大事要清净自己的心,自己心里面不要有欲,不要有恚,不要有害,不要有贪瞋痴的烦恼,先做这件事,主要是这么回事情。我们凡夫自己,有的时候也心平气和,好像也不贪,也不瞋,也不愚痴,好像很清净的样子。但是若佛菩萨看很清楚,你这个人还是有贪瞋痴的,你还是没有离欲的,还很清楚。那清楚的程度是像什么样子呢?就像这面上,我们表面上有块不净,表面上有块不净看得清清楚楚,佛菩萨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要赶快的,要用水把这面上的不净洗掉,应该是这样子,赶快要洗掉。但是我们凡夫不精进的时候,好像没有事,这脸上有不净,不要管它,好像不在乎这件事。在佛菩萨看,哎呀你怎么不精进呢?你的问题很严重,你怎么不精进呢?所以从经论上佛菩萨的法语看出来,先要自己内心清净,要做这件事。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6)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0)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二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