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7

酉二、释差别(分五科) 戌一、缘起道理别(分二科)  亥一、问

问:何因缘故说缘起支非自作、非他作、非俱作亦非无因生耶?

这是第九科「缘起诸经」的第四科「释别别说」,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释妨难」解释完了,第二科「释差别」。「释差别」里面分五科,第一科是「缘起道理别」,这个起道理的差别。

「问:何因缘故」,是什么原因说缘起支,说这个十二缘起不是「自作」的,也不是「他作」,也不是「俱作」,「亦非无因生耶」?也不是无因而有。那么前面自作、他作、俱作是因缘有,无因生是自然有;现在也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亥二、答

答:生者非有故,缘无作用故,缘力所生故。

那么前面是问,这是回答。「生者非有故」,前面说是自作、他作都是「生者」,这个生者是没有的;「缘无作用故」,就是非俱作;亦非无因生,就是「缘力所生故」。这是三句,把前面那个四句,解释前面那个四句。「生者非有故」,这个自作和他作是没有的,或者说是没有这个力量,没有这个力量能生起。说「自作」,前面的解释是因缘,就是种子;「他作」就是其余的一切增上缘,都没有这个生起的力量,不能生起。这个句子上只是说「非有」,只是这么解释,怎么「非有」就没有再进一步的解释。

这个头几次的讨论曾经提过,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方面说就是这个自作的种子因缘,他作的增上缘或者是所缘缘、次第缘,这一切法都是剎那间就灭了,剎那间生起了,剎那间就灭了,这是一种虚妄的境界,是没有生的力量,也可以这样说,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在《摄大乘论》里面提到,在本论后面也提到,这一切的缘起法,就是依他起法,依他起法非自然有,依他起法是非自然有,这个遍计执是本性空,是无有少法可得。说依他起法是非自然有,非自然有这句话,若按照《中观论》的观察,就是本性空的意思,就是本性空,在毕竟空上看当然「非有故」,没有「有」的可能,这是非有故,这样子当然是不可能有所生法,不能有。

「缘无作用故」,非俱作,就是自单独的不能生,他也不能单独的生,不能缘起,那么和合起来也是不能作,不能有作用,就是「缘无作用故」,这当然也按照刚才所说的两种道理解释,也一样不能够生。「缘力所生故」,就是解释第四句,亦非无因生,无因生。那么自不生、他不生,俱起来也不生,那么有因缘不能生,无因缘就生了吗?无因缘也不能生,还是要因缘生。因缘已经说是毕竟空故不能生,剎那顿灭,顿生顿灭,是一种虚妄的境界,也是不能生,不能生就生了。所以就是「缘力所生故」,还是因缘生,还是那个自、他因缘所生,所以这就叫做缘起甚深义,这么解释。

这个我当初读智者大师的解释,自不生,他也不生,共也不生,无因也不生,不可思议,即空即假。这个「即空」,就是自也不生,他也不生,共也不生,无因也不生;这个「即假」,不生就是生。我心里面很久很久不能接受,不懂这个意思,可是虽然不能接受,在心里面可常有这件事,常在想这件事。等到只是单独看到《摩诃止观》上,在《释禅般若蜜》也有这个话,《释禅般若蜜》,这个《摩诃止观》上说得很详细的,就是一切法不生。等到读到这个《摩诃止观》,这一心三观的时候,这即空即假即中,这次第三观不是,是先空次假后中。先空次假后中,我心里面能接受,是即空即假即中,倒没有说不接受,可是无形中对那个不生就是生,心里面有好感,有好的感觉,但是还没能说是百分之百的就是这么样就忍可了,没有。

可是现在读这唯识的经论,原来也是这么说的,后来又想起来,其实我以前是读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是做功课本子读,每天读,读到那个地方了,但是还没能和智者大师这个止观的门会合,也没能会和。可是有个印象,须菩提尊者说是一切法因缘生,这因是虚妄,缘也是虚妄,能生出来一切种智吗?因缘生法能生出来一切法吗?这个提出这个问题,提的有道理。但是佛回答这一段,我还不大明白,常常读,读过去了,想一想也不大明白,现在感觉到是龙树菩萨《中观论》上,似乎也有这样的说法。《中观论》的说法就是因也不可得,因缘所生法,而因也是所生法,缘也是所生法,说因也不可得,缘也不可得,不可得能不能生一切法?也有这个说法。这么多的地方提出这样,这个因缘的差别的确不可思议,就是这样子。那么《楞严经》上也是,《楞严经》上更是明白的说,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生,也是说出这句话。

这样子这个标的题目,就是缘起甚深不可思议,那这样说智者大师说是即空即假,这话就是这样,唯识上也是这样说,《大品般若经》也是这样说,《中观论》也是这样说,是一致的,也是这样说。我现在好像讲天台教似的,这个天台智者大师说《般若经》是通、别、圆,是正说圆教,带说通教、别教,这样讲;《方等经》是正说圆教,是对藏、通、别而说圆教。但是《般若经》是带通、别的方便说圆教。这个理论就是即空即假即中,这是圆教,智者大师是这样意思。所以印顺老法师这三个系,性空唯名论,性空唯名系,虚妄唯识系,真常唯心系,唯心论,当然这个标的是非常清楚,一个性空,一个阿赖耶,一个如来藏。

但是智者大师说如来藏,也是别教,也是圆教,不全是圆教的意思。可是智者大师也是判大乘佛教分三系,也是这样判,印顺老法师也是分三系。这样用智者大师判教的方法,印顺老法师说的三系,完全都是别教和通教,通教和别教,也没有说到圆教,有这个态度也是这样子不同了。凡是古代的大德,天台智者大师是有,我们用现在的人说话,有修有证,是经过修行,读《法华经》三七二十一天,读到(药王品)的时候,「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就看见灵山法会仍然未散,释迦牟尼佛在那里说《法华经》,这种境界不可思议,是不可思议。但是智者大师说的这个藏教、通教、别教,我们是容易明白,这个圆教是不大容易懂的,是不容易懂。

但是到今天为止,这个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地方比以前明白的多了一点。所以我想对于现代的这些大德这个判教,当然是大智慧境界,可是也不必否认古德的说法,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让一点,先不必执着,慢慢的学习,慢慢的思惟,我们的智慧慢慢的进步,不必一定执着那一个人去否认谁,也不必执着依据古德否认现在的,也不必执着现在的去否认古代的,都是学习,慢慢地学习,慢慢地增长,慢慢地增长智慧。我们是读龙树菩萨的著作,读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著作,读释迦牟尼佛的法语,慢慢地体会,慢慢地体会,我看这样比较圆满一点。所以这样说印顺老法师说,天台智者大师讲《中观论》即空即假即中,因缘所生法是欺尽天下人,这句话也是慢慢的,这句话也可以稍微慢慢再说,今天不必肯定。

 

戌二、缘起譬喻别(分二科) 亥一、苦芽等喻(分二科) 天一、问

问:于缘起中,何等是苦芽?谁守养苦芽?何等为苦树?

前边「释差别」,「缘起道理别」,缘起的道理有差别,这样讲缘起,那样讲缘起,各式各样的讲。现在这是第二科「缘起譬喻别」,缘起的道理用譬喻去形容它的差别,是分二科,第一科「苦芽等喻」。

「问:于缘起中,何等是苦芽?」这个芽是从种子刚刚生出来,就是苦的开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意思。「谁守养苦芽」?那几支它是保护这个苦的芽,叫它不要枯萎,继续滋养它,叫它强大起来,叫这苦恼强大起来,那几支是这样的呢?「何等为苦树」?这十二支里面那一个,那几支是个苦是完全壮大起来了?这个是三个问,底下就回答,回答是分三科,第一是「苦芽」。

 

天二、答(分三科) 地一、苦芽喻

答:无明、行缘所引识乃至受是苦芽。

「无明、行缘所引识乃至受是苦芽」,这个十二支的最先这两个字是无明、行, 无明、行作缘,引发出来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是所引,无明、行是能引。这无明、行是引出来这个「识乃至受是苦芽」,那么无明、行是能引,这个识乃至受就是所引出来的种子,种子是「苦芽」,原来是这个意思,种子是苦芽了。这个「苦芽」是由无明、行引发出来的,创造出来的。

 

地二、守养苦芽喻

受缘所引爱乃至有,是守养苦芽。

「受缘所引爱乃至有,是守养苦芽」,这个受缘爱,由受的因缘,触缘受,受的因缘,由受为缘所引发出来的爱、取、有这三个,这是「守养苦芽」,是我们自己保护这个苦芽,保护这个种子渐渐叫它有力量,叫它有力量,叫它不要枯萎。因为这个受是无明相应受,所以能保护这个有漏的种子不枯萎,而且渐渐的强大,「守养苦芽」。

 

地三、苦树喻

生与老死,当知是苦树。

这是回答第三个,第三科譬「喻」。那么这个「生」就是果报开始了,果报开始了,这个识、名色、六处、触、受出来了,然后有「老死」来了,这是苦的树,苦的躯干,这个就是具体的显现出来了,这是「苦树」,这样讲。这样子来说这可见无明、行创造出来苦的种子,然后由受缘爱、爱缘取,把这个种子又强大起来,然后生出来这个苦,这个生死苦,生老死的苦。

 

亥二、炷膏等喻(分三科) 天一、如炷

问:几缘起支当知如炷?答:识乃至受。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苦芽等喻」,现在第二科「炷膏等喻」。分三科,第一科「如炷」,第二科「如膏」,第三科「如焰」。

「问:几缘起支当知如炷?」这是用灯作譬喻,这个灯里面有一个炷,那个炷就是点着的火苗的那个物体。几支是炷?几个缘起支当知在譬喻像那个灯炷、灯心似的?「答:识乃至受」,就是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个是那个灯的「炷」,也就是生命的中心,我们生命体的中心重要的部份。

 

天二、如膏

问:几支如膏?答:无明、行、爱、取、有。

「问:几支如膏?」这个灯的灯心,光是灯心还不行,还要有油,「膏」就是油,这个油来滋润这个灯炷,然后才能够有灯焰。说几支如膏油呢?「答:无明、行、爱、取、有」,这是油。用这个这五样,无明、行、爱、取、有这五样,五样就是一个烦恼、一个业力,烦恼和业力来滋养这个识、名色、六入、触、受。

 

天三、如焰

问:几支如焰?答:生、老死应知。

「问:几支如焰?」那个火焰。「答:生、老死」,生、老死,生是苦恼的境界出现了,我们可以从这个譬喻,可以知道这个生死流转的重点所在,可以知道。

 

戌三、缘起增减别(分二科) 亥一、增益(分二科) 天一、问

问:何因缘故于缘起黑品教中说名增益?

这第三科「缘起增减别」,缘起里面有增、有减的,是减不是灭,增减别。「增减别」分二科,第一科是「增益」,第二科是「损减」。先说这第一科「增益」,分两科,第一科「问」。

说「何因缘故于缘起黑品教中说名增益?」什么理由在十二缘起的黑品教中,「黑品」就是苦、集,苦谛、集谛,这是一个污染,是有杂染分别的地方,令我们在无明长夜里面受苦,所以是黑品,不是光明的,没有般若波罗蜜智慧的无明长夜,所以叫做「黑品」。佛开导我们流转生死的境界里面,说它是「增益」,总是增长这件事,或说增加。我们作恶事,本来也没有三恶道,也没有人天这种苦恼的境界,都没有,没有而有了,就是你自己创造的增加的,是这么意思。但是现在说是「于缘起黑品教中说名增益」,是什么理由?这是「问」,底下回答,回答第一科「由积聚」。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由积聚

答:一切有支,纯大苦聚为后果故。

这是第一科「由积聚」。「一切有支」,十二个支里面都是「有支」,都是无中生有,由虚妄分别把它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的大体上去看,从无明、行一直向后看,「纯大苦聚为后果故」,就是生老死,这是一个大苦恼的积聚,积聚了很多很多的苦,三恶道的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为后果故」,为缘起支后面的一个结果,就是这样子,这个果是自己创造的,自己无明、行,后面爱、取、有,这么创造这些果。

我们说是,我们发心劝人做善事,你做功德将来怎么怎么好,实在就是创造生死的果报,当然是不劝人做恶事,劝人做善事就在人天的世界,受了人天的果报。人天的果报当然好过三恶道,但是也是爱别离苦的境界,人天的世界就是爱别离苦的境界,也一样也可以说是怨憎会苦,也是一样。说是功德做太多了,福报太大了,就是做国王,做国王多数是小国王,而不是转轮王,小国王多数是怨憎会苦,你若去侵略别人,别人就和你对抗,这就是怨憎会苦,大家斗起来,团体与团体,国家与国家,不管是各式各样的斗争。总而言之,我要占你的便宜,你也要占我的便宜,就是这样子,这是「纯大苦聚」。一般的老百姓也是苦,虽然是没有那么复杂,也是很苦,生活困难也是苦,生活不困难的时候,苦恼是更厉害。

「纯大苦聚为后果故」,这就是「增益」,本来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自己创造出来的,「纯大苦聚为后果故」。这个从十二缘起一段一段的解释,就是愈描愈清楚,人生是苦,人生是苦啊,其他的我们要发心解脱苦这个意愿,这个意愿应该是愈来愈明显,愈来愈有力量,任何力量都挡不住你出家的,你要发心出家修行这件事,任何力量不能挡住。因为看出来只要是你的无明烦恼在的时候,都是苦恼的境界,到天上,天上也是苦恼,人间是更苦,所以「纯大苦聚为后果故」。

 

地二、由随增

又诸有支,前前为缘,后后所随故。

第二个解释「由随增」,前面是「由积聚」,这个苦是由积聚来的,那么现在第二科「由随增」,看怎么叫随增。

「又诸有支,前前为缘,后后所随故」,你从这个老死向前看,从前面一个支为后一个支的生起因缘,一直到无明,无明是行生起的因缘,行是识生起的因缘,总是前前的那一支生起,后后那一支随着就生起来,它就有了力量了,它就能生起,所以这也是增。可是这个文的意思,「前前为缘,后后所随故」,就是前面那个力量大,把后面那个带起来,前面那个缘是因,后面就是果。

这个第一个回答,就是「一切有支,纯大苦聚为后果故」,这个不是「前前为缘,后后所随」,不是,就是很明显的前面的十支都是因,后边生、老死是大苦聚,很明白的把因果分开,所以由前面的积聚引出后边的大苦恼。这个第二个回答是「前前为缘,后后所随故」,不是那么分别,都是「前前为缘」,除了无明和生、老死,无明是因,老死是果,中间的十支都是又是因又是果,都是「前前为缘,后后所随」,是这样子。

这里看出来前面若不作缘,后面这一支就没有这件事,所以说苦恼你若创造了,这苦恼就不能避免了。但是其中看出来有一个不决定的可能性,就是我若不造因,就没有果;我没有生,就没有老死;没有有,就没有生、老死;没有爱、取,也就没有有。你若有爱、取,就是要有有,有就有生,就有老死。那么就看出来那个锁链连在一起很厉害,但是有一个松解的可能,在这里看出来。

这前面是增益,约增益来回答这个问题,「缘起增减别」,这是「增益」的解释。底下第二段「损减」别,天一「问」,天二「答」。

 

亥二、损减(分二科) 天一、问

问:何因缘故于白品教中说名损减?

「于白品教中」,就是灭道二谛,灭谛和道谛,灭谛和道谛是般若波罗密的光明境界,是清净的不是污染的,所以叫做「白品」。在这个圣教,这个无明长夜的苦恼中,释迦牟尼佛的慈悲给我们安立一个光明的道路,这条道路大意来说,就是损减,意思是「损灭」。是什么理由名之为「损减」呢?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由随减

答:由一切支,前前永断,后后灭故。

就是十二个支,每一个支看,「前前」那一支是若是「永断」,「后后」的那一支就「灭」了,就没有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都是这样子。所以说是「灭」,把苦恼的境界把它息灭了,所以是损减,是去掉了,所以叫「损减」。

 

地二、由渐减

又是纯大苦聚损减因故。

又是你学习圣道的时候,学习戒定慧的时候,就是把这个「纯大苦聚」,这个生老死的纯大苦聚就消灭了,把前面的因都消灭了。前面的因就是无明、行消灭了,就没有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了,没有种子了,有明相应触、明相应受的时候,也没有爱取,没有爱取就没有有,这样生老死就没有了,所以「纯大苦聚」,这个生老死也就损减,把因先灭了,果也就没有了。「损减因故」,你不灭因,果是没有办法灭掉的,果没有灭掉。

从这些文字上看出来什么事情呢?就是学习佛法是要灭除去「大苦聚」,就是生老死,灭除大苦聚的果。大苦聚是由烦恼和业力来的,所以要灭烦恼,灭烦恼而后就没有业,没有业就没有果。所有的佛教徒出家、不出家,修学圣道先要灭烦恼,这就看出来我们损减内心里面的烦恼,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第一要务,重要的事情,不是说得神通,不是这件事,是要灭烦恼,灭了烦恼,我们心情自在。如果没有灭烦恼,你也可以修禅定得神通,但是烦恼没有灭,心里不自在,心里还有问题,还是有苦恼的,别人不知道,你自己知道的。所以从这些十二缘起支上,会看出来这些事情,看出我们修行人应该做什么事情,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是第三科,现在第四科「有因法苦别」。

 

戌四、有因法苦别(分二科) 亥一 、有因法

问:几缘起支名有因法?答:谓前七。

这是第四科,这个「释差别」第四科是「有因法苦别」,有因法的苦,这个苦是有因的,不是没原因的,这个也有各式各样的差别,第一个是「有因法」。

「几缘起支」叫做「有因法」?就是这个法是有因的。「答:谓前七」,就是前七支。前七支就是无明、行这是二支,识、名色、六处、触、受这是五支,这五支识、名色、六处、触、受,这是苦的芽,苦的芽这就是法,它是有因的,就是由无明、行为它的因,它才出来的,才有识、名色,才有苦芽。所以若消灭了苦因,那么这个苦、这个法,这个识、名色、六处也就没有了。所以从这个七支总合起来叫做「有因法」,就是后边的识、名色、六处、触、受,以无明、行为因,这叫做「有因法」。

 

亥二、有因苦

问:几缘起支名有因苦?答:余五。

「问:几缘起支名有因苦?」法是有因,合起来叫有因法。那么要几个缘起支名叫做「有因苦」呢?「答:余五」,余五就是爱、取、有这三个,生、老死二个加起来就五个。这五个生、老死是苦,爱、取、有是这苦的因,叫做「有因苦」,合起来就是这样解释的。

 

戌五、灭尽所显别(分三科) 亥一、漏尽所显

问:几支灭是漏尽所显?答:三。

这第五科「灭尽所显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漏尽所显」。

「几支」,十二支里面那几个支灭掉了是「漏尽所显」?就是烦恼尽了,表示这样意思,那几支是表示烦恼尽了,是这样意思。「答:三」,其中的三支,三支是什么呢?就是无明和爱、取,这是烦恼。说烦恼虽然是很多,主要就是无明和爱、取,这是烦恼的本体,就是无明、爱、取。无明、爱、取若是尽了,断掉了它的种子,就是永久的灭除了,那就叫做「漏尽」。所以「漏尽所显」就是把无明、爱、取消灭了的意思。

 

亥二、缘尽所显

问:几支灭是缘尽所显?答:即此三是余支缘故。

就是这无明、爱、取这三个,它是其余的一切支生起的因缘,其余的一切支自己是不能生起的,它要靠,要依赖无明、爱、取的力量才能生起,所以无明、爱、取是其余支生起的缘。现在说几支灭掉了是「缘尽所显」?那么还是这无明、爱、取,这生起的缘没有了,还是无明、爱、取,还是这三个缘尽所显故。所以说因缘是很重要,但是增上缘也非常厉害,也是非常厉害的。

 

亥三、受尽所显

问:几支灭是受尽所显?答:一。谓由烦恼已断故,所依灭时,此一切受皆永息灭故。

这是第三科「受尽所显」,第一科是「漏尽所显」,第二科「缘尽所显」,第三科「受尽所显」。

说几个支灭掉了是「受尽所显」? 这个心与一切法接触的时候有所受,你心里面有感觉,感觉到苦,感觉到乐,感觉到不苦不乐,这个是受,这个支灭掉了,就没有受了。那几个支有这种作用呢?「答:一」,就是一个支,就是受。那么这个受,实在说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或者苦、乐、忧、喜、舍这五受,其实这样说也是对,没有说错。但是按佛法的立场来说,只有两种受,站在佛教的立场来说,站在佛法的立场来说,站在修行人的立场来说,只有两种受:一个是无明触所生受,一个是明触所生受,只是这二种,这二种受。这二种受现在说几支灭是「受尽所显」?那么回答这个问题,底下回答分成二个。

「谓由烦恼已断故」,就是无明、爱、取断掉了以后,灭除了就是无明触所生受消灭了,消灭了以后,这就是阿罗汉以上圣人的境界,这就是明相应触当令的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与一切法相触的时候,就是明,用明的智慧,般若的明去与一切法接触的,是这样子。「所依灭时,此一切受皆永息灭故」,「所依灭时」,这个「所依」是什么?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你这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这个时候,若是一切烦恼永断了,只有明相应受还在,但是若是眼耳鼻身意,色受想行识完全灭了,一剎那间灭掉,后一剎那不生,入于不生不灭的时候,就是「所依灭时」,这时候色受想行识没有了,没有了「此一切受皆永息灭」,这个时候这个明相应受也没有了,一切受都没有了,「此一切受皆永息灭故」,完全都灭了。

这个我们若是你常常读经,读那个经、读这个经,读这个论、读那个论,常常读,他心里在这句话就有分别心,有什么分别心?如果说《起信论》上说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那么这个明相应受是不灭的,怎么能够灭呢?而这上说,「此一切受皆永息灭」,这是一个问题。这问题怎么回答?所以我以前说过,说《大毗婆沙论》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后就不是有情了,我看见这句话心里面跳了一下,唉哟!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后就不是有情了,是这种境界。所以「此一切受皆永息灭」了,到这时候就是无生无灭,在《瑜伽师地论》上后边有解释,这就是真如的境界,真如的境界。这可见《瑜伽师地论》,唯识学的经论和《起信论》思想不同,思想是不一样的。当然这可以我们继续学习,看看还有什么样的转机,继续学习,这是「受尽所显」。

 

酉三、释建立(分二科) 戌一、七十七智(分二科) 亥一、问

问:何因缘故依止缘起建立七十七智耶?

这是第三科「释建立」,「缘起诸经」的第四科「释别别说」,「释别别说」分三科,第一科「释妨难」,有「自性为缘难」,「更互为缘难」,「齐识转还难」;第二科「释差别」,有五种差别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释建立」,解释建立的问题。这个「建立」分两科,第一科是「七十七智」,有七十七个智慧的建立,还有四十四个智慧的建立,这两种说法。现在第一科解释「七十七智」的建立,建立分两科,第一科是「问」,第二科是「答」。分两科,第一「别列七智」。

「问:何因缘故依止缘起建立七十七智耶?」这是问,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别列七智

答:为显有因杂染智故,又复为显于自相续自己所作杂染智故,又复为显前际诸支无始时故,又复为显后际诸支容有杂染还灭义故,又复为显支所不摄诸有漏慧遍知义故。

这是「七十七智」,先列出来七个智慧。这个地方你看这里有几句?这里才五句。「为显有因杂染智故」是一句,「又复为显于自相续自己所作杂染智故」第二句,「又复为显前际诸支无始时故」第三句,「又复为显后际诸支容有杂染还灭义故」第四句,「又复为显支所不摄诸有漏慧遍知义故」这第五句。底下接着「于一一支皆作七智」,那就是第二个意思了。这五个句里面有七个智慧,先标这七个智。

「为显有因杂染智故」,怎么样能建立七十七个智慧呢?先说这第一个智慧,「为显有因杂染智故」,「为显有因」,这十二缘起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显示我们在三界里面流转生死,受生死大苦是有因的,不是无因。当然我们不学习佛法的人,当然不讲了,不讲这个道理,不学习佛法的人就是追求欲。明白一点说,在社会生活,你为什么生存?你为什么活着?其实很明白的就是追求欲,没有第二件事,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权位,也是为了追求欲,总而言之是为了欲。但是受苦这个事情不管,受极大的苦都尽量的排除万难去追求欲,是这么回事。

现在佛教徒不是这样意思,佛教徒去看一看我们在人世间三界里面受苦,这个苦是从那里来的?现在佛开示十二缘起,告诉我们苦是有原因的,这些杂染的苦恼境界是有原因的,开导你建立这样的智慧,这叫做「有因杂染智」,是有原因的,不是无因的。外道里面讲无因论,而佛教徒看这无因论,是的吗?一切法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因而有吗?不合道理。所以告诉你,你听佛说的缘起论,你从闻思修的学习上可以决定,是有因而不是无因,这是一种智慧。这「杂染智」可以这么讲,就是在杂染法里面你生起了智慧,生起了一个有因的智慧;或者说你虽然知道了,生出来正见,生出来一个正知正见,一切法是有因果的,但是你还是凡夫,所以还是杂染,或者这么讲也可以。

「又复为显于自相续自己所作杂染智故」,但是在外道里面说梵天创造的,大自在天创造的,这个道理,我们佛教徒就是去观察外道的这种邪因论,上帝创造的,梵天创造的,大自在天创造的,是吗?这是不合道理的。大自在天不创造的时候,我们没有什么事,忽然间创造了,我们受了很多苦,又何必多事呢?何必多事使令我们受这么多苦,又何必呢?这不合道理。所以若是学习佛所说的缘起论,我们就明白一件事,「为显于自相续」,显示出来你自己的生命,你受苦也好,你受乐也好,你自己所做,是你自己创造的;不是上帝创造,也不是梵天,不是大自在天,是你自己。你受苦也是你自己造的,受乐也是你自己造的,又受苦又受乐也是自己做的,自作自受的,是那么回事,这也是显示这样的智慧。

这十二缘起就显示出来,你的生命体是苦也好,是乐也好,总而言之都是苦,是你自己创造的,你的无明、爱、取创造的,自己所作,不能怨天尤人,不能怨谁的。「自己所作杂染智故」,你有这样的智慧,生出来这样的智慧,这是两种智慧。这两种智慧就破除去无因论和邪因论,你去这样思惟的时候,无因这话使令我不能决定,很难信受,很难接受这个无因论和邪因论,不平等论。

「又复为显前际诸支无始时故」,说十二缘起又显示出来一种智慧,什么智慧呢? 「前际」就是向前推,就是无始以来,无始以来就有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始以来就是有这种,你推不到一个最初的,无始以来就是有。无始以来就是为什么有老死?由生来的;为什么有生?由有来的;为什么有有?由爱取,就是最初是无明缘行从这来的,无始以来就是这样的。你若说是上帝造的,说梵天造的,那么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由梵天那里开始的,他是万物之始,但这事不合道理,是无始,这样因果是平等的。你若说有始,最初那个从那儿来的?一定是没有因缘的,它是自然有的,其余的一切法是有因缘,就是有的是无因缘,有的有因缘,这是不平等。若说「无始」这就平等了,你推不到头,都是由因缘有的,这个理论很公平,所以我们容易接受。这是又显示告诉你,可以从佛说的十二缘起里面,显示出来这样的智慧,有这样的智慧。

「又复为显后际诸支容有杂染还灭义故」,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来不及了;就是后际以后,将来的时候,将来还是一样的,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老死,还是这样子。后际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握的,我们若是遇见恶知识,我们就是无明缘行,就是爱取有;若遇见善知识了,我们就是无明灭则行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了,就会还灭,这时就有希望可得解脱的,我们也会有这样智慧的,这就是两种智慧。但这说了「前际」和「后际」,当然还有中际,由前际而中际生,由中际而后际生,所以一定是有中际,就是现在际。现在际这里面就是三种智慧,前际的十二缘起,后际的十二缘起,和现在际的十二缘起,这是三种智慧,都是这样的,都是缘起,加上前面这两种智慧就是五种,五种智慧。

「又复为显支所不摄诸有漏慧遍知义故」,这是第五句,第五句这里面有两种智慧,加上前面五种就是是七种智慧。「又复为显」,又佛为我们开示十二缘起的时候,也就又显示出来这十二支所不摄的诸有漏智慧,能显示出来这个智慧。什么智慧呢?就是佛说了缘起法,我们从这缘起上去闻思修,去学习。学习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信心了,从闻思修建立了清净的信心,我们就会修四念处了。修四念处观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世间集,集会的集,观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这是世间的因缘和合就生起了,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缘老死,这苦恼就出来了。那么我们也会观察,修四念处就会灭,生灭则老死灭,取灭则有灭,爱灭则取灭,无明灭则行灭,又会这样观,就是观察这个大苦聚又灭了。大苦聚是由因缘生,大苦聚由因缘生,因缘若灭了,苦聚就灭了,这又是两种智慧,观世间集是一个智慧,观世间灭又是一种智慧。

我们能够这样修止观,修止观慢慢修慢慢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进步,就得无生法忍了,这样的学习佛法成就闻思修的智慧,乃至得无生法忍,这是「支所不摄」,十二缘起是杂染法所不摄的,是杂染法,而从闻思修上的学习,得到闻思修的智慧,去修四念处得无生法忍,这个十二缘起所不摄,十二缘起是苦集二谛,现在是灭道二谛,这个灭道二谛是清净的,不是苦集二谛所摄。「诸有漏慧」,我们没得无生法忍以前这是有漏慧,还是烦恼的慧,还不是清净无漏的。「遍知义」,知道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这些道理,我们这么修行,这就是两种智慧,加上前面的五种,合起来就是七种智慧。这是标,标出来这七种智慧,「别列七智」,标出来七种智慧。

 

天二、总结建立

于一一支皆作七智,当知总有七十七智。

这是第二科「总结建立」,第一科是「别列七智」,现在第二「总结建立」。

就是于这十二支里面,「一一支」都作这「七」种智慧,都安立这七种智慧,七种智慧。「当知总有七十七」个智慧,七十七个智慧其实在这个地方要算一算,这十二支十二个七是多少?是八十四,若七十七就少了七支,少了七个智慧,就是无明这个地方。观老死七个智慧,老死集七个智慧,老死灭七个智慧,老死灭的趣灭行寂,就是修学无漏的戒定慧,到灭老死的那个地方,无老死的那个地方去了,就是道谛。每一支里面都是苦集灭道的四支,你这样观,那么这是每一支都是像前面这个一共七种智慧都有,都有这七种智慧。

到了无明那个地方就不立了,不立这个,后面这十一支,每一支都有七种智慧,就是七十七个智慧,这样意思。但是无明里面,在前面解释无明体性的时候,什么叫做无明?主要就是我执,执着有我,执着萨迦耶见我我所,那么通达是无我、无我所,就是灭这无明,所以若是修无我观,就是灭除这个缘起的根本了。这是七十七智的建立,就是佛说了十二缘起的时候,我们若能够虚心从闻思修上去学习,我们能建立七十七种智慧。

 

戌二、四十四智(分二科) 亥一、问

问:何因缘故于缘起中建立四十四智耶?

前面是建立七十七智,这里是建立四十四智,什么理由呢?

 

亥二、答

答:为显于一一支,依四圣谛观察道理,是故总有四十四智。

「答:为显于一一支,依四圣谛观察道理」,像刚才说的这个,在每一支的支上都观察四圣谛的道理。譬如说生、老死,用四谛道理观察,生也是一样,观察这个生,那么就是苦谛。这个苦是怎么来的?苦的灭了。生怎么来的?那就是生的集;生的灭,没有生的时候,无识、名色、六处、触、受,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境界就是灭,这个灭不能自然的灭,你要修学圣道,趣灭行寂,那才能够灭除这个生。这样有、爱、取,一直到前面都是一样;但是到无明那个地方,就没有这么多。那么这又是有四十四个智慧,「是故总有四十四智」,这是这一段讲完了。

 

辰二、约缘境辨(分二科) 巳一、生欲界(分二科) 午一、由眼耳

复次若生欲界,依欲界身引发上地若眼若耳,由此见闻下地自地所有色声。

这个「约缘境辨」,这一科倒是很远,就是「三杂染」里面最后是「生杂染」,「生杂染」里面「生流转」那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约自身辨」,「约自身辨」,就是「缘起」这一大科统统都是「约自身辨」,现在是第二科「约缘境辨」。「约缘境辨」分两科,第一科是「生欲界」。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由眼耳」。

「若生欲界,依欲界身引发上地若眼若耳」,说是若是我们很侥幸遇见佛菩萨的慈悲,我们生到欲界去,而在欲界的人天世界,不是到三恶道去,在人的世界能遇见佛法,修学四禅八定成就了,成就了四襌八定,虽然成就了四禅,但是你还不是四禅天上的人,还是欲界的人。欲界的人,「依欲界身」,你依靠欲界的生命体引发出来,「上地」就是四禅八定,你得到了上面的禅定了,你就在禅定里面就引发出来色界天的眼耳,眼睛、耳朵,那么就是天眼通、天耳通的意思。

「由此见闻下地自地所有色声」,你得到了四禅,你得到了四禅的天眼、天耳了,就用初禅或者二禅的天眼,由初禅的天眼、天耳可以见闻下地,就是欲界地乃至三恶道都可以看得见。「下地自地」,就是欲界所有的色所有的声都可以看见,不是用欲界的眼耳,是用色界天的眼耳看见。这是第一科「由眼耳」,现在第二科「由意根」。

 

午二、由意根

又依此身,起三界意及不系意而现在前。

「又依此身」,还是依欲界这个身体,但是在禅定里面起「三界」的「意」,也可以起欲界的意,你本来是欲界散心的意,又能起色界天、无色界天的意,这个禅定意;「及不系意」,那得圣道了,这一切爱见慢烦恼所不系缚的清净心,这是圣人清净的智慧。「而现在前」,显现在前了,圣人的境界出现了的意思。

 

巳二、生色无色界

若生色、无色界,除其下地,一切现前如在欲界。

「若生色、无色界,除其下地」,前面是这欲界的人得到色界定、无色界定,还是依欲界身的,现在说是在欲界死掉了,生到色界、无色界天去了,他在色界定、无色界定里面。「除其下地,一切现前如在欲界」,这个时候他们不愿意看下欲界的事情,欲界的事情不愿意看,他们就是本身的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境界,一切都是现前明明了了,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清清楚楚的,就像你在欲界的时候,看欲界的世界,也是那样子。那么这是「约缘境辨」,这样子解释。

 

辛二、明对治(分三科) 壬一、标

复次此三种杂染: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离染;为欲断故,修六种现观应知。

这是第二科「明对治」,「明对治」这一科就是更远了,就是那第五科「杂染施设建立」,这第五科从那里来的?就是〈有寻有伺地〉那三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地。三地那一大科里面一共有两科,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是「总别标释」,「总别标释」里分两科,第一科「总标列」,第二科是「广分别」。「广分别」里边第一科是「界施设建立」,第二科「相施设建立」,第三科「如理施设建立」,第四科「不如理施设建立」,这四科都讲完了,那第五科就是「杂染施设建立」。这个「杂染施设建立」里面,前面说到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这三杂染都讲完了。现在第二科是「明对治」,就是来对治三杂染,来消灭三杂染的意思,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复次此三种杂染」,前面说了烦恼离染、业杂染、生杂染,都说完了,三杂染说完了。三杂染是什么呢?「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都说完了。这个我们凡夫有烦恼、业、生三杂染,三杂染就是十二缘起。「为欲断故,修六种现观应知」,因为是佛教徒为了要断除去这三种杂染,那怎么能断除呢?要「修六种现观应知」,要学习六种现观,你才能够断除去三杂染,你应该知道。这是「标」,底下是「征」。

 

壬二、征

何等为六?

「何等为六?」那六种现观呢?这是问,底下「列」出来。

 

壬三、列

谓思现观,信现观,戒现观,现观智谛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究竟现观。

就是这六种,这六种现观在本论里面五十五卷十六页有解释,有解释的。我今天早上也把它翻开来看了一段,看了一看,现在我们不需要去详细解释。「思现观」,就是我们经过闻所成慧的学习,然后去思惟缘起的道理,思惟到什么程度呢?是决定无疑了,决定是这样子,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的,无明灭则行灭,生灭则老死灭,思惟到决定的时候,那时候叫做「思现观」。

「信现观」,就是相信三宝,相信佛宝、法宝、僧宝,是由修缘起观成功了的圣人境界,佛也是圆满的圣人,法是大般涅槃的境界,僧是随佛修学得入圣道的这一切圣人,那这样对三宝的信心是特别的牢固而不可破坏了。「戒现观」,就是得到了对于恶事决定不做的律仪,决定不做恶事了。「信现观」,说是不坏信,得到不可破坏的信心,就是佛、法、僧、戒,这个时候要到初果的时候,小乘佛法要到初果的时候,才有这种功德。所以「思现观」是在凡位,在凡位的时候,「思现观」进一步就是修慧,这时候应该包括修慧在内;「信现观」以后,就应该是入无生法忍了,就是得初果以后;「戒现观」,刚才说了,就是得了圣道的时候,戒是清净了,决定不会再做恶事了,所以也决定不会堕落三恶道了。

「现观智谛现观」,这是说慧,就是得初果了,得到初地的无生法忍了,那个清净无漏的智慧出现了,见到诸法的真谛了,这个现观智谛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就是后得智,「现观智谛现观」是根本智,「现观边智谛现观」是后得智。而初得无生法忍就有这两种智慧,但是慧还没有圆满,还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还要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到佛的时候是「究竟现观」,功德究竟圆满了,这个时候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也究竟清净了,得大自在了,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这「六种现观」,后边文有解释,乃至《显扬圣教论》、《杂集论》上也都有解释,现在就是简单解释解释就好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六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六疑 生彼不退疑[栏目:林克智居士]
 法显大师对当今佛教的启迪[栏目:学诚法师]
 江苏佛教纵横谈——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茗山法师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愧疚[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