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超世本愿 唯说念佛
诸佛有总别之愿,“总”者,四弘誓愿,
“别”者,如释迦佛五百大愿,药师佛十二上愿,
弥陀佛四十八殊胜大愿。
先解释愿,一切菩萨成佛,都要发殊胜的大愿,总愿是大家共同要发的,所谓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还有别愿,别愿是区别于其它的佛菩萨、独自所发的誓愿,释迦佛有五百大愿,愿在秽土度众生, 《药师经》记载,药师佛有十二上愿,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这都称为别愿。
然今弥陀别愿,超过诸佛别愿,
故《大经》言“我建超世愿”,又言“发愿逾诸佛”。
故弥陀别愿名“超世别愿”,亦名“别意弘愿”。
阿弥陀佛的别愿,超过其它一切佛的别愿,所以称为“超世别愿”,《无量寿经》言:“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阿弥陀佛的名号被十方诸佛赞扬,是因为他的誓愿超越了十方诸佛,为何超越十方诸佛呢?因为以十方诸佛通途教法不能得救的众生,阿弥陀佛一佛能够救得起来,所以誓愿超越十方诸佛, “发愿逾诸佛”,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弥陀别愿叫做“超世别愿”,又叫“别意弘愿”,“别意”就是特别的意味,不同于通途法门,印光大师把一切佛法分成通途法门和特别法门,其根据就是 “别意弘愿”,“别”是特别。通途法门是修行戒定慧解脱生死,但是弥陀的本愿,凡夫众生虽然没有戒定慧的修学,也可以仰仗阿弥陀佛的誓愿、称念弥陀的名号到净土去,这是 “别意”。“别意弘愿”这四个字出自于善导大师的《观经疏》。
别愿中的别愿
弥陀别愿亘通四十八愿,别局第十八愿,
故第十八愿释尊名为“本愿”,祖师赞为“王本愿”、“本愿王”。
四十八愿都称为弥陀别愿,但是,第十八愿是别愿中的别愿,比如说,第一愿“国无恶道愿”,在诸佛的誓愿里边也有,乃至第二愿、第三愿,别的净土也都有,不见得特别超胜的地方,唯独这第十八大愿 “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十方诸佛别愿当中所没有的,所以,四十八愿之所以称为“超世弘愿”、“别意弘愿”,就是特别在第十八愿。其它的诸佛净土也有微妙庄严的景象,但是我们凡夫往生无份,而阿弥陀佛的殊胜净土,是凡夫但以称名便可往生的,这就是特别不共的地方,所以, “别局第十八愿”。
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有四句偈子说明第十八愿:“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四句偈子叫做 “本愿成就偈”,它是解释第十八愿的。“其佛本愿力”,阿弥陀佛本愿成就的力量;“闻名欲往生”,使得我们十方众生听闻到他的名号,发起愿往生的心;我们能够闻名,能够愿意往生净土,力量的来源在哪里呢?就是本愿力,本愿力是最初的原动力,在我们众生身上落实下来,就是闻到了佛的名号,而愿意往生净土,有本愿力的作用,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劝导我们去往生,我们都听闻到,愿意去往生; “皆悉到彼国”,“皆悉”就是百分之百,一百个人闻名号、愿往生,就一百个往生,万不漏一;“自致不退转”,自自然然得致不退转。这就是第十八愿称为本愿的根据、来源。
自古以来,第十八愿称为“王本愿”、“本愿王”,其它的愿就属于从属的地位。
本愿有二义
本愿有二义:
因本:对果末,因位之誓愿,即四十八愿每愿皆是本愿。
根本:对枝末,众多誓愿中之根本誓愿。
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是根本主要之誓愿。
本愿有两重含义,一是“因本”,对果末,“因”是和“果”相对的,“本”是和“末”相对的,因地发愿,才有佛果,所以,对于佛果而言,因地的誓愿称为本愿。这样来讲,四十八愿通通叫做本愿。不过,净土宗大多所讲的本愿,不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就是 “根本”,“根本”与“枝末”相对应,就像一棵树一样,有了根本,自然会生长枝叶花果,根本如果断了,枝叶花果就枯萎了。四十八大愿并不是平铺罗列,第十八愿是根本、主要的誓愿,因此称为本愿。当然,第十八愿不能脱离其它四十七条愿单独存在,其它四十七条愿是引导进入第十八愿 “念佛往生”的。
比如说,三峡移民工程,政府要建城镇、村庄、道路、学校、邮局、商店等等,那么,建这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是把三峡库区的人民移到这里来居住,为了移民的需要而建设所有的设施。
极乐净土也一样,为了把我们娑婆国土的苦恼众生救度到净土去,而有“国无恶道愿”、“不更恶道愿”、“悉皆金色愿”等等,目的在此,如果没有众生的往生,其它四十七条愿就没有意义,所以,第十八愿称为本愿。
弥陀誓愿虽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
此本愿之王“唯说念佛”。
如果四十八愿都称为本愿,第十八愿就是本愿中之王,此本愿之王“唯说念佛”,“唯”是唯一,只说了念佛。
往生的行业
第十八愿言:
十方众生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这里只取了四句,是要突出说明它的行业,第十八愿全文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至心”、“信乐”、“欲生”是一个信仰的意识,贯穿在 “乃至十念”的念佛当中。这里是它的行体,以区别于其它法门。净土法门往生的行业就是念佛。
而第十八愿成就偈言: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至不退转
天亲菩萨阐释此偈之意,而于《往生论》言: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观”就是观知、了知,通过听闻,领纳在心中。 “观佛本愿力”,了知阿弥陀佛本愿成就的力量;“遇无空过者”,但能遇到弥陀的本愿力,没有一个空过的。
本愿力是什么
想问问大家,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是什么?
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愿以成力,力以就愿。
就好像一个发明家,他想建造一艘船,他有这样的愿心,但如果不把船建造出来,那么就是空愿了,当他通过设计、施工,把船建造出来,这艘船就是他愿心的体现。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想读大学、读博士,他有这样的愿,通过十年寒窗,乃至二十年,得到了博士学位,他的愿心的体现,就在这本博士学位证书当中。
阿弥陀佛本愿的体现,是通过兆载永劫的修行,而成就“南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的六字名号,所以,本愿力并不是空洞的、虚幻的、没法把握的,而是可以让我们听闻、称念的 “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遇无空过者”,遇到了“南无阿弥陀佛”,就没有空过的。什么叫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呢?知道六字名号可以救度我,而专修念佛,这叫 “遇”,不然就擦肩而过,见如不见,闻如不闻。有的人也听到“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去修别的行法了,那就是擦肩而过了;“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句 “南无阿弥陀佛”能让我们快速满足一切功德大宝,一声称名之处,获得无上功德,这当然是指遇到弥陀本愿力的人;你没遇到,你心里不相信,你怀疑,你拒绝,然后你杂行杂修,遇到等于没遇到。
常应忆念
龙树菩萨据此第十八愿及成就偈之意,而于《易行品》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龙树菩萨根据第十八愿以及第十八愿成就偈,在《易行品》中指出:阿弥陀佛的本愿是这样子的:如果有人忆念我,信受我的救度,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归投我的救度,当下必定往生不退转,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应当时常忆念佛的名号。
为什么“常应忆念”呢?是因为弥陀名号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不是说我先常念名号,才得到这样的功德,而是名号本身就有这样“称名自归、即入必定”的作用,所以,我们就很喜欢念。
龙树菩萨另外一个偈子是这样说的:“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如果有众生忆念这尊佛,可以得到本愿力的无上功德,当下进入必定往生、不退转的位子,所以我经常念 “南无阿弥陀佛”,是名号本身有这样救度的功能和作用。
故知“乃至十念”即是“称名自归”、“常应忆念”,
从龙树菩萨对第十八愿的解释来看,“乃至十念”就是“称名自归”,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内心归凭弥陀的救度,又是“常应忆念”,不是说今天念、明天不念,善导大师所谓 “相续念佛”。
亦即是“上尽一行、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念佛。
“常应忆念”又怎么解释呢?善导大师解释说:多到一辈子的念佛。
平生之机与临终之机
作为念佛人,活在这世上,我们的生命就是念佛的生命,“上尽一形”,这一辈子是过念佛的生活,是过一种愿生极乐的生活,我们的身体虽然在娑婆界,但是我们的心已经飞向了极乐净土,那自然是心心念念忆念阿弥陀佛,这是指平生之机,早早就遇到了念佛的法门;还有的众生,是到临终之时,才遇到了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的法门,那就成为“下至十声一声一念”,所以,依我们在座的各位来讲,不是“十声一声”这样的根机,而我们是“上尽一形”的根机,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并不是临终才遇到 “南无阿弥陀佛”、念十声一声往生的人,我们是平生遇到“南无阿弥陀佛”,所以一生念佛的众生,以这样的身份而得救。
如果误解说“十声一声”就得救了,平时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号,听到了念佛的法门,也不念佛,等待临终去念十句一句,那就不是弥陀的本愿,不符合 “上尽一形”。
“下至十声一声”其实也是“上尽一形”,为什么呢?他的寿命只有这么长了,他只能念十句佛了,当下就命终了,当然也是一辈子念佛了。
总而言之,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说:“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我们一旦选择这个法门,一旦决定走念佛往生的道路,就不改变法门,不改变方向,常行念佛,心里只有一个目标:西方净土是我的目的地。
念佛人的目的就是到净土,这个目的在我们心中落实下来的话,自然就会常时忆念阿弥陀佛。
临终方遇此法之人,则十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
为什么善导大师说“十声一声一念”呢?就是说有念十句佛号的,如果十句佛号来不及念的,只念一声,甚至还有的人连一声都念不出来,到临终舌根发硬,话也说不清楚了,当然念一句佛号也做不到了,他脑子里有 “我想往生,愿弥陀慈悲接引我”的一个意念,都可以往生。
其他之人,则应上尽一形而念佛。
我们不属于临终之机,则应该上尽一形而念佛。
有人误解,“本愿讲临终念十句,那哪里保险哪?”那当然不保险,谁这样提倡的话,那不符合弥陀的本愿,那就是众生的私心见解,没有祖师的传承,善导大师所讲的本愿念佛是 “一向专称”,不是等到临终才念的,因为本愿讲的“乃至十念”不限于临终,包括平生,我们平生遇到这个法门,就平生念佛,一生念佛。
弥陀的召唤
故知“念佛”乃是弥陀对十方众生之救度的召唤与约束。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对我们十方众生的召唤。何以见得是召唤呢?弥陀说:“欲生我国!”呼唤我们回到他的净土。他用什么样的声音呼唤我们呢?用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声音呼唤我们到净土去。当我们听闻到“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心中就应该知道:这是弥陀的呼唤声,这是爸爸喊我回家的声音。你不要说 “这是我哀求阿弥陀佛,不知道你老人家要不要我回去呀?”阿弥陀佛说:“是我在呼唤你呀!我通过十方诸佛这个转播台,把我的六字名号的声音贯穿到你的心中,让你称我的名号,来往生。 ”所以是弥陀的呼唤,这样的领解。
二河白道喻
故善导大师于《观经疏》之“二河白道喻”形容弥陀救度的召唤而言: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三心释”文中有一个比喻,为防止念佛的人不走专修的道路,用这个比喻守护念佛人的信心。大师比喻说:
有一个人在荒野当中,从东向西而行,路途遥远,半路上忽然遇到两条大河,向南是火河,烈火燃烧,看不到边;向北是水河,波涛汹涌,看不到际。两条河各宽百步,水火二河中间有一条白道,大概四五寸宽,从东岸通向西岸,水与火交替漫过白道,一刻不停。
这时,背后杀来追兵,喊声阵阵,刀枪剑戟就来了。他想:这下不行了,如果踏上白道过河,恐怕被水淹死、被火烧死,追兵来了怎么办?
他想向南绕,毒蛇猛兽拦住去路;想向北绕,豺狼虎豹竞相加害,三面环敌,情况危急。
他想:如果停在这里,也是死路一条,想走回头路,也是死路一条,向前过河也可能掉到河里,无论如何都不免一死,不如顺著白道向西而去。既然有这么一条白道,应该可以过去。
他就打定主意,准备顺著白道过河。
这时,东岸有人对他说:“某某啊!你就顺这条道过去,必无死难,如果停下来,决定死路一条。”他一听,也就有信心。
西岸又有人呼唤他:“你一心正念直来,就这样过来,我能保护你,不用害怕堕落到水火之中。”
他听到此岸的催促和彼岸的召唤,立即直身正念,顺道西行。
刚走了几步,东岸又有人喊他:“某某,快回来吧!这条小道很狭窄,肯定过不去,我们对你决无恶意。”
善导大师把这个比喻说完之后,就作了解释:此岸这个人,就是我们十方众生,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茫茫的荒野,代表我们无尽轮转的人生;水火二河,代表我们的贪嗔烦恼,水代表贪心,火代表嗔心;身后追兵及毒蛇猛兽、豺狼虎豹,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六贼,能劫夺我们的功德法财;白道:代表阿弥陀佛的誓愿;东岸的催促,代表释迦牟尼佛的发遣 (释迦牟尼佛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西岸的呼唤,代表阿弥陀佛的召唤,“你就这样过来,我能保护你。”
这则比喻就是非常著名的“二河白道喻”。
对照这则比喻,想一想这个念佛人,如果像现在这样混日子,那肯定是要六道轮回;如果退回去像以前一样造罪造业,肯定也是死路一条;如果念佛求生西方,又怕自己没有功德,怕不能往生 ── 就是不能往生,也是死。既然佛讲念佛可以往生,那不如就选择念佛的道路。他正要横下心的时候,听到释迦牟尼佛发遣说:“没有关系,这样肯定可以往生。”阿弥陀佛又在对岸呼唤: “你一心正念直来!”这个“你”是指十方众生,指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一心”就是信靠不疑的心,“正念”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心正念直来”是解释第十八愿的: “一心”就是“至心信乐”,不要怀疑;“正念”就是“乃至十念”;“直来”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直接就来,不要化妆,也不要打扮,也不要拐弯,也不要等待,说 “我修好了以后再去”,现在就让弥陀救,现在就来念佛,现在就发愿往生西方,“正念直来”,直接就来!“哎,我这么多罪业,怎么行啊?等我修成清净心,修成有智慧的人,我再去回向求往生吧。 ”不要这样往后推托,因为形势很紧张,追兵要来了。他上了白道之后,阿弥陀佛跟他讲:水火二河不能为难,不要怕掉到水里淹死,也不要怕掉到火里烧死,“我能保护你! ”我们念佛的人,很多人担心:“我虽然念佛,我嗔恨心这么重,我贪心这么重,我这么多烦恼,能往生吗?”怕自己掉在贪嗔二河当中。阿弥陀佛明确地告诉你“我能保护你 ”呀!他没有告诉你说:你回去拿灭火器来,把火灭掉,再拿抽水机来,把水抽干,再过来。我们很多人念佛是为了伏烦恼,把贪嗔心消掉以后再去往生,那还用这条愿力的白道吗?就不要白道了,自己可以过去了。所以是 “不顾水火二河”,不要管水火二河,不要管自己有贪嗔之心,一向专念!管那些东西干什么?那些东西是让你死路一条的,你还把它当作宝贝抱著干什么?不要理会它!水火二河当中的白道,就代表我们于贪嗔烦恼心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从而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念佛的时候,虽然心中有贪嗔,但是,水火二河当中有这条愿力的白道作为保证,阿弥陀佛愿力的白道、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功德,火不能烧,水不能浇,所以说 “我能护汝”,“我能保护你,你别害怕!”是因为弥陀的护念,我们才能到净土去,这个“我能护汝”就是“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保护我们,忆念我们,所以我们可以安全到达彼岸。一百步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人的寿命,今生今世,大约是一百岁,很短,但是,贪嗔的烦恼很猛烈,南北无有边际。
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说:我们虽然有贪嗔烦恼,无碍弥陀的救度!如果需要我们自己修诸功德,那就被火烧掉、被水淹掉了,所以,我们的往生,是仰仗弥陀的誓愿去的。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踏上了这条愿力的白道,一旦踏上阿弥陀佛的誓愿所成就的白道,自然受到弥陀的光明摄护,往生无有障碍。
弥陀的约束
阿弥陀佛在彼岸召唤我们:“你一心正念直来!”“正念”念什么?当然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句佛号是弥陀的呼唤,同时,也是弥陀救度我们的约束,什么叫约束?你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你不能得救。如果不走愿力的白道,肯定会掉到水火二河淹死、烧死,所以,这个约束,体现了阿弥陀佛至极的慈悲和关爱。
约束有两重含义,一个方面,对我们众生来讲,要专修念佛,杂行杂修是不能得救的;另一方面,对阿弥陀佛而言,我们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受到约束,这个条约是甲方、乙方共同承担的。我们念佛,阿弥陀佛就要遵守约定,必定迎接我们到净土去,因为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众生称念我的名号,我不能使他来往生,我就不成佛”,阿弥陀佛自己承担了这样的约束,所以,我们念佛,自然往生净土。
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名号得生
又于《定善义》之“真身观”云: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如果我们事先不知道这是善导大师讲的话,可能多数人都会批评这句话,祖师讲的话,让我们听起来吓一跳。
也有人问我“愚者面前的罪业,智者面前是功德,愚者面前的功德,智者面前反而成了逆罪”这句话怎么理解。“愚者”就是我们这样的人,依我们凡夫的心,“哎呀,这样搞、那样搞……功德应该很大吧! ”其实,从智者来看,从祖师大德来看,反而成为逆罪。我们总觉得修很多法门往生更有把握,恰恰相反,更没有把握!专修专念才有把握。有的人总觉得“专念一句名号没什么把握吧 ”,恰恰相反,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是这样的吗?
我们自己觉得是功德的,在智者看来,反而是罪业。总而言之,关于智和愚、功德和罪业,不是依我们凡夫的心来衡量的,是以佛法为标准的。比如善导大师这句话,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大师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只讲明了一件事: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如果依我们的心,就不统一了。其它的愿暂且不谈,比如说第十九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接引往生净土;第二十愿,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不果遂者,不取正觉。这两条愿不也是讲往生吗?第十八愿固然讲念佛,第十九愿不是讲 “修诸功德”往生吗?《观经》里边不也是讲“三福九品”吗?我想这个大家要好好思考一下。
善导大师直探阿弥陀佛的本愿,探佛的本心,以诸行往生为方便,引导进入念佛,所以,不违背“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善导大师讲的话,可能会说: “这个人连《无量寿经》都读不懂!《无量寿经》不是讲了很多吗?怎么说只讲了一件事呢?”
一向专念
我们再往下看:
又于《法事赞》云:
弘誓多门四十八 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 专心想佛佛知人
在《法事赞》里,善导大师说:弥陀因地的誓愿虽然有四十八条,但是特别指出念佛是跟弥陀最为亲近的(善导大师的思想是一贯性的,《观经疏》说:四十八愿唯明念佛;这里 《法事赞》说:四十八愿偏标念佛,都是一样的。),众生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然也忆念众生,所谓“如母忆子,如子忆母,母子相忆,不相违远”,佛忆念我,我忆念佛,佛心入我心,我心入佛心,你是不是专念弥陀的人,佛知道的,你专心专念弥陀,肯定往生净土。
说实在的,往生极乐世界,就看你愿不愿意去,你愿意去,就能去!不是说你愿意去,你自己能去,因为你愿意去,阿弥陀佛就会知道,阿弥陀佛的本心就是要救助十方众生。你不愿意去,他还想方设法给你做思想工作,劝导你,让你去往生。释迦牟尼佛在 《阿弥陀经》里反覆讲“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你现在愿意去,阿弥陀佛怎么不让你去呢?“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愿生极乐,没有不往生的。所以,昙鸾大师在 《往生论注》里说:“愿往生者,皆得往生。”真想去往生的,没有一个不往生,只怕你并不是真想去往生。真心想去往生的,一定会专仰佛的誓愿,专称佛的名号,佛就知道你是个一心归命的众生了,成为念佛的众生,自然就获得 “摄取不舍”的光明。
又云: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世界是不生不灭的世界,凡夫凭藉所造作的有为、有漏、有生灭的随缘杂善,是不能到达无为、无漏的涅槃净土的,那怎么办呢?弥陀慈悲地为我们选取要法,让我们念他的名号,专而又专。
而《观经疏》之结论更言: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 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作了一个最重要的结论(你能把这个结论掌握了,净土宗就毕业了)如果以佛的本愿为基准,是要我们十方众生都来一向念佛的。修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非佛本愿。
顺他意与顺自意
佛讲法有顺自意,有顺他意。什么叫顺他意呢?众生有这样的想法,随著众生的心,委婉地讲,因为跟众生讲真实,众生不能接受。但是,总是顺他意呢,真实不能显现,所以,到最后,把众生引导过来,顺自意。
我们很多人求往生是这样子的:也念佛,也修行别的,做功德回向,这个叫顺他意 ── 佛顺众生的意 ── 佛讲十三定观、三福九品,叫顺他意。如果顺自意,“望佛本愿”,专念弥陀名号!
我们跟别人谈话,有时也有这样的局面,跟对方想讲的话,如果一下子讲出来,怕对方难以接受,对方讲什么,我们先表示赞同,“这样也好,也可以……”但是,那根本不是我们心中所想的,所以我们就在那里寻找机会。一旦发现机会来临, “哦,那这样子,就更好了!”其实,这最后一句话,就是要讲的话。
释迦牟尼佛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众生自力执著习惯了,这样修,那样修,如果一下子破斥掉,众生就没有著落了,释迦牟尼佛就说: “这个也好,也无妨,回向也可以往生……不过呢,如果念佛,更是佛的本愿哪!”
所以,《观经》就是这个次第,一开始讲定善、散善,三福九品,到最后说“一向专称无量寿佛”。
方便与真实
因为佛对法的开展是有次第的,而法师弘法所站的角度各不一样,我们会觉得:“哎,跟我以前听的有所差别……”是有差别,差别就在于有方便、有真实。
比如我们要让别人到楼上房间来,对楼下的人就说:“你上楼梯呀。”对已经上了楼梯的人,就不说上楼梯了,“唉,你进房间吧。”你说哪个错呢?都不错。但是,对机不一样。
如果我们要劝导大街上不学佛的人,首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然后,“既然知道因果和轮回了,将来堕三恶道多苦恼啊,修五戒十善,得人天果报多好呢!”他就修五戒十善了,然后我们跟他讲:“光修五戒十善也不行啊,还要解脱才好啊。”他就求解脱了,然后跟他讲:“想求解脱的话,圣道门很难哪,净土门多好呢?”他就把五戒十善、一切修行通通拿来回向求往生,好了,进了净土门了,我们就跟他讲: “净土门,专修专念弥陀名号,那最好。”
当然,改变的是我们的心,由杂心变为专心,不是说不要行善事,“专修念佛,我过去孝敬父母,那么现在就不孝顺父母。”没有这样的道理,你仍然孝顺父母,你仍然行善积德,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是我们佛弟子应该做的,只是在我们心中不存在这种观念:我要靠这些功德去往生。
我们心中知道:念佛一定往生,同时力行世善 ── 这就是专修念佛的人和杂行念佛的人心态上的区别,看外表的形象都一样,都行善,都念佛,但是内心不一样,杂行的人认为念佛之外,如果不把行善的功德回向,那怎么能往生呢?
杂 行
行善本身并不叫做杂行。如果以为念佛不足往生,把行善、诵经等等功德回向求往生,这才叫杂行。
你不要误解说:“专修念佛的人不行善。”不是这样子的。他是没有靠自己善行功德回向求往生的心,而是完全靠弥陀名号往生的心。自然的,所以这个叫“望佛本愿 ”。
这样解释大家能明白吗?因为有的人往往不能反覆听闻,一次两次,难免会有误解,“哎,只提专修念佛,其它的怎么不强调?”的确,在往生这件大事上,是强调专修念佛的,至于世善,怎样对待呢?是作为我们念佛人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以这样的身份,获得佛的救度,是不把它作为念佛之外的功德回向求往生,因为六字名号的功德一切都包括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我们心中才无有挂碍,无挂碍就无有恐怖,就远离颠倒梦想了。我们做这些事情,就不是用患得患失的心,而是已经得到佛的救度,跟众生结善缘,来报谢广大的佛恩,报谢广大众生的恩德,做这样的事情,心态完全转变了。修佛法就是心态的转变。
弥陀本愿之行
故愿生极乐之人,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是弥陀本愿之行。
“故使如来选要法”,这个“选”字很有意义,佛法讲八万四千法门,法藏菩萨在第十八大愿里只选择称名念佛一行作为本愿,所以,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它之所以殊胜,它之所以超越,之所以叫做他力,之所以叫做易行道,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是弥陀的本愿,如果不是弥陀本愿,怎么有资格称为易行道呢?怎么有资格称为殊胜超越呢?又怎么有资格叫做他力呢?我们凡夫又怎么可能去往生呢?所以,阿弥陀佛本来发了这样的愿, “你念我的名号,若不能往生,我不成佛!”他现在已经成佛了,他的愿力兑现了,那我们念佛,自然就因果相应啊,符合啦!跟佛的愿心相应了,自然就往生了。
跟佛心相应
所谓“跟佛的心相应”,有的人这样解释:阿弥陀佛发了伟大的四十八大愿,我们也要发四十八大愿,至少也要有那么一两个愿跟阿弥陀佛相应,那才可以。凡夫谁能做得到啊?法藏菩萨是经过五劫的思惟发下了四十八大愿,我们五十天思惟都没有。
怎么叫相应呢?比如说,妈妈辛勤地劳动,买来营养品,喂给孩子吃,妈妈要喂他,是妈妈的愿心,孩子愿意让妈妈喂,就是孩子的心,这就叫“母子相应”了。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不吃妈妈喂的营养品,一定要自己挣钱买营养品,那母子就不相应了。你能挣钱买营养品,要母亲喂你干什么?何况小孩不可能做到啊。所以,凡心和佛心相应,是在本愿当中,佛说: “一向专念我的名号。”我们就一向专念佛的名号,这个叫做与阿弥陀佛大愿相应。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说“你念我的名号来往生”,我说:“我不念你的名号,我自己发四十八愿,我自己建极乐国,我自己成佛。”那个就不叫相应了。
往生已定
“念佛”是弥陀本愿独一无二、最高无上之行,
善导大师谓之“正定之业”,亦即“往生已定”、“平生业成”。
念佛之所以高贵,之所以别的一切行门无法比较,善导大师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较也。”其它的修行虽然都很好,如果跟念佛来比,那哪能相比呢?为什么?就因为念佛是阿弥陀佛本愿所选取,是独一无二的,是最高无上的。所以,善导大师才把念佛叫做 “正定业”,“正定业”的含义就是往生已定,你只要专修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已经定下来了。
往生决定在六字名号当中
往生决定在六字名号当中,因为阿弥陀佛的誓愿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不能成就十方众生的往生,我就不成佛。”那现在已经成佛了,岂不是把我们的往生成就了吗?所以,六字名号一方面是阿弥陀佛的正觉,另一方面就是我等的往生功德,往生成就在名号当中,名号当中有我们的往生,我们念佛才能够往生;名号里边如果没有我们的往生,你真的是 “喊破喉咙也枉然”了。正因为名号已经决定了我们的往生,我们现在以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之一行落实下来,往生就确定了。
往生决定在称名一行当中
往生决定在六字名号当中,也决定在我们口称名号一行当中,如果光说决定在六字名号当中,你不念佛,不愿接受弥陀救度,那么,佛那方面虽然决定了,你还没得到。我们来念佛,就是领受阿弥陀佛名号当中已经成就的往生,所以叫 “往生已定”、“平生业成”,“平生”就是平常、活著的时候,“业”就是往生的净业,“成”就是成就,在我们平常活著的时候,往生净土的业事已经成就了,已经了办了,不是像一般的观念那样, “我一辈子怎样怎样念佛,一直到临死的时候才定下来”,不是的,现在念佛,现在就定下来了。
不要跳到海里去
那么有人讲了:“现在就定下来了,那我就可以随便去干坏事了,无所谓了。”这是没有懂得阿弥陀佛的誓愿,没有懂得阿弥陀佛的慈悲。
就好像我们讲坐船一样,坐船就可以过海,当然真正的过海、到达彼岸,是船靠码头的时候,但是,你上船的时候,就定下了可以到达彼岸了,对不对?“好啦,定下来能到彼岸,我现在跳到海里去……”跳到海里去,怎么到彼岸呢? “念佛决定往生,我现在不念佛了。”那怎么可以往生啊?
所以,登船的时候,就已经预定了:肯定可以到彼岸,因为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大愿船是不可能破的,也不可能触礁的,也不可能发生故障的,只要登船,一定可以到彼岸。但是真正到彼岸,还要你老老实实在船上坐著,不要跳到海里去。我们这一生,一口气不来,那时我们到了极乐的码头,靠岸了。六字名号大愿船汽笛一响, “南无阿弥陀佛 ──”哦,极乐靠岸了。所以,“往生已定”要这样理解,“平生业成”也是这样理解的。这样,你就不会堕入一边了,“我就不念佛了,无所谓了……”如何如何,也不可能有另外的想法: “那还要如何如何,不然就不能往生了。”不会有别的想法,就是自然地、一生相续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正定之业
而法然上人依善导大师之启示,于其所著《选择本愿念佛集》之结论云:
正定之业者 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
这四句话非常干脆,非常有力量,祖师讲的话从来不含糊,给我们大安心。正定之业不是别的,不是诵经,不是打坐,正定之业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依照阿弥陀佛本愿的缘故。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必然往生净土,什么原因,什么理由呢?这么简单就往生了?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总是心中有怀疑。法然上人给出答案说:“依佛本愿故。 ”是弥陀本愿不虚。善导大师说:“称念名号,念念不舍,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道理是一样的。大师又说:“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凡夫往生净土,完全是阿弥陀佛的誓愿。
此与其卷首开宗明义所标举之“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前后遥相呼应,显示始终一贯之宗义。
“往生之业,念佛为本”这八个字很简洁明朗。要往生净土,念佛就是根本,就是行业,从头到尾,宗旨是明确的,没有改变的。
为什么以称名为本愿
何以阿弥陀佛以称名为本愿,不以其它诸行为本愿?
此法然上人于其《选择集》之第三“本愿章”有很简要的解说:
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摧平等慈悲,
为普摄于一切,不以诸行为往生本愿,
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
“平等慈悲”故,“普摄一切”故。
为什么选择称名一行为本愿呢?法然上人在《选择集》里边有简要的解说:阿弥陀佛在当初作为法藏菩萨的时候,内心被平等的慈悲所摧动,为了普渡众生,不以念佛之外其它的所有行业做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为什么以称名为本愿?因为要平等慈悲,要普摄一切。想一想,如果以别的行法,比如说以诵经为往生行法, “十方众生要诵经来往生净土”,这个就不能称为“平等慈悲”了,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识字,可以诵经,有的人不识字,不能诵经;有的地方有经书流通,可以诵经,有的地方经书不流通,那就没法诵经了,这样就不是平等慈悲了,就有限制了,也不能普摄一切,为什么呢?不能诵经的人,就不能被摄取了,因为诵经才能往生啊。
可是,以称名念佛,就可以达至平等慈悲,任何人都可以称念,也能普摄一切众生,任何人都可以得利益。
不论缁素贤愚、善恶净秽、男女老少、贫富贵贱;
亦即不论任何人,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皆得平等往生报土,同证无量光寿。
“缁”是出家人,“素”是在家人,“贤”是贤善、有智慧,“愚”是愚恶、没智慧,不论出家人、在家人,不论贤善、愚恶,不论善人,不论恶人,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贫富贵贱,也就是前面慈愍大师所讲的: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也就是不论何人,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啦 ── 都可以平等往生极乐净土。
报土与化土
“报土”,在这里解释一下,极乐净土是报土还是化土?自古以来有不同的说法。简单地说,报土是高超殊胜的地方,化土是比较粗劣的地方。极乐净土,是弥陀誓愿所成就,果报酬报因地的誓愿,因此叫做报土,那是很殊胜微妙庄严的。
还有两种名称,一个叫做“胎宫”,一个叫做“边地”,《无量寿经》说:“疑惑佛智,生彼边地,五百岁不见诸佛。”
哪些是疑惑佛智的人?善导大师讲:杂行杂修的人。杂行杂修就疑惑佛智了。佛智是什么呢?佛智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怀疑说:“这句 ‘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让我往生吗?不再修行其它的,怎么可以往生呢? ”有这样的心,叫疑惑佛智。
那么,信愿念佛的人,就平等往生报土。
称名本愿之义
此即是善导大师于《法事赞》所云:
人天善恶 皆得往生
到彼无殊 齐同不退
“人天善恶”四个字代表所有的众生。念佛的话,个个都能往生。到了极乐净土,没有差别,所谓品位,是这个世界讲的,到了净土呢,善导大师说“到彼无殊”,共同证得不退转。
又《选择集》第六章云:
凡四十八愿 皆虽本愿 殊以念佛 为往生规
虽然四十八愿都称为本愿,特别以念佛作为往生的核心、规矩、法度。
又云:
四十八愿中,即以念佛往生愿而为本愿中王也,
是以释迦慈悲,特以此经止住百岁也。
这是解释《无量寿经》“特留此经文”,释迦牟尼佛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特别把这部《无量寿经》留下来,为什么留 《无量寿经》,别的经不留下来呢?法然上人这样解释:因为《无量寿经》讲四十八大愿,以念佛为本愿中王,因为念佛的缘故,释迦牟尼佛慈悲特留,以度万年之后法灭的众生,别的教法留下来,也不能度,因为众生无法修习了。
此“称名本愿”之义,存觉上人于《六要钞》简洁扼要明快地解释说:
称佛名号,得往生益,是佛本愿。
如此信之,是名至心、信乐、欲生。
存觉上人明快地解释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得到往生的利益,这就是佛的本愿,能够这样的信受,这个叫做“至心、信乐、欲生”。
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有人就在“至心、信乐、欲生”这方面绕弯子,绕不出来,说:“怎么叫至心?怎么叫信乐?怎么叫欲生?”这里很简单地解释说:念名号决定往生净土,能这样相信而来念佛的话,就叫 “至心、信乐、欲生”── 没有怀疑,愿意往生净土,来念佛。
还愚痴生极乐
有人问法然上人曰:“上人之念佛,念念皆与佛心相应;
因智者既深知本愿内容,亦详明名号功德故也。”
上人答曰:“汝所信本愿亦然。
阿弥陀佛之本愿名号者,
即使樵夫猎户之愚痴卑贱、一文不识之类,
信称念必生,而真实欣乐常念佛者,以此为最上根。
若以智慧离生死者,法然何必舍圣道门入净土门乎?
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
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有人问法然上人: “上人的念佛,每一念都跟佛心相应,因为上人您是智者(法然上人当初被称为智慧第一,他建立净土宗,各宗各派的人都跑来辩论,三四百人,法然上人一个人去,辩论完之后,所有的人都信服了,结果跟法然上人一道念佛三天三夜,所以法然上人称为智慧第一 ),能够深知教理,也能详明名号功德,所以上人念佛很殊胜。”
上人回答说: “你所信的阿弥陀佛本愿也一样啊,阿弥陀佛的本愿,选取名号救度众生,叫做‘本愿名号’,六字名号就是本愿所成就的,本愿就是名号,因地叫本愿,果地叫名号,即使是打柴的人、打猎的人,愚痴卑贱,杀生造业,一字不识,他能相信称念弥陀名号必然往生,而能够真实欣求极乐,常念名号,这样的人称为上根利智。如果说要靠自己的智慧来离生死的话,那我法然何必要从圣道门的修行转入净土门?修行圣道的人,他要把智慧开发到顶点,证悟成佛;修行净土门的人,要把自己当做愚痴的人而往生极乐。”
法然上人有这么一句话:“欲学净土门之行者,纵然能学一代之教,亦成一文不知之辈,莫现智者之相,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而往生净土。”认为自己是一文不知道的人而念 “南无阿弥陀佛”,不要显示自己智慧高、学问大。
这谁能做到?在佛学院里上了几天课,或者读了几部经,或者学了什么法,或者打坐有了什么境界,就了不起了,就不能“还愚痴生极乐”了,那比比法然上人的智慧,比比善导大师的修行,比比昙鸾大师的高德,怎可相比呢?
所以,来到净土门,它的方向跟我们日常思惟的方向是有区别的,“还愚痴生极乐”。你的智慧不管用啊,靠你的智慧也不能离生死啊。当然绝不是靠你的愚痴到极乐净土了,是我们知道自己是愚痴之身,就可以老实念佛了。一个人为什么不老实念佛呢?就认为自己有智慧、有修行,比人家强,他就不老实念佛,也看不起念佛这个法门。他如果知道自己的一切不能救度自己,只有念佛一条道路,就老实念佛了。
法然上人又说:“我法然是黑白不辩之童子,善恶不知之愚人,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得生极乐。”黑白善恶都分不清 ── 这是破除我们心中的执著见解,一切是非不在心中挂碍,就只知道一件事:唯信称念必生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是真正的大智慧。我们就是知道的太多了,就不知道念佛。
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是什么样的人物呢,可能各位不知道。法然上人十几岁就出家,在日本依善导大师思想创建净土宗,整部《大藏经》,一生读破五遍(《大藏经》我们有没有谁读过一遍的? 《大藏经》好几千卷,所有的佛法经典都在里边),三论、天台、华严等各宗各派的学者都拜访遍了,而各宗各派的高僧、学者没有一个不给他竖大拇指的,“哎呀,你怎么这么高的智慧!你来学我们这个法门吧,以你为法门主。 ”当然法然上人都没有接受,他一直在思惟凡夫出离之道。后来,读到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他才确定下来净土门。他的智慧和影响都是第一流的,他创建净土宗之后,专修念佛的法门迅速普及朝野,上自王公大臣,下到愚夫愚妇,莫不信仰。
净土最上根
法然上人虽然广学圣道的种种法门,最后离开圣道的修行,而进入净土的法门,所以他才讲:如果要靠智慧了脱生死,那我就不要离开圣道修行了。
进入净土门,有再大的智慧,还不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去往生?所以,有的人就觉得有点吃亏,“哎呀,我这么大的智慧,跟老太婆一样念佛?”好像亏了一点,这样的人,真的没有智慧。所以,古德讲: “千悟万悟悟不到,就是一句佛名号。”再怎样开悟,你悟不到这个程度,你不屑念佛,认为吃了亏,那你没有悟。“悟后不愿念佛,管保老兄未悟。”你说你开了智慧,但是不愿意念佛,管保你老兄没有开悟。这些话说得都很实在。
净土门里边,不是以学问、智慧、文化、知识来判断是不是上根,就看你对念佛往生的信心,虽然一字不识,但是听说念佛必然往生,就愿意念佛,这个叫最上根 ── 我们在座的各位,一定有这样的最上根。
我在广州碰到一位老居士,她不识字,很苦恼,但是一听说念佛必然往生,非常高兴,常行念佛,从晚到早,从早到晚,这就是净土的最上根。有些人呢,读过很多经教,心中疑团很重,有种种想法,不是那么纯朴,这样看,那样看,反覆思惟,反覆辩解,慢慢慢慢地,才相信阿弥陀佛本愿,和那个不识字的老太婆比,那是下根了。
佛法并不在于文字知识的多少。像六祖大师一字不识,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他是禅宗上上根。
净土门也一样,一字不识,一说念佛必然往生,马上就相信,相信就念佛,一辈子不改变,上根!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录音带,还不能相信,当然就是下根了。
心散乱将如何
明遍僧都问法然上人曰:“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
上人答曰:“应知:心虽散乱,称佛名者,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生于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犹如受生人界,则有目鼻。
所谓‘舍散心而往生’,无有是理;
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
凡夫之心,何能无散乱?亦唯如此,故名易行。”
僧都是大法师,明遍僧都是天台宗的学者,他专门来拜访法然上人,他说:“我虽然念佛,但是心里散乱,妄念不能克服,怎么办?”(我想各位都有这样的心。)
法然上人回答说:“心虽然散乱,但是能够称念佛名,靠佛的愿力,必然往生。”就像前面讲的“二河白道喻”,虽然有贪嗔烦恼,贪心火焰也很猛烈,嗔心波浪也很汹涌,就是散乱的心、烦恼的心,但是无碍往生。
上人接著说: “生于欲界散地之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要想达到色界、无色界,必须有禅定功夫,而欲界称为散地,散地众生就是散乱心),都是散乱心,就好像一个人投胎为人,就有眼睛,就有鼻子。如果说 ‘舍掉散心再来念佛往生’,没有这个道理,因为欲界的众生都是散乱心,散心念佛人的往生,才体现弥陀的本愿,才体现弥陀的慈悲。凡夫的心怎么能做到没有散乱呢?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叫做易行道。”
那我们都想错了,舍掉散心去往生,那有这个道理呢?就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回去把你的病治好了,再来看!”没有这个道理呀,因为生了病,所以才来医院看病。正是因为我们散乱,所以念佛往生,道理就是如此的。如果说舍掉散乱心,成就禅定功夫才能往生,就不是易行道,也不是殊胜本愿,也不是凡夫所能堪。
当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他的道德、学问都相当好,修持也很好,他到九十多岁就说:在这个世界,凡夫想达到一心不乱的工夫是假的,说自己达到很短暂的功夫成片 (或者说清净心),都已经是把自己夸大了,不可能的事!这是他一辈子精进修学,到九十几岁所讲的话。我们想想看,以他那样的根机都做不到,那我们谈什么呢?
法然上人说得非常清楚:“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凡夫之心,何能无散乱?亦唯如此,故名易行。”明遍僧都听法然上人这么一讲,就很感动,给上人顶礼,就回去一向念佛了。明遍僧都转身出去之后,法然上人讲:明遍僧都所问的问题,是个多余的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问呢?本来就是这样念佛往生的。
(可是我们往往就因为这个问题在心中产生很大的障碍,没有必要!以阿弥陀佛本愿不可思议,十方众生称念名号,必然往生。)
两大优点
弥陀所选择之本愿念佛,殊胜的同时,
也是能使一切众生平等往生报土的容易;
不论愚痴卑贱、一文不知,人人都能。是故本愿念佛,殊胜简易。
不光殊胜,也很容易,我们众生都能做得到。我们仰靠佛的誓愿来念佛往生,就这两大优点:殊胜、简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