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8

玄二、成经说(分二科) 黄一、由无明灭得无生法

设彼无明不永断者,依于识等受最为后;所有诸行后际应生,由无明灭故,更不复起,得无生法。是故说言:无明灭故行灭,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

这是第二科「成经说」,前面第一科是「辨断相」。「成经说」:成立经上的法语,也就是由前面那一段文的解释,可以成立经上这一段的话;也可以说由经上的这一段话,成立了前面这一段的法语。分两科,第一科是「由无明灭故得无生法」。

「设彼无明不永断者」,假设那个修行人,他的「无明」没能够真实的消除,他这个执着没能够真实的消除。「依于识等受最为后」,识、名色、六入、触、受,一共是五法,这五法「受」是最后。

「所有诸行」,「行」是由无明发动的。无明发动了「行」,或者福行、罪行、不动行;或者善、恶、不动,有这样的行发动以后,就在阿赖耶识里面熏成了识、名色、六入、触、受,熏成了这样的名言种子和有支种子,也包括我爱的种子。因为这样的关系呢,「后际应生」。「后际」,就是在这生命体以后,在十二因缘里面就是后面那个生老死,就是「后际」。那么在「后际」的时候,这识、名色、六入、触、受就出现了,就是投胎得果报了,那么这一个生命死了,下一个生命就出现了。

「由无明灭故,更不复起」,前面是因为「无明」没有灭,我们的内心,举心动念都是执着,都是执着有我、执着有法,不知道是如幻如化、是毕竟空的,不与空相应。若这样的话呢,那么生死是没有办法解脱的,这个生命解脱了,后一个生命又出现了,这个苦还是要再来的。

「由无明灭故」,因为这个修行人,他常常修四念处的关系,他没有我的执着,也没有法的执着,不管接触到什么境界,他常能与第一义相应,这叫做「无明灭」;常能与第一义相应叫做「无明灭」。我们举心动念时总是执着,我们执着习惯了,也不感觉有什么不对。但是你若读这个《金刚经》、或者读《阿含经》也是一样,你才发觉我们念念的都是错误,才发觉这件事。现在是说这修行人他成功了,他进入到圣境,他能够「无明灭」,不管遇见什么境界与道相应。

「更不复起」,不再生起这种执着心,不再生起无明的烦恼。这样子一来「更不复起」,「依于识等受最为后所有诸行,更不复起」。我们现在心里面能够在一切境上不取相;不取色、声、香、味、触、法;不取眼、耳、鼻、舌、身、意;也不取色、受、想、行、识,于一切法都不取相的时候,那么将来在「后际」的时候,识、名色、六入、触、受,就不生起了。那么这个人死亡了的时候,他不会像一般的凡夫去投胎了,去得果报了,没有这个事。所以那个识、名色、六入、触、受就不生了,不生也就不灭,所以叫做「更不复起得无生法」;成就了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不生,不生它就不灭,这叫做得「无生法」。那么这个由「无明灭」,也就是他清净的智慧成就了。

「是故说言」,所以佛陀在经上说:「无明灭故行灭,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所以经上说:这个执着心灭了的时候,由执着心发动出来的业也就没有了,也就不发业了,不再去造作生死业了。这个「无明」灭,所以由「无明」所发动的「行」也就灭了;行灭再识灭,识灭再名色灭,名色灭再六处灭,六处灭再触灭,触灭再受灭,就是这样子。而这个「灭」就是不熏,不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熏习这种种子了。所以行灭则识灭,不会像前面有个「随业识」,就不会有这个事情;识灭则名色灭,也不熏习名色的种子;名色灭则六处灭,也不熏习六处的种子了;六处灭则触灭,乃至「异熟生触灭」。

这个地方有两个意思:一、「异熟生触灭」,这里说「异熟生」,就是从异熟生出来的。这个「异熟」就是阿赖耶识,叫果报识,从果报识生出来转识;阿赖耶识是根本识,由根本识生出转识。这个转识呢,阿赖耶识有相识、见识,阿赖耶识先现出根身器界,这是相识;然后现出转识就是见识。这个见识和相识相接触,阿赖耶识现出来根身器界我们是不知道,觉悟不到这里,因为它是非常微细的;等到现出这个转识,转识与相识接触时候我们知道,因为这是粗显的境界,我们这个识与相一接触,这叫做「异熟生触」。

这「异熟生触」在无明没有灭的人,叫「无明触」,就是执着心,看见什么都执着是真实的,不与道相应,叫「异熟生触」。现在因为「无明灭则行灭」的关系,所以这个「异熟生触」也就灭了,就是「无明触」就没有了,不再执着了,不在执着是真实的了。若是在修习四念处时候,在静坐的时候这样思惟,经行的时候也这样思惟,遇见什么境界总是用般若的智慧,用这无我观的智慧,观察它是假的、是空的、是毕竟空的、无我、无我所这么观察,长时期的这样观察。有的时候也用奢摩他,这是明静而住,不用奢摩他的时候,就用毗钵舍那来观,观察因缘所生是毕竟空寂的。那么你就于这个境界,就在学习这个「异熟生触灭」的这种法门,在学习。如果你不学习那么心里干什么呢?不学习这个明相应触,那么当然就是无明相应触了。说我出家一百年了,你一直的这样,你一直是无明相应触,那就是还是个平常人。

所以「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由「异熟」的种子生出来的「识」、或生出来「受」的种子,那么就是识去接触境界就会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生乐受的时候,贪烦恼就来了;生苦受,这个瞋烦恼就来了;这不苦不乐受的时候,那也并不是圣人,还是个愚痴的境界,就是这个凡夫就是这样子。但是这个人他「无明」灭了,他有智慧的时候,这个「异熟生受」不起,为贪、瞋、痴烦恼做因缘的那个「受」不起。那么就变成一个不受,这个苦、乐、舍都是毕竟空的,他的贪、瞋、痴也不起了;那就是无贪、无瞋、无痴的境界现前,就是明相应触的境界出现了。

在经上说的这一段话呢,和前面「证得慧解脱」这一段文是相契合的,是相契合。这是弥勒菩萨自己说前一段文,又引到经上的这一段文;这个对而观之,它是相契合的。当然这也表示我们应该如是学,应当学、应当学;这个突吉罗罪的时候,就是听到应当学、应当学。可以这样试一试,可以这样试一试,行、住、坐、卧的时候这样试一试,试一试应该是很好的一件事。

前面这是由「无明灭」得「无生法」,这个得无生,这个无生是指后际的「无生」;后际的时候,识、名色、六入、触、受、灭这个「无生法」。

 

黄二、由爱灭故得无生法

于现法中无明灭故,无明触灭;无明触灭故,无明触所生受灭;无明触所生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如前得无生法;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

「于现法中无明灭故,无明触灭」,黄二、这是第二科「由爱灭故得无生法」。但是我前天说过,因为由「无明灭」而后是「爱灭」,这是真实的灭。若未得到「慧解脱」的时候说爱灭,那个爱灭是假的还不是真实的。

「于现法中」,就是于现在的日常生活的境界里面,若是你的修行达到了这个程度,这个「无明灭」了,这个执着心没有了。因为因此之故「无明触灭」,这个执着心的「触」,也就息灭了。「无明触灭故,无明触所生受」也就灭了。在前面那个「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应该和这个是同一个意思,是同一个意思。但是那时候是「异熟生」,因为「异熟生」说和这文字上有点儿不同,那个意义还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异熟生触灭」,包括后际,也通于现法,我刚才说那个地方有两个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里单说现在,「无明触灭,无明触所生受」也就灭了。

「无明触所生受灭故,爱灭」,因为有了「受」,就刚才说过,有如意触就会生出贪爱的心;那么你能有够明触,没有所受的如意的境界。这如意的境界是假的,是水中月、是镜中像,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的,由假入空,令心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个修行这件事,我们由其是欢喜静坐的人,有的时会走岔路。什么岔路呢?在静坐时候,令这一念明了的心安住不动,这就是了,很容易说这就对了,其实不对。现在明白这儿什么呢?当然这件事要读《般若经》才明白,才容易明白。《般若经》的意思,你要增长般若的智慧,不是说我修行的时候,这个念念的明了、不散乱,不昏沈、不散乱有个明了性,这就对了!其实是止,这只是止的境界。这不是修行人最高的那个目标,不是,这个只是一个方便,最高那个地方是在那里呢?是你要通达一切法不可得这个智慧,是造成这个智慧。是要你成就一切法不可得的智慧,是用这个智慧,成就这个智慧这叫做圣道。

如果只是说:「我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触、法生心」,这心里明明了瞭,不取色、声、香、味、触、法,其实是取的,只是心里明明了了而住,说这就是对了。其实这个凡夫能做到这件事,得四禅八定的人就是这么回事,只是心里明静而住,就是这样子,但是这还是凡夫。所以现在佛教的意思要「无明灭」,无明灭这个执着心要灭,你只是明静而住,那个执着心还在。没有修我空观,这我执还在;不修法空观,法执还在,你那个明境而住是与我执、与法执相应的境界,那怎么是?是个什么东西?还是个凡夫的境界,无明还在里面,还没有灭。所以现在要告诉你「无明灭」,那执着心要灭才可以。

「无明触所生受灭;无明触所生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如前得无生法」,这是般若的智慧出来了,要出这个智慧的,这通达一切诸法实相的智慧,这智慧成就了才是圣人,那个智慧成就了是圣人。若见诸相非相,那这是智慧啊!我只是明静而住,能八万大劫还是生死凡夫,那怎么是圣道呢?不是的,除非巳经有无所得的毕竟空,通达一切诸法真实相的智慧,已经成就了,他明境而住,那是可以。如果你那个智慧没有成就,你还是生死凡夫,还是生死凡夫。可是,当然能明静而住,已经比一般凡夫是好一点,比散散乱乱的好一点,但是还是不行的。这个地方要注意,要注意这件事。

这样子「无明触所生受灭故,是爱灭」,这个爱也就不起了。「爱灭故,如前得无生法」,那么这是现在不是将来。这是「于现法中」,这个般若的光明出现的时候,与诸法实相相应了,所以这个「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无明灭、触灭、受灭、爱灭、灭而不生,所以叫做「无生法」,得到这个不生,不生法。当然这个不生法呢,以般若为基础,般若是观一切的根、身、器、界,眼、耳、鼻、舌、身、意,不管是内里面的,外边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以此为基础。这时候无明灭、触灭、受灭、爱灭,这叫做「无生法」。

这段文,这是指现在说,现在就成就了这个,你现在就成就了这个「无生法」。你将来才能够识、名色、六处、触、受也就不生了,这个生命体结束了以后,不再去识、名色、六入、触、受了,不再得果报了。所以「如前得无生法」,就像前文所说的得「无生法」。前面是指「后际」,现在是指现在际,是现在法是「中际」,现在就这样子。而现在这样子,这是由你现在常常修四念处这样修来的,你常常这么锻练,你就能根本的转变了自己,这个凡夫的这种性格,根本的就能转变。你现在静坐的时候也这样思惟,你经行的时候也这样思惟,这就开始转变了,就不随顺这个「无明触」;就随顺明触,你现在就是样子。

「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经上佛就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这个「爱灭」所以是「取灭」;爱增长名取,爱的力量增长广大,那就叫做「取」;这个爱的增长广大了,从烦恼这方面叫做「取」。它这样这么大的烦恼,它不会只停留在烦恼的境界,它已经是有行动的,所以取缘有。爱缘取,取缘有,这个业力的力量就大了,你的烦恼力量大,你造的业力也是大了,所以在你阿赖耶识里面熏成的业力,就达到了「有」的程度,就可以有果报了。你若是虽然是也有这样的取着去熏习,但那个时候的力量还不是很大,未必能得果报;现在到「取缘有」的时候是可以有果报了。有果报了,你现在的果报一结束了,那就是瞥尔随它去,就是要得果报了,识、名色、六入、触、受就出来了。

而现在这里说:「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这个「等」呢,就是等于那个「取缘有」。现在说是要「灭」,那么取灭则有灭;有若灭了当然是生又灭;生灭则老死灭;老死灭则忧悲苦恼灭,那么就是这样意思。所以「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这一切的这些有漏的行为,有漏的这些色、受、想、行、识;有漏的这些生、老、死,也都结束了。这是于「现法中」无明灭则触灭、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诸行永灭」,这是在现法说。

这是「由爱灭故得无生法」,前后这两段,这两段就是,一个是由「无明灭故得无生法」,就是将来的识、名色不生了;「由爱灭故」呢,就是现在,触缘无明触,触、受、爱、取等也都灭了。就是现在也是清净,未来也是清净,这样意思。而这一科就是来成立前面的「证心解脱」,这两科和前面那两科相对应的,是这样意思。

 

地三、辨涅槃(分二科)  玄一、有余依(分二科)  黄一、标义

如是于现法中,诸行不转;由不转故,于现法中于有余依界,证得现法涅槃。

这是第三科「辨涅槃」。「后际不生趣清净究竟」,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趣清净」,第二科「明永断」,这两科都讲完了。现在第三科「辨涅槃」,就是说明修行人得到涅槃的境界。涅槃分两科:一个是「有余依」,一个是「无余依」。

「有余依」,就是这个人得涅槃了,他的这个无漏清净的无我、无我所毕竟空的这种智慧,与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相应了,与「诸法实相」相应了。但是还有残余的生命体的存在,叫做「有余依」。这个「依」就是身体叫做依。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义」,先标出「有余依」的大意。

「如是于现法中」,像前面说的这样子,在现在色、受、想、行、识的境界里面。「诸行不转」,这无明、触、受、爱、取,这些境界都不动了,这些事情都不动了。就是因为般若出来了,光明的般若慧出现了的时候,这些无明、爱、取、有都不动了。

「由不转故,于现法中于有余依界,证得现法涅槃」,由于这个无明、触、受、爱、取等不活动的关系,与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就不是凡夫的境界了。就在那个「有余依」的境界里面,证得了「现法涅槃」,就是现在就入于不生不灭的世界去了。虽然还是有漏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在这里活动,但是他的内心是与「涅槃」相应了,与涅槃相应了。就是你现在修四念处,你现在静坐的时候是念念的趣向涅槃,等成功了,正念一起来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成就了这个涅槃。成就了涅槃这个时候这个境界呢,在后面的《瑜伽师地论》上说了,它有四种寂静、四种功德:

第一个是「苦寂静」:就是将来的生、老、死是没有了,将来。这个生命存在这是现在,生命结束以后第二生的生、老、死的境界,一切的苦恼都没有了,这是一种功德。

第二个是「烦恼寂静」:就是现在,现在他念念与诸法实相相应,所以贪没有了,瞋也没有了,愚痴也没有了,念念是清净的,烦恼不活动了,是烦恼寂静。

第三个是「不损恼有情寂静」:因为他还有这个生命体的存在,他还免不了还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或者是出家人可能有师徒的关系、师友的关系,还有在家居士的关系,这些关系难免有一些冷热的事情。但是这个人呢,无论其他的人么样触恼他,他不会去损恼任何人;这是圣人,这是指最低程度是阿罗汉。众生怎么样触恼他,他不会去伤害任何人、这个生命,「不损恼有情」。你若众生有种种的毁辱他、伤害他乃至杀害他;他不生瞋心、他不去报复、不伤害任何人,能达到这个境界,能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圣人,我们从经论上有的地方讲圣人的故事是这样子,无论怎么样他不会伤害任何人。因为他得有余涅槃之前,他在修行的时候他不管别人的事,他就念念去修这个圣道,常念念趣向第一义谛、念念与圣义谛相应,令他不取着色、声、香、味、触、法,他心不取相,他念念这样修行。这样修行贪烦恼生起的机会没有,没有生烦恼的机会;他时时的增长般若的智慧,达到了一个程度时候,他就得了「有余依」的涅槃。

不像我们常看别人,看别人怎么怎么的,看了就是,不是生贪心、就生瞋心、就生愚痴心。这位修行人他不看别人,这个不看别人又和我们一般的用法也不一样,他看一切境界,他也是有眼,不能说不看,但是他总是向道上会。你不管你是怎么样,都是与诸法实相去相理会,他这样子他的心就与诸法实相相应,他就不生烦恼。所以到结果的时候也是这样子,出现什么事情呢,心不动。可爱的也好,不可爱的也好,他总是心是与诸法实相相应,所以能够「不损恼有情寂静」,能达到这个程度。

第四个叫「舍寂静」:这个舍寂静在〈菩萨地〉说的非常的好,我们现在还没到。「舍寂静」是什么呢?他不入定的时候,他没有入什么三昧,没有,他心里面在定之外,我们姑且这么说了。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遇见好的境界、遇见坏的境界的时候,他心里面不忧不喜,苦恼的境界来加在他身上,他不忧;安乐的境界加在他的身上,他也不喜,不忧不喜「住最上舍」。

他的心是住在最殊胜无着的境界。舍,相舍离的舍;无着和舍是一样的,相同的意思。所以住最上舍,说这个圣人,我不是圣人,那么我不知道圣人是怎么回事,圣人就是这么儿回事,圣人就是住最上舍。他心不管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他不着,他不着,只是明了,他也不糊涂,比我们更明白,我们有时候看马虎眼了、搞错了。但是圣人没有搞错的时候,都是很真实的,他的心不动、不执着,「住最上舍」。

这个「有余依涅槃」的时候,这个《成佛之道》也提到这件事,在《阿含经》叫做六恒住:眼、耳、鼻、舌、身、意是六,六根接触六境的时候「住最上舍」,心是这样子的。那么这就是于「有余依」界,于「有余依」的境界里面,证得了「现法涅槃」,不是说是未来就是现在,就是与不生不灭的境界相应了。

 

黄二、释相(分二科)  宇一、显清净

彼于尔时,唯余清净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乃至有识身在,恒受离系受,非有系受。

前面是「标义」,这底下再解释它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显清净」。

「彼于尔时」,那位圣人在那个时候,他的内心的世界「唯于清净识」,就是剩下来清净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个十二因缘,这第三个识有的地方是说「有取识」。有趣识,就是有烦恼的识、就是不清净识。现在这个圣人是清净的识,「识缘名色,清净的「名色缘识」,没有烦恼在里面的。他的内心,若是正念提起来与诸法实相相应的时候,些中无有少法可得。但是还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还这残余的境界。

「乃至有识身在」,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当然有名色,就有六处,就是有六根;有六根就有六识,就是有「识身」,有六识的六根,就是有识之身还在,有识身还存在。「恒受离系受」,这个时候他长时期的是「受离系的受」,就是没有执着的受;没有执着的受也可以说是「不受」,不受一切法,就是他眼、耳、鼻、舌、身、意接触了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他心里遇见一切境界他不执着。那么这就叫做明相应受,就是依般若慧相应的一种觉受。不是我们是无明相应受,他是明相应受,叫做「恒受离系受」,长时期的成就了无着的「受」,没有系缚的「受」。我们贪瞋痴烦恼相应,就是「系缚」了;他没有贪瞋痴相应,远离了贪瞋痴系缚的一种,无执着的受。

「非有系受」,不像我们凡夫是无明相应受,有执着。受的时候,有执着心在里面,那是一种苦恼的「受」了。那就是说他这个,无明相应受已经灭了,所以没有这个「有系受」。

那么这一段是显示他心的清净,「有余依」涅槃的人他心的清净。底下第二段「显无生」。

 

  宇二、显无生

此有识身,乃至先业所引寿量,恒相续住。若寿量尽,便舍识所持身。此命根后所有命根,无余永灭,更不重熟。

「此有识身,乃至先业所引寿量,恒相续住」,这位圣人他这个「有识」之身,有六识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身,「六识身」。它得了涅槃了,这身体怎么么存在呢?

「乃至先业」,因为这个身体,是过去世的一种有漏的福业,所招感来的寿命。这个寿命就是物质组成的生理的组织,和他的心思和合在一起不分离,那就叫做「寿命」。这个寿命的量,应该活五千岁,应该活一百二十岁,应该活二百岁。寿的这个量还在的时候,「恒相续住」,他这「有识身」一直还是存在,一直还是存在的,他不离开。当然他若想走还是能走的,他也有这个力量。但是阿罗汉多数是等到寿命尽了再走,寿命不尽他还是在这里。若是有因缘需要延寿,他也能继续存在;若有因缘提前走,他也能做到,他有这个自在力;若没有什么特别因缘,他不变,他就等到待时至而去,等寿命尽了他就走了。所以「乃至先业所引寿量,恒相续住」。

「若寿量尽」,寿量死了,寿量结束了。「便舍识所持身」,他也就舍掉了这个识,所摄持的身体,当然识也舍掉了,就入无余涅槃了。这个时候「此命根后所有命根,无余永灭,更不重熟」,这个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就是现在这个「命根」,也就是那个「寿量」结束了。这个命根以后的那个命根,就是来生的后生,后来的那个生命也没有了,「此命根后所有命根,无余永灭」,也是完全的弃舍了。

「更不重熟」,不再去得这种果报了。「熟」,就是成熟的异熟果报。「不更重熟」,既然成熟已不会再重熟,就像谷的芽,生了芽一定那个种不会再生芽的了,就是这样意思。他这个生命结束了,就是以候就不会再有这个生命,因为他没有爱取了,没有无明爱取的因缘,所以就不再得生命了。那么这时候也就是得这样无生法,这也就是无余涅槃的意思。但是寿命没有尽呢,他这身体还一直存在,还是存在的。

这是说前一段「显清净」,这一段「显示无生」。

 

玄二、无余依(分二科)  黄一、显证得

又复此识与一切受任运灭故,所余因缘先已灭故,不复相续永灭无余,是名无余依涅槃界,究竟寂静处。

前面是说「有余依」涅槃,这一段是说「无余依」的涅槃。这「依」我讲过,这个身体叫做「依」,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切的活动,不管是善、是恶、是不动;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一切一切的事情,都要依靠这个身体才能创造出来的。若没有这个身体还能做什么事呢?什么也不能做,所以它叫做「依止」。

这个得「有余依」涅槃的人呢,还有这这身体的残余,这个身体还存在,这个生死的果报,这个果还在,叫做「有余依」,有剩余的这个身体。「无余依」就是这个身体也没有了,这是「无余依」。「无余依」也是分两科,第一科「显证得」。

「又复此识与一切受任运灭故,所余因缘先已灭故,不复相续永灭无余,是名无余依涅槃」,「又复此识」,前面是这个清净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与一切受任运灭故」,入于无余依涅槃的时候,这个「识」,这个清净识,这个有识身的「识」,「与一切受」,它和很多的觉受,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受。但是在《解深密经》上讲,《瑜伽师地论》后面也有提到:就是「所依粗重受,彼果境界受」,有这么两种受。

「所依粗重受」,「所依」就是这个身体。所依粗重受,这个身体很粗重的,它有所觉受。有所觉受,在后面它有分说有四种受:「有色所依受、无色所依受」。「有色所依受」,「色」就是地、水、火、风;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是地水火风组成的,那么这是有色。这个有色的前五根,发出五识与境界相接触有受,这是「有色所依受」。

「无色所依受」,就是第六意根,第六意根是「无色」的。第六意根它也与一切法相连系,所以也是有受;就是前五根是一个受,第六意识又是个受,这两个受。另外还有两种受就是「果已成满粗重受、果未成满粗重受」。

「果已成满」,就是前世,前一生所造的业的种子,招感现在的果报。这个果报,已经给我们了,所以「果已成满」;这个果,已经成就了已经圆满了,在这果上有所受,这是现在受。「果未成满粗重受」,是将来的,现在造了业但是还没给果报,那么是将来的受。

那么这是「所依粗重受」,分这么四种受。这四种受,当然在「有余依涅槃」的时候,「果未成满粗重受」是没有了,将来的生命不起了,不生起。还是有现在的,还是有受,这个「有色所依受、无色所依受」,也就是「果已成满粗重受」,这个受在,在「有余依涅槃」的时候还是在;入「无余依涅槃」这个受是没有了。

至于「彼果境界受」,就是约外器世间说的,心与外器接触的时候会有受。与外器世间所有受,这个受分成四种。一个是「依持受」,第二个是「资具受」,第三个是「受用受」,第四个是「顾恋受」。

这个「依持受」,「持」,就是受持的持,依止的依持受。「依持受」,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那上面讲就是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居住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先有风、虚空轮,世界的虚空、空轮;空轮也有风轮,风轮也有水轮,水轮有地轮。就是这个大水是依风轮为依止。大水上面有地轮,或者说是金轮,或者说是地轮;地轮上面才是有我们,这些有情在这上面居住,那么这是「依持受」,这叫做依持受。

第二个叫做「资具受」:我们简单说呢,资具受我们有个房子,这房子是我们的「资具」;我们还要吃饭这都是「资具受」,这些事情。

这三个是「受用受」:就是我们或者受苦、或者受乐这些「受」。

第四个就是「顾恋受」:顾恋是什么呢?是贪相应受。我们有贪心,总想要贪求可爱的,要有所享受,贪相应受。

这个自依持受、资具受、受用受,「有余依涅槃」的人还是有;但是这顾恋受、贪相应受,「有余依涅槃」的人没有了,因为他不贪了。可是这么多的受,「有余依涅槃」的人,还有这么多的受,都是明相应受,总括起来是明相应受。到了入「无余依涅槃」的时候,「又复此时,余一切受任运灭故」,因为他入灭尽定的时候就把前面转识都灭了,然后就把阿赖耶识也灭了。

在《成唯识论》里面说的非常清楚,我们凡夫当然很难明白这件事,就把阿赖耶识也灭了,阿赖耶识也灭了,就完全都灭了。这个时候就是入于不生不灭的真如的境界去了,就是这样说。因为他有般若的智慧,不缘一切法不取相故,任运就能灭,凡夫不行,凡夫不能够灭,也灭不掉。

「所余因缘先已灭故,不复相续」。「所余因缘」,就是前面就是命根,就是后来的「后际」,后际的识、名色、六入、触、受,都已经灭了。「先已灭故」,在「有余依涅槃」的时候就已经灭了。所以这个生命体,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若灭了以后呢,「不复相续」,就不会再相续下去了,后一个生命不生起了,前一剎那灭、后一剎那不生。「永灭无余」,这个时候永久是寂灭的,一点剩余的东西也没有了,是名「无余依涅槃界」,这叫「无余依涅槃界」。

这个《大智度论》里面提到这件事,《大智度论》说到《法华经》,入「无余依涅槃」的阿罗汉,还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看这一段文,入「无余依涅槃」的阿罗汉,阿赖耶识都没有了,就是八个识通通没有了。眼、耳、鼻、舌、身、意通通无余灭了,那么在这里面还能发无上菩提心?这件事怎么讲呢?龙树菩萨说:「你这个论师,你要愿意论,请你论别的事情,这件事不要论」。龙树菩萨这样讲,不可思议!也是这样讲。

我们若是只是去读《智度论》那一段文,我们还不太明白,要看《瑜伽师地论》这段文才知道,《智度论》那段文说的话,说的话的深度。为什么这个时候入「无余涅槃」的人还能发无上菩提心,有什么难呢?我们可能会这么想吧!但是看这一段文才知道,阿赖耶识都没有了,怎么还能够动出来,还能发心呢?还能发出来无上菩提心呢?这件事是不可思议!才明白这件事。我是没有智慧的人,很笨的人,非要人家说到了,哎呀!我才知道,所以最初的时候我先读《大智度论》,后来才读《瑜伽师地论》。喔!原来《智度论》那段话的意思,在这里面得到一点儿消息,这件事真是不可思议!所以是名「无余依涅槃界,究竟寂静处」,这是究竟的寂静了,这个地方没有动乱相;有生也有灭,有灭也有生,这是不寂静。现在这个地方没有心、意、识了,是究竟寂静了,究竟寂静的地方。

这一科叫「显证得」,证得了「无余依涅槃」。第二科「显能趣」。

 

黄二、显能趣

亦名趣求涅槃者,于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

前面这个证得有「无余依涅槃」,也可以这样说。「趣求涅槃者」,说这个补特伽罗,他就是发了出离心,放弃了世间上的欲,他专心一心一意去希求「涅槃」。

这地方是说他的愿,说他的志愿,但是也表示这个修行人的相貌。修行人的相貌他念念的修四念处、念念的希求「涅槃」,念念与不生不灭相应。他观察生灭、流动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观察它是不净、观它是苦、观察是无常、观察是无我。

无我里面没有人无我,也没有法无我,诸法都是寂灭相,那么就是到「涅槃」那里去了。所以修四念处,这是「涅槃」的道路,是「趣求涅槃者」,就是这个修行人。

「于世尊所」,于释迦牟尼的佛法里面。「梵行已立」,他八正道的梵行已经成就了;得了「无余涅槃」,就是「梵行已立」。他这个八正道成功了,无漏的戒、定、慧圆满了。「究竟涅槃」,就是所作已办,前面「梵行已立」,这就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就是究竟的到达了,不生不灭的地方去了,再也没有生灭流转的生死苦了。这是说「无余依」。一个「有余依」,一个「无余依」,加起来就是「辨涅槃」。这是还灭涅槃的圣人在十二缘起里面,他能够还灭,得到「究竟涅槃」了。

这件事我们初学佛法的人,在这个,或者我们是说在社会上活动,或者我们不说社会,就说我们这寺庙上那个境界,在寺庙上活动,或者是没有遇到横逆的因缘,大家都是尊重你、赞叹你,你的心情也可能感觉到满意。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说,你会感觉到这涅槃是好吗?你这样的心情,你会感觉到这个不生不灭是好的事情吗?你有这感觉吗?你有这个需要吗?我看没有,我看不会有。

但是你在一个修行的环境里面天天静坐,那就不同。天天静坐,如果静坐不相应,那是又一回事;静坐有一点儿相应的时候,明静而住,也不昏沈、也不散乱。因为你,假设能有坐一个钟头,有半小时的明静而住,你这身体的觉受就不同了。如果有一个钟头、有两个钟头、三个钟头、四个钟头、五个钟头、八个钟头、十二个钟头,这明静而住,这个身体的觉受就更明显,就完全不同。不同了的时候,人家打板了,你一定要放腿出来,出来时候呢,你这时候的想法不同,就知道这个寂静住、明静而住,是我需要的。

这个时候才知道,社会上这流动的这种境界,这个五欲的,欲的境界,念念的去希求欲,这个地方说是「趣求涅槃」,这社会上的趣求欲。不管是你是做律师的、你做建筑师的,我看没有一个人不求欲的。是求到欲、或者是没有求到欲;或者求到欲,又被欲伤害了,这种种的变化。但是这个人,他当然他不觉悟,他这个不如意的事情,他可能采取法律的行动,把它弃舍了,去再找一个如意的,就是不断的这样子,奋斗或者是怎么地。他若是如意的成功了,他可能感觉到满意。

但是静坐的人,假设就是这个人以前他是做过律师、或者他是建筑师,或者他是一个做总统的。他现在若做了佛教徒,静坐达到八小时、或五个钟头的寂静住,他回头想的时候都是苦恼,没有一件事是快乐的,他会有这个感觉,他会有这个感觉。若是对寂静住没有成就的话,这有什么意思,没有意思嘛!到寺庙上去,就是吃那个淡而无味的菜饭,谁和谁也不相照顾。他若是用功,他不管你老苦生死,不管你苦了、不苦了,他自己能静坐也不照顾我,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回到家去,我的哥哥照顾我、我的姐姐也照顾我、我的父母也照顾我;我也照顾我哥哥、照顾我的老婆,大家都是爱,这才有意思。这有什么意思?自然是心就是这样子的。

但是你若是常常静坐就不同,你就会觉悟和以前不同,这个时候才有厌离心,厌离心才有。当然是被毒蛇咬了以后,那我再换一个毒蛇,他还是不感觉苦,那这个人心力强也是这样子,心力强的人他是这样的。但是若是尝到了,这个三昧乐的受的时候,这就不同。以前那个毒蛇咬也好、不咬也好,都是苦恼的事情,现在这三昧乐是我需要的。由三昧乐继续的希求、继续的寻求、继续寻求,你才能够有涅槃的寻求,才知道涅槃乐,才知道的。不然也不知道,只是说修行好,人家说修行好,我也说修行好。看见佛,佛是大圣人,有一点恭敬心;说佛法好,去读这《金刚经》也生欢喜心,但是若真实来说还是没有明白。真实明白,那个不生不灭你欢喜?你发欢喜心?我不相信这句话:「你对涅槃有欢喜心」,我感觉我看不会。

所以从这件事来说,求生阿弥陀佛国,这个法门的确是重要。虽然说是黄金是粪土,但是黄金为地,心里还是感觉很舒服,那样子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比这世界好,还是愿意去。所以这个无相的般若法门,是佛法的究竟圆满的所在;但是有相的法门也还很重要,也还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话,佛法不能度尽一切众生的,一定是,也要有有相的法门,也要无相的法门,都是需要的。所以也要有般若法门,也要有陀罗尼法门,也可以有天台宗,也有华严宗,也有禅宗,就是有法相宗,也有三论宗,这法门是越多越好,才能够度化众生,不可以一条道路,不行的。

「十二因缘」这一段文,我感觉不是难讲,但是我感觉还是要用一点心,用一点心读,才能知道他说什么,你若大意疏忽,那还是不容意的。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8)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莲池海会念佛往生见闻记[栏目:念佛感应]
 187.山蜂聚土匪来 Observing the bees swarm as the enemy a..[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每天观修四厌离法,必须逐一观修吗?[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六讲 上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华严三圣像的形成(镰田茂雄)[栏目:华严文集]
 贤愚经白话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五[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四、政府官员在此出家[栏目:走近当代觉囊的法王]
 佛法初识(三)[栏目:明证法师]
 中论讲记 卷二 观燃可燃品 第十[栏目: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分二谛之事,如集学论说...然先德有多种说法,试举其说,是否合理?[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