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3 问答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80
问:这里有一个人提出一个疑问,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也是看过《瑜伽师地论》这个《论释》,我也看见这段文,也看见了喔。在《瑜伽师地论释》中有一段文如下:
「复有二缘,故说此论:一、为显了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理有情无,令舍增益损减执故。二、为显了世间、道理、证得、胜义法门差别」。(你在这里划个圈不对,不要在那儿划圈。)「令修二谛无倒解故」。
 
这是《瑜伽师地论释》上的文,这底下提出问题。
请问:「情有理无」、「理有情无」如何解释?
 
:这个「情有」这句话,就是我们的执着心上是有这件事。这「遍计所执」是我们的执着,是我们有这件事的。
「理无」,但是在道理上,就是没有我们所执着的,没有所执着的这件事。就是在佛菩萨的清净智慧上是没有「遍计所执」这件事的。
比如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的影像,离开了我们的心,这个影像没有自体的。在我们心的虚妄分别现出来影像的时候,影像本身还是空无所有的,这是在「理无」上说。但是在我们凡夫呢?就不同意这个说法。明明这里有个房子嘛,明明这里有老虎嘛,怎么能说没有呢?所以「情有」。但是在「理」性上是没有的。
就是《摄大乘论》那个譬喻,这光线不好的时候,那里有一个绳子在那里盘着,我们看见是条蛇。这个蛇是没有的,绳子是有,就是「情有理无」。这个「遍计所执」,这个蛇是「情有理无」的,是这样意思。
「理有情无」,就是「依他起」和「圆成实」呢?那是佛菩萨的大智慧上才有这件事。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寂的,是与这样的事情,能够理会到这件事,能契证这件事。能证悟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如梦中境、如水中月的、是毕竟空寂的。但是我们凡夫不行,凡夫不知道。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更不知道第一义谛的,所以是「理有情无」,这么意思。
 
问:请问:「二谛无倒解」,指的是那「二谛」?
 
:那还是简简单单的说好一点。就是一般说的这个「世俗谛」和「第一义谛」,就这么简单说好了。如果说四种二谛,慢慢的再说,就这样好了。
而这件事,这个《遁伦记》上它也是「十番两缘」,它也没有说,他没有讲那个。没有讲那个,但是这里面也有这个义,也是有的,也还是有这个义的,义并没有失掉,还是具足的。
你们可以知道它是在那里吧?是不是,「三、为舍无见及有见故」,这就可以包括那件事,包括了那个在内的。「「第八、为显三性有无,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其实这也就是,这就是你说的那段文,它比较略了一点。「为显三性有无」,就是「情有理无」、「理有情无」,就是这个意思,也就包括在内了。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刚才讲的这一大段,就是从《玄奘法师传》引来的这个,可以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写出个科目来,将来我们有杂志出版,你就可以写一篇文章。就是他为什么到印度去?
 
问:有一个小小的疑惑在第三页「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来说法,他为什么弥勒菩萨他会选择在晚上来到世间为大众说法。
答:大概白天大家去这工作忙,一般都是这样子嘛。有可能是这样子。晚间有时间。(有人说:印度的天气也比较热,晚上比较凉快)也是的,可能是。
 
问:请问昨天您讲那个「因缘空」或者「不空」的问题,如果用因缘法来说,因缘法的话,师父您说「此灭故彼灭」。那如果就因缘上来说,如果这个心清净的话,那我们常听说「心灭罪亦亡」,是不是这样说,就是你的心的话,那这个等于在因上就…因缘上说就灭了。那这个用唯识来说,徧计执是毕竟空寂,依他起是如幻有。因为是如幻有,所以这个心清净的话,就不起这个徧计执。因为不起徧计执,就把这个杂染的阿赖耶识统统都改成清净的,都是变成圆成实了。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圆成实的自性也是空。那这样就可以把这三个套在一块来说了,就是因缘自性空和唯识依他起、圆成实这三性加在一块说,可以吗?
答:可以。也可以。
这个「罪从生起将心,心若灭时罪亦亡」,这句话的确是很好,但是你若是去讲的话,你还是要想、思惟一下。怎么叫做「心若灭时罪亦亡」?你们谁愿意解释这句话?
有人答:是不是把所有阿赖耶识种子从杂染现起清净,那时候就是,一切法不受。
答:那么也是的,是的。但是明白点说呢?就是执着心灭了。心还是在,心不能够…。比如说佛…有个离垢识,他还是有识,心还是没有灭。阿罗汉他也有分别心,他这个明了心的识还是在。那么怎么叫做「心若灭」了呢?就是应该是执着心灭了。执着心若灭,「心若灭时罪亦亡」。
所以「心若灭时罪亦亡」,应该分两个意思说。第一个意思呢?我们一切法是如幻如化、如幻有不真实,是毕竟空。你若证悟了这样的真理的时候,你就和真理统一了,能和真理统一。不是用嘴子说、嘴巴说的「这是我所说的真理」。我的心能说出这句话,表达这个真理,不是这个意思。这样子是不能灭罪的。是说你和那个真理统一了,就是变成一体的了,不是彼此对立的了。你若没有执着心,就是要有无分别智现前。无分别智成就了,这个执着心没有了。执着心没有了,我刚才说老虎来了,老虎来了,你不认为有个真实的老虎,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的。你就不执着了。是来一个人也是,这一个人也是如幻如化,如镜中像、如水中月,有而不真实,是毕竟空的。你能契会了这个真理的时候,这个执着心就没有了。执着心没有了的时候,就「罪亦亡」,罪就没有了。
罪没有了这个话是…用凡夫心的分别是没有罪了,把罪灭了,当然这样讲也是可以,但是这个地方也可以不这么讲。就是有罪的时候就是没有罪,叫做「罪亦亡」。比如说这个人有罪,这个人是…假设的这个得了严重的痛苦的病痛,受这个罪的果报。但是这个人若是圣人的话,他没有执着心的时候,有病就是没有病,叫「罪亦亡」,也可以、可以这样解释。有病、有苦就是没有苦。因为他同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就和没有苦一样,无差别相。圣人这个忍力大,原来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凡夫这个执着心,就把自己留在那个苦恼里面,被苦恼所困,你要受这个果报。若是你得无生法忍了的时候,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虽然那个苦恼还在,但是他没有苦。这叫做「罪亦亡」,这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呢?就是我们刚才而的,没有了。你能常修如是观,就是「唯识无义」,唯识是无义,「无义」也就没有识了,也没有分别心了、也没有执着心了。这个时候你常作如是观,你的罪业就剎那、剎那的消灭,就灭了。在阿赖耶识里面的这些罪垢,它逐渐的、逐渐的就消灭了,消灭,就灭了,说「罪亦亡」。
所以得到圣道的人,三恶道的罪决定是消灭,不会到三恶道受苦了。就是他修这个四念处的力量,把那个罪都消灭了。
我们没有得无生法忍,你这种止观不相应的人,你修不来,这样的止观你修不来。唯识是无义;无义是唯识,这四寻思观、四如实智修不来。我修不来,我不修。我就光是念念经,我就是这样子。这好,只好这样子嘛!只好一天读经,我一天拜佛嗑头,也能灭罪,也可以灭罪。说初开始忏悔要多嗑头,我拜梁皇忏也好,拜大悲忏也好,千佛忏、万佛忏也好,多嗑头。多嗑头,你诚心,你也以灭罪。因为你长期的拜,长期的礼拜,你这个清净心的时间长,清净的力量也逐渐的增长,这个染污逐渐的减少、逐渐的减少。说是这样子你也能灭罪。当然还是修止观灭罪的力量大。等你常常嗑头,嗑到十万大头以后,你要修止观容易相应,容易相应了,应该是这样做。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基本佛经选集二 2-3 阿含经集上[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栏目:中国佛学]
 提起放下[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素食:环境与生命的一剂解药[栏目:索达吉堪布]
 身念住念观法 第二篇 实修 7-2[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