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长阿含》(卷十一)~D 二、善生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65

二、善生经

  说法地点:罗阅祇耆阇崛山中,后移至王舍城内。

  参加人员:长者子善生

  经中大意:此经为长者之子善生而开导之经,叙述善生长者依父遗嘱,而向六方礼拜。其行动乃落入于形式上的举动,于是佛陀为教导其归入于正途,而说大方礼的意义与内容。首先说明四结业、四处,及六损财业,其次为说四想及四事,四亲及四事,六方及五事。善生听佛启导后乃皈依三宝而为优婆塞。

(一)经中名相分解大纲

  佛陀教导善生行真正六方礼的内容主要有以下这些术语:

  1、四结业:①杀;②盗;③淫;④妄语(结为结缚,烦恼异名;业为身口意之善恶的行动)。

  2、四处:欲、恚、怖、痴。

  3、六损财业:①耽湎酒;②博戏;③放荡;④迷伎乐;⑤恶友;⑥懈堕。

  4、四怨:①畏伏(畏人而隐藏财物,贪欲);②美言(谄谀他人);③敬顺(口头敬顺,而行动则乖);④恶友(浪费之友)。

  5、四事:A、畏伏四事:①先与后夺;②小与望多;③畏故强亲;④为利故亲。

  B、善言四事:①善恶斯顺;②有难即舍离;③外有善来,密中止之;④见有危事,便排济之。

  C、敬顺四事:①先诳;②后诳;③现诳;④见有小过,便加杖之。

  D、恶友四事:①饮酒时为友;②博戏时为友;③淫逸时为友;④歌舞时为友。

      6、四亲:①止非;②慈愍;③利人;④同事。

  7、四事:

  A、止非四事:①见人为恶;则能遮止;②示人正直;③慈心愍念;④示人天路。

  B、慈愍四事:①见利代喜;②见恶代忧;③称誉人德;④见人说恶,便能抑制。

  C、利人四事:①护彼使不放逸;②护彼放逸失财;③护彼使不恐怖;④屏相教诫。

  D、同事四事:①为彼不惜身命;②为彼不惜财宝;③为彼济其恐怖;④为彼屏相教诫。

  8、六方:①父母为东方;②师长为南方;③妻妇为西方;④亲党为北方;⑤僮仆为下方;⑥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

  9、五事:

  A、恭顺父母五事:①供奉能使不乏;②凡有所为,先白父母;③父母所为,恭顺不逆;④父母之正命,不敢违背;⑤不断父母所为之正业。

    B、弟子敬奉师长五事:①给侍所须;②礼敬供养;③尊重戴仰;④师有教勅,敬顺无违;⑤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C、父母亲爱其子五事:①制子不听其为恶;②指授示其善处;③慈爱入骨彻髓;④为子求善婚娶;⑤随时供给所须。

    D、师长敬视弟子五事:①顺法调御;②诲其未闻;③随其所闻,使其善能解义;④示其善友;⑤尽知所以,诲授不吝。

    E、夫敬妻五事:①相待以礼;②威严不阙;③衣食随时;④以时庄严;⑤委付家内。

    F、妻敬夫五事:①先起;②后坐;③和言;④敬顺;⑤先承意旨。

        G、亲敬亲族五事:①给施;②善言;③利益;④同利;⑤不欺。

        H、亲族敬人五事:①护放逸;②护放逸失财;③护恐怖者;④屏相教诫;⑤常相称叹。

        I、主教僮使五事:①随能使役;②饮食随时;③赐劳随时;④病与医药;⑤纵其休假。

        J、僮子奉事其主五事:①早起;②为事周密;③不与不取;④作务以次;⑤称扬主名。

        K、檀越(施主)供养沙门、婆罗门五事:①行身之慈;②行口之慈;③行意之慈;④以时布施;⑤门不制止

      10、六事(沙门、婆罗门教授信徒六事):①防护其恶,使其不为;②指授善处;③使怀善心;④未闻使其闻;⑤已闻使其能解;⑥开示天路。

(二)本经的主要内容

  在佛教的所有现存的经典中,能正儿八经地谈到如何做人处世的经典,其实并不是很多。也就是说,对于如何搞好现实世间的人情关系,注重伦理道德,加强自身的修为,从而命终归天的一些经典为数甚少,佛教里大部分都是谈如何出离世间,如何摆脱轮回的一些经典。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以佛教的思想主旨不无关系。关于这一点,我将放到后面去谈。这部《善生经》,可谓是佛教在世俗伦理道德方面主张的典型代表,凡是有关谈到佛教伦理方面的文章,都无法绕开这部经典,因此《善生经》可谓广为人知。下面我们就重点谈谈此经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其实它的主要内容,我在上面的“大纲”中已基本标示出来了,这里所说的内容,就是对上述大纲稍作展开。我尽量减化,把一些无关紧要的、重复的句子都舍去不用,这样可以精中精力,谈谈我自己对这部经典的一些粗浅想法。

  此经的说法因缘,乃是佛陀到罗阅祇城(王舍城)内去乞食。大家都知道,王舍城是摩揭陀国的国都,那里的佛法氛围很浓厚,人民都很崇信,对佛陀都怀着无比的敬仰。摩揭陀国的国王叫频婆娑罗,也是位虔诚的佛教徒。而从整个摩揭陀国来看,它地处中印度,是当时的政治与文化的中心。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了“中国难生”里的“中国”,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印度的摩揭陀国。而城内有一位长者(财德兼备的人,相当于后世的儒商吧)的儿子,名叫善生。这个善生有个特点,或者说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每天在太阳还没出山之际,就离于王舍城,到郊外的林园中去参观。他首先跳到水池里把全身洗个干净,身上的水珠还没干透,他就开始礼拜东、南、西、北以及上方和下方,加起来共六方,都一一礼拜。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疲倦。

  此时佛陀就住在距善生所礼拜的园林的不远处,当他看到善生如此日复一日地礼拜六方,觉得有些意外,就信步走到善生的林园中,随口就问他:“这位贤士,你到底是出于什么因缘,每天把自己全身弄湿,然后礼拜六方呢?”

  其实善生对于佛陀,已早有耳闻,也曾亲睹,只是无缘亲近。此时,他见到佛陀走到他的身边,心情很是激动,他对佛陀礼拜过后,就对佛陀说:“世尊可能有所不知,家父在临终之时,曾经在遗嘱中一再对我说:‘你欲礼拜之时,首先应当礼拜东方,其次为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我乃承奉父教,不敢违背。因此之故,澡浴之后,就遍礼诸方。”

  世尊听后,就对善生说:“贤士!从名称上讲,你所说的六方是存在的,并非没有此六方之名。然而在我的圣法当中,并不礼拜此六方,我并不以为礼拜六方就算作是恭敬之法。”

  善生听后就对佛陀说:“原来如此呀,看来我还没搞明白其中的道理,唯愿世尊为我开示开示,好吗?”

  佛陀对善生说:“好的,我现在就告诉你,你可要认真听、认真思索啊!”

  从上面一段开场白中,我们就可以对善生这个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他做事有始有终,长年累月坚持不懈,此为其一;他很孝顺,对父亲的临终遗嘱从不打折扣,都是规规矩矩按照父亲的教导做事,此为其二;他没有固执之心,听到佛陀的不同意见,他很快就高兴地请佛陀为他开示,并没有因为有父亲的遗嘱而盲目排斥佛陀的善意,此为三。看来善生是位有着深厚根基的大善知识。

  接下来,佛陀就开始为关生讲解了有关什么叫正确的礼拜六方。

  比如长者、长者之子,知道四结业(结为烦恼,业为身口意三恶业,四结就是杀偷淫妄四恶业),不作四处(欲恚怖痴)的恶行(恶业),又能知道六损财业(六种会损失财物之业)的话,善生!这就是长者、长者之子的离开四恶行,就是礼敬六方的了。这样的话,则今世也是善,后世也会获善的果报;今世有根基,后世也为其根基。在于现世当中,会为智者所称赞,会获世间的一善果报;身坏命终之后,会往生于天上的善处(天界、善趣)。善生!当知所谓四结行(四结业)就是:第一为杀生,第二为盗窃,第三为淫逸,第四为妄语,就是四种结行。什么叫做四处呢?第一就是欲(贪欲),第二就是恚(瞋恚),第三就是怖(恐怖),第四就是痴(愚痴)。如对此四处(作四恶行之处),而作恶业的话,就会对自己的善业有所损耗。假如对此四处,不作其恶业的话,就会对我们的善业有增益。

  所谓六种会损失财物之业,就是:第一为耽湎于酒,第二就是好博戏(赌博游戏),第三就是放荡,第四就是迷于伎乐,第五就是恶友相得(遇恶友),第六就是懈堕(懈怠堕落),这就是六种会损失财物之业。如果人们能够解知四结行,不行四处的诸恶行,又能了知六种会损失财物之业的话,这就是对四处的恶业得以脱离,已供养六方的了。这样,则现在也善,后来也是善,为今世的根基,也为后世的根基,在于现法当中,为智者所称誉,而获世间的一果,身坏命终之后,会往生于天上的善处。

  应当知道饮酒有六种损失:第一就是失财,第二就是会生病,第三就是斗争,第四就是恶名会流布,第五就是恚怒会暴生,第六就是智慧会日损。如果饮酒不已的话,其家产就会日日损减的。

  博戏有六种的损失:那六种呢?第一就是财产会日耗(与日而耗损),第二就是即使赌博虽胜,也会心生怨恨,第三说是为智者所责,第四就是他人不会敬信,第五为被人疏远,第六是心生盗窃。如果人们博戏不已的话,其家的产业就会日日损减的。

  放荡也有六种的损失:第一就是不爱护自己的身体,第二就是不护财物,第三就是不护子孙,第四就是常自惊惧,第五就是诸苦法会常自缠身,第六就是喜生虚妄,这就是放荡有六种的损失。

  迷于伎乐,又有六种损失的:第一就是一心只求歌唱,第二就是追求跳舞,第三就是寻求琴瑟,第四就是求波内早(手音,手铃乐器之名),第五就是求多罗盘(鼓类),第六就是首呵那(谈古、闲话)。如果耽迷于伎乐不已的话,其家的财产就会日日损减。

  与恶友相交也有六种的损失:第一就是方便生欺,第二就是好喜屏处,第三就是诱他家人,第四就是图谋他物,第五就是只顾求自己的财利,一旦无财利,就会四散,即常人所说的酒肉朋友,第六就是好发他过(出卖朋友),这就是恶友的六种损失。

      懈堕也有六种损失:第一就是富乐时不肯作务,第二就是贫穷时不肯勤修,第三就是寒冷时不肯勤修,第四就是炎热时不肯勤修,第五就是时早(过于早)的话,就不肯勤修,第六就是时一晚,就不肯勤修,这就是懈堕的六种损失。

  有四种怨,而在表面上,它们却如同我们的亲友。那四种呢?第一就是畏伏(怖畏人而隐秘财物等贪欲),第二就是美言(讲好听的话,所谓谄谀),第三就是敬顺(唯命是从,然而其言与行,都相背而行),第四就是恶友(会浪费你的一切)。

  畏伏有四种事,那四种呢?第一就是先与后夺(先给你好处,后夺你的财物);第二就是与少望多(以小钓大);第三就是畏故强亲(恐畏你故,勉强亲近);第四为利故亲(为了贪利之故而亲近)。这就是畏伏的四事。

  美言而亲近你,又有四种事,那四种呢?第一就是善恶斯顺(不管是善,是恶,都得随顺),第二就是有难舍离(遇困难时,不管你),第三就是外有善来密止之(遇有善友之来访时,却会暗中遮止),第四就是见有危事,便会排挤。

  敬顺而亲近你,也有四事,那四事呢?第一就是先诳(事先诳惑你),第二就是后诳(事后诳妄你),第三就是现诳(现在就欺诳你),第四就是见有小过,便会加杖(添大),这就是敬顺而亲近之四事。

  恶友亲近又有四事,那四事呢?第一就是饮酒时为友,第二就是博戏时为友,第三就是淫逸时为友,第四就是歌舞时为友,这就是恶友亲近之四事。

  有四亲,为可以亲近,会有多所饶益,会救护人的。那四种呢?第一就是止非(上恶助善),第二就是慈愍(善于同情),第三就是利人(教诫而利益人),第四就是同事(同乐共苦),这就是四亲可以亲近,会有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因此,应当要亲近他们。

  止非有四事,而多所饶益,为人救护。那四事呢?第一就是见人作恶之时,就能遮止,第二就是指示人趣于正直,第三就是慈心愍念(见善利则同喜,见恶祸时,则为你而忧),第四就是示人天路(教人向上的大道),这就是四种止非,会有多所饶益,为人所救护。

  慈愍有四事,第一就是见利代喜,第二就是见有恶祸,就会代为你忧,第三就是称誉人德,第四就是见人说恶时,便能抑制他,这就是四种慈愍,而为多所饶益,为人所救护。

  利益也有四事,那四事呢?第一就是护彼而不令其放逸,第二就是会保护其放逸失财之事,第三就是保护他,使其不恐怖,第四就是屏相教诫(暗中相教导敬诫),这就是四种利益人,而多所饶益,为人所救护的。

  同事也有四事,那四事呢?第一就是为他而不惜其身命,第二就是为他而不惜财宝,第三就是为他而济助而解消其恐怖,第四.就是为他而屏相教诫,这就是四种同事,会有多所饶益,为人救护的。

  要知道六方的真义,什么叫做真正的六方呢?所谓: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的人为上方。

  大凡作为人的子女的,当以五事去敬顺他的父母。那五事呢?第一就是供养奉给父母,能使他们没有缺乏。第二就是凡是欲有所作之事,须先禀白父母,第三就是父母有所作为时,都恭顺不逆,第四就是父母的正令,都不敢违背,第五就是不断父母所为的正业。凡是当人的子女的,当以此五事去敬顺其父母。

  身为别人父母的,也要用五事去敬亲其子女。那五事呢?第一就是制止其子女,不听许其作恶事,第二就是指授而提示其善处(安住于善),第三就是慈爱,而入骨彻髓,第四就是为子女求善于婚嫁,第五为随时供给其所须要的。子女对于父母能敬顺恭奉的话,就对方会安隐,而没有忧畏。

  当人的弟子之敬奉其师长,又有五事。那五事呢?第一就是给侍师长之所须要的,第二就是礼敬供养,第三就是尊重戴仰,第四就是师长如有教敕时,就应敬顺无违,第五就是应从师长听闻教法,而将其善持不忘。凡是为人的弟子,就应当用此五法去敬事其师长。

  师长又应用五事去敬视其弟子。那五事呢?第一就是顺法去调御其弟子,第二就是诲其未闻之法,第三就是随其所问,能使其善于了解其义,第四就是提示其善友,第五就是尽他所知的去教诲传授,不得吝惜。弟子对于其师长能够敬顺恭奉的话,则对方就会安隐,就不会有忧畏。

  身为人夫的,对于其妻,也有五事。那五事呢?第一就是相待以礼,第二就是威严不阙(端正其行),第三就是衣食都随时付足,第四就是庄严以时(随时使妻庄饰),第五就是委付家内(妻主内务)。夫应该要以此五事敬待其妻。

  当人之妻,也应以五事恭敬其夫。那五事呢?第一就是比其夫先起来,第二就是后其夫而坐(夫先坐息),第三就是要用柔和之言,第四就是要敬顺其夫,第五就是首先问其意,而承其意旨而行事。善生!这就是为人夫之对于其妻之敬待,像如是的话,对方就会安隐,而没有忧畏。

  凡是为人的,应当以五事亲近其亲族。那五事呢?第一就是给施,第二就是善言,第三就是利益,第四就是同利,第五就是不欺。这就是五事亲敬其亲族。

  亲族也应以五事亲敬于人。那五事呢?第一就是护放逸而不使其放逸,第二就是护其放逸失财,第三就是护其恐怖,第四就是屏相教诫,第五就是常相称叹。像如是的敬视亲族的话,则对方会得安隐,而没有忧畏。

  为人的主人,对于其僮使,应该以五事去教授他们。第一就是随其能力而使役,第二就是饮食随时(给他们充足而依时的饮食),第三就是赐劳随时(一定的时间,依时去叫他工作),第四就是生病时给他医药,第五就是纵其休假(允许其适时的休假)。这就是五事以教授僮使。

  僮使又应以五事奉事其主人。那五事呢?第一就是早起,第二就是为事要周密,第三就是不与不取(不偷,主人不给与之财物,不私取为己有),第四就是作务以次(依次而工作),第五就是称扬主人的名誉。这就是主人待僮使的方法。这样,对方会得安隐,而没有忧畏。

  檀越(善男子,施主)应该以五事去供养沙门、婆罗门。那五事呢?第一就是身行慈,第二就是口行慈,第三就是意行慈,第四就是以时施(依时而布施),第五就是门不制止(随时都允许出家人之来访)。如是檀越的话,就应用这五事去供奉沙门、婆罗门。

  沙门、婆罗门也应该以六事去教授施主。那六事呢?第一就是防护施主,不令其作恶,第二就是指授其善处,第三就是教其怀善心,第四就是使未闻的得以闻,第五就是已闻的能使其善解,第六就是开示天路(往生天道之法)。像这样檀越恭奉沙门、婆罗门的话,则对方会安隐,而没有忧畏。

  这位善生长者听了世尊的一番教导之后,真是开心得不得了,他兴奋地对佛陀说:

  “您讲得真是太好啦,世尊!您今天所开导的,远远超过我本来的祈望,也远远超出了我父亲所遗嘱。您的教导,能使颠覆的得以仰正,幽闭的得以开启,迷惑的得以解悟;有如冥室被灯火点燃,使所有的人都看见到冥室里所拥有的一切。如来所说的教法,都无数的方便,启悟着我们愚冥的众生。我现在就要至诚归敬三宝,作为一名居家的优婆塞。从今天开始,我将坚守五戒,终身不离不弃。世尊,请您慈悲,收下我做您的居家弟子吧!”

  佛陀听后,含笑颔首,然后腾空而去……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长阿含》(卷十一)~E 《善生经》所揭示的家庭伦理道德
下一篇:漫说《长阿含》(卷十一)~C 戳穿波梨子梵志的谎言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G 第379经(转*轮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J 第46经(三世阴世食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C 1244经:本经叙述烧燃法与不烧燃法。..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D 第564经(比丘尼经):本经叙述阿难对..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四)~A 一、大因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C 1083经:本经以大象小象之别,来比喻..
 漫说《杂阿含》(卷十)~H 第266经(无知经):本经主要是从对五受阴..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D 四、念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I 第624经阐述有关修习四念处的一些次第..
 漫说《中阿含》(卷一)~E 五、木积喻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观佛教和量子力学:对话的开始(维克多·曼斯菲尔德)[栏目:中观宗文集]
 人间佛教的根本[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读懂了《心经》就明白了人生[栏目:濑户内寂听]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栏目:首愚法师]
 唯说念佛 正讲 第四条「正杂得失」之文[栏目:净宗法师]
 三十五佛礼忏法教授[栏目:果硕仁波切]
 浴佛功德[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