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宗要义讲记 第六章 诸宗各别的中道
 
{返回 法尊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93

第六章 诸宗各别的中道

“四宗诸师各于自宗远离常、断二边之理:婆沙师说:果法生时因法灭故,远离常边;因法无间有果法起故,远离断边。

“经部师说:诸有为法相续转故,远离断边;刹那灭故,远离常边。

“唯识师说:遍计所执不谛实故,远离常边;依他起性谛实有故,远离断边。

“中观师说:由一切法名言中有故,远离断边;胜义中无故,远离常边。

“如是经、有两宗似皆须许通达无常之智为究竟中道也。

“又:各宗所许粗、细无我,于一一上远离二边之理,皆须了知。此中仅述其总相或略举一例耳。

“若以应成派义衡量之,则自续派以下一切诸部皆堕常、断二边。然各派自计是许远离二边之中道,故皆自许为中观师也。”

“中道”是什末?它就是我们对佛法义理的认识或所肯定的真理。如上面所说,虽然诸宗互相对待起来有了胜、劣,但他们各人在自宗的立场上都各有其远离二边(认识的、道理的,非行为的),把握中道的办法:

有部:约因、果的生、灭义说。

经部:约因、果的相续和生、灭义说。

唯识;约三自性说。

中观:约胜义无、世俗有说。

此中应知;一、中道一名,小乘论典中不常见,经中虽有“离苦、乐二边之中道”的话,但那是行为的,非理论的,所以现在只能根据他们的“不断”、“不常”的语句来意会它。而且,经、有两宗关于究竟什末是中道的问题,并没有充分明确的规定。不过根据他们同约“因果生灭”义以明不断不常之理来推论,则似乎他们都应该许“通达无常”之智为究竟的中道。二、中道的分法,实不限于上所举者而可无量,诸如约人、约法、约无我义等,都可以分。三、如上述,各派的中道皆各派所自许,如果彼此互望,除能望者的自许外,则将无一中道论者:例如:若以应成的标准来衡量自续派以下,则自续派以下的一切宗派皆落二边了:——1、常边者:自续派主张世俗有自性故,唯识以下更说胜义有自性故。2、断边者:如前云:“又说:如自续以下所计者,则失坏彼所许缘起之理也”,谓:一切的有,皆须无自性而唯名言方能建立,但自续以下诸师皆许有自性,有自性即坏缘起而堕断边故。

 


{返回 法尊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宗要义讲记 第七章 总结和告诫
下一篇:四宗要义讲记 第五章 诸宗粗细的无我
 四宗要义讲记 第六章 诸宗各别的中道
 从为什么皈依三宝谈到皈依三宝后应做些什么
 四宗要义讲记 第四章 各宗各派的所破(我)
 四宗要义讲记 第七章 总结和告诫
 四宗要义讲记 正讲分 第三章 诸宗共同的基础(缘起)
 四宗要义讲记 目录
 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
 四宗要义讲记 第二章 本书的内容和任务
 四宗要义讲记 叙说分 第一章 本书的来源
 四宗要义讲记 第五章 诸宗粗细的无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Say No! with Atammayata[栏目:Santikaro Bhikkhu]
 西归直指•疑问指南(第二节课)[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一、通序大归 乙二、别释破邪显正 丙一、破邪 丁二 折毗昙[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相应7经 思经[栏目:相应部 26.生相应]
 56 不以凡人心猜度圣人[栏目:本性法师]
 回向修持[栏目:慈法法师]
 e世纪往生传[栏目:念佛感应]
 八圣道之正念--通往觉悟的基石[栏目:菩提长老]
 净虑澄心证真如[栏目:首愚法师]
 普贤菩萨“十大愿”的普世思想[栏目:理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