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无量心之9:从慈悲心看小乘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5

四无量心之9

从慈悲心看小乘

梁乃崇教授

我们说做人要有一颗慈悲心,但是有一些学佛的人,却是很没有悲心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修行人没有悲心,通常是修禅定修得很深,但是因为他们是修小乘的,所以他所关注的范围,没有超出他自己,他是封闭在「我相」范围内。而我们讲的慈与悲,都是和别人有关联的,可是他就是和别人一点关联都没有,完全的自我封闭。这样,他也可以证入涅槃;但那就像《圆觉经》所说的,如果你没有脱离「我相」,即便你证入涅槃,还是「我相」的层次而已。

小乘的修行方法,非常注重禅定,把禅定、入定当作修行的最高目标。做到的时候,可以修到自己的心不动,那么他对别人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因为他的范围只有「我相」,而且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我相」,别人的「我相」不在他的认知范围里。

这是小乘里一种有偏差的修行方式,因为这样的修行,他一切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空、无、什么都没有,是被知的空!他的主动权,那种能知能觉的、不被知的空,对他而言,他还没有涉猎到。所以他的主动权还没涉猎到,他就钻进一个被知的空、无的境界中——严格来讲,那样的境界尚未悟本来面目!因为用我的定义来讲,你要悟本来面目,是悟能知能觉的那个空性,而不是被知的空。所以,能知能觉的空性是不被知的,是一种不被知的空性,并不是他的境界。而进入那样一个被知的空的境界,会变成进入「灭境定」,不是「灭尽定」的境界,全部都把它灭了。这样的境界是容易做的,因为那是一个被知的目标,它是可以成为一个被知的目标,让你钻进去,钻进去以后,就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

但要注意,这样的人对一切灾难苦痛无动于衷,同时也对一切欢乐喜庆无动于衷。这和有一些人看到悲痛无动于衷,但却喜欢参与热闹,是不一样的。

所觉都没有了,这种状况是不是修好了呢?不是!只是入定而已。但是这样的入定,定到后来,如果你一直限制在我相的情况当中的话,那就是「乃至证于涅槃,皆是我相」——即证到涅槃境界,还是我相而已,还只是一个我相的变化而已。

这也就是佛法一开始先是提倡小乘,到后来一定要从小乘转到大乘的原因。

(摘录整理自2005年1月2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无量心之8:用《金刚经》破除文字相
下一篇:四无量心之10:再谈悲心
 「收拢生机」成就的是「如土长苗」
 销矿成金,纯化爱情
 智慧就是清楚明白(梁师校阅《楞严经》的心得)
 「第一个能知能觉」就是「原点」
 持咒要与本来面目相连
 「界线」使心分内外
 生死大事之5:出世间才不生不灭
 好汉做事好汉当
 把握当下,做修行的当事者
 解决未知的麻烦才幸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佛的总愿[栏目:大安法师]
 什么是示现本尊和智慧本尊?[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四课 缘起的人生宇宙[栏目:佛学启蒙]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佛行事业[栏目:创古仁波切]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二讲[栏目:梦参法师]
 净土班和大圆满班都要修加行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功夫如何保持[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印顺呼唤人间佛教(郭朋)[栏目:人间佛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