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利他性——山东大学演讲
 
{返回 索达吉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4

佛教的利他性——山东大学演讲

『 2011年11月16日下午 』
 
陈坚教授致辞:
 
这次特意邀请了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讲佛学方面的道理。
 
索达吉堪布,是四川甘孜人,年轻时在甘孜师范学校读书,出家以后,专业是藏传佛教。堪布对儒学、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了解。近几年去过很多著名的大学,像北大、人大、复旦、南大,并作过很多讲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索达吉堪布所作的学术工作,一方面是把藏传佛教的很多佛典,翻译成汉语——对我们汉传佛教而言,最初翻译过西域的佛经,后来又翻译了印度的佛经,接下来的一个潮流,可能就是翻译藏传的佛经了。这是我们了解藏传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堪布做的一个工作。另外一个工作,就是堪布还传播儒学,讲过《弟子规》,在汉藏交流层面做了很大贡献。
 
今天要讲的是“佛教的利他性”。利他性,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特征之一。下面,让我们听听堪布是怎么诠释的。好,现在把时间交给堪布——

陈教授多年来带佛教的研究生、博士生,自己也读过佛教博士,我非常佩服!我曾在1999年去过泰国,那里的很多大学都有佛教博士,也有许多佛教的博士生导师。我看了以后特别羡慕,觉得“汉地知识界对佛教若也有深层的研究,该多好啊”,当时有这样一种向往之心。
 
而现在,汉地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宗教系,对佛教有各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听说你们山东大学,除了对佛教研究以外,对其他宗教,如基督教、道教等也均有涉猎,这是非常好的。任何宗教,只要对众生有利,我们都应当尊重。
 
我个人而言,只是一名普通的出家人,对儒教等很多思想比较有兴趣,但没有什么更深的研究。你们山东,可以说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是儒教的发源地,孔子、颜子、孟子等儒家五圣 [1] 都出自这里。儒教所提倡的“仁爱”,与大乘佛教的“利他”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下面介绍的“佛教的利他性”,相信大家并不会特别陌生。
 
一、佛陀与历史伟人不同
 
在座各位研究生、博士生,对佛教应该都比较了解。我本人多年来研究佛教,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所谓的佛陀,并不是传说或神话中的人物,而是在人类历史上实实在在出现过的。这一点,不仅是我们佛教徒认可,现在的学术界也不得不认可。
 
大家都知道,最近佛牙舍利在缅甸供奉时,该国举行了隆重的恭迎仪式,缅甸副总统等2000多人,先是到机场列队恭迎;随后,缅甸总统率6000多名政府高官,在佛牙舍利的供奉地恭迎。在缅甸供奉48天中,每天会有多少人虔诚朝拜,应该也不难想象。以前佛指舍利被迎请到台湾时,短短的11天中,每天的朝拜者都超过十万,前后共有百万人前去瞻礼……
 
现在是21世纪了,人们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不可能盲目信仰一种东西。那么,仅仅是佛陀的一节指骨,为什么就有这么多人尊重呢?这肯定有一定的原因。前段时间,我去西安法门寺时,也瞻礼了佛指舍利。听说国家为了保护佛指舍利,投入12亿修建地宫及合十舍利塔。当时,我一边顶礼,一边生起无比的信心。
 
人类发展到今天,曾涌现过许多著名人物,但他们有没有受到后人如此崇拜呢?大家应该有目共睹。像牛顿的话,他死后安葬于英国皇家教堂——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的“诗人之角”,在那里,还有莎士比亚、达尔文、丘吉尔等名人的墓碑。
 
还有爱因斯坦,他生前在遗嘱中要求,把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建坟墓。但一个叫哈维的美国医生,却偷偷把他的大脑切了下来。为方便研究,他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切成240块,分别装进10个储存切片的盒子里和2个大广口瓶中,精心保管。这件事曝光之后,没有给哈维带来任何荣耀,反而令他一直背负“盗脑者”的恶名,遭到很多人唾弃。他为此不得不辞去职务,并一度失踪。42年后,他才正式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交给了普林斯顿大学医院保管,让它回到了爱因斯坦逝世的地方。尽管后人对这个大脑作了一些研究,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它肯定没有佛陀遗骨那样的加持。
 
当然,也许因为我是佛教徒,以偏袒心对佛陀有一种敬仰、赞叹。但客观来讲,大家应该需要思考,看世间上被这么多人崇拜的事物,到底是不是一种迷信?佛陀为众生广开八万四千法门,藏地、汉地的《大藏经》中有那么多经、律、论三藏教典,它究竟有什么样的内涵?
 
在座的很多学生,听说也研究过佛教的《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佛经与世间文字有极大差别。我们都受过一些学校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学了以后,不一定需要永远学习、永远供奉。而佛经却与之不同,短短一部《心经》,不管是谁看了,都有无穷的回味,都能获得无比的加持、无尽的利益,这就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威德力。这一点,有智慧的人无法否认,这个事实谁也抹杀不了。
 
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所谓佛陀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前世虽有许多精彩公案,但更重要的是,这一生在我们人类面前,他示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今天在座的很多人,有些真正信仰佛教,有些也不一定,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它、研究它,因为它不单单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智慧、一种教育。
 
在佛教中,除了出世间法以外,对世间的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识也涵盖无余。假如它是一些落后的教条,又岂会有如此超越的智慧?就拿天文学的部分内容来说,当时佛陀不依靠任何仪器,就将宇宙的运行规律揭示得淋漓尽致,这种智慧令后人实在无法想象。
 
二、佛教精髓唯有利他
 
大家都清楚,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传统文化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这对人类有非常大的损害。如今这一代人,无疑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人生信条中,除了追求金钱、地位、美色以外,什么道德理念都没有。
 
当然,我也承认,极个别的古代传统是比较落后,不一定适应当今的国际化潮流。但人类对于道德的崇尚与重视,却不应该弃如敝屣,而应当尽早恢复起来。
 
我不太清楚你们这边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怎么样。其实,在古人的教育中,尽管没有佛教那样高深莫测的理论体系,但对为人处世、孝顺、仁义、礼仪等方面,还是有相当殊胜的教言。

现在很多人可能因为环境的影响,对好坏、善恶的分辨能力特别差,甚至有些人对“厚黑学”津津乐道,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们以为,只有变得越来越坏,才能活得越来越好,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开始肆无忌惮地损人利己,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不想痛苦,痛苦却一个接一个降临;想要快乐,快乐却像仇敌一样被灭掉了。
 
其实,若想真正获得快乐,佛教中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唯一就是利他。《大乘四法经》中也说:“世间明慧者,应发菩提心。”世间上有智慧的人,应该发起利他的菩提心。
 
不知道各位对“菩提心”陌不陌生?假如你们对它有个全面的认识,将来的人生之路,必定不会走得很艰难,不会一直困在自我的圈子里,看不到更广阔的天空。当然,作为世间人,爱自己、爱自己的家庭,这也无可厚非,但若一味如此,从来也不关心他人,这种爱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可言了。
 
那么,什么叫菩提心呢?从究竟意义上讲,是愿天下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获得圆满佛果的发心。这是最上等的发心,非常难以生起。就算有些人一生研究佛经、修行佛法,口头上会这样讲,可是不要说对一切众生,仅仅是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人,不说去利益他,就算是想让他快乐的心,也生不起来。
 
今天的这次交流,大家如果记不住其他内容,只要记住了“菩提心”,也就不枉此行了。虽然“菩提心”是佛教的专用名词,但如果不懂这个,对大乘佛教根本无法研究。我遇到过很多研究佛教的学者,他们口口声声会说“菩提心”,但实际上不要说修行,连字面意思也解释不来。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假如不了解它的深意,只是把它看得特别表面,跟慈悲心、善心、慈善等混为一谈,这是相当遗憾的。
 
所谓的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种。愿菩提心,是发愿要利益天下一切众生,令其获得佛果;而行菩提心,则是在此发愿的基础上,于实际行动中真正去做,去行持六度万行。
 
这样的菩提心,理论上了解了之后,还要付诸于实际,不能只是嘴巴上会说,可是一刹那都没有修过。如果你真的修过了菩提心,不但有助于世界和平、众生安乐,而且对自己身心各方面,也有特别大的利益。如《涅槃经》中云:“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意思是,哪怕只修了一刹那的菩提心,它的功德之大,连佛陀也无法衡量。
 
这个说起来可能太大了,你们不一定马上能懂,但即便无法一下子发起菩提心,也可以从慈悲心开始修。如今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都建立了一些禅学社,专门修慈悲心。据我了解,国外的大学教授,甚至是小学教师,经常让孩子修慈悲心——慈心,是愿所有的生命获得快乐;悲心,是愿所有的生命远离痛苦。这样的慈悲心,上午修十分钟,下午修十分钟,一两个礼拜以后,再通过仪器检测,就会发现他们的心很柔和、很调顺。即便是以前脾气特别暴躁的人,心情也变得极其开朗、轻松了。所以,国外的许多医院管这个叫“轻松治疗法”。
 
我们的一些高等大学,研究佛教时,对此也可以借鉴一下,不能只停在理论上,否则很容易变成“法油子”。现在许多研究佛教的博士、博士后,在文字上会写、口头上会说,但内心与大乘佛法完全没有挂钩,甚至越学越有成见,对佛陀、对佛教历史、对最甚深的佛理,经常带有一些诽谤之词,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若想真正领会佛教的精神,至少也要修一下慈悲心、利他心,不然,什么滋味都没有品尝到,是很难评论其好坏的。
 
三、高僧大德的利他心
 
1、阿底峡尊者的开悟
 
关于利他心,我特别喜欢一个故事,讲的是藏传佛教中噶当派的创始人阿底峡尊者。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在此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阿底峡尊者,是公元11世纪印度最伟大的班智达。他原是东孟加拉国的王子,需要继承王位。有一次,度母在梦中告诉他:“你已当过五百世的班智达,解救众生脱离轮回苦海是你的使命,不可以半途而废。”他醒来之后,认清了自己过去的愿力,于是离开王宫,舍弃红尘出家为僧,依止当年印度著名的罗侯罗尊者为师。在上师的教导下,他很快就精通了三藏,并对诸多佛典过目不忘。
 
有一天,他在看书的时候,突然产生一个怀疑:“直接通往开悟,哪一条路是最迅速的?如果遵循大乘菩萨道,必须在无量劫中救度他人,才可达到涅槃彼岸,那么,我有可能达到开悟吗?”
 
他为此去请教上师,上师告诉他:“你太关心自己的成就了。长养菩提心,忘却自己的利益,多关怀他人的福祉,才是解脱的唯一途径。执著自我是痛苦的根源。”
 
此后不久的一天,他去转绕佛陀成道地——菩提迦耶,看到两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在对话。其中一个问:“什么是达到开悟的最好修行方法?”另一位回答:“无我的菩提心是成佛的大道。”
 
第二天,他又去佛塔及塔旁的菩提树绕行,听到一个老乞妇告诉一个麻风病人:“菩提心是超越苦海、获得开悟的最好方法。设身处地多为他人想想,放弃自私自利的想法。”
 
他听了以后,心想:“这里的每一个人,从最高雅到最卑贱,似乎都知道开悟的最好方法,和我上师说的一模一样,只有我一个人还迟疑不定。”
 
第三天,他手持念珠缓缓转绕圣殿,看见一只小鸟栖息在观世音菩萨像的膝上,佛像开口对小鸟说:“具备舍弃自己、爱护他人的菩提心,是圆满证悟的最好方法。”就在这一刻,他所有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
 
了知菩提心的重要性后,他前往印度尼西亚,依止金洲大师12年,唯一修持菩提心,最终获得了开悟。
 
后来,藏地因朗达玛灭佛,佛教遭到了毁灭,为了重振佛教,国王智慧光多次派人迎请阿底峡尊者。尊者祈祷度母,请求指引。度母告诉他:“如果前往藏地,你可以利益无量众生,但寿命会缩减20年,原来能活到92岁,去了藏地的话,将于72岁圆寂。”尊者为了众生,义无反顾地去藏地弘扬大乘佛法,并开创了噶当派,撰著了《菩提道灯论》——众所周知,《菩提道次第论》即由此而来。
 

 

阿底峡尊者所讲的菩提心修法,一直到现在,在藏地也保存得完好无损,所有传承教言、修行次第不但在寺院里随处可见,在世间上也广为流传。我个人对汉地、藏地的很多文化比较了解,相比之下,藏地在菩提心方面的窍诀,确实有不共的优势。这方面,阿底峡尊者功不可没。
 
如今,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菩提心的教言十分感兴趣。可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单单从理论侧面来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像“万法无常”,这个道理谁都会讲,可你若没有真正修过,面对生死大事时,光会说也派不上用场。所以,佛教中的很多道理,尤其是利他心,需要在实际中去运用,平时的所作所为,应该经常想着利益别人。
 
现在很多人,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目光总是盯着金钱,一天90%以上都想着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怎样尽己所能地帮助社会,为天下苍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特别不好的。当然,完全不管自己的衣食住行,作为世间人来讲,恐怕也做不到。但你越是想着自己,越得不到很多利益;越是心里装着别人,自己的利益反而会不期而至。
 
2、华智仁波切与寡妇
 
近年来,常有媒体报道一些道德沦丧的现象,让人听了以后,感觉现在的人心大不如以前了。在我们藏地,一个人如果在路上被车压了,我可以拍着胸口保证:99%以上的藏人肯定会马上停车,全力以赴地抢救他。不要说是一个人,就算一头牦牛,大家也会想办法去救它,或者给它念经,不可能对众生的痛苦视若无睹。
 
在19世纪,藏地有一位鼎鼎有名的大成就者,叫华智仁波切,他的名声可谓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一次,他徒步去石渠举办法会的途中,遇到一位寡妇带着三个孩子,也准备去参加法会。他见孤儿寡母十分可怜,便背起第二个孩子一路同行。有时尊者背着孩子去化斋分给大家,有时女人抱着小孩子去乞讨一起分享,有时大孩子去讨饭共同享用,人们都误以为他们是乞丐一家。后来一直到了目的地,女人才知道他就是华智仁波切。
 
这个故事虽然很小,但我们也可以此来观察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可怜人时,会不会出手去帮助他?对大多数人来说,自己的亲朋好友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肯定义不容辞,但素不相识的人受苦了、遇难了,甚至是一些动物被杀了,自己往往不屑一顾,这就是没有利他心的表现。
 
前段时间,我跟一些知识分子探索生命价值的问题时,刚开始他们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总觉得人类的生命才有意义,其他生命不值得关爱。但后来通过互相讨论、辩论,他们渐渐意识到了,每个生命对苦乐的感受都一样,都喜欢快乐,不希望感受痛苦。这一点,不仅仅是人类如此,其它动物也是同样。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值得好好思考。
 
四、利他心对我们极有利益
 
其实,我们佛教的核心,就是希望天下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在其他宗教或学说中是没有的。或许有人认为:“这根本做不到,所以这种精神不一定很伟大。”但实际上,且不论这能否做到,仅仅是生起这样一颗菩提心,它的功德如果有形色,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下。如《宝积经》中云:“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周遍虚空界,无能容受者。”而且,有了菩提心的话,可以治愈众生的一切心理疾病,施与他们最究竟的安乐,诚如《无畏授所问大乘经》所言:“菩提心功德,是胜妙良药,一切病能治,施有情安乐。”
 
这些经典的字句,希望各位要细细体会。其实,研究佛经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表面上看来,《心经》、《金刚经》、《地藏经》的文字不是很多,但它里面的甚深涵义,很多人穷尽一生绞尽脑汁也难以领悟。
 
也许有些人会问:“佛教如果真有这么好,为什么很多人都不信?”其实,任何一种高深的学问,不管是科学知识,还是佛教道理,能接受的人肯定只是少数,不可能人人都完全明白。就像懂得珍宝价值的人,在世间上也是如凤毛麟角,一般人很难分清真伪——不过,如今信佛的人也为数不少,据统计,中国十三亿人口中,信仰佛教的就有一亿多,那么若算上没有统计的,应该会更多。
 
你们作为大学生,将来如果想研究一些古文化,了解佛教是不可缺少的,不然,写出来的文章会没有味道。因为佛教涉及宇宙、人生的方方面面,若不具足这种更深更广的智慧,研究一些事物会非常肤浅、非常表面。
 
尤其是每个人在这一辈子中,都要面对死、面对病、面对各种苦难。在这个时候,若能掌握大乘佛教的一些调心方法,比如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还有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知母、念恩、报恩等修法,不要说来世,今生的人生态度和观念,也会有极大的改变。
 
有些人可能想:“不能学得太深入了,不然的话,最后会不会出家,跑到山里去了?”这种想法在汉地比较常见,尤其是一些佛教徒的家人,非常担心学佛会毁了他的前途。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每个人的缘分不同,学佛不一定都要出家。从佛教历史来看,就算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学佛的大多数也是在家人,出家人只占少部分。正因为如此,佛陀为在家人所讲的经典,数量是非常丰富的。
 
在西方国家,研究宗教和历史的人,最能得到人们的尊敬,而学经济贸易的,反而不一定很受重视。可在中国恰恰相反,再加上因为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电影,误导了人们对佛教的看法,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家是走投无路下的逃避之举,正常人不可能出家。
 
其实,一个人不管是否出家,至少也应具备一种信仰;即使没有信仰,也应该了解一下利他的教义,这样对人生、对社会才会有利。现在特别缺乏无条件利益别人的精神,而这一点,正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所在。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中的“菩萨”一词,其实菩萨又名菩提萨埵,意思就是勇敢的心。为什么勇敢呢?就是他敢于放弃自己的一切,万难无畏地投入利他事业中,这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有些人总以为,菩萨只是寺庙里的塑像,实际上倒不一定,若能在生活中为了利他而不顾自己,这才是活生生的菩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有一颗利他心,就算暂时受到了各种不理解、侮辱、挖苦、蔑视,自己也问心无愧,每个人做事应该凭良心,这比拥有任何金钱都珍贵。青海那边就有一位出家人,听别人说,他是真正的菩萨。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的生活特别简单,平时只要是别人的事情,就愿意去帮忙,哪怕被人冤枉了也无所谓,他一生中都是如此。我们的社会,特别需要这样的人。现在的教育总是教我们怎样成功,怎样获得地位、财产等,许多学校也从来不讲利他心,假如长此以往,人类的未来会怎么样?真的不难想象。
 
当然,利他心的内容非常非常多,今天在短短的时间里,让大家完全明白它的重要性,也比较困难。但总的来讲,利他心就像一颗珍宝,它随时都可以散发光芒,遣除自他内心的愚痴黑暗,给我们指明人生的正确方向,故大家不可不重视!
--------------------------------------------------------------------------------
[1] 儒家五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合称。


{返回 索达吉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山东大学问答
下一篇:西安交通大学问答
 念佛功德
 香港中文大学问答
 密宗与净土
 中观四百论
 科学怎样成为幸福的阶梯——西安交通大学演讲
 自他快乐的八个秘诀——上海交通大学演讲
 初学者不应该视师如佛——普通人刚开始应把上师视为人
 心底无私天地宽——兰州商学院演讲
 广西大学问答
 博士访谈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道场能让人白吃饭吗?[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天人之苦[栏目:妙离世间·嘎玛仁波切]
 08狗儿和斑色鸟[栏目: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六四)[栏目:杂阿含经]
 不贪生怕死 努力断恶修善[栏目:净空法师]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栏目:蕅益大师]
 《摄大乘论》笔录 前三章──复习与问答[栏目:妙境法师]
 夫妻之道有三等[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柒玖 心外无法[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