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宇宙万物互相贯通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7

宇宙万物互相贯通

    文化和文明,相互不同的价值体系在国际社会上,为了防止战争的发生,实现和解与协力,必须有一个可以协商的基本原则。过去,国际社会经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出现了纳粹注意,法西斯注意,共产主义,还有为了抵抗这些的自由民族主义,反*产主义等一些单方面的原则。为了竞争对方展开的思想遭到了迫害,文化和价值观,整体性各不相同的国家间不顾各自处境的差异依靠力量单方面贯彻宣言目标及价值,反而引起了矛盾和损失。

    当今国际社会为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实现国家间和解协力,至少要准备一个共同原则的时期到了。和解纠纷,促进融会贯通的可能性和原则在哪找呢?

     新罗东亚细亚的大慈善者受仰慕的菩萨元晓大使曾强调过把所有争论变为和的和诤思想。他是实现韩国佛教底层最核心的佛教思想其中的一位。在和诤思想上,我们可以发掘对于国际社会贯通一切的诸多原则以及将来要发展的方向,即和解和协力的基本框架。通过和诤回到一心可以实现无碍。

     所谓一心,就是所有众生的根源同时也是重新返回的空间。人类的分别和争吵是因为远离一心的根源,所以返回一心的话可以和解并贯通的。由于一心是所有的根源,超越纠纷和是非。所以远离相对的差别,尊重多样性,通过这个实现和解,就像一心所言人类普遍性的精神。

     无碍是对于所有从执着到自由。在《华严经》中,强调了道理和事物现象间无障碍物的理事无碍和事物和事物间无障碍物的事事无碍的境界。元晓大使在所有执着中指向自由的无碍,通过与众生在一起实现那样的无碍,既没有同化又没有异质化,是因为他坚持互相和解。

      国际纷争是发掘有关世界共同利益和理想是什么的共同认识,通过要返回那个地方而努力是可以解决的。劳使间共同发掘有返回的决心,国民那里有国民共同愤怒是他们的一心。所以国际社会要追求的一心应该是人类普遍性良心和同生死的环境。但是任何共同理想或者目标都不能绝对化,使对立的现实和贯通自如的相互作用实现和诤与沟通。

     在这种意义上笔者2年前,迎接“2007韩中交流年”,“地藏王菩萨金乔觉佛像韩国供奉韩中法会”奉行的是祈祷中国和韩国,两国的融合和相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韩中交流产业而受到好评。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佛教协会一起在2007年11月把金乔觉佛像从中国搬运到韩国,在韩国庙里如法的供奉了。对韩中建交15年来中国和韩国的宗教文化交流方面意义很深刻。

     往韩国移运之前,在中国安徽省知洲市九华山月身宝塔为了“金乔觉佛像韩国供奉”中国政府方面奉行了恭送法会。当天搬运的1000多名中国僧人穿黄色和栗色长衫,表达了金乔觉佛像韩国供奉的意义。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大师指出“金乔觉佛像韩国供奉是天才时日、时日天才的伟大创举,巩固中韩佛教的纽带,在发扬地藏菩萨的公德和精神方面有很深的意义”。与笔者恩师高山大宗侍在韩国一起修行精神的祈祷的人,那天为了乔觉大师韩国供奉观看了恭送法会现场,唤醒了韩国和中国不再是两个而是一个了。笔者的恩师高山大宗侍在恭送法会上通过法文“唤醒了各自的本性与乔觉大师一起圆满成佛为所有众生祈祷”的同时再一次强调了和谐平等和世界和平。

     像这样,我们只要稍微努力的话,和谐与协力的世界不是很遥远。1200多年前,谁也没有想到远离故土的乔觉大师以等身佛化现重新回到故乡的怀抱。由于缠绕的天地宇宙万物都是一个关系性的原因,由中国供奉的乔觉大师移运到韩国意义深刻,实现了在国际交流的现实。无论是我的存在还是谁的存在,或者树枝,一跟草的生长都跟宇宙万物有关系的话,可以理解互相为了对方而生存。这个世界,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

     再一次强调,一个是一切,一切是一个宇宙万物互相贯通和和谐,无限永不休止的协调,不能把之前的世界人给忘了。

     一个是一切,一切既是一个,既与世界上没有一个是珍贵的一样。佛教大慈大悲精神就是这个意义,立足于佛教大慈大悲精神的国际交流希望日后更加活跃发展。照顾由于疾病和畸形受折磨的众生,由于战争和灾难而死去的生命,用菩萨慈悲为怀的心态为护时,全世界都会相信所有的人互相把幸福传送,并建立享受生活的一个共同体。

     最后《涅槃经》将无常深吟的同时,超越宗教和种族,语言和理念愿向和谐和平等的世界集合,


诸行无常所有都是无常的。
出现是生减法是因为所有的都会消失。
但是生减减己在这样的生减法中是解放。
寂减为乐是享受和平和自由。

影潭

韩中佛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台湾南传佛教的发展
下一篇:西语国家的佛教
 佛教与科学——佛教与互联网的思考
 心六伦在台湾的实践
 Good Governance for a Good Society..
 科学时代的佛教定位
 企盼透过大爱情怀援助 慈济大陆慈善工作纪要
 中国佛教与中华性格
 以出世精神 做入世事业
 民族之脊粱 佛教之典范:一代伟人唐玄奘
 中国近代科学家对佛教的科学分析及比较研究
 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瑞士佛光山的弘法实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人有舍利,也不能代表他往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文殊在身边,菩萨在眼前[栏目:卢志丹居士]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六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佛法基本原理 第三章 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栏目:郑颂英居士]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10.涌泉长暂[栏目:善祥法师]
 《楞严大义》见道之二[栏目:达照法师]
 The Art of Living[栏目:S.N. Goenka]
 第六十七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静坐指导 静坐原则 静坐会不会走火入魔?[栏目:禅定]
 那先比丘经 第十二问 人之投生是持续旧或新神识?[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