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返回 超然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143

七佛传法偈(一)

    据《祖堂集》所记载,过去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离我们最近的七尊佛陀和他们的传法偈如下:

    第一、 毗婆尸佛

    传法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大意是说:“人们的身体,是由于心念分别,而从本来无相的心性当中,遵循着业力习气的驱使,而被产生的。可以比喻为,如同那些懂得幻术的人(现在可能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从虚空当中变化出来的各种东西和形像一样,完全是虚假的。一切被业力变幻出来的人们,不仅形像是不真实的,连他们的心识也是不真实的,本来就是“空”的。于是,人们应当知道,自己的一切罪业和福报也都是空而不真实的;所以,对于一切善行和恶行等等,人们都不应当执着,而应当让自己的心回归于本性的无所住——这将会帮助人们获得觉悟和解脱。”

    或许有人会怀疑:无相的心性当中怎么会产生出有相的身体呢?

    这就好像我们夜晚当中的梦境一样,梦中的事物是有相的,至少在睡梦中是如此。然而,这些梦中的景象却是从无相的心念当中产生的。当然,它是幻生——人们的身体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乃至于一切罪福善恶,富贵名利等等都是如此,毫无真实可言,它们只是分别心念当中的幻觉而已,所以叫做“空”。

    对此完全觉悟的人,就是佛陀。佛陀回归并拥有了无比的自在。

    而觉悟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心,对于一切境界都“无所住”——也就是没有执着和在意。这需要长期反复的调整和提高,这就是修行的过程。

    修行的过程需要各种因素的辅助,诸如环境、生活方式、老师和道友、饮食,等等。修行人必须学会调整运用这些因素,让自己不断地趋向于觉悟和解脱。


{返回 超然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下一篇:虚云老和尚关于参禅的一段开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白话(下)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八章 辨音菩萨所问章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五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七
 一声“咄”碎妄想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所问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章 普觉菩萨所问章
 坐禅治百病
 闲能养心,闲能入道
 七佛传法偈(六)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请问左右眼皮挑个不停,代表什么?需要担心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拒贵重物,身心不累[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貌随心变[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首届:赵朴初会长的贺辞(赵朴初)[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商量--小蚂蚁[栏目:哼哈一如说]
 关于灌顶,上师崇拜与供养[栏目:桑杰年巴仁波切]
 一直在读《金刚经》对不对,还是应该从基础学习?[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