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唯识法相
 
{返回 欧阳竟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2
辨唯识法相
  前辨二谛三性文,明二谛空宗为文殊学,三性非空非不空宗为弥勒学,而于弥勒学之内容未能剖判,今故继述此文。
  盖弥勒学者,发挥法相与唯识二事也。初但法相,后创唯识。弥勒《瑜伽》中诠法相于〈本事分〉,而诠唯识于〈抉择分〉。是法平等曰法相,万法统一曰唯识。二事可相摄而不可相淆,亦复不可相乱,此弥勒学也。无著者,亲近弥勒,此间以为初地菩萨,藏中称为三地菩萨也。《解深密经》、《摄大乘论》者,相宗大匠皆据为讲弥勒学之经论也。作论有一定格式者,无著《摄论》,遵弥勒摄释而刊定其法则也。无著《摄大乘》之言曰: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者由说语义。缘起者,本转种子之唯识也;法相者,三性之一切法也;语义者,佛功德与菩萨行之大悲相也。盖前二为深义,后一为广义;或初一为深义,后二为广义也。此唯识法相德义,论本及世亲《无性论释》发挥明晰,不可诬也。所以唯识法相必分为二者、世尊义如是也。世尊于《楞伽》、《密严》,既立五法、三自性之法相矣,而又立八识、二无我之唯识。《密严》以为最胜之教理,衡量一切法,如称如明镜,照耀如明灯,试验如金石,奈何淆而一之,或乱而易之哉?唯识法相德义之作论格式,试举其例:初如《摄大乘论》,是唯识边论,大乘对小乘,故适用尊胜也。于境则所知依立阿赖耶,由诸声闻不于一切境智处转故;于行则彼入因果立六度行,由诸声闻但于三十七菩提分转故;于果则彼果断立无住涅槃,彼果智立法身,由诸声闻但二涅槃解脱身转故。唯识注重观行,故于因果差别三学之先,提要特立入所知相分也。次如《辩中边论》,是法相边论,三乘莫不皆法,故适用平等义也。一切法者,赅染与净,净法是有,染法亦应是有。若染不立有,则何所灭而何所存耶?《中边》谈一切法中道,必立染有。先于〈相品〉辨乱识相为少有,而染得生;次故于〈障品〉立五障、九障、十因、三乘障之染有。若有若无,称法而谈,则染净皆有其真实,故〈真实品〉立十种真实有。小乘对治三十七菩提分,小大分位共有十八,小乘得果但有所得也。若无上乘则行果异小,正行十波罗蜜行,而修别有六。十波罗蜜之所缘,十波罗蜜之修证,皆广大无边也。凡此皆法相边义也。又次,如《大乘庄严经论》,是德义边论,不但摄乎大乘而已,而且庄严乎大乘,故适用广大义也。《瑜伽·菩萨地》诠菩萨行是广大义,《庄严》品目悉不与异。然《庄严》意存光大,必较《瑜伽·菩萨地》而更充盈,则《瑜伽》所无而必加补,《瑜伽》所略而必加详,于是于德义边而亦赅摄乎唯识法相。如〈述求品〉详谈唯识,又加诸相也;如〈梵住品〉别说大悲有二十六门也,如〈菩提分品〉三十七菩提一一详叙也。盖《瑜伽·菩萨地》于唯识法相义,散见于前后诸地,而《庄严》则必聚于一处,直不啻以一论而赅摄《瑜伽》,诚可谓大乘经之极庄严矣!故西域不熟《庄严》不能弘法,意诚当也。举此三例,唯识、法相,德义体例各别,不相淆乱,弥勒学也,反此或淆或乱,非弥勒学也。
  复次,听法众生有乐广文,有乐略文,故经论长行有前中后嗢陀南以为赅摄;而极略则在一经论之名。故世尊说一经竟,当机必请以何名此经,要使一望此经之名,而即知所说之事义若何也。论亦何复不然?《摄大乘论》十殊胜殊胜语,止是赅摄大乘,非是详叙大乘。以少摄多,以统摄散,谈唯识边事义,一望其《摄大乘》名而即知梗概也。《辩中边论》立虚妄分别有,乃有染有净,是一切义普能决了三乘法故,非各局于一边谈法相事义,一望其《辨中边》名而即知其梗概也。《大乘庄严经论》说经义,譬如莲华开敷荣茂,非止赅摄,故于其初成大乘宗,而于中后即菩萨地而更详之,谈德义边事义,一望其《大乘经庄严》名而即知其梗概也。即论名字,即论事义,此弥勒学也,反此,或义不与名合,或此名乃彼义用,非弥勒学也。
  二十七年(1938)八月初与院友谈义
   
 

{返回 欧阳竟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解惑二则
下一篇: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解惑四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赠友《藏要》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学书》与陶闿士书(四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瑜伽师地论》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四编《论佛学书》覆梅撷芸书(七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读》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孟子十篇读》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传 绪言..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心经》读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论语十一篇读》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十地品》导读[栏目:杨维中教授]
 观智进程 VI、行道智见清净 7、忧患智[栏目:观智进程·马哈希尊者]
 一本万利的布施[栏目:般若禅·觉悟的快乐]
 佛教与科学——佛教与互联网的思考[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八十六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导致失败人生的13种个性[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第十三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五、元长与禅密一致[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九、因明学之必须研究[栏目:慈航法师]
 千手千眼普门观声救苦(清宏)[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34 请修习不随情绪走[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