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戒为师,依法不依人是不是世间讲的守规矩?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19

以戒为师,依法不依人是不是世间讲的守规矩?

   有人问:「以戒为师,依法不依人,是不是世间讲的守规矩?」以心灵的层次来讲,众生、一般人,跟那些解脱者、智慧者而言,他们就像大人,知道如何自处,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行为。小孩子当他不懂事的时候,需要大人来告诉他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是有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需要大人提供信息给他们。

但是,只要当他慢慢成长,有正确的认识之后,就自然有能力去分辨: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所以,以戒为师,这就是在众生心灵成长的过程,诸佛菩萨慈悲叮咛我们,我们要秉持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可以减少跟众生结恶缘的机会;众善奉行,可以增加我们跟众生结善缘。我们有累积更多的-善根福德因缘,就能够早日听闻到解脱的正法。所以,持戒,不要忘了!这是在帮助我们减少恶缘、增加善缘,有益于听闻正法而迈向解脱,开启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持戒本身不是目的,持戒是个过渡、是个方便,持戒它也可以算是世间法。

   但是,如果你否定戒的重要,你不持戒的话、你胡作非为,你跟众生结恶缘,就很难有善因缘可以听闻到正道,听闻到解脱法。记得!持戒是为了帮助大家有更好的因缘可以来修定,可以来听闻正法。所以,戒、定、慧,佛门里面把它称为「三无漏学」,持戒只是为了帮助修定,修定是为了帮助开启智慧。不要忘了!学佛、修行的目标,是在开启智慧,如果你只是一直停留在戒条、戒律、戒相上面,一直在这样很在乎这样做如不如法,一直很在乎一些细微细节,你的心就会有很多很多的牵挂,这么多的牵挂,你怎么修定呢?!

   所以,有的人认为他以标榜持戒精严,但是你持戒精严,能不能帮助自己越来身心越柔软?能不能让自己越来身心越祥和、越安定?「持戒」它不是目的,它是个助缘。持戒是帮助修定;持戒,当你的身心能够宁静下来,才能够听得进正法,才能够听得懂正法。持戒、修定是帮助我们能够来到「止观双运」,能够帮助我们正思维,这些都是前缘,这些都是助缘,所有的工夫,所有所下的工夫,所有的努力,最重要就是要能够开启智慧。

当我们能够开启智慧,才能够真正的把虚妄的分别心粉碎掉,把那苦海粉碎掉,这时候你才会真正来到远离颠倒梦想、安心自在的净土极乐世界。

   (空海法师答问内容摘要,由学员文字汇整)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才能活在每个当下?
下一篇:如何做到平等观?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四章 惭愧心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附录--「空海」学佛心历路程简介
 四念处禅修开示 一、身念处修行法要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五章 八正道
 空海法师讲授:《大学》问答
 空海法师心路历程
 四念处禅修开示 二十、幻灯片——实相解说(二)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功修行?(下)
 走上智慧型的佛法(下)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八章 五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的寺标[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杂阿含经选辑 V[栏目:白话佛经]
 让自己不再伤心[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故道白云 17.毕波罗树叶[栏目:故道白云]
 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0~19)[栏目:傅味琴居士]
 第二 一切漏经[栏目: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六字洪名的功德[栏目:圣旭法师]
 西藏佛寺音乐中的汉地器乐形式——楚布寺甲瑞居楚乐[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放下是放下执著、贪恋,不是让你放下工作[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空寂明朗的真相[栏目:雪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