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 第八讲(第4品)
 
{返回 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4

《入菩萨行论 八》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01/16

第三品讲完了,我们一起来念一遍,念完之后就进入第四品:

一切有情恶趣苦,能令解脱诸善根,令受苦者安乐住,我心欣悦常随喜。
成菩提因积诸善,我心于彼亦随喜,有情脱离生死苦,决定解脱我随喜。
诸救护尊证菩提,诸菩萨地皆随喜,令诸有情得安乐,发心妙善广大海,
于诸有情作饶益,我心欣悦常随喜。

普于十方一切佛,合掌至心作祈请,为诸有情除苦暗,请燃妙法光明炬。
诸佛若许入涅槃,合掌至心作祈请,勿盲一切众生目,愿住世间无数劫。
如是所修一切行,我今所积诸善根,以彼回向诸有情,悉令解除一切苦。
有情诸病所逼恼,乃至尽其病愈时,愿我为医或为药,或为侍疾看病人。
若遇凶年饥馑劫,愿我化身供饮食,降澍食饮如甘霖,普为有情除饥渴。
有情贫困乏资财,愿我成为无尽藏,随心所欲诸资具,莫不现前咸备陈。
如是我身及受用,乃至三时诸善根,为成有情义利故,悉能施舍无顾惜。
一切能施得涅槃,为证涅槃始修行,总摄一切布施中,施诸有情最为胜。
我于一切有情前,此身已施自恣请,若杀若骂若捶楚,随其所乐常顺承。
若于我身施诘难,或复以为调笑具,今我此身已施竟,于此何得复争论?
若于彼人无损害,唯命是听悉顺从。愿于何时缘我身,勿作些微无义事。
愿任何人缘我身,或生瞋恼或生信,即彼常时能转变,为彼成办众事因。
若人于我作讥毁,或复于我作损恼,乃至施以骂辱言,愿悉转成菩提因。
诸无依怙我为依,诸入道者我为导,诸欲渡者为舟楫,或为巨舸或桥梁,
求洲渚者为洲渚,求灯炬者为灯炬,求舍宅者为舍宅,有情欲役使我者,
愿为仆使供驱走,如意牟尼妙宝瓶,持明成就阿伽药,随欲出生如意树,
众生所欲悉能成。

愿如地等四大种,亦如虚空常无尽,有情种类多无量,悉能为彼俱有因。
如是尽于虚空际,一切种类有情界,乃至未证涅槃间,愿我为其俱有因。

下面两个八句,都要念三遍:

1.如是为利有情故,愿我亦发菩提心,如其所学诸学处,亦如次第能修学。
如其往昔诸如来,从于生起菩提心,菩提萨埵诸学处,如其次第善安住。

2.具足如是慧心者,已发无上菩提心,为令起行并增长,如是妙心当赞扬。
今我此生不虚度,今我善来人中生,今我生于如来家,成为如来亲长子。

(回复念一遍):

无论如何我自今,当勤荷负此家业,勿令所行有玷污,于此无垢尊贵种。
如人偶于粪埽中,无心拾得希世珍,如是依于谁之力,菩提妙心我能生。
能为众生摧死王,此是不死妙甘露,能为众生除困穷,此是无尽大宝藏。
能为众生疗诸疾,此是殊胜阿伽陀。众生跋涉三有途,此是止息浓荫树。
拔众生出恶趣苦,此是越渡总津梁。烦恼热逼众生心,此是除热清凉月。
众生无知昏雾塞,此是破暗皎日轮,搅正法乳成酥酪,此是醍醐无上味。
为有情侣驰驱生死道,欲求受用资具安乐因,此是随身资斧胜安乐,能令满足有情胜友心。
我今现对一切依怙前,唱言愿为一切众生侣,乃至成佛中间不少离,天及非天闻者皆欢喜。

我们念下面这边(p.62):

入菩萨行论广解佛子津梁释受持菩提心品第三竟。

藏文里面我们念的时候(出品名)就一起念,这个也是入菩萨行论里面的。你们家里有时间的话,就第一品开始念到这里。

我们已经很简略的讲完第三品,在受持菩萨戒之后,就应该行菩萨行。为了学习菩萨行之故,我们的心必须要依于不放逸,如何来依不放逸?就是在第四品里面要讲的。第五品主要是讲到戒度的修行,第六品讲到忍辱度的修行,第七品讲到精进度的修行,第八品讲到禅定度(静虑)的修行,第九品讲到(慧)智度的修行。从第五品到第九品之间,就讲了六度当中的五度,那其中的第一度(布施度),就在第三品当中受戒之前就讲到布施度的修持。为什么要先讲布施度呢?最主要是我们在受戒之前,必须让悲心广为增长,这种利益他人之心广为增长,实际去利益他人的善巧方便就是透过布施,所以先让我们生起很强烈的悲心(利他之心),然后行布施,之后再受戒,所以这布施度(第一度)就在第三品受戒之前先讲。

至于这六度,在《经庄严论》里面有讲到:「依于前者生起后者。」所以可以看出这六度之间有胜劣之别、有粗细之别,因为有这种差别的关系,所以六度的次序有这样的不同。讲到布施,意思也就是给予、给出去、惠施。如果没有布施的心、要给予的心,那你说想要去受戒或说出家,事实上是很困难的,因为你没有办法从心所系念当中脱离出去。尤其是菩萨的学处,我们知道菩萨的学处主要是来行利他行,要行利他行,你必须要知道先将自己给出、先舍下自己,这样你才能够实际去施行利他行。因为你在施行利他行的时候,一定要先放下自己,然后以他人为主。你要受菩萨戒也是一样,必须要先舍下自己,为了利益其他有情的缘故才去受菩萨戒,所以要受戒之前,你必须要先有那种舍下自己、放下自己的心,就是要有先施与出去的心,这就是为什么先说布施度在受戒之前的缘故。

有人也认为受菩萨戒就可以积聚很多的福报,或者说可以得到什么,事实上,他这样的思惟是一个征兆,就是他没有得到菩萨戒戒体的一个征兆。因为受菩萨戒是为了利他,如果有这个「我、我、我」,就想着「我」可以得到什么,「我」可以积聚很多福报等,光想着自己「我」的话,那就表示没有得到菩萨戒的戒体。

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要从内心深处由衷的生起很强烈的利他的思惟,而且心量要非常的大、非常宽阔才可以,而且这种利他的心要是一种极为善良的心才可以。如果只有想着:「我今天受了菩萨戒,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或者想着自己可以获得什么的话,那就表示你根本没有得到菩萨戒的戒体。所以,要受菩萨戒之前,一定要先生起很强烈的利他心,舍己利他的心要非常的强烈,才能得到戒体。

比如我们受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一昼夜的戒),你如果心里面的思惟:「我为了要承事所有如老母般的一切有情而来受这个戒」,那这种的思惟是正确的;或者说你思惟:「我为了成办一切如老母般的有情的利益,所以来受这个戒。」这都还是正确的。如果只想着:「我受了八关斋戒,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可以得到什么」的话,这就是不正确的思惟。八关斋戒是一昼夜,就是从现在受戒起,到明天太阳升起之前,这个戒体都还会存在的。

我们这边所受的戒并不是八关斋戒,而是菩萨戒,它的期限就不是一昼夜,是乃至未成佛之前这个戒都一直要维持,期限是那么长。所以,要受菩萨戒,要生起非常强烈的心力才可以。受了戒之后,你的心也要依于不放逸行来做,受菩萨戒并不是只有受受戒而已,你还要依着所许诺的这些誓言而行。所以要受戒之前,应该要先了解菩萨戒它有什么利益。就像五十九页这边所讲的(子二…丑一能除有情苦):

能为众生摧死王,此是不死妙甘露,能为众生降困穷,能为众生疗诸疾,此是殊胜阿伽陀。

所受的菩萨戒,他可以成为众生摧死王,而且这是一个不死的妙甘露,能为众生降伏、去除穷困,而且也能疗众生的疾病,是殊胜的妙药,这里面就讲到很多它的殊胜之处。还有,它的利益呢,在第一品里面就讲了很多,等于说第一品整个都是在讲菩提心有什么利益。

请看第六十五页(己二…壬一、总明修不放逸之理):

如是如来最胜子,已发坚固菩提心,复应恒时无动摇,励力无违诸学处。

我们既然已经受了菩萨戒,就应该要恒时无动摇的、持续不断的努力,要如我们所许诺的实际的去实修,而且无有任何的违越这些菩萨学处,依于不放逸努力的守护。这一句可以说是「总明修不放逸之理」,就是将前面的意义把它摄集起来,约略的讲。

我们受了这两个戒,就是愿心菩萨戒以及行心菩萨戒。愿心的戒是属于我们的心,是一种心戒,那行心就是属于要去实际行持的。愿心就是你的心要恒守菩萨戒,也就是恒守你的诺言的意思,然后行心就是你实际要付诸行动,去行这些菩萨的学处。为了让我们所发起来的愿心和行心,这两个菩提心让它不退转而且能够辗转增长的缘故,就要依不放逸行,不放逸行又可以分为两个。就像贾曹杰所分下来的科判,「壬二、广释分二,癸一、于菩提心修不放逸,癸二、于学处不放逸行。

再来就讲到菩提心不可轻言放弃(子一、菩提心不可弃舍之理):

若率尔作本无心,或虽观察未详辨,是事虽已誓愿为,容当再思慎作止。

如对于一些小事,我们在还没有观察它的利弊之前,尚可把它舍弃或者说继续做,对小事我们尚可这样子。可是对于菩提心,我们就不可这个样子,不可以轻易的将它弃舍掉,因为这个菩提心是十方诸佛菩萨祂们在生生世世当中,经过多次的去观察、去深思谋虑之后,发觉到这是唯一最能够利益众生的就是菩提心。既然诸佛菩萨已经做这样子的观察,而且又传给我们这么珍贵的菩提心,我们已经受了,就不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小事,把它轻易的弃舍掉,不可以这个样子。而且加上我们又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已经许诺了,我们要去持守菩提心、持守菩萨戒的话,更不可以轻易的将它轻舍掉。所以说:

若经诸佛及佛子,以大般若所观察,自心亦已屡研寻,此中尚复何犹豫?

自心亦已屡研寻」我们自己也经过很多的思考,「此中尚复何犹豫」在这里面你还要再犹豫什么?你根本不可随便的轻舍掉。如果是一般很平凡的一些小事,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我们做不做那还倒无所谓。可是如果某一件大事,叫我们做的是对我们恩泽最大的父母亲的话,而且这件大事是经过我们多方的去考虑、去考量之后,我们发觉这件事对我们是最有利益的、帮助最大的话,而且我们又自己许诺要去做,那像这样子的一件事,就不可以轻言舍弃的。菩提心就像十二页说的「于多劫中恒时作护念,诸能仁主观见此利益。」也就是这菩提心是在多劫里面,诸如来、诸能仁祂们去审查、去看了之后,发现只有菩提心是对我们最有利益的,等于说这皈依境来赐给我们菩提心戒,我们自己也是经过多方考虑之后,下定决心要来受菩提心戒。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可以轻言舍弃,我们应该要视这一个所受的菩提心胜于任何一件事,也就是没有任何事可以胜于此了。就好像我们刚才说的,你要做某一件很重要的工作,那叫你做这件事的,是对你恩泽最大的父母,而且要去做这件事,也有经过多方考虑之后,才下定决心许诺要去做这件事,也就不可以轻言舍弃。

下面请看文(子二…寅一、入恶趣之因):

若已如是发誓言,而于其事不成办,则为欺诳诸有情,我当堕落生何趣?

对于这么一件重要的事,而且我们自己也许诺要去做,可是却不遵守自己的诺言,轻言的舍弃,那就等于去欺诳所有一切众生,因为已经轻言舍弃了利益众生的事,将来你会到哪边去?善趣和恶趣之间,只能去恶趣而已。

请看文(寅二、引证例知 广论238-6):

经云若心欲布施,微少下劣寻常物,其人布施不果行,后当堕入饿鬼中。
今于无上菩提果,至心思惟作施助,欺诳一切诸众生,欲生善趣何可得?

刚才说,我们如果去欺骗所有一切众生的话,那我们将来一定到恶趣,有什么理由呢?就比如说我们如果答应某一个人,要给他一件很平常的东西,就比如说给他一个饼干、一个零食的话,那你已经答应要给他,而又没有给它的话,都可以因为这样子的恶业导致你将来投生到饿鬼去里面。更何况你现在已经在十方诸佛之前许诺了,你要给予众生无上佛果的东西,而且你要给的对象,也不是某一个人而已,而是无量无边的老母有情,那你现在已经自己许下诺言要给了,可是你却不去做这件事,已经违犯了你自己的誓言,那无庸置疑的,你一定会到地狱里面去。

或许有人会想:「菩提心到底是怎样的呢?怎么会有那么多问题呢?好像很麻烦的样子!」那可能是我们没有如理的去思惟、没有很深入的去了解,才会有这些问题的出现。事实上,你如果能够用很深细的智慧、清楚的头脑好好去思惟、去想的话,那你就可以了解到,事实上这些菩萨的学处,我们是可以做得到的,我们可以非常广泛的去行持这些菩萨学处的。你必须要依于不放逸行才能够做得到,而且要用你的智慧好好的去深入、去了解,才有可能做得到。否则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也不加以深入的去了解,也这样懵懵懂懂的,没有去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就会觉得好像受菩萨戒、菩提心,怎么这么多的问题、这么麻烦,我们或许会这样子。可是你如果真的有依不放逸,然后很深入的去了解,用你的智慧去加以分析的话,就可以察觉到它有如此的利益,那这些菩萨学处我们都可以做得到的,这样子我们就可以如我们所许下的诺言,如理的来实践,而且我们的也可以很清净的来行持。

从这些词句上,我们如果就这样看过,而不加以深入的去了解,就会觉得菩提心的修持为什么这么的麻烦,我们会有这种感觉。可是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的话,我们能深入去了解的话,就会觉得原来菩萨的行持是这么的深奥,可以用很多的正理来成立起的,这么深奥的修持,不是那么麻烦的一件事。你如果善加思惟的话,就可以非常深入而且非常广泛的去行持这菩萨行。你如果不善加以思惟,会觉得这些学处很简单,如果这样想的话,就表示你不能很深入的去行持这菩萨行。这些菩萨众,事实上祂们所有的行持,我们都是无法了知的,很难以了知祂们的行持,从这一点也可以了解到,所有这些真正的菩萨,祂们都是依不放逸行在行持的。

有人就提出疑问:舍利弗也曾经舍过菩提心,他为什么没有到地狱去反而证得罗汉果呢?业果之理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边就讲到(寅三、断相违过):

或有弃舍菩提心,能成声闻解脱者,业果之理不思议,唯一切智能了知。

这里就是特别指舍利弗而言,「业果之理不思议,唯一切智能了知」就是讲到业果的道理,这边虽然说到舍利弗,可是业果的道理它是极为深细的,我们根本没办法就我们所了解的业果道理去作思惟,我们不能用我们所理解的业果道理去套在舍利弗的例子上来作思惟,因为我们没办法去了解到那么深细的这一点,所以「业果之理不思议,唯一切智能了知。」唯遍智能够了知这一点而已。

如果就一般业果道理而言,舍利弗的例子好像是我们很难以思议(想象)的的一件事,因为就一般而言,你舍弃菩提心一定会堕入恶趣里面去的,就像寂天菩萨在前面说:「若已如是发誓言,而于其事不成办,则为欺诳诸有情,我当堕落生何趣?」就是一定会堕入恶趣里面去,寂天菩萨在这边讲,又加上一般的业果道理而言,他也一定必须堕入恶趣里面去。可是,舍利弗的例子却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因为业果的道理是非常深细的,不能就我们所了知的层面来评断他是不是会堕入到恶趣里面去,所以说业果之理不可思议。

从这里我们可以肯定一点,不要许下太多的诺言(哈!哈!哈!),你可以去多发起善心,可是不要许下太多的诺言(哈!哈!哈!)。所以你可以先学习一颗善良的心,学了之后,最后你再来作某一些许诺,再来许下某一些诺言,这样子的话你就不容易吃亏了(哈!哈!哈!)。如果你不先学习,一下子就许了很多诺言,那以后必定会吃亏的。

仁波切:这好像我自己一样(哈!哈!哈!)。

发愿是可以的,发愿和许诺言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发愿是愿心的阶段,许下诺言就是受戒、行心的阶段,所以愿心和行心还是不一样的。…没有错, 比如说你受行心的戒也涵盖有愿心,那是一定的。这边所说的舍弃菩提心,就是连愿心也都舍了。你舍了菩萨戒,也舍了菩提心,愿心和行心通通都舍了。

如果当个好人,随便的去答应人家,到处去答应的话,到最后人家就不相信你了。仁波切说:善良的心便会变成人家不相信(变成不守信用的人)。 人家如果叫你做什么,你都说好好好,如果到处当好人,什么都好好好,结果没有一件做到,就是好心会使得一个人变成不可靠(哈!哈!哈!)。仁波切说:所以在这里,答应的话就会变成有问题,发菩提心是可以的,而受戒就要很小心了,灌顶、密咒戒还更深、更不用说了(那些真正有没有受到也很难说,哈!哈!哈!)。

问题:关于表面在受戒,如果对菩提心不是很了解就去受戒,这样算不算呢?

回答:在你要去受菩萨戒之前,必须要先对菩萨戒有一些了解,受戒之后才能真正得到(戒体)。否则的话,你是一知半解去受的,表示你对整个所要求的目标(圆满菩提、佛果)都搞不清楚,那你在受戒的时候,当然就不会生起「我必须要成佛」的心,或者说「我要怎么去证得佛果」,这种思惟你可能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你去受戒,说实在也不见得就能够得到戒体,只是去受而已。就是说要受菩萨戒之前,必须要先对菩提心有所了解,而且对所要受的菩萨戒也要有所了解,而且要生起我要得到菩萨戒的心,欲得之心、想要去得到之心也要有。所以对这些要先了解之后去受戒,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戒体。如果是一知半解去受戒,虽然你以为自己有受到戒体,实际上并没有。

应该是你一定要好好的了解整个的菩提心、菩萨戒等等,然后生起欲得之心才去受戒,然后又许下誓言「从此以后我绝不舍弃菩提心」,这样的受戒才能真正得到菩萨戒。如果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之下去受菩萨戒的话,那可以说是没有得到。

这边讲到,你如果就这样舍弃了菩提心的话,不但会堕到恶趣里面,你还去造作了伤害众生的罪业。反过来,你受了戒之后,如你的许诺好好的去守持菩提心、菩萨戒的话,等于你去做了利益众生的事,反过来是这样。

再来讲到(丑二…寅一、失坏菩提心成重罪故能坏利他):

菩提萨埵诸堕中,退菩提心为最重,若有违犯如是行,是坏一切众生利。

在众多的罪堕当中,以退失菩提心,也就是舍弃菩提心为最重的,这个罪业远胜于别解脱戒当中的他胜罪。比丘有四条他胜罪,比丘尼则有八条他胜罪,你如果犯了他胜罪,等于你已经不是出家众了,已经不是比丘或比丘尼了。所以,这算是非常重的罪业,可是,你如果退失了菩提心的话,比犯了他胜罪的罪业还更重。

为什么我们会去犯退失菩提心的这个根本堕呢?可以从舍利弗的故事可以看出来,舍利弗开始的时候是一位发心的菩萨,后来因为遇到魔障,就退失了菩提心,所以堕到小乘,在声闻乘当中成就罗汉果。他遇到什么魔障呢?那时候他发起菩提心的时候,他还是声闻菩萨,要行菩萨行,就有魔示现出来向他乞讨右手,他就把右手砍下来给他,后来再跟他乞讨左手,因为他的右手已经砍断了,就没有办法砍他自己的左手,他就把自己的左手这样给他,魔就说:「你这样给我是很不恭敬的行为,我不要你的手。」舍利弗就觉得:「我要给你,你却嫌我不恭敬而不要,我连一个人的利益都无法成办,更不可能成办无量无边有情的利益。」因此,他就退失了菩提心,而堕到小乘里面去。

讲到退失菩提心,如果我们连成办一个人的利益都无法达成,因此让我们的心退缩了、退失了,好像你的心量本来是很大的,突然之间变小了这种退缩,这样子就很容易退堕到小乘里面去了。所以我们受戒之后,当我们要去成办左右(旁边)的人的利益时,如果没有办法做到,或者说没有那种心力去做的时候,我们的心有时候会变得好像比较退缩的状态,那就要小心可能会退失菩提心,有那危险性。

问题:舍利弗在退失菩提心之后可以变成小乘,是不是因为他已经是见道位以上的菩萨之故呢?如果是没有证空性的一般人, 他如果退失菩提心的话,是否可能变成连内道都不是?

回答:应该不会变成连内道都不是,因为他的出离心还在。仁波切:他不会喜欢烦恼吧!

问题:只要是已经发起菩提心的,不管是见道位以前或以后的菩萨,都不可能再从内道变成外道了吗?

回答:如果是已登圣位,就是已经得到见道位以上的菩萨,他是不可能再退失菩提心的,在资粮道小品的大乘的菩萨才有可能会退失菩提心,中品以上资粮道的菩萨是不可能退失菩提心的。小品资粮道菩萨即使退失菩提心,可是在他的心相续当中,还是有厌患轮回、不喜欢烦恼的出离心在,所以他退失菩提心只是他利益众生、利他的的心变小了、缩小了,他可能就堕入声闻乘去了,然后就入于声闻乘的资粮道。

所以说如果退失菩提心,那就等于你造作了伤害有情的罪业,而且你也犯了根本堕的重大罪恶。如果我们去协助一位已经受菩萨戒的补特伽罗舍弃他的菩提心,我们所获得的罪恶也跟他一样是非常重的。

我们看(寅二、若障他菩萨善法罪亦同等当堕恶趣):

若人但于剎那间,障碍菩萨作福德,即为坏诸有情利,应受恶趣无边苦。

刚才说的,你去协助菩萨退失菩提心或是障碍菩萨做福德的话,等于去坏了有情的义利,那你就会感受到这些相同的恶业,会堕入无边的恶趣当中。 这边说的「无边」意思也就是你堕入恶趣,再来还是在恶趣,再来还是在恶趣,你一直在恶趣当中流转不息,意思就是这个样子。这么样的重罪是怎么来的呢?请看文(寅三、明其因相):

坏一有情安乐事,尚于自身致衰损,况坏遍满虚空界,有情义利何待言?

原因就在这里。所以当我们去受戒的时候,一定要很小心,不要在不加思惟的的状况之下冒然跑去受戒。另一点也要很小心,如果对方有菩萨戒的话,那我们在行事的时候就要小心,不要有去助长他退失菩提心的行为,我们如果助长他退失菩提心的行为,我们也是会堕到恶趣里面去。对方的证量怎样我们不知道,我们无法去量知他到底程度怎么样,可是就我们自己而言,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自我约束。

问题:可不可以请仁波切举例说明什么是退失菩提心?什么状况之下会变成去助长别人退失菩提心?很有可能我们傻傻的就去做这件事了。

回答:那要看对方有没有这个菩萨戒(哈!哈!哈!)。

仁波切说他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别解脱的他胜罪,比丘有四个他胜罪,就是:杀、盗、妄还有非梵行(不是邪淫,是非梵行)。要解释比丘的四个他胜罪,刚才说的杀、盗、妄还有非梵行,所有的这些非梵行呢,对方不管是比丘也好,或是比丘尼也好,对方如果是比丘,那跟他在一起的是女众,比丘尼的话,那跟她一起是男众。就女众方面,她有三个地方,就是口,还有阴道,还有肛门。男方的话,他的下体、生殖器官,去碰触到女方的口、阴道、还有肛门的话,就构成非梵行了,所以对方不管是比丘或是比丘尼,反正男女双方有这样子接触的话就是构成非梵行。

再来讲到杀生,这边的杀生并不是指杀一般的畜牲,而是指杀人。

偷盗,就看那个国家的法律是怎么样,因为没有牵涉到物质的价值是很高的或者很低的,没有牵涉到这个问题,而是牵涉到这个国家的法律,这个国家如果制定你偷什么东西,超过什么量,会构成小偷行为的话,你如果去做了,就是构成偷盗的行为,所以要看国家的法律是怎么制定的。

再来妄语,妄语也不是一般我们说欺骗人家那个样子,而是让人家对于善恶的取舍的决定,你去欺骗他,让他搞乱、搞混了,要怎么去做这些善恶的取舍。就比如说,你没有修行,却欺骗人家说你有修行,这样子人家就搞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取善,怎么舍恶,就搞不清楚了。简单而言,妄语就是妄说上人法,也就是自己没有修行而说自己有修行的这种妄语。

有一些寺院里面,他们有他们的规定,说你如果是一个比丘、一个出家众的话,去杀了猫、狗的话,那会构成他胜罪。可是在毗奈耶(戒经)里面, 没有这样的规定。

仁波切中文讲述:在四川有一个寺庙(叫赛修寺?),那个寺庙以前可以跟三大寺比赛的,他们那边很厉害,学辩经上面啦,经典啦,都很厉害,格鲁派的,那个寺庙以前发生过,他们寺庙里面一些喇嘛不小心就杀到猫、狗,因为他们那边几乎都是吃肉嘛,他们比较穷,住的地方放一些肉,猫来就吃掉了、狗来就吃掉了,就生气,就打他们,不小心就打死掉了,这种有时候会发生,那这样子发生的时候,有些出家众经典也比较懂(那些纠察),也是就还俗的(叫打死猫狗的还俗),他们从以前规定出来,杀盗众生的话,就算是还俗了。有一些经典比较通的老师,他们说:我们的纠察,我们的住持,不懂戒律,所以就让他们还俗,有这样子讲。因为戒律里面没有这样子的规定,四个(重罪)里面没有杀动物,没有算。杀动物也有另外一个算法,它不是四个里面就这种很重的。(按:是下罪)

问题:刚刚讲的就是别解脱戒?

回答:是别解脱戒。

问题:菩萨戒里面的别解脱戒是这样子,四个。那为什么叫他胜?藏文是怎么翻,为什么叫他胜?

回答:比丘在比丘戒上可以获得某个什么的,如果他去犯了这些罪的话,他可能就失去了他可以获得的、可以证得的,就等于是他败了,败诉的意思,就败了嘛!也就是被他方所胜,所以就用这样来取这个名字。被他方所胜,被这个罪所胜过的意思。事实上你如果去犯了其它的堕罪,或者说…(诸恶?), (因为那些词是比丘戒的专有词,我没有研究,所以不会翻)。所以一个叫堕罪,一个叫胜什么罪(忘记了),意思也就是说,除了他胜罪之外,你去染犯其它的罪,比丘其它的戒律你去染犯了,还不会破掉你的比丘戒,你都还是出家众的身份。你如果犯了他胜罪,就完了!因为这个「量」(所影响的层面)并不是只有一个人,是无量无边的有情,所以那个罪恶是非常的重。至于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律,是不可以对在家众讲的,如果要讲的话,可能你们要出家了,(哈!哈!哈!)提醒 一下。

你如果舍弃了菩提心的话,一定会堕入恶趣里面,那你可以再受戒,你舍弃了菩萨戒,可以再受戒。为什么可以再受戒?因为你先前受菩萨戒的习气还有,因为习气的关系,所以你还有这个业再去受戒。可是,可能你又会去舍弃,然后又会去违犯,所以就变成怎么样呢?你受戒你就到善趣,然后你舍弃你就到恶趣,然后又善趣,又恶趣,又善趣,又恶趣,所以你就在善趣和恶趣里面一直在轮流,轮流着不停。这就好像说你今年受戒之后,你又舍弃了,然后明年再去受戒,然后又舍弃了。所以今年你受戒,你上去,然后舍弃,又下去,然后明年受戒又上来,你在这里面就一直流转个不停,两个一直在轮流,好像善恶趣在轮替,你就永远没有出离的时候,而且要登地非常的困难,这等于是一种障碍,登上菩萨地会有困难,所以这边才说障碍登地(丑三、障碍登地):

如是由斯罪堕力,复依菩提心威力,辗转升沉生死轮,登菩萨地常为碍。

这个菩萨戒,你可以今年受了、今年舍了;然后明年再去受、又舍了。或者说今年之内,你可以舍了又受、舍了又受,意思也就是菩萨戒你可以多次的去受。可是别解脱戒就不行了,一生就只有一次而已。为什么别解脱戒你只能受一次?因为别解脱戒是为你个人利益而受的,而不是为他人利益而受的。如果是为他人利益而受的这个戒,你可以多次去受,你可以许下很多的诺言,可以。可是别解脱戒是你为了个人利益,所以你只能许一次诺言。

现在我们讲的菩提心主要是愿心的部份,你如果受了愿心的话,就应该好好的去守护它,不要轻言放弃;你在未受之前,也不要轻言的去受持。未受之前,不要轻言的去受这个戒;那你一但受了,就不要轻言放弃,心也不要退缩。

补特伽罗的藏文叫做「康萨」,意思也就是说上生下死者,就好像是水满、水漏的意思,就字面上的意思是这样,「萨」是漏,漏掉的意思,「康」 是满的意思,「满漏」。

仁波切:我们不管佛、不管众生,都是会生就会死,生就会时间过去,这种。

刚才讲的就是「康萨」字面上的意思,「康」就是满,「萨」就是漏,如果就它真正的意思而言,就是「心识依附处」,你的心识、心的续流依附之处。不论是一只蚂蚁,小到是一只蚂蚁,它也有它的心识依附在上面,然后天人啦,或者是佛啦都一样,他有心识依附在上面,它真的意思是这样。

问题:…(未使用麦克风)

仁波切:有情都是补特伽罗,那佛也是补特伽罗。

回答:有情一定是补特伽罗,那佛也是补特伽罗,佛是补特伽罗,但不是有情。事实上同意词有四个,一个是士夫,一个是补特伽罗,一个是我,一个是自己。

问题:出家众还俗以后可不可以再出家一次?

回答:有两种传承,西藏那边的传承只有一次而已。

问题:(翻译师使用藏文)

仁波切:都一样的。


{返回 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 第七讲(第3品)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 第九讲(第4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六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四讲(第7~8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三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二讲(第1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一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十三讲(第5品)
 入菩萨行论 第九讲(第4品)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八讲(第7~8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七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十七讲(第5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本还原[栏目:宣化上人]
 什么是二道二力?[栏目:洪修平教授]
 明觉可以理解成“我”在我之外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二十七、如是因果[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第三十二则:自赞毁他罪过重[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互助发展之困境及其因应之道——以台湾地区为例(释圣玄)[栏目:佛教与教育]
 佛教与人生 佛教对於病人的看法[栏目:竺摩法师]
 徐恒志居士佛学文萃 涵芬集 编者序[栏目:徐恒志居士]
 金刚之智 第七章 逆境与磨难[栏目:妙华法师]
 8.西藏佛教的迦当派[栏目: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