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七法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6

比丘七法

《增一阿含经》三四五经 白话:

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诸比丘们开示 :「如果比丘能成就七种法门,就能在现法中获得无穷的快乐,断尽有漏的烦恼。所谓知法、知义、知时、自知、知足、知大众、善观众人。

一、知法 : 比丘对众生说法前须了解,佛法有契经、重颂、记别、讽颂、自说、譬 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因缘与论议等十二部经,因为比丘能理解,就能了知法理。

二、知义 : 比丘知道佛陀说法的机趣对象,了解甚深义理,能善巧分别,没有怀疑。

三、知时 : 比丘知道时节因缘,什么时候应该修持止观,什么时候应该要讲话,什么时候应该要静默。比丘在应该修止的时候修止,在应该修观的时候修观; 语默动静、应对进退,比丘都能掌握时宜。

四、自知 : 比丘时时摄持正念,行步进止,恒随正法。如果比丘不能知道自我、不能修行智慧,那就不是真正的比丘。

五、知足 : 比丘能自我衡量睡眠、觉寤、坐卧、经行、进止,如法如宜。

六、知入大众 : 比丘进入大众当中,能知道每一个人的个别身份、家境、职业,以及当地的风俗民情。能以适当的语言,恰如其分地和大众交谈。

七、知众根机 : 比丘善于观察众生的根机,知道哪些人是好人,哪些人是坏人,哪些人乐于听闻佛法,哪些人欢喜修行,哪些人虽然闻法,却不能深入理解佛法。

假如比丘能成就以上七法,就能于现法中获得快乐,想要断尽有漏烦恼也能达成目标。所以,比丘! 你们应当这样学习!」


启示:

并非剃了头,就能成为出家比丘或比丘尼。从佛陀的开示当中,我们不难了解,做一个出家修行者有多么不容易。三皈依文说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即说明比丘、比丘尼是弘扬佛法的导师,身负度众生法身慧命的责任。

《佛说诸德福田经》说 :「众僧之中有五净德,名曰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何谓为五? 一者发心离俗,怀佩道故; 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 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 四者委弃躯命,尊众善故; 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由此可知,出家成为比丘、比丘尼的难能可贵。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九德
下一篇:出家的真义
 可敬之人
 胜败俱舍
 以何为力?
 五种欢喜
 在家与出家
 地狱现象
 勿散心杂话
 适当的布施
 信心生天
 比丘七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祝福,永不止息[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蜀中净土》文选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栏目:净土宗文集]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二)[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禅的诡论和逻辑(成中英)[栏目:佛教思想研究]
 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栏目:李四龙教授]
 禅悟与实现 第二章 现代人的精神症状[栏目:郑石岩教授]
 佛法基本原理 第四章 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栏目:郑颂英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