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莫以貌取人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0

莫以貌取人

《杂阿含经》1051经:

佛弟子当中以拔提比丘的容貌最为难看丑陋,向来都为诸比丘轻视怠慢。有一天四众弟子围绕在祗园讲堂,准备恭敬聆听佛陀的说法,当大众看到拔提比丘走进讲堂的时候,顿时生起轻慢心,纷纷窃窃私语:“这是哪里来的比丘,长得这么难看?”

佛陀立刻觉察比丘们的心念,他不急不徐的说道:“你们各位因看到形貌不扬的拔提比丘走进来,就生起轻慢心吗?

你们不可以有这样的心态!拔提比丘已经断除诸结有漏烦恼,成就比丘应有的戒行威仪,并且已经证得智慧。所以,比丘!你们不要以貌取人,只有成就佛陀的人才有能力衡量他人。”同时,佛陀还要诸比丘们向拔提比丘问讯作礼。比丘们无不讶然,恭敬肃然的敛心正住。

于是佛陀借此机会教育诸比丘,说:“所有的飞鸟集走兽,无不畏惧狮子。因为狮子有勇猛力,故称为百兽之王。有些人的相貌虽然丑陋,但是有智慧,就能得到解脱,否则光有硕大的身躯却愚痴无明,又有什么用呢?因此,我们应该善用此身,精进修持,摧伏魔军,断诸烦恼,达到涅磐解脱的境地。


启示:

以貌取人,是一般人衡量他人贵贱高低的第一印象,但是这种很不客观的妄见,常常使人失去先见之明。

中国《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曾说过:“君子虽有盛德,容貌看似愚夫。”意思是说,有贤德的君子虽然有出众的才能,但他能韬光养晦,让你乍看之下与愚夫没有什么两样。这时候就要看我们是否具有慧眼,得以认识真正贤能的人了。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可敬之人
下一篇:圣药七觉意
 清净说法
 心意安住的地方
 扫地的学问
 持戒的意义
 比丘的希望
 利钝根机
 如何供养如来?
 人伦之道
 信心生天
 待我断烦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体验悬空寺[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保持精进?[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散论[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现见缘起,入佛智海[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南北东西的海潮音[栏目:太虚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佛教科学观 三、佛教的平等观[栏目:尢智表居士]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九节 北魏太武帝之废佛[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七支供》讲记 请转*轮支与请求不入涅槃支[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