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现见缘起,入佛智海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78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总第十三讲之:现见缘起,入佛智海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现见缘起,入佛智海

现见缘起真实性,由住般若得灭定。

在《中观论颂》中这样说:现见了缘起的空性,我们能够得到一些佛果证悟的可能性。龙树菩萨说:“若无有空者,未得不应得,亦无断烦恼,亦无苦尽事”(出自《中论》)。道理是说,如果我们一点点的空性都不修,也没有证悟到,那么没有得到的这些我们就是不应该得的,没有得到的修行成果,没有得到的烦恼和习气断除,这些我们都不应该得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没有修行到一个空性。那么空性就是一个临界点,就是一个分水岭。

修行到了空性,我们就可以得、也应该得到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断除,没有证悟到空性我们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断除也是不应该得的。“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出自《中论观四谛品》)。所以在佛经里说,如果有人能见到因缘法,“则为能见佛”,那么他的能力就能见到佛了。现在对于缘起性空的自性——本来无自体这个真理如果能够见到,那他就真的能够见佛。就像我们以前所举的例子:由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乱地念佛,二取执著清净,“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现在其前”,道理是一样,能够见到缘起就能够见到佛,也能够见到苦集灭道这些四谛或二谛的道理,二谛四谛的道理就都由我们来证悟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正法时代的远去,缘起法的陈述到现在为止就越来越有变化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小乘的二十个派别当中有几个派别已经开始形成的时候,有一件事发生了。有这么一首偈颂“若人生百年,不见缘起法,不如生一日,而能通达之”。这样的一些偈颂在传播的过程当中越来越失真,尤其是在阿难尊者还没有过世之前的几年,阿难尊者从深山里面出来游行,听到有一些比丘在传颂缘起法“若人生百年,不见鸬鹚鸟,不如生一日,而能通达之”。当阿难尊者还在世的时候,就有人把缘起念成鸬鹚鸟了。在梵文里面,缘起法和“鸬鹚”这个词很相似,鸬鹚指在水草里面吃虫子、可以飞起来的那种鸟,就已经传成那个词了。有位比丘来念给阿难尊者听,“如果是一个修行人活过了百年,还不如当面见一下鸬鹚鸟;如果是见到一面鸬鹚鸟,比你活一百年的收获还要大”。阿难尊者就觉得很紧迫,正法的传播如果是自己还在的时候都已经这样了,那怎么行呢?

后来他到一些上首的比丘弟子当中,来讨论这件事,因为这个关系到正法住不住世的问题。幸亏以后有了经论的结集。那么我们现在离阿难尊者的时代又很遥远了,现在来学习佛法和修行用功,想要真正地来听闻正法是十分不易的。我们能够进入龙树菩萨和月称论师的这样一个课堂,进入我们现在中观班的学习也是难得的因缘。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十二缘起之四:还灭的过程
下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智为先导、随缘立言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相应因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再谈循身观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预道流以明概念之不真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加行中的“治贪三要门”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果显因灭,产生世间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做点功课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政教分离,沙门不敬王者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不观察时随许世俗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复习难胜地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杀行刨不开杀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七节 平等、平等住、平等法界[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成佛救世与革命救国[栏目:太虚法师]
 读《愚人食盐喻》有感(龙恩)[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Is meditation important?[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一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养成礼拜的好习惯[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晴川历历汉阳树[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修行也有〝过渡期〞[栏目:法藏法师]
 念佛人现生终后皆获大利[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八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