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累了自己,更累了自然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6

【累了自己,更累了自然】

  观念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存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我们应当怎样追求利益呢?从佛法观点来看,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体的,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也是一体的。遗憾的是,现在的人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这与唯物主义的盛行是分不开的,既然人生是断灭的,至多也不过百年而已,所谓的人生目标自然不可能更长远,眼前的利益也自然高于一切。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人们寻找一切可能致富的捷径,丝毫不考虑这些短期行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迅速遍及中国大地,在高峰期达到一千多万家,万元村乃至亿元村都不再是神话。但在农民们富起来的同时,被占用的耕地有多少?被污染的河流有多少?据有关专家预测,按照现有发展趋势,中国200年后就将无地可耕。

  如果说农村致富是以丧失土地为代价,那么,都市繁荣又是以什么换取的呢?为了满足我们日益膨胀的物欲,多少资源被无谓地消耗了?仅以包装为例,每年用于包装的材料要吞嗜多少森林?要制造多少垃圾?我们将有用的资源变成无用的垃圾,仅仅是为了刺激一下人们的消费欲。我们是否想过,带动消费的同时,就是在鼓励我们浪费——浪费所剩无多的自然资源!

  在市场经济的准则下,企业的成功在于能否制造商机,商业的繁荣在于能否带动消费。这一切,使我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彻底变化。节俭是祖先们千百年来倡导的美德,但在今天,我们轻易地丢弃了这个传统。仅仅是几年的时间,我们甚至习惯了一次性消费。过去的人,一生也许都用不了几双筷子,但一次性筷子的推广,使我们的消耗超出了祖先的几百甚至几千倍。是的,我们已经有了支持这种消费的财力,但我们是否也有支持这种消费的资源呢?还有那些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的饭盒、一次性的杯子、一次性的宾馆用品……生活固然是多了点便利,但地球却多了难以承载的垃圾。据说,在卫星照片上,这样的白色垃圾已经和长城一样醒目了。如果这也是现代文明的产物,那么只能是文明的耻辱。

  生活观念的改变还表现在对时尚潮流的追逐。每年甚至每季度都会推出的流行时装,使服装仅仅因为款式过时就被我们舍弃。即使是耐用的电子产品,同样在以惊人的速度更新换代。我们已经有了彩电,我们的电脑也还可以继续使用,但既然厂家推出了更新型号,为什么就不能换一个?为什么就一定要像从前那样物尽其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已然成了现代人的消费口号。需要指责的只是商家吗?事实上,我们的消费观也在决定着商家的投资取向,彼此的关系是相互的。

  佛法认为,任何行为都需要有因和缘的推动,两者缺一不可。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市场导向其实只是一种外缘,是一种鼓动消费的增上缘,但关键因素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懂得惜福,如果我们不是那样喜新厌旧,不是那样积极响应商家推出的每一款新品,市场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大,对资源的消耗就不会那么快,制造的垃圾也就不会那么多。

  如果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自然人,基本的衣食住行实在所需无多。但如果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现代人,一个走在时尚前列的现代人,那么我们的需求就会永无止境,对自然的消耗也会永无止境。所以,人类要改变生存环境,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观念,回归到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的需要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科技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但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轻松。正相反,现代人普遍都感觉活得很累,在竞争的压力下不堪重负。我们不仅累了自己,更累了哺育我们的自然。


——摘自《佛教的环保思想》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义与利能否兼得
下一篇:物质财富 PK 精神财富
 幸福,谁知个中味
 哎,忙些啥呢
 租个屋子当过客
 一个活跃的傀儡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没有风险的投资
 世上并没有什么救世主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
 “我”是啥玩意
 那些日复一日的重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一一六○)[栏目:杂阿含经]
 相应28经 广欢喜经[栏目:相应部 2.天子相应]
 空行教授 第二节 皈依[栏目:莲华生大士]
 病中岁月长[栏目:佛网文摘]
 明者因境而变 智者随情而行[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五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成为护法愿意护持的人[栏目:达真堪布]
 十六罗汉礼供文释 第四课[栏目:十六罗汉礼供文释·索达吉堪布]
 杂宝藏经白话 弗那施佛钵食获现报缘第七十一[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人间佛教的修持[栏目:智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