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72

  问: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答:修行,最终目标是成佛,这就必须对三宝,尤其是佛陀生起信心。加深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又是引发信心的重要前提。对于佛弟子而言,佛为修学榜样,法为实践方法,僧(善知识)为修学向导。

  佛陀,是学佛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佛陀功德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增进对佛法的信心。从另一方面说,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成就佛陀的品质。了解这些品质,也就明了修行究竟要做些什么,明了修行的重点所在。

  佛陀具备悲智两大品质。因而,修行所要做的,无非是修慈悲、修智慧。任缺其一,皆不得成佛。佛陀有法、报、化三身,在修行过程中,除了修习般若以外,还要广修方便。否则,只能证得法身,不能证得报身、化身。如是因,如是果。认识果之后,我们就知道应该从哪里做起了。


  问:学佛者经常提到“功德”一词,请问该怎么理解?

  答:功德,大致有两个内涵,一是德行,一是所获利益。当我们用于佛陀时,通常是指佛陀具备哪些德行。当我们用于众生时,通常是指做某件事所能得到的利益。用于不同方面,内涵会有些区别。

——摘自《京城论道》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把握幸福?
下一篇: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关于某些具体戒相的解释
 佛教经典里过于繁琐复杂的概念术语,似乎是普通信众掌握佛教的障碍..
 如何理解十大行愿中的“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等?
 修行实践
 观想供养和实物供养有什么不同?
 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分辨善恶与处世之道
 针对高校学生的弘法,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起因和发展趋向?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有人觉得做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要有宗教信仰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40经 思经第三[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评《熊十力所着书》[栏目:巨赞法师]
 超越轮回最殊胜的力量[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内观基础 十七、进步[栏目:内观基础]
 困境中需要坚持[栏目:心律法师]
 破除名闻利养(普庵禅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堵住后门的石头[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忏悔与负责任(圣严法师)[栏目:忏悔业障]
 佛恩与儒孝(妙徳)[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