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持戒功德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1

持戒功德——宽运法师

   释迦如来,矜怜众生趋火赴渊之厄,普应机宜,从而率宫降神于世,于菩提树下成正觉,四十九年中说法三百余会,导君子,训小人,皆令群有同证真常。

    佛入灭后,由弟子结集三藏,优婆离尊者于一夏间,分八十回诵出律藏.称《八时诵律》。其后传于五大尊者,分立为《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祗律》、《迦叶遗部律》等五部律。而《迦叶遗部律》早已失传故仅存四律。尊者诵出《八十诵律》后,因恐后人根钝,无法受持完整,乃删节为十诵所删者大部分为本生故事,而根本之《八十诵律》逐消失于世,余四律次第译出传入我国。

     我国传戒始于魏文帝黄初三年,昙摩迦罗至洛阳,见僧众仅剃除须发、身着缦衣,而无律法之行持,为防止佛徒邪非之戒法规律,乃誓弘律法。至魏少帝嘉平二年,于白马寺译出《摩诃僧祗律》戒本一卷,并敦请十梵僧立羯磨法受戒,为我国十师传戒之滥觞,奠定我国佛教戒律之基础。

   尔后,东晋昙摩竭多曾浮舟结坛于泗河之上,洛阳竹林寺净检尼等四人与此坛从大僧受具足戒,称船上受戒,为我国尼众受戒之后。东晋道安提倡严肃戒律,制定布蕯、悔过等僧尼轨范。

    一般所言之律宗,皆指四分律宗,以昙无德为开祖,昙摩迦罗为二祖,经法聪至道宣,凡九祖;传至道宣以下至宋代元照,共五十祖,后世称南山律宗。隋唐时精研律部之风炽盛,戒坛、戒场设立甚多。诸律虽于我国弘扬,光大而昌行于后代者,则唯四分律。至明代中叶,戒坛被封,受戒轨则亦遭废弛,后由古心律师中兴律祖,开坛受戒三十余处,聚徒众约四万余人。近代之弘一大师发大誓愿,毕生精研戒法,遍考中外律丛,校正三大部及诸余律藏,令南山律大放厥光,佐治太平。

   戒,乃发自内心遵守规律;律,则由他律所需依规律条文及罚则而建立。凡是僧尼,需经完整之受戒作法,方能取得正式僧尼之资格,次称具足戒。

   经云:若持禁戒,必能取到,如提婆达多,虽多诵经,以造恶毁戒故,堕阿鼻狱;如瞿加利诽谤破戒,亦入地狱;周利盘特,虽诵一揭,以持戒故,得阿罗汉道。故知戒之功德,不可思议。

   是故,凡发心出家之僧众,圆菩萨大戒后,务须严谨护持,化人正己,已期上报佛恩、国家恩、下资群有,庶不负授受教诫之意也。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薪火相承 续佛慧命
下一篇:西方寺北角码头放生法会开示
 鸽子飞过 野狐闻道--百丈怀海禅师的故事
 集诸吉祥 长寿健康──浅说佛教放生的起源与功德
 万佛忏五观堂开示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宽运法师观音菩萨圣诞开示
 八法与自赞──佛欢喜日「僧自恣」义之省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七)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
 修行道上的难与易
 善调身心──舒解压力的良方
 洁身之道 守身之要──戒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