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论正法之精髓── 四念住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0
略论正法之精髓
 
── 四念住
 
释悟尘
 
所谓四念住,就是四种安住正念的法门,内容如下:
 
一、观身不净的身念住,以对治不净计净的颠倒。
 
二、观受是苦的受念住,以对治于苦计乐的颠倒。
 
三、观心无常的心念住,以对治无常计常的颠倒。
 
四、观法无我的法念住,以对治无我计我的颠倒。
 
四念住系依所念题材,分为四部分而说,其实只有正念一项,此正念用来观察身体,得知身不净;此正念用来观察感受,得知受是苦;此正念用来观心,得知心无常;此正念用来观察诸法,得知法无我。这情形如同一个善于编织箩筐的人,有意制造各种粗细竹器产品,乃将一大截竹子劈成四片,取其一片,分为若干细条,然后编成各类竹器,如竹席、竹箩、竹篮等等。
 
四念住分开来看,是四条独立的法门,但其基本精神 ──苦、空、无常、无我却是彼此互通的,也是有情生命与无情世界的真相,不过其中有正助之关系,「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是正行;「观身不净」与 「观受是苦」是助行,而这四条都不离开心,若心能契入真理 (第一义谛),就没有净不净、苦不苦、常无常、我无我的差别了。所以若能虔修四念住,到了极处,就能证得常、乐、我、净的果位了。现代人修四念住而证果位的实例,可读《尊者阿迦曼传》。
 
根据《瑜伽师地论》所谈念住的对象是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可以说一切修行法门,都是心念安住的对象,也可以说念住法门通一切佛法,一切法门都是四念住的广义延伸。
 
修学四念住有两个成功的基本要素:一个是观照分明的观察力(慧);另一个是改过迁善的意志力 (定)。观察力的培养,要靠多读经论,实践四念住于日常生活上。意志力(或曰离执力)的加强要靠禅定功夫的锻炼,行者当以四念住的正见为前导,在定慧等持的努力下,直达无我的宝所!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消除忧虑(净律法师)
下一篇:十大愿王
 略论一乘家与三乘家的种姓之争(昌如)
 略谈缘起性空(修明)
 佛法要回归自性(悟道大和尚开示)
 寺院门票与佛国门票(本性法师)
 度向究竟彼岸的智慧(定明法师)
 宗教对民族文化素质的影响和作用(释心月)
 从烦恼即如来种中看烦恼(全性)
 试论佛教如何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照诚法师)
 活好活着的每一天(延参法师)
 修炼好人心的13种方法(茗山长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得到传承的标准是什么?[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谈谈印光法师的“念佛三昧”[栏目:净土宗文集]
 佛教清净传承具有殊胜加持力[栏目:传喜法师]
 请问帕奥禅林的比库可以吃肉吗?鸡蛋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上士道 仪轨受法[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怎么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栏目:陈坚教授]
 出家的目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五三)[栏目:杂阿含经]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四、因果业力[栏目:塔汤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