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论正法之精髓── 四念住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64
略论正法之精髓
 
── 四念住
 
释悟尘
 
所谓四念住,就是四种安住正念的法门,内容如下:
 
一、观身不净的身念住,以对治不净计净的颠倒。
 
二、观受是苦的受念住,以对治于苦计乐的颠倒。
 
三、观心无常的心念住,以对治无常计常的颠倒。
 
四、观法无我的法念住,以对治无我计我的颠倒。
 
四念住系依所念题材,分为四部分而说,其实只有正念一项,此正念用来观察身体,得知身不净;此正念用来观察感受,得知受是苦;此正念用来观心,得知心无常;此正念用来观察诸法,得知法无我。这情形如同一个善于编织箩筐的人,有意制造各种粗细竹器产品,乃将一大截竹子劈成四片,取其一片,分为若干细条,然后编成各类竹器,如竹席、竹箩、竹篮等等。
 
四念住分开来看,是四条独立的法门,但其基本精神 ──苦、空、无常、无我却是彼此互通的,也是有情生命与无情世界的真相,不过其中有正助之关系,「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是正行;「观身不净」与 「观受是苦」是助行,而这四条都不离开心,若心能契入真理 (第一义谛),就没有净不净、苦不苦、常无常、我无我的差别了。所以若能虔修四念住,到了极处,就能证得常、乐、我、净的果位了。现代人修四念住而证果位的实例,可读《尊者阿迦曼传》。
 
根据《瑜伽师地论》所谈念住的对象是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可以说一切修行法门,都是心念安住的对象,也可以说念住法门通一切佛法,一切法门都是四念住的广义延伸。
 
修学四念住有两个成功的基本要素:一个是观照分明的观察力(慧);另一个是改过迁善的意志力 (定)。观察力的培养,要靠多读经论,实践四念住于日常生活上。意志力(或曰离执力)的加强要靠禅定功夫的锻炼,行者当以四念住的正见为前导,在定慧等持的努力下,直达无我的宝所!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消除忧虑(净律法师)
下一篇:十大愿王
 中国佛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持念)
 夜夜夜思(圣印法师)
 我们该怎么办?(慈容法师)
 僧教育应将德育摆在首位
 学佛法 断烦恼(曙正法师)
 佛教的道德观
 惟明法师开示
 日日日出(圣印法师)
 寺院门票与佛国门票(本性法师)
 云深不知处──说剎那无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窍诀甘露圆满菩提果——《噶当派大德部分窍诀》译释(噶陀仲巴仁波切)[栏目:噶当]
 人是活在当下的,不是活在过去[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内心却越来越痛苦,这是什么原因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第四十一回 一切如故[栏目:自然的代价]
 忍辱波罗蜜[栏目:普贤上师巴珠仁波切的故事]
 四圣谛的可贵[栏目:永海法师]
 度众生要先放下自私自利[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心中月 上 如是参禅[栏目:万行法师]
 入菩萨行论 第十二讲(第5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无常与真常[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