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论正法之精髓── 四念住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5
略论正法之精髓
 
── 四念住
 
释悟尘
 
所谓四念住,就是四种安住正念的法门,内容如下:
 
一、观身不净的身念住,以对治不净计净的颠倒。
 
二、观受是苦的受念住,以对治于苦计乐的颠倒。
 
三、观心无常的心念住,以对治无常计常的颠倒。
 
四、观法无我的法念住,以对治无我计我的颠倒。
 
四念住系依所念题材,分为四部分而说,其实只有正念一项,此正念用来观察身体,得知身不净;此正念用来观察感受,得知受是苦;此正念用来观心,得知心无常;此正念用来观察诸法,得知法无我。这情形如同一个善于编织箩筐的人,有意制造各种粗细竹器产品,乃将一大截竹子劈成四片,取其一片,分为若干细条,然后编成各类竹器,如竹席、竹箩、竹篮等等。
 
四念住分开来看,是四条独立的法门,但其基本精神 ──苦、空、无常、无我却是彼此互通的,也是有情生命与无情世界的真相,不过其中有正助之关系,「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是正行;「观身不净」与 「观受是苦」是助行,而这四条都不离开心,若心能契入真理 (第一义谛),就没有净不净、苦不苦、常无常、我无我的差别了。所以若能虔修四念住,到了极处,就能证得常、乐、我、净的果位了。现代人修四念住而证果位的实例,可读《尊者阿迦曼传》。
 
根据《瑜伽师地论》所谈念住的对象是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可以说一切修行法门,都是心念安住的对象,也可以说念住法门通一切佛法,一切法门都是四念住的广义延伸。
 
修学四念住有两个成功的基本要素:一个是观照分明的观察力(慧);另一个是改过迁善的意志力 (定)。观察力的培养,要靠多读经论,实践四念住于日常生活上。意志力(或曰离执力)的加强要靠禅定功夫的锻炼,行者当以四念住的正见为前导,在定慧等持的努力下,直达无我的宝所!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消除忧虑(净律法师)
下一篇:十大愿王
 《大千世界与三界二十八层天》偈
 禅修指导(衍空法师)
 吉藏三谛说初探(释如戒)
 佛教的社会责任(耀正法师)
 但念无常(湛空法师)
 深度的自我管理是僧团建设的目标(宗性法师)
 柳宗元的佛学思想(持念)
 用感恩心念佛(觉行大和尚)
 佛教的社会责任(耀正法师)
 内外相合──108次印度八大圣地圆满朝圣纪事(释法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灵法门是附佛外道——客堂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佛教神迹与现代科学[栏目:传喜法师]
 忏悔业障[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六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下)第三节 心本原说的创立与发展[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请问有一种人人先天体质特别,台湾称作通灵,或这个叫鸞,大众叫马仙,叫出马仙,这样的体质是过去世怎样的..[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等诵经[栏目:波梨品]
 降伏其心 一 观香的好处[栏目:万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