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解脱之道讲记 c10 六、正精进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73

“﹝六、正精进﹞

 就是认定目标,努力不懈。也称「正勤」,是向厌、向离欲、向灭的精进。”

听闻佛法,了解了生死的苦迫来源,就知道解脱才是我们要的。既然学法要迈向解脱,目标要确认,心要肯定自己要走的方向。如果目标不确定,你就没有勇往直前的心了。这个目标不是搞名搞利,不是这一生我的存款里要加几个零,而是向厌、向离欲、向灭。厌于生死轮回,厌于我们的贪瞋痴,离欲就是向寂灭涅槃迈进,这才是真正的精进。为什么我们会落在贪瞋痴烦恼名利之中脱不出来?因为我们的目标都在这里嘛,从来没有想过要真正脱离生死轮回的苦。如果明白人间三界如火宅,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住的,真正是苦啊!就知道我们目的不是再多活几天,不是活着时健康经济很好就行。再好还是要死的,死了还要轮回,那不是究竟之道。再好的名利恩爱能维持多久?来生不知道到哪里去?恶业不断,轮回从来就不断,那你怎么能解脱?所以我们的目标要看清楚是迈向解脱的,不是在搞这一生好过一点。还没有抉择真正目标的人,无法知道生死之苦与解脱之乐,所以探讨追求的都是这一生得名得利。

“佛曾说「四正勤」为精进的目标,就是:

(1)没有生起的恶法,要使它不生。
    (2)已生的恶法,要断除它。
    (3)没有生起的善法,要使它生起。
    (4)已生的善法,要使它增长广大。”

如何使我们的善根生起,每天很用功迈向解脱?这样,每天的生活就懂得自律防护,待人接物就不会去造痛苦烦恼贪瞋痴的业因。慢慢心就清净了,过去的习性惯性贪瞋痴的因缘慢慢就薄了、断了,一天一天迈向清净解脱。这个方向先确立好,才不会偏离,一般人教育孩子是好好的读书,将来有好的职业收入,生活好一点,除了这个方向还有什么?现在没有人教孩子将来迈向解脱的。

“ 正精进,是一切离恶行善的努力,有普遍策发推动的力量,是通于三学,也是一切道品的助缘,遍通一切道品。如戒学,正精进是离毁犯,而持净戒的努力。而定学,正精进是远离定障,而修定善的努力。而慧学,正精进是远离邪僻的知见妄执,而得正见、正思的努力。这一切,都要精进修习,才能成功。”

 正精进通于一切道品,三十七道品的每一道品包括戒定慧都需要精进力来推动,所以精进最重要。我们发了心想离恶想解脱,如果不精进就会懈怠,因此无法达到解脱的目标。精进心是推动你迈向目标的一个最大的力量,所以非常重要。

戒定慧三学与精进的关系:学戒,由于正精进是有意而用心的努力,所以不会毁犯戒律,因此持戒能清净;定学,修定精进用功就会去除正定的障碍——掉举昏沉;慧学是开悟最重要的东西,正精进能远离邪知邪见,才能得到真正的正定而有正确的思。这些都与正精进有关,都要精进修习才能成功。

“理解佛法要能见于实际生活,才是合乎佛法的常道。”

   从八正道第一的正见到第六的正精进,都没有离开我们的身心及日常生活。所以学了法,了解到佛法的内涵,知见也建立了,我们就要落实在生活中,这才是佛法的正常道。如果没有接受八正道戒律等正知见的熏陶,也不落实到身心的实践及生活中的护持,哪里能得到受用?不了解这点,就以为要厌离人间家庭事业。其实明白了八正道,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用功,在身心的磨练及人事物的接触切磋中反倒有更深的体验与抉择:正见相应的当下身心会怎样?在不正见的因缘之下的身心会怎样?可以体会得很清楚,也马上可以证明:依持正见而生活,你必然是自在清净安乐;随邪见而行,你的痛苦烦恼就一大堆。所以我常讲,修行目的不是在学常识,而是要改善身心净化心灵,学了法在生活上能否用得上?身心的每个当下能否真正净化?要时时刻刻注意这一点,这才是真修行真用功。修行不是到某个没有人的山上去打坐参禅。每年抽一点时间刻意把自己的身心凝聚起来用功,这叫专修,是可以的,那是特殊的状态。但不能长远都这样,我们是居士,要面对的是社会家庭生活,所以必须把修行溶入生活中,那样就不会妨碍到整个社会正常运作。所以真正的精进用功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这叫佛法的常道。

“世间的善事,都还非努力不可,何况出世大事?”

有时我也说,人间不管做哪一个行业,要把事业做到上轨道,有固定的业绩,生活很安稳,这需要投入多少的时间精力!不容易啊!你去看百货公司及热闹的商店,三年不换老板的那就不简单了,百分之七十的行业都在换老板。可见一个行业要做到有成就非常兴盛是不容易的!人间的事业尚且不容易,从年青求学掌握一技之长到社会上来发挥,到建立家庭到中年到老年,哪一个不苦?事业真正非常兴盛顺利的有几个?我们全心全意在贪瞋痴名利中都无法成就,更何况是断生死轮回的解脱大事呢!后者比一般社会事业的成就当然更难了。我们在解脱上的用心与在人间创造事业家庭用心之比例是多少?可想而知,这样的用心程度要解脱是多么不容易了。很多人问师父:“我很用功,为什么还不受用?”我们就要反省:为什么不受用?我们修行用功的程度与为名利而创业奋斗的比例是多少?人间的事业要成功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要解脱那是更加难的,我们到底用了多少心血精力呢?不容易呀!

有人误解了:如果我全心全意在修行,人间就放弃了,家庭怎么办?其实真正的用功不必要放弃人间,而是日常生活的正常道就可以用功的。尤其是我们现在教的缘起法,那是不必放弃社会家庭事业及一切人事关系的。只是如何在这样的生命过程中善于用心而已。刚刚讲的守护六根门头,生活的时时刻刻都在六根门头的根尘触中。如果加上一个觉知,时时刻刻在正念正知里面,你待人接物的根尘触过程就会上轨道了,不会与贪瞋痴相应。作事业有诚信,实实在在,人家更信任你。会讲会骗的只能搞一次,第二次人家就不会上当了,那你的事业怎么会成功?所以作事业绝对要合法如法诚信不贪心,这样事业才有长远的基础,这就与戒有关系;面临重大得失如何心不贪,这就与定有关系;如何善待众生,这就与智能有关系。所以学法就是戒定慧增上,这些都能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家庭事业及人际关系而大大受用。只是在六根门头,在行住坐卧的一切对待中,如何善于把握而已,重点其实是在这里。所以修行与人间的生活是没有矛盾的,只是在生活事业中如何善用佛法,事业则更成功,人际会更好,身心更健康。尤其是大乘佛法,不会叫你一定要出家及厌世的,是叫你善用因缘,就在生活中身心的当下,怎样用定力及智能去产生更正面的作用。真正开了智能,去经营人间的事业生意都会特别好。这不是哪一尊神明来庇佑的,而是智能的善用,很重要!

“「杂含」说:「佛告二十亿耳: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由此可知,正精进实含有中道的深义。”

修行如何在生活中取得中道,佛告二十亿耳这一经最恰当。二十亿耳就是阿那律尊者,经文的公案是这样的:阿那律出家后很用功,看到别人很快证了果,于是每天全心全意把生命投进去用功,用功的程度超过别人十倍百倍。但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发觉自己不能见法证果,结果就起了退悔心:也许是自己善根不够,过去业力深重,否则为何比别人用功却不能证果?看来不是学佛的材料,干脆还俗回家吧。家里反正很富裕,可以布施制造福报因缘来利益大家。佛陀知道了他的心思,于是给他开导安心。佛陀问:听说你过去在家善于调琴?你弹琴时弦太紧或太松会怎样?二十亿耳回答:弦太紧,声音太厉不好听,而且弦容易断;弦太松,无法拉出美妙音声来。佛陀继续开导:如果调得恰到好处不紧不松呢?回答:那声音就非常美妙了!佛陀利用这样的因缘来开导他,说用功精进也是一样,太猛太急切了,心就变成紧张僵化,无法轻松安住而容易掉悔;如果太懈怠,根本不能与法相应,当然更不可能受用,这与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一样的。不要过紧地精进,也不要太松地懈怠,而要平等修习摄受,中道恰到好处的用功。太紧了就很执着在意;太松了就放逸,所以最要紧的是不要取相执着。阿那律尊者听了佛陀的开导,很快就证了阿罗汉。

从这一经就知道了,真正的精进就是把握住恰到好处的中道。不管作事业、待人接物或修行,中道都是很重要的。比如朋友间太好了,稍重的一句话他就会受不了;如果人与人之间太生疏了,一点都不关怀,彼此之间就没有交流,这也要中道。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每天希望他快一点长大,他也不会长大。逼着他用功,逼到他像疯子,他也不会真的很用功;但是如果一点也不管他,象放牛吃草一样,同样他也不会用功的。这都要恰到好处的,太松了,把他拉紧一点;太紧了,稍微放松一下,调整很重要。我们自己的身心也是一样,要时时刻刻观察:闷闷不乐很紧张,会头痛烦恼,那就是太紧了,应该让它松一点;无精打采像泄了气的皮球,提不起精神来,那就是太松了,应该让它紧一点,这就是用功的地方。打坐也是一样:太专注了,全身僵硬,观太强了,妄念纷飞会掉举,那就要稍微松一下;定力稍微深一点,心稍微清净了,太松了,昏沉想睡觉,那就要提起观念。要懂得善于调整止观双运,就是如何让它歇一点,如何让它提一点,这就是修行要调整处。生活中也是一样,觉得身心不自在,马上就要发现其原因:如果由于工作太紧了,对某一件事情太执着了,产生的身体不舒服,那就应该轻松一点;最近没有什么味道,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来,就知道了自己太懈怠,那就应该提起精神一点。这就是要懂得恰到好处的善用,也就是佛法的中道,佛陀所开示的其实都不离开中道。所以我们的生活起居、待人接物及修行精进都要保持恰到好处的中道,这是最好的办法。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解脱之道讲记 c11 七、正念
下一篇:解脱之道讲记 c9 五、正命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解脱之道讲记 c15 慧之观境
 解脱之道讲记 c8 四、正业
 依中道行 解脱六处
 解脱之道讲记 b30 从生死说起 一 身心和合 死生相续
 解脱之道讲记 b20 三解脱门 一 空解脱门
 解脱之道讲记 b28 灭谛 六 解脱与究竟解脱
 当善思惟如是法
 感悟
 解脱之道讲记 c2 涅槃之深究 一 蕴苦永息之涅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不修法?[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古诗(王维)[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解脱后的心境(慧律)[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为什么说密法比佛还珍贵、难遇?[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相应7经 目揵连经[栏目:相应部 44.无记相应]
 大师,您说有病要治病吗?[栏目: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佛教三字经》新注 附:佛教三字经(全文)[栏目:唐思鹏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