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五)见解增长快慢取决于善巧运用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84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五)见解增长快慢取决于善巧运用

  【戊三、意寂静】

  【须舍弃意之分别,即不追循过去,不迎接未来,当下之心离于拣择,故于自然无改造中安住。】

  无论是修前行还是正行,都须舍弃意之分别,也就是不追随过去的妄念,也不迎接未来的妄念,当下一切想要观察分别抉择的心,都得放下,于自然无改造之中安住。

  在平常的禅修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在我们禅修的过程中,虽然剖析调伏妄念和粗直视调伏妄念,还有一个观的过程,但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加通达一切教理,因为单纯从修止的角度而言,不要追随过去的妄念,不要迎接未来的妄念,当下于自然的状态中安住,但若分别心时时都在作意之中,心就无法安静。如果要求修行者既不能追随过去的妄念,也不能迎接未来的妄念,现前一切都得放下的话,剖析调伏妄念和粗直视调伏妄念是否就根本没有意义了呢?

  要记住,由于我们的见地和妄念起现的程度不同,因此必须要懂得善巧运用。即便现前你已经求完了成熟口诀法,但在对治烦恼的过程中,还是应该针对自己的见解和妄念起现的程度来善巧运用不同的方便,而不应一味按照某一种方式去对治,否则效果可能不会很好。例如当妄念生起来的时候,第一时间认清它是妄念,紧接着把心安住下来,此时就已变成第二种念。前念自地消失是妄念本身的规律。再看看你安住时所得到的见解,如果仅仅是一种无念状态,它就叫心之规律,而不叫解脱。

  细直视调伏妄念和妄念之规律,相似相似易错乱。两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能全都掺杂于一起。在运用之上,对次第根机的初学者而言,剖析调伏妄念和粗直视调伏妄念更为适合。但要修多长时间,则根据妄念起现的程度来树立。修行不是必须要怎样做的教条主义,需要根据妄念起现的程度和自己的见解来定夺。如果这一座由于妄念太粗大的缘故,剖析调伏妄念可以运用得多一些。但这并不等于接下去的一座,剖析调伏妄念也必须运用很多。相反,第二座的修法,可能就变成粗直视调伏妄念多一些。在接下来的第三座修法时,可能细直视调伏妄念多一些,但其中又掺杂一些剖析调伏妄念。这就是根据妄念起现的程度来树立不同的调伏方便。

  我们天天都在讲解修行要善巧运用,因为见解增长的快慢,完全取决于善巧运用。不懂善巧运用者,今天的修法是为了止息妄念,明天也是为了止息妄念,见解恐怕永远难以增上。就好像每天根据病人脸色判断病情好坏一般,如果脸色不大好,就认为这个病人已经很严重了;脸色好点,就认为他的身体应该好一点。很多弟子平常不就是依据我的脸色来判断我的身体情况吗?但仅凭这一点,可是远远不够的。除非你有天眼通,可以直接看见我五脏六腑的哪个病灶消失了,或者告诉我,前两天肝脏上的一个黑点消失了,依此判断今天我的身体很好。但恐怕你们做不到。

  因此,在平常修的过程中要记住一点,善巧运用非常重要。尤其对初入门的信众而言,虽然现前不能直接运用安住调伏妄念和细直视调伏妄念,但我们也讲了剖析调伏妄念,粗直视调伏妄念以及持风等一系列其他方便,这些方便都非常重要。至于是否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完全取决于自己在方便的运用之上,有多么恰当。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都应该如是修学为妙。这样一来,你的见解就会增长得非常快。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时间很重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方便运用更为重要。即便你修法的时间有多么短暂,也许一天只能修一座,但若能将方便运用得很圆满,相信你的见解会增长得很快。相反,若运用得不好,可能十年前的见解与十年后的见解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这一段时间,我告诫很多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不要仅仅一味地说,自己的导师有多殊胜,自己听的法有多殊胜,而应该说,当这些缘都具备,自己在运用过程当中,运用得有多恰当。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四)语之要义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六)修学密法应认真细致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九)盲目闭关不可取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七)修学佛法切忌贪慕虚荣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一)调心为根本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九)爱别离苦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五)居士如何为自己创造清净的修行地处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一)净观乃密宗之关要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二十一)闻法六度之智慧度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七)修行密法更要谨慎取舍因果
 圣者言教 第四课(九)三清净法 善巧对治烦恼的殊胜方便
 圣者言教 第五课(五)菩提心乃遣除魔障之铠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原典 佛法原典研习─绪言之二[栏目:果煜法师]
 “无”心面对世界[栏目:净慧禅语]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一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过程与结果[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当下的快乐[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天台四教义与中国佛学[栏目:太虚法师]
 观五种清净来保护自己的修法[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栏目:太虚法师]
 善恶相知[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