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法界赞
礼敬文殊师利童子
1何法未了悟 轮回三有中 有情恒安住 法界我礼敬
首先礼敬文殊师利菩萨。【法界赞】的法界有二种涵义,一种是诸法究竟性质的法性,一种是自性空唯明唯知的体性。在此礼敬法界是本文所诠的内容,本书主要是依所诠内容而命名为【法界赞】。
有位名隆登底嘉措大师,对慈尊的大论典很有研究,我曾经看过他的【相续本母】(究竟一乘宝性论)注释,写得非常好;同样的,对【法界赞】也做了解释,因为他是以偈颂方式,简明扼要的注释。之后有位智海上师,也做【法界赞】的注释,比前面的更详细,但其中对宗大师父子三尊提出一些反驳,不过释论还不错。之后就是已故的洛桑嘉措院长,也作过【法界赞】的解释。
礼赞的对像是法界,说明一切法依他缘而有,唯名言观待,一切法都是自性空。但是在此的法界性空,是针对心的法性解释,法界不只是空性,也是从凡夫到佛地的这颗心的续流,是唯明唯知的体性,也称明光,在此称为法界。尤其在无上密中,把这唯明唯知能够到佛地的明光,称为胜义光明。
因为不了悟诸法的究竟性质,就是无明,所以在三有中轮回。无明有二,对事物未了解的无明,以及对实相颠倒执着的无明。此处是指对实相颠倒执着的无明,因为不了悟心的法性,而颠倒执着为真实而轮回。既然由不了悟法界而颠倒实执而轮回,所以了悟法界则能获得解脱;因此,解脱和轮回,最主要原因是由了不了解法界来安立的。
法界是从无始至今都存在的,有情形成时,心也形成,心的性空,法界也形成,所以说无始以来跟随着一切有情,永恒安住于有情中,在此我要礼敬法界。因为了悟心性空,就可以获得解脱,不再轮回。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就是心,此处的心并不是心王心所的心,而是指意识;如果这唯明唯知体性的明光,能如理去行持,了解境的能力圆满发挥,就是佛果位。如果随着无明转,就是轮回。因此从无始至今,与一切有情恒安住的唯明唯知体性的明光,就是法界,在此向它礼敬。第三种是说唯明唯知体性的明光是「有法」,明光的性空是特征,有法和特征二者都是法界,因此法界我礼敬。
此处的法界为何称为唯明唯知的明光?因为后面说到法界是智慧,所以就不是空性,空性本体不是智慧,法界含有唯明唯知明光的意义。至于唯明唯知没有任何妄念的明光,是无始以来就存在的,也就是【相续本母】最主要的内涵,我们称为如来藏,也称为普贤智慧,或是普贤识。
【释量论】中曾说到我们内心的功德,只要不断的串习,可以不断地增长,直到究竟圆满,因为心的所依非常坚定。所谓心的所依非常坚定,是意会着明光的续流是永无止尽的。如果要详细了解,就要研读无上瑜伽续;在无上瑜伽续说到心有多种粗细不同层次。尤其在密集金刚所说的四空,空、极空、大空、皆空。这里的空不是空性的空,因为空性的所遮一定是不存在的,此处空的所遮是存在的,它的所遮是粗分的意识,也就是去除粗分意识之后,才能现起细微意识,细微意识现起时,粗分意识空掉,所以把细微意识层次取名为空、极空、大空、皆空。首先遮挡自性(八十种自性)的妄念,再遮挡了现相、增相、得相(空、极空、大空)。把现增得及一切妄念完全去除,一切粗分意识空掉之后,剩下就是皆空了,唯有一切都空,剩下细微的,就是明光。一般而言,意识可以分粗、细、极细三种,在第四空是属于极细微意识状态,前三空仍可以被遮挡,是属于暂时性的,真正永久性的是第四空,也是俱生原始明光,是不可能消失的。虽然密续曾说明光被遮,意思是说粗分意识现起时,细微的意识无法显现。
宁玛派的续经说一切意识都遍存着明光,就像胡麻油遍布于胡麻仁一样;就是说一切意识都具有了解境的能力,这主要的是由明光而产生,因此在修学大圆满的时候,无需遮挡粗分的六根识,经由上师的指导和加持,让弟子能够直接认识明光。有这样的一种口诀。
同样的,修学大手印时也说到明光,无上瑜伽最究竟的内涵,都说原始俱生的明光。如果能够了解原始俱生明光的定义以及性质,安住在此三摩地当中,永远不再出定时,就是佛果位了。明光从无始至今都是存在,而且是无止尽,以性质来说没有任何烦恼的污染,因而称为普贤识,普遍殊胜及贤的意识。因为当烦恼现起时,是依粗分妄念而现,烦恼是在粗分意识和粗分续流的情况时才显现,当粗分续流和粗分意识现起时,明光被遮蔽不会现起。以明光性质而言,不会受到烦恼的污染;可是当明光现起时,烦恼会被遮挡,因为最细微意识----明光现起时,粗分意识必先消除,细微的明光才能现起,明光本质不会受到污染,所以称为普贤识,也是了解境最究竟的能力。了解境的能力本身,可分为粗细,最究竟最细微的称为明光。我们不需特别去修一个明光,而是无始至今本身就具有的一种能力,所以烦恼是暂时性的,但明光的功德是永恒的。续经说过明光,以及明光的空性,在此称为法界。所以说「法界我礼敬。」
经中说佛陀在行菩萨道时发了菩提心,因由菩提心的广大心量,行无边的菩萨行,最后成就佛果位;由十力的缘故,使佛陀所留下的教证二法能够兴盛,于是说了谛实语。同样的,宗大师的祈愿文中说:愿使佛法未兴盛地方,能够兴盛,或是已兴盛但却衰退的地方,再度弘扬。愿当地的众生,能够把佛法视为自己的生命般,好好珍惜,并且昼夜修学,使自己心续上能够早日生起教证二量。
佛说的教法是不分自他,遍该虚空有情众生,使一切有情能够得到利益。佛说最主要伤害自己的并不是他人,是来自身内心的烦恼。为了断除自他的痛苦,先要把痛苦的根本,自心的烦恼努力断除,只靠信心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决择善法的智慧,经由这种智慧了解缘起的道理,仔细的思惟,去除烦恼。
2何是轮回因 若经由净除 清净则涅槃 法身亦如是
「何是轮回因」的因,是因果的因以及性质的意思。之前我们说的法界,所诠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能依的空性,也就是诸法的究竟性质空性;第二个是所依的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
首先以法界的第一个内涵能依的空性来解释,「何是轮回因,若经由净除」,其实轮回是无有自性,是自性空;了悟轮回的原因,慢慢观修空正见,令空正见增长,将会获得涅槃。这就是为什么要了解轮回皆是自性空的道理,使不了悟自性空的无明,以及颠倒执着自性有的实执净除;因为破除了实执,心无自性,心原始自性清净当中,净除了暂时污垢,使我们得到涅槃,获得了原始清净或暂时清净。因为暂时污秽断除,污垢就是自性执,原本自性清净,因而获得了具二清净的自性法身,我们称为涅槃。
无明因是经由了悟空性而净除,是未现证空性,使自己现证空性而净除。因为实执是执一切法有自性,了悟无有自性的道理,破除自性有的执着,断除暂时的污垢,证得具二清净的自性法身,所以「清净则涅槃,法身亦如是。」
【般若经】说:「心非有心,心自性清净。」心就是有法,也就是佛陀在【十地经】所说的三界唯心造,就是说轮回及涅槃,是以心为主,由心取着而形成。所以,无论是轮回或涅槃,三界或出三界,以心为主的作者,除心以外无他。也就是说,如果内心调伏,则会现涅槃相,得涅槃功德;如果内心未调伏,就在三界轮回。因此三界轮转,能不能解脱、涅槃,最主要是由于心有无调伏而现。三界唯心造,心就是三界最主要的作者。如果个人心未调伏,必须受三界轮回,若心调伏,将会获得涅槃。否则讲到这颗心,好像很笼统虚无,心与个人毫不相干,那末由此而现轮回与涅槃就太难了。
「心非有心」,是寻找心的本性,心并非在心的究竟性质中可以得到的。当我们提到心时,会觉得从境上存在,是常恒性质,但实际上每一剎那都在转变,因由于剎那转变,表示它是变化无常。变化是因缘使它转变的。依因缘而生,并不是本身自力而有,所以心非有心。
心若是心的自性,不需造作就能成立自性,那末心就是心的本质,但并非如是,心非心的本质,非自性成立,非真实成立,非胜义成立,故说心非有心,就是自心清净。心自性清净,是暂时污秽的清净,因为心的性质是唯明唯知的体性。所谓烦恼等污染,并不是一开始与心溶成一体,心本身是自性清净的,并无暂时的烦恼污染,暂时的烦恼污染是可以净除的。前一句是能依的空性原始清净,第二句有法----明光是无有污染的,而说到暂时清净。
至于心的体性为明光,第七世法王解释为心本身的性质;以唯明唯知的性质来说,是属于世俗的性质,心的体性为明光的究竟性质是性空的意思。有这二种解释。体性明光是说心能了解境的性质,名为唯明唯知。能够见境,能够明显境相,就是唯明唯知的能力。这唯明唯知的体性,并无烦恼污染存在。如前说到死亡时,现起最细微明光时并无烦恼。由此可见烦恼并非一开始就与心的唯明唯知体性溶成一体。以唯明唯知的体性,能够持续不受障碍,没有任何阻碍唯明唯知的体性。以烦恼识而言,因为所执与实际不符合,当了解实际状况之后,自然就会对治颠倒的执着;于是烦恼就有对治力障碍。烦恼有了障碍,所以可以遮止,而且可以断除。但是唯明唯知的体性,本身并无此种障碍,具有唯明唯知的能力。以色法来说无法障碍心的存在,也无法障碍无形的唯明唯知体性。烦恼本身也不是跟唯明唯知体性溶为一体,所以唯明唯知的体性本身没有任何的障碍。离系外道说:有心则有烦恼,所以烦恼断心则断。但是内道以明光解释,没有任何障碍。所以当我们讲心性时,可以说心之性质明光,或心之究竟性质空性,有这二种意义。因为唯明唯知的体性,本身不是具有暂时污染的性质,而且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挡,所以可永恒持续。在唯明唯知体性虽会现起暂时的污垢,因为污垢可以去除的,所以在【释量论】中说心之性质为明光,但烦恼污染为暂时,可以断除的。
如是心的性质,也就是明光,唯明唯知的体性,本身没有被暂时烦恼所污染,所以轮回因「无明」本身也是意识,因为是意识,所以现起时是从明光而现,从明光的续流现起无明的意识。在金刚顶密续中说到:轮回是依明光续流安立。其实解脱也是因有续流而成立的,也就是在明光的续流中,未净除暂时污染,这明光的续流,我们称为轮回;如果暂时的污垢依由对治力净除了,这清净续流称为解脱。轮回和解脱是这样安立的。
轮回因就是无明。若唯明唯知的续流中,经由对治力净除了暂时的污垢,清净则涅槃。就是因由对治力断除了暂时污垢,使续流成为清净法身。在此法身不是自性法身,是针对明光而言。这就是智慧法身的性质。前说的自性法身,是针对空性的配合解释,现在是针对明光配合解释。前面空性解释为自性法身,所以在明光的能依空性成为自性法身的同时,能依空性的所依原始的明光,将成为佛陀的智慧,因此称为智慧法身。
第七世法王解释时,曾说到是我们自心了解空性。因为自心了解空性而断除了污染,当自心的续流上断除了二种障碍,也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彻底断除的时候,这颗心就智慧圆满,所以称为智慧法身。心的究竟性质空性,是由性空当中断除了一切障碍,所以空性本身就成为灭谛,灭除二种障碍的灭功德,称为断功德,也就是佛陀圆满的断功德,称为自性法身。因此,佛陀的法界,与我们凡夫的法界,只是有无暂时污染的差别而已,其实法界的性质是相同的。
无论佛陀或是凡夫,法界是无始以来就存在,而且永无止尽存在于续流当中,与无自性的本质是相同,凡夫的明光续流无有自性,佛陀的明光智慧法身,也是无有自性。若以法界唯明唯知的体性也是相同,最主要的差别是有无被污染,也就是说凡夫的明光,有暂时的污垢存在,无法成为一切遍智。但是暂时污垢,藉由对治力对治净除之后,即可成为一切遍智。因此,佛果位不是从其它地方去寻找,是由自心上安立的,是由自心续流慢慢演变而成。因此,只要净除自心续流中的暂时污垢,即可以成为佛陀,所以应该努力精进呀!密集金刚续中说:菩提并非他人赐给,也并非由加持力获得。最主要是了解自心的究竟性质,从自心去证得菩提。
因此我们自心心续上,如果获得了改变,就是凡夫的心续上,有了变化,在新的续流中,自然可以成佛,就是如此而已,只是在转变中,安立凡夫与佛陀的界限,因为我们都拥有成佛的基础心的续流,所以把明光称为如来藏。
第七世法王的解释中,以显教的角度,如来藏有三种解释。因为一切众生都能获得佛陀事业的加持,而称为如来藏。这种解释与【相续本母】:凡夫的心续,可以获得佛事业的加持。很相似。如以米旁仁波切的解释,就是从自心上建立,能够成就佛陀。所以从自心上可以成就佛陀事业。是从自心作的解释。但在其它续经中说:我们可以获得已成佛的过去佛的事业加持,因此我们内心具有佛陀的加持。总而言之,第一,我们自心心续明光能够成办,能够接受如来事业的庇佑,所以称为如来藏。如来藏是如来的精华,因为我们内心的心续,明光具有能力接受如来的事业加持。第二就是心的空性称为如来藏,因为以心的明光究竟性质,是无有自性。这同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明光,佛的无有自性的内涵没有任何差别;我们的明光,自心的性空与佛陀自心性空无有差别,所以称为如来藏。前二者都是无为法的内容。第三是因为我们自心,将来可以成就如来的三身功德,所以把明光称为如来藏,因为明光具有成就三身近取因的能力。
成就三身的近取因是有为法。在【相续本母】中说成佛的如来藏,所谓的种性或种子,也就是这个内容。因为佛性分自性佛性和庄严佛性二者,到底属于那一种佛性,我不能作决定。在【现观庄严论】说:「于此无所遮,非有少许置,若能见真实,见实故解脱。」同样的偈颂在【相续本母】中也提到,两者一样,可是在解释上,可能有不同的地方。以我的想法,【现观庄严论】主要是讲自性佛性的内容,就是为断除烦恼污垢自心上的空性,以空性所遮来说,就是自性空性,空性要遮除的是自性,所遮的空就是自性空,所以称为空性,要遮挡的是自性。自性是未曾有的,所以说于此无所遮。以空性来说不是本有自性,空性成立后再去遮挡自性,不是把有自性遮挡成无自性,是本无自性。从无始来没有所要遮的自性,所以说于此无所遮。
「非有少许置」,是说空性的安立,并不是遮挡自性之后,再来安立空性,或是瑜伽者了解空性之后,空性才新的显现,绝不是如此。空性是诸法的性质,诸法的特征。若能了解这真实性,藉由这真实性(诸法究竟性质),将能够断除一切过患,并且获得解脱。这就是【现观庄严论】偈颂的内涵。
同样的偈颂,【相续本母】的解释却不同。【相续本母】中主要是针对明光,唯明唯知的体性而说,明光之所遮属于道之所遮。就是粗分的意识,或是暂时的污垢,是唯明唯知体性细微明光所要遮除的。
「于此无所遮」。明光无所遮的原因,当细微明光显现的当下,本身的性质,并无溶入烦恼污垢的性质,暂时烦恼污垢也没溶合为明光的性质。因此明光性质中,并无要遮挡所遮的暂时污垢,或暂时的烦恼,也就是暂时污垢并无同明光性质合一。所以说于此无所遮。
「非有少许置」。成佛之后,依十力的功德,佛陀可以了解一切法相,主要的原因是有明光,唯明唯知的体性,能了解境的能力,这能力显现圆满后,使佛陀了解一切。如果没有明光能力,佛陀就不可能具有十力功德,如同瓶子,不可能具有十力功德,因为本身没有明光的能力。所以明光的能力,是原本就有的,并非佛陀证得十力之后,才培养能够了解境的能力。明光的能力是现起,就具有了解境的能力,只是未圆满而已,并不是新安立的。
若了解真实,就是自心明光的性质,圆满了解真实相,即可获得解脱。也就是能够现证明光的最细微空性,将会获得解脱。如果再去除了现增得三相之后,了解明光真实,将会获得一切遍智。阿舍黎龙菩提曾说:如果我们能遮断现增得三相,一定会获得一切遍智。其实现增得三相是细微意识的前三阶段,四空的前三空的境界,如果没有去除前三空的现增得三相,即使菩萨修了多久,累积无量福德资粮,也无法得到一切遍智。唯有在断除现增得三相之后,了解最细微明光的特征,才能永远圆满了解俱生原始明光的一切特征,这时将获得解脱,获得一切遍智。
法身亦如是的法身,是自性法身及智慧法身,如果以空性解释,法身就是自性法身,如果以明光,是空性的所依,法身就是智慧法身。了解这个内容之后,偈颂文法界有时是指明光,有时指空性,要以偈颂文的内容去分析。
3乳未转变前 醍醐则不现 若烦恼杂染 法界亦不现
4若是乳转变 成净妙醍醐 净除诸烦恼 法界极清净
5犹如瓶中灯 尔时不能照 若住惑瓶中 法界亦不现
我们自心原始就是无有自性,可是没有觉察到,因为烦恼杂染,无法见到自心最究竟性质----空性。例如牛奶本身具有酥油的物质存在,可是无法见到酥油,除非经过搅摇牛乳,酥油才会浮现。因为有暂时烦恼污垢,法界亦不现。
6任于何处所 若瓶有洞孔 光由此洞孔 照耀光明体
7尔时金刚定 摧破坏此瓶 即于虚空中 遍照无边界
「任于何处所,若瓶有洞孔,光由此洞孔,照耀光明体」的偈颂文。之前讲到能够成就三身的能力,为什么没有办法现起的原因,是因为有暂时污垢遮挡;整个内容是说,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现证空性,是因为有暂时污垢遮挡,当暂时污垢慢慢地去除了,去除了见惑,见道所断的烦恼,及修道所要断除的烦恼修惑,断除了一切的遍计执及俱生执之后,自性的空性将会现起,照耀光明体,就是这个内容。
「尔时金刚定」就是金刚喻定。从初地到第七地时,透过现证空性的空正见,由三摩地证空性,断除了实执;实执所留下的习气,就是由第八地到第十地现证空性的三摩地去断除;最后,以金刚喻定断除了最细微的实执所留下的习气所知障,在正断所知障的第二剎那,将会获得一切遍智。
8法界既不生 亦非有坏灭 恒时无烦恼 初中后离染
「法界既不生」这一句就是说明关于原始光明的内容。也就是说俱生原始光明首先是在污染的障碍,在污染的烦恼当中,因由对治力对治转变成智慧法身,所以每一剎那都在转变,每一剎那都在幻灭,是由因缘而幻灭转变的。大圆满说到「普贤识」,「普贤识」其实就是俱生原始光明。如同之前所说,在「大圆满」的教义里,把「心」、「识」这两个名称做不同的解释,所谓的「识」或者「名」,把它解释成暂时性的;「心」则解释成无始至今,或是会持续到无止尽的时候,这样的差别解释。总而言之,俱生原始光明是无始以来到现在都存在的,并不是有一个因缘让它以前未有而后产生的,所以说「法界既不生」,并非由因缘而生;原始光明也并非由因缘而灭,所以「亦非有坏灭」。但是因为可以改变,可以成为一切遍智,所以每一剎那都在幻灭,但是这种的幻灭,并不是以前未有而后新生或新灭的,所以说「亦非有坏灭」。
因为明光并不是由新的因缘再新生,它无始以来就存在。在某些经典会取名为「无为法」,也有把它取名为「常遍」的名词,因为无始以来就有的,是恒常久住的 。因此称为「常遍」。
俱生原始光明「恒时无烦恼」,因为在最细微的状态当中,都没有任何烦恼污染。「初中后离染」,无论在凡夫地,或是明光现起时,因为烦恼属于暂时性或粗分的意识,所以这时没有烦恼的污染。同样的,在修道对治烦恼时,俱生原始光明现起的时,也不会有烦恼,更何况是成佛之后,当然就完全没有烦恼,所以说「初中后离染」。
「法界既不生」也可以用空性解释,在法界空性,因为空性本身是无为法,所以没有生也没有灭。如果空性的有法灭,当然这个性空的特征将会一起消失,但是它并不是由因缘而生,由因缘而灭的法。
9 犹如吠琉璃 光曜恒时照 若处矿石中 其光不能现
10若是烦恼覆 法界虽清净 轮回不能明 涅槃则光显
「犹如吠琉璃,光耀恒时照」,是说俱生原始光明虽然没有污染,但是这种光芒之所以没有办法现起的原因。如同吠琉璃「若处矿石中,其光不能显」。这个比喻真正内容就是「若是烦恼覆,法界虽清净,轮回不能明,涅槃则光显」。这二句用法性解释或是用光明解释都可以。
11有界虽作业 可见体纯净 无界纵造作 唯是生烦恼
此处的「界」是指「如来藏」,就是法界。法界的暂时污垢,如果以对治力去净除,法界就显明;如同黄金一样,本身具有黄金的本质,无论外表是怎样的污染,只要经过冶炼,金的光明就会呈现。同样,我们俱生原始光明,本质是纯净的。
「无界」,如果没有如来藏,没有法界存在,我们纵使集资净障,也没有意义了。如果法界不存在,污染不能去除,没有办法改变。一个会生气的人就永远在生气,他没有办法改变,但是实际状况并不是如此。应该可以经由慢慢的思惟,了解到生气的过患,并且思惟观慈心的功德,透过利害得失,他可能在上辈子容易生气,到下半辈子就会觉得内心非常平静,不容易暴躁,这并不是因为他上半辈子没有心,到下半辈子心忽然跑出来了。他内心的原始光明是无始以来就有的。如果这种瞋心的污垢与俱生原始光明已经溶合为一体的话,那下半辈子就不可能改变,但事实却非如此。透过利与害的思惟去转变暂时的污垢,所以烦恼就是一层包覆在俱生原始光明外面的皮,俱生原始光明是非常纯净的;就是因为光明是纯净的,污染是可以改变的。
同样的,我们可以把原本不知道的内容,透过学习的方式让自己了解,因为光明本身具有了解境的能力,透过这种能力学习让自己了解。如果光明本身没有了知境的能力,无论如何学习,终究是无法了解境本身的性相;虽然光明本身有不了解这种内涵,但并不代表光明本身的性质是无明,如果光明本身的性质是无明,我们即使再学习都不可能了解。也就是说俱生原始光明是非常纯净的,当我们给它涂上一种颜色,涂好的颜色,它就变得很漂亮;涂坏的颜色,它就变成受到污染的感觉。好的颜色像慈心、悲心等,是属于暂时性的;坏的颜色像瞋心、贪心等等也属于暂时性的。我们可能会问,既然好的慈心和坏的瞋心都是属于暂时性的,为什么我们可以使慈心成为究竟,而瞋心不能成为究竟呢?那么就要以空性的道理来回答;因为一切的瞋心和烦恼,最主要的就是由实执产生的,但是慈心或悲心不一定要依赖真实执着而产生。所以空正见能辅助慈心和悲心增长,又能破除瞋以及执着心、烦恼心的产生。因为一切烦恼根本的真实执着,与实际上不符合,没有正量为依靠,不能够持续;虽然透过短暂的因缘,看起来非常的强而有力,但是仔细的寻找之后,它是没有任何根本,所以它会坏灭,不能够恒久存在。但是,慈心和悲心却不同,透过空正见的观修,空正见不仅与实际的法性符合,而且还能够帮助慈心和悲心的增长,加上光明本身是恒久的,所以它的所依是永远的。而且心本身有一种功德,就是反复串习,由串习的力量,会使心性转为自然;所以慈心和悲心持续的修学,将可以获得究竟的果位。
12如是不寻求 被糠裹之米 犹如烦恼覆 不安立为佛
13如谷去其糠 米体自然见 若远离烦恼 法界极明显
14芭蕉究无实 世间如是喻 然果实甘甜 世间皆食之
15无义生死轮 若离烦恼笼 其果具意义 成有情甘露
因为被烦恼所覆或障碍,以致无法现起或现证「二清净」的法身。于是说「如谷去其糠,米体自然见,若远离烦恼,法界极明显。芭蕉究无实,世间如是喻,然果实甘甜,世间皆食之」。虽然轮回是如此痛苦,可是这些都是属于暂时性的,「无义生死轮,若离烦恼笼,其果具意义,成有情甘露」,就能够成为有情之甘露-----佛果位。
16如是诸种子 生果必似因 谁有智慧立 无种而有果
17承许种子界 是诸法能依 由次第净除 能证佛果位
一切外在事物,都是能改变的有为法,而且由同类因而生的果。所以有那位智者说了无因而生果的道理?「承许种子界」,既然如此,法界将是成就佛果位最主要的同类因的基础,「是诸法能依,由次第净除,能证佛果位」。
18日月虽皎洁 被云烟晨雾 似罗喉面尘 五种障蔽覆
19如是光明心 贪瞋与懈怠 掉举以及疑 五盖所遮覆
「日月虽皎洁,被云烟晨雾,似罗喉面尘,五种障蔽覆」,这是比喻日月本身具有光明,但是因为有五种障碍,所以光明无法现起。同样的道理,「如是光明心,贪瞋与懈怠,掉举以及疑,五盖所遮覆」。因由这些的障碍,使光明心性本具有的功德,却没有办法呈现。
20譬如火浣衣 诸垢所污染 放置于火中 垢去衣犹存
21如是光明心 智慧火能烧 其贪等染垢 非是光明体
「譬如火浣衣」,有一种衣服(如消防员的石棉衣),因为质料的缘故,以烈火烧油垢,衣服不会被烧毁。「诸垢所污染,放置于火中,垢去衣犹存」,如果这种衣服上有一些污垢,把它丢入烈火中,只有衣服上的污垢会被焚烧,而衣服本身的质料,并不会被烧坏;以此为喻,主要说明由对治力断除烦恼的方式,不会损坏光明心。因此,我们并不是以等待的方式,让烦恼自然的消失,而是透过对治力生起去断除烦恼。「如是光明心,智慧火能烧,其贪等染垢,非是光明体。」同样道理,以空正见的智慧火,去焚烧俱生原始光明上的暂时污垢时,对光明本身不会产生任何的伤害。
22诠说空性经 世尊多演说 彼能尽烦恼 非是界衰退
「诠说空性经,世尊多演说」。宣说深奥空性经典的内容,「彼能尽烦恼,非是界衰退」,让我们了解空性的时候,与空正见所执正相违的实执,或是由实执所生起的烦恼,或是与实执相应的烦恼,这一切都将会衰退的;但是与空正见不相违的俱生原始光明,并不会衰退。因为空正见本身是由光明而现的,一切的意识都是由光明而现,而所执的又不相违,所以空正见只会损害与空正见所执相违的意识,却不会损坏光明本身的存在,所以「非是界衰退」的「界」就是法界,就是非令光明的意识衰退。
23地中之水泉 清净无垢染 如是惑中智 亦是无垢染
「地中之水泉,清净无垢染。」说明泉水和地中土混在一起,虽然看起来有污浊的感觉,但是以水的性质不会被泥土污浊,表面上看起来污浊,但水的清澄性质还是存在,经过一段时间,这个污浊沈淀之后,水的光明性就会呈现。同样的,「如是惑中智」,我们凡夫的俱生原始光明,在此先取名为智慧。以凡夫的智慧来讲,没有了解空性之前,虽然不是了解空性的智慧,为什么把它取名为智慧呢?就是在因地的时侯,会用「我」的名称取名,因为将来会成就空正见,所以在此先把它取名为智慧,也就是「放光明」的意思。虽然它被贪、瞋、痴三毒的烦恼包围着,但是光明本身的性质,却没有受到烦恼的污染,所以「亦是无垢染」。
24法界本非我 非女亦非男 远离诸所取 岂能计是我
「法界本非我」,是说法界无有开始,由无始以来延续到现在,而且它的究竟也没有止尽,是无始无终的,所以缘法界就不会生起实执戏论的道理。在此「法界本非我,非女亦非男,远离诸所取,岂能计是我」,讲到法界远离了一切实执的戏论,所谓的「普贤识」;如果思惟「普贤识」的内涵,性质是无始的、自性成就,所以在俱生原始光明显现的当下,没有粗分意识实质的存在,因此远离了实执戏论。
25无贪之诸法 男女非能缘 为贪苦所化 示慧于男女
「无贪之诸法,男女非能缘。」在此也是说法界远离了一切实执的戏论;「为贪苦所化」为了调伏贪瞋等烦恼;「示慧于男女」,而说这名言上空性道理。
26谓无常苦空 三事调伏心 最胜修心法 即是无自性
「谓无常苦空」,说明如何断除烦恼污染的方法。透过无常,也就是每一剎那间转变的无常认知,或是了解死无常的粗分无常相;那么无常的对象就好比无常转变的基础,如我们的暇满人身一般。如果以暇满的内容去思惟,暇满、死无常,依由无常的见解去断除我暇满是常的常执,了解这暇满是苦的道理来断除乐执。所以「无常苦」;那么从暇满上去体会粗分无我的内涵,断除粗分我执或粗分我所的执着,使得我执也能暂时减缓。「三事调伏心」,就是暂时的使我执消灭,但真正要彻底断除我执的一切根本,就是接下来的这句:「最胜修心法」。这里多加一个「最胜」的意思就是说,唯有透过空性的智慧才能够真正的正对治我执,所谓「最胜」「即是无自性」。
27婴儿处腹中 然有不能见 如是烦恼覆 法界亦不见
28我我所分别 皆由名想因 而生四分别 此复生已生
虽有俱生原始光明,为何无法见到的原因,就如同第二十七句所说的「婴儿处腹中,然有不能见」。以此比喻。同样的,「如是烦恼覆,法界亦不见」,为何无法见到呢?因为还有四种障碍:我之分别、我之妄念,我、我所这两者及名相及因相的分别。
29诸佛之弘愿 无相亦无性 各别具加行 佛恒住法性
弘愿就是由诸佛的愿力而现起的佛陀色身的功德,【般若经】说到了由无明的习气为基础,加上无漏的业缘,所现起的意身,由意身成办佛陀的色身。虽然显教说成办佛陀色身的方式,但是在无上密里说到能够成办佛陀色身最主要的因缘,是因为有个幻身存在,以幻身成办佛陀的色身。
「无相亦无性」说明色身无有自性。「各别具加行」说明佛陀三身是由不可思议的无边资粮累积而成。
「佛恒住法性」就是三身恒常。因为佛陀的法身,可分为自性法身、智慧法身二者,自性法身的性质是常法,是无为法,所以取名为常。佛陀的报身,因为永恒的安住,而且具有五种圆满功德,以他的续流,清净而且恒久安住,所以取名为常。同样的,因为报身存在,所以佛陀的幻身、胜应身能够一直现起。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佛陀已经示现涅槃相了,但是在另外一个世界,佛陀却正在示现诞生相。因此佛陀的事业以及他的示现,是永无止尽、无有间断的,一直在延续着,所以把佛陀的三身取名为「恒住法性」。
30兔角本非有 妄执为真实 诸法亦如是 妄执为真实
在此如果解释为,如同兔子头上没有角,变成一切法都没有,那就错误了;变成否定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了,就是在现量上,否定了诸法的存在,那么我们讲了很多可以成佛的了方法等,岂不是没有意义了吗?所以,这句话的主要内容,兔子角是不存在的,可是执兔子角的能执识,执兔子角的意识当中,可以现起兔子角,看到兔子角的相。在执兔子角的意识中,看到兔子角的相,除此以外,境上并无兔子角,唯有执兔子角的意识显现而已。
同样的,一切法如果从境上去观察之后,其境上是不真实的,唯有执这一法的意识上现起而已,从境上去寻找时是找不到的;也就是说这些法是存在的,但是从境上又找不到,既然是有,从境上却是没有,那只有一种存在的方式,唯名而有。既然是有,如果从境上而有的话,用正理去观察时将会有损害,所以不是从境上而有;既然是有,又不是从境上而有,那就是唯意识安立而有。就像安立兔子角的意识能够执取兔子角般,所以是诸法的意识执取诸法,并不是从境上而有。
能执兔角的意识执取兔角,同样的,诸法的意识也执取诸法,两者都不是从境上而有,又都是由意识安立而有,而且安立的方式一样,为什么要说兔角不存在?而色法却是存在呢?到底差别在那里呢?为什么要说一者存在、一者不存在呢?差别是有无名言识违害做决定的。兔角是世间共许名言上不存在,世间共许名言上存在,名言识无违害。因此,由名言识违害不违害来决定这一法存不存在。
31微尘之体性 牛角亦非有 如过去未来 于此何能计
牛角是存在的,所以牛会用牛角撞人;存在的牛角,如果经过仔细分析,牛角是在牛角的顶端呢?还是中间呢?还是它的底部呢?仔细的去解剖分析时,如果在牛角顶端的话,那顶端还有它的顶端、中间、底部,到底又在那里呢?在牛角细微的方分来讲,它都有朝东西南北等方向,这样去解剖分析的时候,又找不到牛角的存在,实上际是有,但并非从境上而有,所以说:「微尘之体性,牛角亦非有。」任何一法,都不是从境上成立,只是名言安立而有。这些内涵在【般若经】中也是如此说,诸法仅名言有、名言安立而有。
「如过去未来,于此何能计。」一切法的形成,就是众多因缘聚合而有,所以法的存在是唯有依靠他力、他缘而存在;因为依他缘,所以并非自性、自力存在,其本体就是自性空。所以一法的形成时,它本身就具有空无有自性的性质。所以「如过去未来,于此何能计」,因此一切法的究竟性质是空无有自性,这一法形成时就已存在的。透过这个道理来观察空性。如过去未来是互依观待而有,不依他缘的法是不存在的。
32互依观待生 亦依如是灭 无一真实有 童稚岂能悟
「互依观待生,亦依如是灭」。是说法现起时,完全是观待他缘而有,因为唯有依赖、观待他缘而有,所以不观待的自性,或是不观待、自主而生的性质,自然会坏灭而消失,也是不会有。「无一真实有,童稚岂能悟」,如果是从自力或是从自性而生,观察之后,能找到一种从自所生的性质,应该能察觉到、能看到,但我们却看不到。因为它是完全依赖他缘、他力而有,所以并不是自性有的。所以我们凡夫再怎样的观察,都无法了知它的存在。
如同之前【宝鬘论】所说的:士夫在那里呢?经解剖之后,就是找不到。于是讲到士夫是六界所摄的,所以并非有真实。同样的【入中论】也说到,透过七相正理观察后,也找不到车。找不到但车又是存在,存在是由它的支及支分识处安立而有,所以我们认为它的存在。就是说色法等,我们不要说从空性做观察,就是由名言中去寻找,也找不到。所以透过七相理论观察后,既不能获得,那么如何安立证明它的存在?就以世间共许名言量,安立是有或无,这一切完全都是依赖它的支及支分安立而有的。
因此,缘起正见是非常重要,要了解甚深空性,就是透过缘起道理,让我们了知通达空性。提婆菩萨的【四百论】中提到:身根遍布于身。所以在五根里,身根可以遍布于其余的四根;因此身根灭,其余四根就消灭了。相同的,三毒烦恼中,痴心遍布于一切的烦恼,如果痴心断除,一切烦恼将可以断除。而痴心是无明,要经由缘起性空见解断除。(如身中身根,痴遍一切住,故一切烦恼,由痴断随断。)
33兔角牛角喻 成立善逝等 诸法皆中观
免角是不存在的,而牛角,因为有利害作用,所以它是存在的。不存在的兔角与存在的牛角两者,从境上不存在的内容,没有任何差别;可是在名言上,因为牛角具有作用,所以牛角在名言上是存在的,虽然与兔角同样不是从境上而有,但是因为在世间名言上共许具有作用,所以我们不否定它的存在。既然是存在,而不是从境上而有,就成了唯名安立而有。虽然兔角、牛角,从境上不是自性自相存在是一样,但不一定由这个理由安立名言上都要同等。也就是从境上不是同等,一者是名言上存在,一者是名言上不存在。因为世俗上有无的认知是以世间共许主,佛陀也说:「世间人说有,我也说有,世间人说无,我也说无。」兔角在世间不共许为有;纵使世间共许,但是被其它的名言识损害,兔角在名言上是不存在的。所以透过中观正见的道理,去了解远离断边和常边入中道的内容。
34如日月星相 映入净水器 澈见其影像 圆满亦复然
用一个器皿盛水,从清净的水中可以反射日月等影像。影像是存在的,但是器皿中不是本具有影像,也不是日月在器皿当中,而是因由日月和器皿的清水等因缘聚合,看到日月影像。同样道理,轮回和涅槃,一切诸法,都如同影像般的幻化;我们眼晴虽然可以看到物体,而且有作用,但如梦幻一样,并不是从境上有的。又如同谷响一样,也是幻化、虚假的,虽然可以听到,但是不是从境上有。
35初中后皆善 无欺并稳固 如是无我性 何计我我所
「初中后皆善」。解释俱生原始光明,在初、中、后,因为没有烦恼污染,所以「皆善」,因为它不会变化,所以称为「无欺并稳固。」俱生原始光明是无有自性,所以「如是无我性,何计我我所。」以它本身来讲,并非是有我(自性)、真实性的,也是依赖他缘安立而有的。
36犹如夏季水 谓其是温热 若于寒天时 则谓是冰冷
37如为烦恼覆 谓其是有情 若离烦恼缠 则谓是佛陀
前四句是比喻,后四句是内涵。内涵说明:如果在明光续流中有暂时烦恼污垢,我们称为有情;如果在明光续流中,远离烦恼和所知障的纒缚,我们就称佛陀。
38如依眼观色 离障能明现 远离生与灭 法界善了悟
「如依眼观色,离障能明现」,经由根、境、识的种种因缘,眼睛看到某种形、色、识,虽然能够清楚看到现象,能够看到这些的名相;但仔细观察眼睛或眼识到底在那里时,寻找它的假义,又不能获得。因为不能获得,就「远离生」,既无生就无有灭、无有住;无有真实生、灭、住等,就「远离生与灭」。这是依五根识而了解五境的无自性道理。先由眼识说起。
39如依声于耳 生起三净识 无性之法界 有分别能闻
接者说明声音无有自性。以阿阇黎说法为例,现在我讲说的声音,你们听者只有耳朵听到声音,首先听到一种声音,之后让自己了解讲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产生一种利或害等作用,而生起三种净相识的意识。在整过程中,仔细观察,声音从那里来的?是由上颚、舌头,还有之间的气互相配合而有。而声音本身在那里?声音是因为我们的耳朵能听到,所以称它为声音;除此以外,不是还有很多很细小的虫类,牠们会发出一种很细微的声音,但是我们耳朵并不一定能察觉到,就不会把这种的声音归类为声音,但实际上是自己没有听到。在我们所知、所能听到的范围里,我们把它取名为声音,因为耳朵能听到,声音是依耳朵能听到为主要原因安立的。
以菜为例,对人类而言,菜是一种食物,但对虎、豹而言,牠们不会把菜当作是一种食物。以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来讲,对人类是穿着的衣服,但对住在衣服上的蛀虫,衣服对牠而言是食物。所以一切可食或不可食,可穿或不可穿,完全是依由它的特别的境,依赖、观待当时的情况,或是当时的因缘安立这是可食,或是可穿,除此以外没有自性的可食或可穿。只有互相观待时,我们的名言识安立了许多名言。
在共许的情况下,因为已经发生,或是将要发生,我们取了很多新的名言:过去时、未来时,过去已经过去,未来是将要形成的未来,如果没有一个现在时,不可能说过去和未来时,所以过去和未来依现在而有。因为从现在时算起,它已经过去了,所以名过去时;同义,从现在算起还没形成,将要形成,所以称为未来。但仔细观察,现在时到底在那里?从年、月、星期,或者是一天,或者是一时、一分、一秒,这样仔细算起,几乎找不到现在时。因为前一秒就是过去时了,后一秒就是未来,那现在时到底在那里?这样寻找,又找不到;但找不到的情况下,又会随着世间的名言安立,互相依赖、观待的因缘,安立有一个现在时、过去时、未未时,但仔细找时又找不到,不找时却又有名言安立存在。
诸法皆是如此。我们仔细寻找声音是在那里,又无法获得,但却可以听到声音,可以了解这声音所要表达的内容。诸法就如同幻化一样,所以「如依声于耳,生起三净识。」透过声音,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声音要表达而生起三种净相识。「无性之法界,有分别能闻」,仔细观察后,又找不到。以上是讲到声音这部分。
40如依鼻嗅香 此是无色喻 如是以耳识 思惟法界性
41舌根自性空 味界亦远离 了知法界体 意识无是处
同样的,以能嗅的鼻子和所嗅的味道也是如此,它本身有作用,但寻找之后又找不到,最后只是我嗅到味道,就只有一种名言存在而已;除此之外,去找它是怎么嗅的?寻找时,又不能获得。
42清净身根体 诸触缘体性 远离诸因缘 称谓是法界
43于心识诸法 断分别伺察 诸法无自性 观此是法界
触的所缘境也是如此,都是由因缘聚合而有,安立触的作用,但经仔细观察之后又找不到。「于心识诸法,断分别伺察」,能观察的意识和所观察的境,虽然有作用,但观察后,它们在那里呢?又找不到,但找不到的情况下却能产生作用。「诸法无自性,观此是法界」。
44见闻嗅尝触 如是一切法 瑜伽之行者 通达而圆满
45眼耳鼻舌身 意识亦如是 六触皆清净 此即彼体性
第四十四句是说明六境,第四十五句是说明六根。六境及六根是存在的,这里「此即彼体性」,虽然并非真实有,但是「彼体性」是说世间名言中,因为有作用,所以是存在的。也就是内外的十二处是名言而有,而且这种作用,因由众多的因缘聚合安立的,所以并非是自力而生,而是依他力而有。
这一切千变万化的万相中,透过六根,我们能够享受到色、声、香、味、触、法等,这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同现在,我们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相,从眼晴看到影像,耳朵听到声音,鼻子闻到味道等,这万相存在,而且变化非常多,但这些都是没有基础的。因为我们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嗅到的万相,仔细观察时,却找不到它根本的真实基础,没有基础却能看到万法,这就是见空二相。我们能体会到见空二相,看到的不是真实,因为真实相是不存在;以实际状况都不是自性有,但却看到自性有的相,于是我们可以体会得到「所见」和「所在」不同的幻相。
如是观修,见到诸法的显现,在内心深处相信诸法无有自性,所以见到诸法时,能将它看作幻相。如果见到诸法时,相信它是自性存在,就是被真实执着欺骗了。所以修习空性的信众们,不要被自己眼睛所见到的真实相欺骗了。内心不应该散乱,应保持一种无自性的正见,不要被真实相所骗、所转。因此了解无自性之后看万相时,会觉得所见的和实际存在的是不同。于是见诸法时,好像梦幻的感觉,再以梦幻的感受,观察诸法无有自性,因此根本定和后得智慧互相双运观修。
46见心有二相 如是世出世 由我执轮回 依慧能解脱
「见心有二相」:共有三种状态:暂时污垢不清净状态,或者是已经去除了部分暂时污垢的状态,以及已经澈底断除暂时污垢状态。一般而言,分为未清净及清净俱生原始光明二种,所以此「见心有二相」,好比世间及出世间二种性相,明光具有暂时污秽及远离暂时污秽二相。具有暂时污秽未清净的俱生原始明光,是因为有「我执」,被我执束缚着,所以无法由轮回中解脱,因此「由我执轮回,依慧能解脱」,经由了知我执的所执境的颠倒相,而对「无我」认知,了解心的究竟性质,所以「依慧」,就是了解究竟性质而获得涅槃。
47息贪是涅槃 尽断嗔及痴 灭彼则是佛 亦为有情依
涅槃分为:断除部份障碍的涅槃,及断除一切障碍涅槃二者;此处「息贪是涅槃」。一般而言,需要断除三毒的烦恼,才能获得涅槃,为何这里特别针对贪欲,而说「息贪」就能获得涅槃呢?因为经中说到:由贪欲而让我们堕落轮回。而且在有部讲到圣者的总性是「无贪」的性质;因为贪心而让我们堕落轮回。所以轮回最主要根源是由贪心造成的。
48由了悟迷执 由身起一切 自分别缠缚 通达得解脱
因为无明,使身口意三门对任何境,执着为真实,有此妄念分别,致使我们一直在轮回中;若能了悟我及我所依的五蕴究竟性质是无有自性,将会获得解脱。
49菩提非近遥 非去亦非来 烦恼成牢笼 唯是见不见
如果了悟空性,则菩提对我们将不是遥远。如果不能了悟空性,没有空正见,菩提离我们就遥远。近遥是由了悟或不了悟空性的差别。「非来亦非去」,这里不是以胜义作解释。如果认为菩提是一个能够到达的地方,这是错误的想法,菩提不是一个地方让我们可以到达。亦非来,如果觉得菩提是佛陀加持可以得到,而我们等待佛陀的加持,就可以到来,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所以说非去亦非来。
「烦恼成牢笼,唯是见不见。」牢笼是有缺点之意。如果可以了解烦恼及烦恼的缺点,才是重要。经由空性了知烦恼本身的缺点,如果了解烦恼缺点,则能见菩提,因为已经见到空性;如果不了知烦恼本身的缺点,以及不了解所执是颠倒的,则不能见菩提,因为不见空性。
50若住智慧灯 最胜最寂灭 恒常住于我 经藏如是说
51十力所加持 加持同初月 具烦恼有情 不能见如来
52如是诸饿鬼 见大海干涸 犹如无明覆 妄计无诸佛
53卑劣皆福鲜 世尊莫奈何 如于瞎手中 置放珍贵宝
54造褔诸有情 光明且殊胜 三十二灿烂 世尊于其前
55依怙其色身 安住于多劫 为调伏有情 一界多化身
第五十句说明了悟空性,使内心得到改变,最后获得菩提。第五十一句了悟空性之后,自心续流慢慢清净,将会得到佛陀的加持。如果是具粗重烦恼的有情,由于污垢障碍,不能见如来。第五十二至五十五句,这不是说诸佛法身皆相同。诸佛的相续是别异,虽然法界是同一味,但由种种色身行相而有别异。
56了达心境后 于此觉趣入 若自证清净 诸地其体性
说明法身的殊胜。从原始明光上,已经净除一切及实执所留下的习气所知障,此时明光能永远安住在现证空性的三摩地中,而且绝不会再出定。在入现证空性的根本定中,又能够了解到一切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的法。因为一切世俗相都能如实了知,所以根本定和后得道,已融为一体而安住。境就是法界的空性。
57大自在胜地 密严土庄严 吾说三意识 是一并相溶
大自在是十地,密严净土作为庄严相清净。三意识是指十地菩萨的圆满,十地智慧功德,密严净土庄严,以及十地菩萨的智慧法性。在释论中还说作者、作事、作处的解释。但萨伽派的却登大师有另外的解释。这位大师是位很有修行的学者,在论典中说到他空的主张,并破斥萨伽班智达所造的【三律仪论说】。我曾遇到对释量因明学非常有研究的外国人,曾说却登所著关于量的解释,虽然没有看到,但对所解释感到惊讶与赞叹。这位大师曾作过【法界赞】的注释,他解释三意识,指的是报身功德,密严净土庄严,加上十地菩萨的智慧法界三者。
58凡夫中遍知 圣中种种相 大自在无量 何是劫寿因
说明法身如何利众。因为随着凡夫不同的根器,所以佛陀会示现不同的相去度化,只要凡夫的根基因缘成熟,佛陀就会示现,如示现桥、石头、花草等幻相帮助他们。
圣者分声闻圣者,独觉圣者,菩萨圣者,还有佛圣者等。声闻缘觉圣者,佛陀示现胜应身相,满足他们的需求。对菩萨圣者,佛陀会示现报身相,让菩萨亲自见到报身。声闻缘觉无法见到佛的报身,唯有菩萨才能见到。所以说「圣中种种相。」
「大自在无量」,大自在是具二清净的法身,无量是报身的意思。
「何是劫寿因」,乃至虚空未尽之前,法身都安住,因此没有时间的限制。
59外之圣贤者 于无量劫中 何能护其命 诸有情寿命
60其因亦无尽 何者果无尽 由无相分别 是为慧善住
61菩提非近遥 非去亦非来 无有六境相 如实见真实
「菩提非近遥,非去亦非来。」前已解释,如果了解空性,菩提就离我们很近;如果不了知空性,菩提就离我们很遥远。
【中观四百论】说:「先遮非福业,中应除我执,后断一切见,知此为智者。」将一切障碍断除或是依此道次第修持,知此便是智者,善巧的修持。
我们要成就最究竟的目标是一切遍智,而一切遍智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要依生为暇满人身的工具获得。虽然今生已获得暇满,所以今生要好好准备,以便后世能够再得到暇满人身因缘。
堕三恶道的主因是恶业,为了后世不堕落三恶道,所以「先遮非福业。」也就是先遮挡不善业,才不会被恶业所引,而堕入三恶道。这样在成佛之路上不会有障碍。所以第一要断除损害他人的恶业,或断除粗猛烦恼所造成身口恶业,不断除的话,后世就很难获得善趣。
「中应除我执」。第一步做好,接下要追究烦恼的根本,观察到底从何而生。烦恼的根本是我执,我执就是无明,由空无我的正见对治。这是第二步。行第二步断除一切烦恼,至于烦恼遗留下的习气等障碍,是第三步要断的,也是经由无我的智慧,加上广大的福德资粮辅助,对治烦恼所留下的习气,也就是断除所知障,可以得到一切遍智,就是佛陀的智慧。以这样次第如实观修,佛法的整个内容都包括在此偈颂中。
在整个道次第,第一步就是断十恶业,行十善道开始做起,但如果能了解整个的道次第,能够圆满了解整个轮廓,那末走在这条道上,我们会更有心力,更有勇气的走上去。例如断除杀业的善行,每地方都有法律禁止杀人,如果自己只怕杀人要坐牢,或者严重的被判死刑,因而防护自己不杀人。如以这种意乐去防护杀人业,行这种善业,只是畏惧犯罪而护持不杀业,与法是不相应的。
如果认为有世间造物主存在,因为造物主说不准杀人,因而行不杀生善业;或外道说不应该杀生,他们的解脱道是行不杀生的善业;以内道来说,依由皈依让自己行不杀生的善业,为了让后世能得增上生,行不杀生的善业;或者为了个人别解脱,个人涅槃,行不杀生的善业;或为了成就一切遍智,我爱他人,所以不应杀他人,以这种意乐去行不杀生的善业。
同样是不杀生的善业,因为意乐及思惟层次不同,自然使得所累积的善业力量有很大差别。虽然在行道次第时,要一步一步的做起,没有一步登天的可能性,但是在做第一步之前,能够了解整个圆满道次第的话,那末在走第一步时,才会做得更好更有力。
如同【佛子行三十七颂】,还有一些简略的修心文,或是一些经典,在每天修行当中,有很多这种数据可以参考,好好学习,让自己了解内容,在生活中实践,无论行任何善行,尽量让自己刻意的想:为利益一切有情,我必须成就无上菩提,因而行此善行。尽量让自己朝这方向想,这种刻意的菩提心摄持下行善法,慢慢累积不可思议功德。
经由【释菩提心论】以及【法界赞】的内容,我们相信一切遍智是存在的。如同【释菩提心论】中所说的空性道理以及菩提心的内容,而相信是成佛的主因。有了空正见,能够断除烦恼实执,因此解脱是可以成办的。既然烦恼可以断除,经由菩提心和空正见互相配合,可以断除遗留下的习气,达到佛陀的断证功德。
【法界赞】说到烦恼的染污是暂时性的,内心原始光明是永远存在,所以内心功德可以持续增长,永无止尽,最后达到圆满。经由大论典的内容学习,我们可以相信佛果位,不是捏造的理论,而是同自己很接近。因为已了解成佛的因缘,而且有能力可以成办,所以佛果位就不是那末的遥远。
烦恼是由集谛而生,肯定经由自己能力学习可以减少;一切的烦恼的根本从无明而来,无明是由真实执着而生,那末真实执经由无我正见断除,这二者所执是正相违,互相违害,因此实执可减少。
经由【法界赞】及【释菩提心论】等内容,但经仔细思惟,会发现解脱及一切遍智的存在。如同萨伽派时常讲到四证量,即经证量、论正量、上师证量、觉受证量。一般都有粗浅的觉受,如从修法及未修法的二种人作一比较,可以知道修法之后觉受是存在的。有些学藏传佛法的修心者,比如已患癌症,决定要死,他会觉得:「既然决定死,没有关系,我要承担宿业。」已下决心,对死亡不会有畏惧的感觉,而面对死亡,这是因为修法的关系。但我认识朋友中,真正是癌症患者,却连癌症二字都不敢说,二者差别很大。因此,我们虽无特别觉受,但至少会有肤浅的觉受,证明修法之后确有不同。经由个人的觉受,可以推测不共的觉受,或者殊胜的觉受是绝对存在。由这种觉受证明上师证量,因而证明论证量,再证明佛陀的经证量。虽然这是大论典所说的,但以个人相信次第,是由个人觉受去相信上师证量,由上师证量相信论证量,由论证量相信经证量。这样解脱和一切遍智,就不是不存在了。
佛法一直强调断除捏造(增益)与毁谤(损减)二边入中道。佛法是针对实际情况解释,实际生活上产生痛苦或快乐,是从那里来?要如何经由实际方法,让自己减少痛苦?如何让自己增长快乐?这就是从实际状况中去解释教理,而不是捏造理论。之前,我一直强调基道果的理论,基就是实际情况是怎样,修道的次第,最后证得果位。
总而言之,实际上存在的,如果认为是没有,这叫做毁谤(损减);如果不存在的,而认为是有,这叫做捏造(增益)。因此远离了捏造及毁谤(增益与损减),配合实际状况让我们行取舍之道,而趣入佛果位。
如果我们不正确的了解实际情况会有危险,把没有视为有的增益执,或者把有视为没有的损减执。如同说:只有现在存在,而未来是不存在的。如果损减执会造成许多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因为只想到现在,绝不会为未来着想,眼前有利于我的就做,不再想到别人,甚至自己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后果,只看暂时或现有的情况,有可能什么坏事都会做,或者讲没有后世。虽然目前不一定了解有无后世,可能没有足够的理由或证据证明后世存在,但也没有足够理由否定后世的存在。按照佛所说的明光续流,能够延续到后世,如果要否定这理论,不能因自己不知道而否定,要举出强有力的理由去否定。很多因自己不了解而说没有,因为他有毁谤(损减)的邪见,致使今生有再好的顺缘,也不会为后世作准备,很可惜的错过机会。
同样的,一个人如无业果观念,就不会想到他人,并且永远都想自己,就是对自己有利益,尽量争取,为了自己好处,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目前世界上很多人都持这种想法,他们只看暂时利益,所以造成许多问题,因为有毁谤邪见存在。
至于把没有视为有的的增益执,也会带来许多问题,造成更多的疑虑或妄想等。如前在【释菩提心论】说,外道把不是常一自主的我,认为是常一自主,因此更加坚定我执的存在,由我执所生的贪瞋就更强烈了,这种的增益执要断除。同样的,如同有部及经部主张有无方分微尘,因此对色法的真实执着更坚固。这是增益执所生的。
唯识派认为万法唯心造,无有外境,但心是真实,外境是由自识所现,这种对感受的贪执,就更强烈了。因为强调感受的意识是真实有,所以对感受的执着更坚定。这是由增益执而生。
自续派认为诸法皆由无违害识(指内外不错乱因缘,如眼翳是内有违害)安立而有,不是从它不共相存在。他们却说:「诸法在无违害识所见到是真实的,是从境上有。」(就是安立世俗有自性的理由)因为见诸法从境上有,自然对境上的好坏,产生贪或瞋的执着。这也是增益执所生的。
因此以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最究竟,一切法不是境上有,唯名言安立而有。没有贪瞋的基础,这种微细的甚深缘起,符合实际状况。佛说了甚深法门,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而入中道,实际基的内容。佛教内部四宗经常辩论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弟子们能够更清楚,更深入的了解实际情况。
「无有六境相,如实见真实。」第六十一句是六根六境的修法。根境的究竟性质反复串习观修,在专注空性时,一切世俗幻相将慢慢消除了。如同【中论】所说远离一切实执戏论,而获得涅槃。所以经由空正见的观修,而能获得清净法身。
62如水乳混淆 置于一器皿 鹅饮水中乳 然非饮是水
63如诸烦恼覆 于身智一体 瑜伽师取慧 舍弃者无明
天鹅具有一种能力,牛奶同水混杂在一起时,牠只喝水中的奶,不会把水一起喝。在俱生原始光明的续流中,有妄念或实执,但光明会现起智慧;瑜伽师依由善择法的智慧,取其正面的,所需要的智慧,排除负面的烦恼妄想等,无明者舍弃智慧。
64若我我所执 乃妄执外法 了见二无我 三有种息灭
有了我我所的执着,会使烦恼更坚固。对外境或自身,一切实执更加坚定,所以轮回三界。「了见二无我。」若以智慧观修人无我及法无我,则轮回三界的种子无明实执即能灭除。
65是故佛涅槃 净常善法基 凡夫计二相 瑜伽住无二
佛陀因为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得涅槃。所以佛永远清净安住在轮回和涅槃不二的法性中,所以净常。善法是由无漏智慧而累积的善法。「计」就是执着,凡夫之所以为凡夫,是因为执着二种相,所执取的色法和能执的意识,执取二者为实有。瑜伽者就不会安住在这二种执着。
66种种难行施 律仪摄有情 忍辱利有情 三者令界长
以自己的身财善根等难行能行的布施,以戒摄受行善法,以忍辱而利益一切有情。以此三种能够滋润增长成就佛种性。「界」是指法界。
67精进于诸法 禅定令注心 智慧恒坚固 亦开菩提觉
「精进于诸法,禅定令注心,智慧恒坚固。」智慧有多种,这里指般若智慧,就是了解空性的智慧。如来藏的增长,是由禅定与般若。
68方便兼智慧 净治是弘愿 定住力智能 界增长四法
前二颂是六度,有些经典说十波罗蜜多,就是六度加方便、愿、力、智四度。此处说明十地的内容,令界增长。
69不礼菩提心 此说是恶说 若无菩提心 法身亦不生
在此是解释大乘法是佛所说的理由。小乘说:大乘非佛说。主因是佛曾在大乘经中说,出家众可礼在家菩萨众。认为与戒律不符合,所以小乘认为大乘非佛说。大乘经又说:如果菩萨在马车中,无人驾驭,佛陀可以驾这辆马车。小乘觉得很不合理,而且用种种理由说大乘非佛说。这偈颂是说明,既然否定菩提心,就永远不会有法身,佛将不再说法了,佛是智慧法身而说法,智慧法身要有菩提心助伴才能成就,如果否定菩提心,就没有说法的佛。例如:
70瞋蔗种无用 欲享用糖味 若无蔗种子 糖则不能生
71如守护蔗种 珍惜且培养 由此必得生 诸蔗糖沙糖
72善护菩提心 安住而成办 声缘及菩萨 悉由此出生
73如同稻谷种 农夫守护之 胜解大乘者 诸如来守护
因为有菩提心,随顺菩提心而成就利益有情的广大资粮,成就佛果位。因而佛才能说法,使声闻缘觉证得阿罗汉果位。三乘的资粮,皆由菩提心而生。例如「如同稻谷种,农夫守护之;胜解大乘者,诸如来守护。」
74如下弦十四 能微见月亮 胜解大乘者 能微见佛身
75如见月初光 剎那剎那增 登地菩萨见 渐渐而增长
76如上弦十五 月亮极圆满 初地至究竟 法身亦圆满
内心的污垢是暂时性,必须经由正相违的对治,才能慢慢减少,最后完全断除。不像光明一现,黑暗立刻消失。
我们初学者修学大论典的内容,反复思惟之后,渐能相信佛果位是可以获得的。如果这时能反复串习观修空正见,则粗分的烦恼会减少;原本被爱我执宠坏,随爱我执转,这时如果配合观修菩提心,就不会被爱我执宠坏,能够变得较有惭愧心。因为爱我执的行为非常粗鲁,经由菩提心观修,爱我执也要看脸色,变得较为温柔。由此可见因修学菩提心,内心污垢也会逐渐转变为清净。之后再配合止观双运修学空性,就会慢慢了解到,断除烦恼解脱是存在的。
如同每月初一,只能见到上弦月小部分。同样的,当现证空性,断了见烦恼,遍计执永不再现,能见到法身的某部分,如是渐增长,从初地、二地、三地,好像月亮初一至十五渐渐圆满,直到金刚喻定的第二剎那,成就佛果位就能见到法身功德。
77于佛法及僧 恒坚固胜解 此心正起后 不退转复生
这是大乘资粮道,为利一切有情而发心,发心后令增长,依各种广大资粮配合。如同【现观庄严论】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说到发心相应的二十二种譬喻。助伴欲相应之发心,一切白法所依如大地。意乐相应如纯金。增上意乐相应如月亮等。经由种种广大资粮,增长我们的发心。
在资粮道时,必须累积无边资粮,从资粮道下品转为中品,中品转为上品。资粮道中品以后,一定证悟空性,要生起空正见,从资粮道中品以上,菩提心就非常坚定。以一般而言,中品资粮道一定要生起空正见,这是基本下限。经说如果上根菩萨,在大悲心未生之前,就生起空正见,因空正见的思惟而生悲心。如果初学者次第,经由暇满、念死无常减少对今世的贪着,由业果及轮回过患思惟,减少对后世的贪着。这当然对要趣入大乘根器者而说。但是主要是以上根者的修持次第,再观想自他换的利益,爱我执的过患以及爱他心的功德,而希望爱我执减少;经由无我的思惟,让我执减少。当生起菩提心,就是大乘资粮道。
讲暇满后说到皈依,必须依皈依行善法,虽然所皈依对像是导师释迦世尊,但他并未在世间说法,我们无法亲眼见到,但如同释迦世尊的代表上师,我们可以见到,而且可以从上师听闻世尊当时对弟子所说的法,因此说依止善知识等。这道次第的观修建立起来。
至于上根和下根的差别,主要如【现观庄严论】说,不退转功德。如果从加行道生起,就是上上根者,另一类是从初地见道时,就获得不退转功德,而下根者从八地开始获得。
78断除诸黑法 善持白法基 尔时了悟彼 谓是欢喜地
此地说到加行道。加行道分暖、顶、忍、世第一法,慢慢观修断除了对色法的所执,以及能执的意识,实相消失了,现证了空性的当下,就称为登地,就是见道,名为初地欢喜地,称为圣者。
79恒常多烦恼 所覆具污染 无垢而纯净 谓是离垢地
此是二地离垢地。
80绝断烦恼网 无垢智极明 无量黑暗翳 除灭名发光
三地发光地。
81常净光而明 断除散乱相 智光遍围绕 此地是焰慧
四地焰慧地。
82诸明并工艺 多种禅定相 烦恼极难断 断故极难胜
五地难胜地。
83三种菩提果 能摄诸圆满 生灭及深奥 许是现前地
六地现前地。
84诸轮相恒常 光明网照曜 远离苦海泥 谓此是远行
七地远行地。断除了一切实执烦恼,获得灭谛的功德。
85佛定论于此 趣入智慧海 无勤任运成 魔眷不能动
八地不动地。开始断除所知障,所知障分三地断除,就是八、九、十三清净地。
86四种无碍智 于众示法语 瑜伽者圆满 此地名善慧
九地善慧地。
87智体性其身 平等无云天 由诸佛执持 法云恒常生
十地菩萨利众事业几乎与佛相等,唯一差别是佛陀能在入根本定中,同时广大利益一切有情。佛的根本定和后得道,同时可以任运,十地菩萨无法办到。得了法云地之后,再由金刚喻定对治最细微的所知障,这时候入根本定后,不再出定。顺着根本定续流,第二剎那断除一切所知障,圆满佛果位。之前无明习气及无漏业缘形成的欲身,成为佛陀的色身;而金刚喻定所证成为佛陀智慧法身。
88诸佛之法处 遍持行为果 故当转依时 称谓是法身
89离习不可思 轮习可以思 汝则不思议 何者能知汝
90远超言思境 非诸根行境 意所通达境 随一悉赞礼
91以次趣入理 名广闻佛子 以法云智慧 见法性空理
92大莲华本性 而令心扰乱 超越轮回笼 大莲华性垫
93极安住于此 数多叶宝光 所欲求花蕊 由无量莲华
94广大而缳绕 十力所圆满 无畏正教授 佛法不思议
95离戏无退失 由善行诸业 广积诸福慧 众星拱满月
96环绕而安住 无垢宝光照 灌顶佛真子 遍赐予灌顶
97大瑜伽住此 痴令诸世间 承受苦难怖 彼由天眼见
98其身诸光芒 任运而生起 为入痴暗者 开启诸多门
断除习气的内容,真是不可思议,非言思境。在第十地时,诸佛放大光明灌顶,「以次趣入理,名广闻佛子,以法云智慧,见法性空理。大莲华本性,而令心扰乱,超越轮回笼,大莲华性垫。极安住于此,数多叶宝光,所欲求花蕊,由无量莲华。广大而缳绕,十力所圆满,无畏正教授,佛法不思议。离戏无退失,由善行诸业,广积诸福慧,众星拱满月。环绕而安住,无垢宝光照,灌顶佛真子,遍赐予灌顶。」那就是大日光明的灌顶。「大瑜伽住此,痴令诸世间,承受苦难怖,彼由天眼见。其身诸光芒,任运而生起,为入痴暗者,开启诸多门。」
99有余涅槃者 欲无余涅槃 此即涅槃性 转为无垢心
100诸有情无实 本质幻成境 见是菩提心 纯无垢法身
101于无垢法身 安住智慧海 如同众珠宝 能成有情利
说明成佛住涅槃情形。「有余涅槃者,欲无余涅槃,此即涅槃性,转为无垢心。诸有情无实,本质幻成境,见是菩提心,纯无垢法身。」安住根本定中,又能随顺众生根性行广大利益,乃至虚空未尽之前,因为菩提心缘故,只要众生需求,或众生根器存在,佛会在根本定中行任运利众的誓愿。「安住智慧海,如同众珠宝,能成有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