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物现象?或两者兼备?
佛在心中……
——《正相合续》
未被具体认定的事物并不表示就不存在,从试图具体确认“心的位置”这件事情上,我们就可以明白,尽管显示心在活动的证据非常充分,却没有任何科学家能具体认定心本身的存在。同样地,也没有任何科学家能够精确地在最基础的层次上定义虚空的本质和特性。然而,我们都知道我们有“心”,也都无法否认虚空的存在。心和虚空是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概念,我们非常熟悉这些概念;对我们而言,心和虚空的存在是一种常态,而且就某种程度而言,再平常不过了。
但是,“本然心”和“本然寂静”就不是这么熟悉的观念了,因此许多人会对这两者抱有某种程度的怀疑。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运用同样的推论和直接体验的方法,我们应该也会对本然心产生一些熟悉感。
佛陀曾以问答的形式教导过,本然心的实相可通过某些明显的征象来显示。他的问题是:“什么是所有人共同关心的事?”我在公开教学中问大众这个问题时,得到各种不同的答案,众说纷纭。有些人回答说,人们最关切的是如何生存下去、活得快乐、避免受苦、被爱;其他的回答包括:和平、发展、饮食、呼吸、不要改变,以及改善生活品质等;有些人的回答则是他处与自处皆能和谐、了解生命的意义、对死亡的恐惧等。我觉得特别有趣的一个答案是:“我!”
其实,每一个答案都完全正确,代表究竟答案的不同层面。无论是人类、动物或昆虫,一切有情众生最基本的关注都是渴望离苦得乐。
虽然每个人的策略可能不同,但最后我们都是为了同样的结果而努力。即使蚂蚁也一刻不曾停歇,或觅食,或扩建巢穴,不断来回奔波。它们如此忙碌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为了找到某种快乐,并避免受苦。
佛陀说,达到永恒的快乐与避免受苦的欲望,无疑是我们具有本然心的征象。事实上,其他征象还有很多,若要一一列举,恐怕需要再写一本书。那么,佛陀为何特别重视这个征象呢?这是因为一切众生的真实本性原来就是全然远离痛苦,并具足圆满喜乐的,在追求快乐、避免受苦的过程中,无论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都只是在展现自身的本质。
我们最渴望的永恒喜乐,其实就是本然心“微细而不变的声音”,这个声音提醒我们真正能够体验到的境界是什么。佛陀以母鸟离巢的比喻,说明我们的这种渴望——无论母鸟飞到多么美丽的地方,无论它在那些地方看到多少新奇有趣的事物,某种力量一直诱使它回到自己的巢穴。同样地,无论日常生活多么让人沉迷,无论目前坠入爱河、受人赞美,或拥有一份“完美”工作的感受有多么美好,渴望得到圆满恒常的快乐,却一直吸引着我们。
也可以这么说,我们是患了对真实本性的思乡病?